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會會長的教訓
第5章:合一的祝福


第5章

合一的祝福

合一及其同義詞,如和諧、善意、和平、協調、互相了解等,代表的是人心恆切渴求的一種狀態。1

導言

從1934年10月到1951年4月,小克拉克路賓會長與麥基奧大衛都在總會會長團中擔任副會長,先是郭禧伯會長的副會長,然後是斯密喬治會長的副會長。在這段期間中,克拉克會長擔任的是第一副會長,麥基會長則是第二副會長。

1951年4月9日,在斯密會長去世五天後,後期聖徒在總會教友大會中聚集一起,支持了麥基奧大衛爲總會會長,也聽到忠信地擔任第一副會長長達17年的克拉克會長被召喚擔任第二副會長,李察司提反則蒙召擔任第一副會長。

意識到教友們會想知道其中緣故,麥基會長特地在總會教友大會中花時間解釋他召喚兩位副會長的事。他說,召喚李察會長擔任第一副會長是因爲他在使徒的職位上要比克拉克會長資深。麥基會長強調這樣做並非「既定的政策」時,只說李察會長及克拉克會長的召喚「似乎很適當」。

麥基會長繼續演講,談到他和他的兩位副會長感受到的合一:「對於曾在總會會長團定額組中支持斯密會長,又曾與郭會長這位深富靈感的領袖一起共事多年的兩位副會長,我們不希望有任何教友,或聽到這演講的任何男女會有絲毫懷疑,以爲兩人之間有任何嫌隙。你們也不應覺得有人被降級。克拉克會長是一位忠信盡責的好僕人。……

「你們應該要明白,總會會長團定額組中的兩位副會長無論在權柄、愛心、信任、提出建議與忠告的自由上,或是在對該定額組、對主耶穌基督,以及對全體教友的責任上,都是均等的。

「他們是兩個了不起的人。我愛他們兩位,並說願主祝福他們。我向你們保證,你們今天支持了他們,總會會長團定額組裡就有了和諧、愛心和信任。」2

麥基會長說完這話不久,克拉克會長對聖徒演講時,表明他渴望能與他的同工僕人們和諧地一起工作。他說:「爲主服務,看的不是你的職位,而是你的方法。在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中,我們取得我們被正式召喚的職位,這職位不是我們可以要求或拒絕的。我向麥基會長及李察會長保證,無論我的能力再怎麼不足,我都將在體力和能力所及的全部範圍內,鞠躬盡瘁,投入任何臨到我的任務。」3

三年後,麥基會長在總會教友大會上再次談到他與教會其他領袖之間所享有的合一:「我希望所有在此刻聽到我聲音的人,所有心中懷著任何偏見的人,都能看到這些總會當局人員上週四早上爲了迎接在這次教友大會中的責任,而在主的屋宇中以禁食和祈禱作好靈性上的準備。你們會看到總會會長團的合一,也經由這種心對心、靈對靈的交流,明白我對〔我的〕兩位副會長的敬愛,他們有明晰的洞察力,正確的判斷力,以及必要時對他們領袖的耐性。你們會看到這十二人〔十二使徒定額組〕,……七十員,……及總主教團之間的合一與愛。我們祈求,那次聚會中的愛與合一能遍及於教會中的每一個支聯會會長團、傳道部會長團、每一個主教團、每一個聖職定額組及輔助組織。有了這樣的合一與愛,世上就不會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撓神事工的進展。」4

麥基奧大衛的教訓

主切望祂的跟隨者能合一。

「聖父啊,求您因您所賜給我的名保守他們,叫他們合而爲一,像我們一樣。

「我不但爲這些人祈求,也爲那些因他們的話信我的人祈求,

「使他們都合而爲一。正如您父在我裡面,我在您裡面,使他們也在我們裡面,叫世人可以信您差了我來。」(約翰福音17:11,20-21

這就是耶穌在世間所作最莊嚴的祈禱之一,說明了合一是跟隨祂的人所具有的最重要特質。

合一及其同義詞,如和諧、善意、和平、協調、互相了解等,代表的是人心恆切渴求的一種狀態。與合一相反的是不和諧、鬥爭、糾紛、混亂。……

願我們的主在其調停祈禱中所懇求的合一精神能實現在我們的家中、我們的支會和支聯會中,也實現在我們支持自由的基本原則中。5

目的合一,加上所有的人都和諧地一起努力,是完成神事工的必要條件。在教會成立大約一年後,主在賜給斯密約瑟先知的一項啓示中,廣義地揭示了祂尙待完成的偉大事工之所以復興,是爲了造福人類,並爲祂的第二次來臨預備道路。祂說:

「正如這樣,我已把我的永約賜給世人,作爲世界的光,作爲我人民的大旗,並給外邦人去尋求之,並作爲我面前的使者,在我前面準備道路。」(教約45:9

我們在這節經文中學到,這人民肩負著的重大責任,是要協助主在世人之間促成這些事。這需要合一,需要對此一目的忠誠不渝。關於這項需求,主這樣警告我們說:

「……凡一國自相紛爭,就成爲荒場;一城一家自相紛爭,必站立不住。」(馬太福音12:256

我們必須避免會導致不合的態度與行動。

造成不合的第一個原因是自私,其次是嫉妒:「某某弟兄和我擦身而過,對那件事卻隻字不提。」「主教團要某某姊妹擔任司琴,她彈得還沒有我一半好。」「我不要再參加聖職聚會了,因爲主教團指派了某某人擔任祭司定額組的顧問。」「主日學召喚了某某人擔任教師。」……「支聯會會長團從來不和我打招呼,我很生氣。」「總會當局人員並非永遠都意見一致。」唉!這類的事沒完沒了。但是和人生中更重大、更眞實的事比較起來,這些都是無足輕重的小事。再者,我從經驗中知道,魔鬼會把這些事誇張成我們生活中難以跨越的大山,讓我們生氣,使我們的靈性因爲醞釀了那些感覺而枯竭。

和嫉妒之心有關的另一個原因是挑毛病。我們挑鄰人的毛病,彼此講對方的壞話。有那樣的感覺時,只要唱一下這首簡短的〔教會〕聖詩:「別說壞話」,就不會錯。

「別說壞話;良善言語

從來不會留下毒螫;

愛說閒話,講論是非

遠非高尙人士作爲。

若是選擇良善方式,

往往種下美好種子,

即便不知對方優點,

仍要盡力說他好話。

「別說壞話,卻要寬厚,

看人缺失如己之失。

即使最先看見過失,

也莫最先四處宣揚,

因爲生命轉瞬即逝,

無人能知一生時日;

在此短暫塵世一生,

且去盡力說人好話。

Hymns, no. 233.7

願我們下定更大的決心,互相支持,過正義生活,維護教會,不講鄰人壞話,也不講教會當地、支聯會或總會人員的壞話。我們不要說人壞話;不要誹謗或論人長短。這些都是喜歡做這些事的人靈魂的毒藥。說人壞話對辱罵者造成的傷害更甚於被辱罵的人。8

家就像房子一樣會被有害的白蟻蛀壞,不管是父母還是子女,在背後中傷、說壞話、挑剔,都算是這類的白蟻。誹謗是靈魂的毒藥。「誹謗人的人就像飛蠅,不停在人身上健康正常的部位,只棲息在人的痛處上。」在理想的家庭中,不會有人對……學校教師、政府官員或教會職員任意誹謗造謠。經過這許多年,我比以往更感謝我的父親,他總會舉起雙手說:「好了,不要挑剔你的老師或其他人了。」9

家庭的合一使家成爲避難所及保護地。

子女理當覺得家是他們的避難所和保護地,是他們不受外面世界危險和邪惡侵擾的地方。家庭的合一與完整正是滿足此一需求的必要條件。10

我想不出有什麼事情比家庭不團結和諧更令人難過的。另一方面,我卻知道,一個團結、互助、友愛的家庭就有點像是人間天堂。我猜想,你們幾乎每一位都能見證在充滿這些美德的家庭裡,生活是多麼甜美。我很謙卑地感謝我有寶貴的回憶,記得我在年輕的時候,不曾在家裡見過家父和家母之間有過任何一次的不和,並且彼此間的善意與互相了解一直是一股團結的力量,將一群幸運的弟兄姊妹緊緊繫在一起。團結、和諧、善意都是每個家庭中應該培養和珍惜的美德。11

家庭失和往往起因於丈夫渴望保有自己的尊嚴,用自己的方式行事,實現自己的願望。妻子也是一樣。有些人認爲自己有最後裁定權,作丈夫的往往要比妻子更想掌握這樣的權力。每一個人都很努力地要救自己,使得家中沒有和諧平安,反而出現不和。你如果只求保有自私的生活,或用自私的方式行事,不去挽救家中的和諧生活,你就會失去它。你最好打消這樣的念頭,什麼都不要說,丟掉你自私的想法,以及那些敵意、支配、管轄的慾望。什麼都不要說,你就會獲得你的家庭生活。12

願神祝福大家,願祂引導你們,幫助你們,使每個家中都能享有正義、和諧與愛。13

教會中的合一帶來進步和靈性。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使命在建立和平。活著的基督是這教會的首領。在祂的帶領下,教會裡成千上萬的男人獲得了神的授權,在各樣受指派的職位上代表祂行事。這些代表人的責任是,首先要彼此發揮手足之愛,再推廣至全世人;先在教會組織中謀求合一、和諧與和平,繼而藉著訓誨和榜樣,向世界傳佈這些美德。14

在教會的各個支分會中,沒有任何美德會比運用此一原則更能帶來進步與靈性。當嫉妒、背後中傷及說壞話取代了互信、合一與和諧,組織的進步就會受阻。……

內部的軟弱要比外在的對立更危險、更致命。這教會並沒有因爲無知者、受誤導者,或心懷惡意的敵人任意迫害與誹謗而受到什麼傷害,如果有的話也極少;阻礙教會進步的障礙大部分來自於內部那些吹毛求疵的人、規避責任的人、違反誡命的人,及叛教團體。15

就是這個合一的原則使得教會各支會、支聯會、分會及傳道部得以進步,達成教會成立的目的,這是紛爭與仇恨所做不到的。困難是一直都有的。每位教友都有自己的意見,有時候這些意見與主教團的意見不相同,與支聯會會長團的意見不相同,與總會會長團的意見也不相同;但每個人都要爲了全體的利益而捐棄成見,並在那共同的目標中,達成一些美好的事。

當我想到這教會的未來,想到男女青年及爲人父母者的福祉時,我感覺到要傳達的信息中,最重要的莫過於「要合一」,那些會導致教友失和的事情都要避免。我知道,撒但除了用不合、懷疑與敵意外,他沒有威力更大的武器可以來對付本教會中任何弟兄或姊妹。……

挑戰就在我們面前;我們靠著神對我們全體人民的承諾就不會失敗。在目的上合一,每個人都依照主的啓示,在教會組織內和諧地一起工作,就是我們的目標。讓每位教友、教師及領袖都感覺到他所擔任的職位十分重要。所有的人都很重要;要圓滿達成神的事工,即我們的事工,每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16

我們在教會裡要想合一與鞏固的最穩當方法就是尊崇聖職、尊敬聖職。噢,我的弟兄們,你們這些支聯會的會長、支會的主教,以及所有持有聖職的人,願神在你們的領導、帶領責任上祝福你們,使你們能去祝福、安慰你們受指派去主領、探訪的人。請帶領他們去到主前尋求靈感,使他們的生活能超越低俗卑賤之事,生活在屬靈的領域裡。

尊重那些主領你的人,必要時,請他們給你忠告。17

願這教會〔的各個組織〕都蒙得合一與和諧的精神。願他們能擯除心中那些敵意、背後中傷及說壞話的心態,並願他們能牢牢記住耶穌所說的這項眞理:「……如果你們不成爲一,你們就不是我的。」(教約38:2718

我們的主,我們的救主,在被出賣的那天晚上求告神說:父啊,叫他們合而爲一,像您我一樣〔見約翰福音17:11〕。讓我們把這團結合一的精神變成祂教會的特色吧!19

忠於福音理念是合一最好的方法。

有位知名作家……〔寫道〕:「今日世上有許多好人,比起以往都更有相信神的條件,但這些人卻缺乏共同的理想,缺乏基本的原則,缺乏有條理的人生觀,缺乏前後連貫的行動計畫。社會正步向自覺,正開始記錄其困難與需求,但卻沒有明確的方向,沒有系統化的推動力,沒有遠大的理想,也沒有強大的動機。……有什麼東西能使我們的天性團結起來,承認四海之內皆爲兄弟,並將人類的各項事務視爲一個整體來處理的嗎?」

我們的回答是,有的,這樣一種團結的力量,這樣一種理想,正是經由斯密約瑟先知所復興的耶穌基督的福音。這福音闡明了人的生命與目的,並且持有極重要的救恩要素、崇高的理想,以及屬靈的提升,這些都是今日世人所渴求的。20

「大喜的信息」〔路加福音2:10〕——耶穌基督的福音就是這大喜的信息。「福音」一詞在字義上就是「好消息」的意思,並且這消息是從天上傳來的。……世人在每一個福音期一直都有機會接受到這好消息。而這些與神和諧,第一個直接聽到這好消息的先知都肩負著責任,要將這好消息傳達給他們的同胞,使那些關心屬世事物的人也能接受到這大喜的信息而被帶回到平安、和諧與善意的環境中。21

無論是在海上的各島嶼,在日本、敘利亞、北歐各國、英國、德國、法國、荷蘭,只要遇見一群堅信耶穌基督福音的後期聖徒,就會找到合一的精神、愛的精神、樂意爲人類的益處犧牲的精神。願神祝福世界各地的後期聖徒,使他們繼續保有那種精神。22

研讀與討論的建議

  • 父神和耶穌基督如何爲一?我們整個教會、家庭、社區成員可以分別用哪些明確的方式團結起來?(見第44-46頁)這樣的合一會帶來哪些益處?

  • 哪些態度和行爲會造成家庭及支會不和?(見第42-46頁)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促進和諧與合一?我們如何應用克拉克會長的話(「爲主服務,看的不是你的職位,而是你的方法。」)來提升家庭和支會的團結合一?

  • 父母不客氣地講論領袖和教師時,孩子可能會受到怎樣的影響?爲什麼說人壞話「對辱罵者造成的傷害,更甚於被辱罵的人」?(見第43頁)

  • 福音能夠在哪些方面滿足人們對合一與和諧的渴望?(見第46-47頁)爲什麼要促成主在世上的永恆目的就必須團結合一?

相關經文:哥林多前書1:9-10摩賽亞書18:21尼腓三書11:29-30尼腓四書1:2,15-17教約38:23-27105:3-5摩西書7:18。

  1.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67, 7.

  2. See Conference Report, Apr. 1951, 150–51.

  3. In Conference Report, Apr. 1951, 154.

  4.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54, 132–33.

  5. “Unity in the Home—the Church—the Nation,” Improvement Era, Feb. 1954, 77–78.

  6.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67, 6.

  7.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67, 7.

  8. In Conference Report, Apr. 1969, 95–96.

  9. In Conference Report, Apr. 1953, 16.

  10. In Conference Report, Apr. 1945, 144.

  11.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67, 7.

  12. In Conference Report, Apr. 1954, 142.

  13.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69, 137.

  14.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64, 5.

  15. “Unity in the Home—the Church—the Nation,” Improvement Era, Feb. 1954, 77.

  16.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67, 5–6.

  17.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67, 6.

  18. In Conference Report, Apr. 1967, 87–88.

  19.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34, 91.

  20. In Conference Report, Apr. 1941, 108; paragraphing altered.

  21. In Conference Report, Apr. 1910, 106.

  22. In Conference Report, Apr. 1925, 11.

First Presidency

麥基會長和兩位副會長,李察司提反會長(左)及小克拉克路賓會長(右)。麥基會長說,他希望教會教友能「看到總會會長團的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