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十二使徒定額組
導言
教會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以弗所書2:20)。本章提供機會,讓學生了解十二使徒定額組如何以受靈啟發的領導方式及見證來引導教會。十二使徒定額組的傑佛瑞·賀倫長老為這種領導方式作見證:
「承蒙各位的支持,我得以親自目睹本教會的領導,在此我要打從心底說句話,那就是於公於私,我從未認識任何一個團體,像總會弟兄們那樣洞悉時事,如此深入瞭解我們面對的各種議題,如此認真鑽研歷代文獻,如此樂於接納新知,如此仔細、慎重、虔敬地斟酌考量每一件事」(傑佛瑞·賀倫,「這地上又來了先知們」,2006年11月,利阿賀拿,第105頁)。
本課上完之後,學生應該了解,使徒藉著聖職權柄的神聖權鑰,在全世界推展神的國度。
教義與原則
-
使徒在全世界作耶穌基督的特別證人。
-
使徒致力推展神的國度。
-
十二使徒定額組作出的決定是經過一致同意的。
教學建議
課前準備:如果學生不太認識十二使徒定額組的成員,教會網站newsroom.lds.org的資料可提供寶貴的協助。你可以下載照片、簡介,或其他詳細介紹十二使徒生平的文章,幫助學生更認識現任的使徒。
使徒在全世界作耶穌基督的特別證人
請一位學生唸出教義和聖約107:23,請另一位學生唸出使徒行傳4:33。然後提出下列問題:
-
根據這兩節經文,十二使徒定額組的職責是什麼?
-
他們要為什麼作見證?
-
使徒要在哪些地方作這項「特別」的見證?
唸出活著先知的教訓學生用本5.2,海樂·李會長(1899-1973)說的故事。唸到引文中「我們應該怎麼回答呢?」這句話時停下來。問學生:
-
你會建議傳教士怎樣回答?
幾位學生回答之後,唸完剩下的引文。然後問:
-
李會長的回答如何反映出他身為耶穌基督「特別證人」的召喚?
分享以下約瑟·斐亭·斯密會長(1876-1972)的一段話:
「〔使徒〕的重責大任就是要知道耶穌基督的的確確是神的獨生子,世界的救贖主」(Joseph Fielding Smith, Seek Ye Earnestly [1970], 213)。
然後問:
-
你認為斯密會長說這是「重責大任」是什麼意思?
和學生分享學生用本5.2,豪惠·洪德會長(1907-1995)所說的話。然後提出下列問題:
-
洪德會長明確地為哪些事情作見證?
-
聆聽使徒的見證怎樣增強我們的見證?
邀請學生每次聽到或讀到使徒的見證時,都要格外專心。邀請學生增強對使徒所見證之真理的見證。
使徒致力推展神的國度
唸出學生用本5.5,戈登·興格萊會長(1910-2008)說的兩段話的第一段。請學生聽聽看使徒的定義是什麼。然後問:
-
興格萊會長說,使徒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
使徒獲賜「特定的權柄和責任」去做哪些事情?
和全班一起讀馬太福音28:16-20以及教義和聖約65:5-6,並問:
-
在這幾節經文中,耶穌基督委派祂的使徒哪些任務?
-
如果使徒要在全世界建立神國,那麼神國是什麼?(神國就是今日在世上的本教會。使徒協助在今日的世上建立神國,也就是本教會,如此一來,天國,也就是千禧年的教會,才能來到。)
為了說明活著的使徒如何達成這項神聖的委派,分享以下十二使徒定額組培道·潘會長(1924-2015)說的這段話:
「我和十二使徒……的弟兄們……沒有兩樣,我告訴各位,根據紀錄顯示,這些年來,我去了墨西哥和中南美洲超過75次,去歐洲50多次,加拿大25次,太平洋群島10次,亞洲10次,非洲4次,中國兩次,我也去了以色列、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多明尼加共和國、印度、巴基斯坦、埃及、印尼,以及世界上其他許多地區。還有一些人去了更多次、更多地方」(培道·潘,「十二使徒」,2008年5月,利阿賀拿,第86頁)。
然後問:
-
你認為使徒們透過如此頻繁的旅行得到哪些知識?
指派一半的學生讀教義和聖約107:33-35,58,另一半的學生讀教義和聖約18:27-32。請學生找出哪些詞句描述了使徒們「奉派」在今日去做的事。在白板上寫出學生找出的詞句(或請一位學生寫)。(可能的詞句有執行職務、建立教會、管理教會、打開門戶、傳播福音、按立、組織、傳福音給萬民聽、施洗,以及按照聖靈宣講福音。)然後問:
-
在今天,活著的使徒會用哪些方法傳福音和建立教會?(在總會大會中演講、拜訪各地舉行的大會、巡迴參訪各傳道部、與各地領袖面談、舉辦全球領導人訓練轉播等等。)
請一位學生唸出學生用本5.5,戈登·興格萊會長說的兩段話的第二段(見該部分的最後一段)。然後提出下列問題:
-
你曾經看過或聽過使徒用興格萊會長描述的哪種方式施助?
-
使徒對你個人有什麼影響?
十二使徒定額組作出的決定是經過一致同意的
唸出教義和聖約107:27-31,然後問:
唸出學生用本5.7最後,戈登·興格萊會長所說的話(在最後一段,從「但是我在弟兄之間從未看到……」開始)。然後問:
-
知道使徒會作出一致的決定如何增加你對這些決定的信心和信任?
唸出學生用本5.7,總會會長團雅各·傅士德會長(1920-2007)所說的話。鼓勵學生仔細聽,找出總會弟兄之間為什麼可以達到一致同意。然後提出下列問題:
-
為什麼這種程序可以防止個人偏見或私心?
-
傅士德會長提出,要達到一致同意,就需要什麼?
結束本課時,分享你對十二使徒的召喚及職責的見證。向學生提出挑戰,要他們特別注意十二使徒的見證,以及他們選擇在演講中講述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