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會會長的教訓
第23章:復活:靈魂的碇錨


第23章

復活:靈魂的碇錨

對耶穌基督的復活以及我們自己將來的復活有見證,如何使我們在塵世考驗中變得堅強?

前言

李海樂會長一直對耶穌基督的復活有見證,他於1941年4月蒙召到十二使徒定額組之後不久,此一見證更加堅定了。他回想:「有位十二使徒來找我,告訴我:『我們想請您在星期日晚上的聚會中演講,那是復活節的星期日。您既已蒙按立爲使徒,就是主及救主耶穌基督的復活與使命的特別見證人。』我認爲那是我所能想到的最令我感到震撼、惶恐的念頭了。

「我獨自在教會辦公大樓的一個房間裡,把聖經拿出來,閱讀四福音書,而且特別注意有關主死亡、被釘十字架及復活的經文。我閱讀時,突然有種不尋常的感覺,彷彿我不只是在讀故事,而是身歷其境,重新經歷那個事件。星期日晚上,我傳達了謙卑的信息,說道:『今天我以最卑微的使徒的身分來到你們面前,向你們見證,我的整個靈魂得知:耶穌是世界的救主,祂爲我們而生、爲我們而死,並爲我們而復活。』

「我知道這點,因爲上星期我得到了特別的見證。那時有人問:『你怎麼知道呢?你看到了嗎?』我要說,由聖靈力量而來的見證,比一個人親眼看見,更強有力地向我們的靈作證耶穌是基督,是世界的救主。」1

李海樂的教訓

復活的事實爲何是一項「令人歡欣的應許」?

「在七日的頭一日清晨,幾個婦女來到墳墓前,……她們發現石頭已從墳墓滾開了。她們進去,找不到主耶穌的身體。正當她們感到困惑時,看到了兩個衣服發光的人站在她們旁邊!她們很害怕,將臉伏地。此時有位天使對她們說,爲什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不要害怕驚恐;我知道妳們在尋找那被釘十字架的拿撒勒人耶穌。

「祂不在這裡,如同祂所說的,已經復活了,妳們來看安放主的地方──他們安放祂的地點。

「快去告訴祂的門徒和彼得,祂從死裡復活了,並且在你們之前到加利利去了;你們會在那裡看見祂。要記住祂在加利利對你們所說的話:人子必須被交在罪人手裡,釘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復活。看啊,我已告訴你們。」〔見路加福音24:1–7馬太福音28:5–7馬可福音16:5–7

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與路加福音的作者記錄了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事件,即主耶穌基督,世界救主的眞正復活,並以令人不可思議的方式描述了神子在肉身中所擁有的最神聖力量。在馬大的兄弟拉撒路過世時,祂對哀傷的馬大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約翰福音11:25)。

在蓄意謀殺的猶太人聽來,祂宣稱自己具有神聖力量的這番話是更透徹且意義不凡的。「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時候將到,現在就是了,死人要聽見神兒子的聲音,聽見的人就要活了。

「因爲父怎樣在自己有生命,就賜給祂兒子也照樣在自己有生命,

「並且因爲祂是〔神〕子,就……行審判……」〔約翰福音5:25–27〕。

緊接著在祂復活之後,便第二次證明了從死裡復活的超凡力量,不僅是祂本人,還有其他一些人「雖然死了,卻是信祂的。」馬太簡單而直接地記錄了忠信之人從死亡中奇蹟似的復活,「墳墓也開了,已睡聖徒的身體多有起來的。耶穌復活以後,他們從墳墓裡出來,進了聖城,向許多人顯現」〔馬太福音27:52–53〕。

這位偉大神子的救贖力量並沒有從此結束,祂在每個時代的福音期都帶來令人歡欣的應許:「在亞當裡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裡眾人也都要復活」(哥林多前書15:22)。「……行善的,復活得生;作惡的,復活定罪」(約翰福音5:29)。時間匆匆過去,祂的神聖使命已近尾聲。

今日我們若能完全瞭解這些令人震顫的事件的意義,即眾先知曾預言的:邪惡者準備要殺害邪惡者;而且「懼怕將臨到每一個人身上」(教約63:33),那麼,這樣的瞭解將驅散人們心中與各國間的恐懼與擔憂。的確,我們若「敬畏神,尊敬君王」〔見彼得前書2:17〕,便可以要求獲得夫子的榮耀應許:「假如你們脫離猜忌與恐懼,你們將看見我」〔見教約67:10〕。2

生命的目的是促成人的不死和永生〔見摩西書1:39〕。不死表示最後會獲得一個不會再經歷塵世痛苦、不會再死亡、不會再使人感到幻滅的身體,過去的一切都已消逝。3

對復活的認識如何在我們遭逢苦難及死亡的時刻支持我們?

你是否曾經覺得自己極度哀傷的心情破壞了靈性?

我要帶你們看一幕神聖的畫面:描繪著有個人看似所有的一切都從她的手中溜走,我請你們感受她在這絕望時刻所展現的力量!有位美麗的中年母親用圍巾緊緊包住她的頭和肩膀,沉默地蜷曲在十字架旁邊。她的長子在十字架上受到殘酷的折磨。一般人只能略爲瞭解馬利亞這位母親心中的痛苦程度。現在,她要實際面對年老的西面在祝福她襁褓中的兒子時所作的令人悲傷預言的涵意:「祂將要作毀謗的話柄;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見路加福音2:34–35〕。

在她面對這個悲傷考驗時,是什麼支持著她?她知道今生以外還有來生的這個事實。她不是曾經與神的使者交談過嗎?她無疑地曾聽過約翰所記載的,祂兒子被出賣前在世的最後一次祈禱:「父啊,現在求您使我同您享榮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您所有的榮耀」(約翰福音17:5)。這位神聖的母親低頭傾聽祂在十字架上痛苦地喃喃低語:「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您手裡」(路加福音23:46),此事啓發她,使她順從並獲得確切的見證,不久她將與祂和她的天父相聚。祂雖深感憂傷,卻充滿信心地期待復活的榮耀日子,天國並沒有遠離祂。4

有誰可以保證我們在來生會相聚並且我們的夢想會實現呢?那是一位母親在安放死去嬰孩時的哀泣。這往往是患病者和年邁者在生命漏斗之沙飛快流逝時,以幾乎聽不見的聲音所作的請求。在那樣的情況下,那些聽見主榮耀應許的人將獲得多麼大的力量和安慰!主應許說:

「死人要復活,屍首要興起。睡在塵埃的啊,要醒起歌唱!因你的甘露好像菜蔬上的甘露,地也要交出死人來。」(以賽亞書26:19

當信心提升我們超越塵世悽慘的考驗和憂傷,讓我們看見更光明的未來和更快樂的遠景時,死亡沉重的雙手變輕了,幽暗的帷幕被刺穿,隱隱作痛的傷口得到撫慰,正如神已啓示的,神要透過主耶穌基督的贖罪「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爲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啓示錄21:4)。有了這樣的信心和瞭解,你們不必感到哀傷,可以歡唱,如同這段經文所寫的:「死被得勝呑滅。死啊!你的毒鉤在哪裡?死啊!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裡?」(哥林多前書15:54–55)。5

你們也可以知道救贖主活著,正如約伯在面臨「棄掉神,死了吧!」〔見約伯記2:919:25〕的誘惑時所知道的一樣;你們知道自己也可以打開那扇門,邀請祂進來「與你一同坐席」〔見啓示錄3:20〕,你們也看到自己將來會成爲復活之人,表明與那位捨命的主同屬天上的家庭。主的捨命讓世人可經由今生的努力與經驗而獲賜永生果子爲酬賞,即使以世人的標準來衡量,他一生的努力似乎飽受挫敗。6

對復活的瞭解爲何是我們靈魂的碇錨?

我們來看看彼得的榜樣,……他在主被出賣的那天晚上,三次不認夫子。把這個極度恐懼的彼得和不久後他站在曾要求處死耶穌的同一批宗教頑固份子面前所表現的勇敢態度做個比較,他斥責他們是兇手,呼籲他們要悔改,他忍受牢獄之苦,後來毫不懼怕地殉教。

是什麼使他改變的?他曾親自見證從十字架上取下的那個破碎、受盡痛苦折磨的身體變成了榮耀、復活的身體。這個明白而簡單的答案是,彼得是個改變了的人,因爲他知道復活之主的力量。他不再獨自一人行走在加利利的海邊,在監獄裡,或死亡,他的主會在他身邊。7

我知道……隨著親人逝去而來的那種可怕的孤獨及痛不欲生是什麼滋味。在我有生之年,我已蒙召去安慰那些哀傷的人,但直到我必須一再對自己訴說那些我曾經告訴別人的話之時,我才明白那些難以用言語表達的事情,那些在給予眞正的安慰之前,必須先在靈魂深處體會過的事情。你們必須看到自己的某部分已埋在墳墓裡,必須看到親人死去,然後你們必須問自己──你們是否相信自己教導別人的事情?是否確信且確知神活著?是否相信主及夫子的贖罪──祂打開了復活之門以獲得更榮耀的生命?要是發現我們有時候一無所知地獨自站著,若是希望自己不被撃垮且被拋在路旁,就必須加強我們的見證。

約伯的妻子說:「你棄掉神,死了吧!」〔見約伯記2:9〕約伯這麼有尊嚴地承受痛苦時,他所說的一些話,我想是在每個喪禮上都少不了,會一再提到的。他說:「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著,末了必站立在地上。我這皮肉滅絕之後,我必在肉體之外得見神〔譯註:原文爲肉體之中〕。我自己要見祂,……並不像外人。我的心腸在我裡面消滅了!」〔約伯記19:25–27〕今天你們大家若知道你們已將靈魂停泊於這個神聖的見證:即祂活著,祂在末日必來到這世上,與你們面對面相見──如果你們知道,無論要冒什麼險、承擔什麼責任或面對什麼不幸──如果你們將房子建立在磐石上,你們就不會落敗。是的,你們將度過失去親人的可怕的憂傷經驗,但卻不會落敗;最後你們將獲得比以往更大的信心。8

我們的生活和世俗環境變得越複雜,我們明確知道耶穌基督福音的目的與原則就更加重要。宗教的作用不在於解答神以道德來管理天地萬物的所有問題,而是透過信心,使人有勇氣去面對他在現階段無法找到答案的問題。9

今天在紀念世上最偉大的勝利時,我邀請各地內心誠實的人在深深的謙卑中超越人性的恐懼與挫敗感,對於使徒向外邦人所說的這番話一樣感到歡欣:「感謝神,使我們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勝」(哥林多前書15:57)。10

研讀與討論的建議

  • 救主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約翰福音11:25),祂指的是什麼呢?你想到救主的復活時,心裡有什麼感覺?

  • 對復活眞理的瞭解,如何影響你的日常生活?

  • 當我們的親人過世時,對復活的見證在哪些方面支持我們?對復活的見證也曾在哪些情況下帶給我們安慰,幫助我們克服恐懼?

  • 我們怎樣對復活有更多的瞭解及更大的見證?

  1. Ye Are the Light of the World (1974), 26–27.

  2. CBS “Church of the Air” broadcast, in Conference Report, Apr. 1958, 133–34.

  3. The Teachings of Harold B. Lee, ed. Clyde J. Williams (1996), 30.

  4. CBS “Church of the Air” broadcast, 134–35.

  5. Decisions for Successful Living (1973), 179–80.

  6. In Conference Report, Apr. 1958, 136.

  7. The Teachings of Harold B. Lee, 63.

  8. 1968年1月29日,在肯農大衛的葬禮上致詞,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歷史部門檔案,第5−6頁。

  9.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63, 108; or Improvement Era, Dec. 1963, 1103.

  10. In Conference Report, Apr. 1958, 136.

復活的救主在墓旁向馬利亞顯現。經由聖靈的見證,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獲得那令人安慰的保證:救主已從死裡復生並爲全人類打斷死亡的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