家庭資源
第8課:家庭理財


第8課

家庭理財

運用建議

視你本身的情形及需要,遵行以下一項建議或兩項都做到。

  • 列出你最近買的東西,在你需要的項目旁畫「○」;你想要但不需要的項目旁畫「X」。用這個表來評估你花錢的習慣;假如你在不需要的東西上花了太多錢,該好好想想怎樣更明智地使用金錢。

  • 與配偶一起爲未來的一段時間作出預算(一週或二週都可以),可以考慮用32頁所列的表作範本。一起努力遵照所規劃的預算生活。

研讀指派

研讀以下文章。若你已婚,請與你的配偶共同研讀與討論。

萬變中的不變

以東‧譚納會長
總會會長團第一副會長

今天我要與你們談幾項永恆不變的基本原則,這些原則若能加以遵行,必能使你們不論處在何種經濟狀況中,都能有財務的穩定及內心的平安。

「你們要先求祂的國」

首先,我要提出一套基本看法,作爲運用這些理財原則的基礎。

有一天我的一個孫子對我說:「爺爺,我一直在觀察您和其他的成功人士,我決定在我一生中要作個成功的人。我要盡可能多訪問那些成功的人,了解他們成功的秘訣。所以,爺爺,回顧您過去的經驗,您認爲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稂?」

我告訴他,就我所知,主已賜給我們一項最偉大的成功法則:「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6:33)。

有些人會辯稱,說有些人雖不先求神的國卻仍然發達致富。沒錯,但是如果我們先求神的國,主應許我們的不會只是物質上的財富。以我個人的經驗,物質財富不是一切。亨瑞克‧伊普森曾說:「金錢也許是許多事物的外殼,但卻非果仁。它帶來食物,卻非胃口;藥品,卻非健康;相識的人,卻非朋友;僕人,卻非忠誠;歡樂的日子,卻非平安或幸福」(in The Forbes Scrapbook of Thoughts on the Business of Life 〔1968〕,88)。

只要以適當的方式,爲正義的目的而取得,物質的祝福就是福音的一部分。這使我想起壽‧白朗會長的一個經驗。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壽‧白朗會長的一位年輕的士兵。有一次他到醫院去探望一位年長的朋友。這位朋友已是八十高齡,擁有數百萬美金的資產,但當時他已瀕臨死亡邊緣;他那離了婚的妻子,及五個子女都不曾來醫院看他。當壽‧白朗會到他的朋友「已失去了金錢買不到的事物,又看到他的淒涼悲慘」時,就問他那位朋友,如果生命能重新來過,他會怎樣改變人生的方向。

這位在幾天後過世的老先生說:「『當我回顧自己的一生時,那些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資產,已在我累積百萬財富的過程中喪失殆盡了,趿資產就是我母親對神及對靈魂不朽的單純信念。

「『……你問我什麼是生命中最有價值的東西,我想用一位詩人所寫的詩來回答是最貼切不過了。』」他請壽‧白朗會長從他的公事包裡拿出一本小書,然後讀出了這首名爲「我不知」的詩:

我不知母親教導我的那份信仰,

也不知那位曾安慰她哭泣的神,

不知「乖,睡吧」一語的安慰,

也不知家父死亡時環抱著他的永恆臂膀。

大千世界喚我時我棄一切而從,

我渾然不知盲目地滑離了祂的手,

恍惚之中,泡沫名聲乃是空。

如早先所知,金銀財寶皆虛幻,

窮畢生追尋之物遭我摒棄,

我曾經奮鬥、屢屢得勝、獲得酬賞,

但如今我願放棄一切名望財富與歡樂,

只求擁有造就我母親的那份信仰。

「這是一個生於教會,卻偏離教會的人臨終前的見證。這是一個擁有一切財物,卻因追求這世界的財富,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事物的人,在寂寞的晚年,傷心欲絕時所作的呼籲」(Continuing the Quest [1961], 32−35italics added)。

摩爾門經裡,先知雅各曾就此事給了我們一些重要的忠告:

「但是,在你們尋求財富之前,當先尋求神的國。

「你們經由基督獲得希望後,如果你們尋求財富,就必得到;而且你們會爲了行善而尋求財富一一使無衣蔽體的人有衣穿,飢餓的人有飯吃,囚禁的人得釋放,患病和受苦的人得照顧」(雅各書2:18−19)。

因此,我要提出的基本看法是:我們必須先尋求神的國,並且明智地工作、計劃與用錢,爲將來作規劃,並用我們蒙福所獲得的財富,協助建立神的國度。在這永恆觀點的引導下,並且奠基在此穩固的根基上後,我們就可以滿懷信心地履行我們日常的工作,並追求那些必須細心籌劃、勤勉進行的終身事業。

在此架構之下,我要提出五項保持財務穩定的原則。

誠實繳付什一奉獻

穩定原則一:誠實繳付什一奉獻。我常在想我們是不是眞的了解繳付什一奉獻並非意味著送禮給主與教會。繳付什一奉獻是對主償還債務,因爲主是我們所有祝福的來源,這祝福也包括生命本身。

繳付什一奉獻是一條誡命,一條帶有應許的誡命。如果我們遵守此誡命,我們得到的應許將會是在地上「順利而繁榮」。這裡的繁榮不只包括物質上的事物,同時也包括擁有健康的身體與強壯的心智,還包括家庭的團結及靈性的增長。對於那些還未能繳付什一奉獻的人,我希望你們能尋求信心與力量去做。在你完成對主的這項義務時,你會如同忠信遵守此誡命的人們一般,得到極大的喜樂。

生活儉省

穩定原則二:量入爲出。我發現賺得再多都會不夠花。我深信帶來內心平安的,不是一個人賺的錢有多少,而是他如何控制金錢。金錢可以是服從的僕人,也可以是嚴苛的監工。能控制自己的生活水準,使之稍有盈餘的人,就能控制自己的境遇;而入不敷出的人,卻會被自己的境遇所控制,陷於束縛中。禧伯‧郭會長曾說:「若有一件事能爲人的內心與家庭帶來平安與滿足的,那就是在量入爲出的情況下生活。假如有一件事會使人厭煩、氣餒、傷心,那就是負債與未盡到自己的義務」(Gospel Standards, comp. G. Homer Durham [1941], 111)。

量入爲出的關鍵很簡單一一就是紀律。在生命中,遲早我們都必須學會控制自己,控制自己的胃口、自己的財物慾望。學會量入爲出、未雨綢繆的人是何等地蒙福啊!

辨別需求與慾望

穩定原則三:學習辨別需求與慾望。消費慾望是人爲產生的,我們自由競爭的企業體系生產出無限量的商品和服務,刺激了我們的慾望,使我們想得到更多的便利品與奢侈品。我不是在批評這套體系或這類商品、服務,我只是關心人們在購買東西時,是否運用了明智的判斷力。我們必須學會一點,就是犧牲是永恆紀律的核心。

在本國與其他許多國家中,很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生的父母及子女們,只知道富裕的生活,很多人已經習慣有需求便立即滿足。對有工作能力的人來說,工作機會不虞匱乏。對大多數人來說,昨日的奢侈品已成爲今日的必需品。

典型的例子是,年輕夫婦在剛結婚時,希望裝潢他們的家、添置奢侈品,而這些物品往往是他們的父母在奮鬥犠牲多年後才能得到的。爲了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東西,年輕夫婦可能會屈就於輕鬆的貸款計畫,因而使自己一下子就陷入債務之中。以致他們沒有足夠的資金,依照教會的建議,進行食物儲藏或其他保險計畫。

花費無度及不良的金錢管理,會使婚姻關係嚴重緊繃。大部分的婚姻問題,似乎都源於一一不是收入不夠維持家庭開銷,就是對收入的管理不當。

一位年輕的父親向他的主教尋求理財忠告時,說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話:「主教,我是個訓練有素,領有高薪的工程師。在學校時,我學的似乎都是如何賺錢,卻沒有人教我如何管理金錢。」

我們相信,每位學生最好都能修消費學分,但這項訓練的責任主要落在父母身上。父母不能讓此項重要的訓練任其自然發展,或者把責任完全交給公立學校或大學。

這項訓練的一個重要部分,應該是說明何爲「債」務。對我們大多數人而言,「債」有兩種一一消費型債務,以及投資型或商業型債務。消費型債務的意思就是用信用卡購買我們日常使用或消耗的東西,例如,分期付款購買衣服、電器用品、傢俱等。消費型債務是以我們未來的收入做抵押,這是很危險的。因爲一旦我們遭到裁員、殘廢,或是遇上緊急意外,便很難克盡我們的義務。分期付款購物是一種最昂貴的購物方式,除物品本身的費用之外,還要加上沉重的利息與手續費。

我了解年輕夫婦會覺得,在需要時,偶爾以信用卡購物是必須的。但我們提醒各位,切勿購買超過你眞正需要的物品,並儘快還清你的債務。當荷包吃緊時,要避免額外的利息重擔。

投資型債務應使之絕對安全,不能拖累家庭。不要進行投機性質的投資。投機心理會令人上癮;已有無數錢財被積聚財富的無底慾望而吞噬一空。讓我們從過去的悲傷中學習,並要避免爲了獲得更多財物,而使自己的時間、精力與健康受制於此一貪婪的慾念。

賓塞‧甘會長給了我們以下這段發人深省的忠告:

「主已祝福我們,成爲一群有史以來最繁榮的人民。我們手中所擁有的資源是美好的,且是我們從事世上工作時所必需的。但我擔憂,我們之中有許多人,太過耽溺於羊群牛群、田畝、穀倉及財富,並開始崇拜它們爲假神,使其有力量控制我們。我們所擁有的這些好東西是否已多得超過我們信心所能承受的?許多人耗費他們大部分的時間,賣力地用大筆的金錢、股票、債券、投資證券、動產房地產、信用卡、裝潢、車子等物品,來建立自己的形象,保障肉體的安全,希望能得到長久快樂的生命,卻忘了我們的責任是要運用我們家裡和定額組中的這許多資源,來建立神的國度」(“The False Gods We Worship,” Ensign, June 1976, 4)。

我要在甘會長的論點加上我自己的見證。我知道積聚財富,超過家庭合理的需求,並無法增加心靈上的快樂與平安。

明智地作預算

穩定原則四:作預算並按預算生活。我朋友有一個女兒,隨百翰‧楊大學海外研究計畫到國外讀書一學期。她不斷寫信回家要錢。我的那位朋友很擔心,於是打長途電話給她,問她爲何還需要錢。這個女兒在談話中解釋:「不過,爸爸,你寄給我的每一分錢我都可以告訴你是用在哪裡了。」

他回答:「妳好像還沒抓到重點,我關心的是預算,就是花錢的計畫,而不是妳花錢的流水帳。」

也許父母們應該效法以下這位大學男孩的父親一樣。這男孩打電報回家說:「沒錢,沒趣,兒上」。他的父親於是打電報回覆:「眞慘,眞糟,父字」。

多年來經由與許多人的面談中我觀察到,有太多人沒有一套可行的預算方案,也不懂得自律並依照預算生活。很多人認爲預算會剝奪他們的自由;相反地,成功的人都懂得,預算能帶來眞正的財務自由。

預算與理財並不需要太過複雜或太花時間。有一個故事提到一個從國外移民來的父親,他把應繳的脹款放在鞋盒中,應收的脹款釘在線軸上,現金放在收銀機內。

「我眞不懂你爲何要用這種方式來經營你的生意,」他的兒子說:「你怎麼知道你賺了多少呢?」

「兒啊,」這個生意人回答:「當我下船時,我只擁有當時穿在身上的褲子,如今你的姊姊是一位美術老師,你的哥哥是位醫生,而你是一位會計師。我有車子、房子以及不錯的生意,我沒有任何債務。所以,你把所有這些加起來,扣掉那條褲子,就是我所賺到的。」

明智的理財顧問教導我們,所有好的預算案都具備四項不同的要素。首先必須滿足基本的需求,如食物、衣服等;其次要平衡家庭的各項開支;第三應急時的儲蓄金,例如儲蓄、健康保險、及壽險;第四才是對末來所作的明智投資及儲藏計畫。

我要來談談其中的兩項要素。我們生命中總會發生許多不可預期的事,這一點是確定的。隨著醫療費用的高漲,大多數家庭在面對重大意外、疾病或生產費用(特別是早產)時,醫療保險是惟一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法。人壽保險可在扶養人意外過世時,繼續提供收入。每個家庭都應該有適當的醫療保險和人壽保險。

滿足這些基本需求之後,我們應該節儉理財,定期儲蓄以開創投資基金。以我的觀察,若沒有定期儲蓄的習慣,很少人投資會成功,因爲這需要有自我要求與明辨的能力。投資的方法有很多,我惟一的忠告是,明智地選擇你的投資顧問。保存完善投資紀錄的投資顧問才值得你信賴。

誠實

穩定原則五:在理財方面保持絕對誠實。正直是永遠不退流行的,適用於我們一切所作所爲。身爲教會的領袖與教友,我們應成爲正直的典範。

弟兄姊妹們,藉著這五項原則,我試著勾勒出財務及資源管理的眞正模範。

我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藉著應用這些原則而獲益。我見證這些都是眞的,這個教會及我們所從事的事工也是眞的。

選自1979年10月總會教友大會福利會議中以東‧譚納會長之演說(see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79, 117-21; or Ensign, Nov. 1979, 80-82)。

budget

日期日期的預算

收入

預算金額額金算預

實際金額

扣稅後工資、薪水

其他收入

總收入

開支

預算金額額金算預

實際金額

什一奉獻

教會其他捐獻

定期存款

應急儲蓄

食物

貸款或房租

水電費

交通費用

償付債務

保險

醫療費用

服裝

其他

其他

其他

總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