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走在救主的仁愛道路上
「同情心這項試金石被用來衡量我們是否為主的門徒,是否愛神,又是否彼此相愛。」
豪惠‧洪德的生平
豪惠‧洪德會長教導,救主「已賜給我們祂的愛、祂的服務,及祂的生命。……我們應該致力像祂一樣付出」。1洪德會長特別鼓勵教會成員在每天的生活中效法救主的仁愛榜樣。
仁愛善舉是豪惠‧洪德在從事法律工作時的註冊商標。一位律師同僚解釋說:
「他付出很多自己的時間提供〔免費的〕法律服務,……因為他不忍心收費。……他被視為朋友、導師、顧問、專家,他比較在乎人們得到需要的幫助,比較不在乎自己是否得到報酬。」2
仁愛也是洪德會長從事教會服務的特色。有一位婦女提到洪德會長是影響她最深的教師;她解釋其中一些原因:
「我一直觀察到這個人愛人的方式就是將他人放在優先的位置、藉傾聽去了解他們,也分享自己的經驗,這是他最喜歡做的事。他教導我去了解這些美德的重要,並在實踐的同時感受到喜樂。」3
另外一位來自洪德會長在加州的支聯會的女士這樣稱讚他:
「多年前我們家住在帕沙第納支聯會時,豪惠‧洪德會長是我們的支聯會會長。我父親去世後,留下母親撫養姊姊和我。我們的支聯會範圍很大,而我們家不是支聯會中顯要的家庭,但是洪德會長卻認識我們家中每個人。
「我對他最深刻的記憶就是他讓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每次支聯會大會之後,我們會排隊跟他握手。他總是握著我母親的手說:『沙宣姊妹,你好嗎?貝蒂和卡洛琳好嗎?』聽到他說出我們的名字讓我很開心。我知道他認識我們,也很關心我們。這個回憶仍然讓我的心感到溫暖。」4
洪德會長有一次說:「我覺得我們的使命就是服務和拯救,鞏固和提升。」5他的十二使徒弟兄們的話顯示出他如何圓滿達成這個使命。其中一位說:「他總是能讓人覺得自在。他不會支配他人。他善於傾聽。」另一位說:「和他一起旅行的時候,他一定會觀察,確定每個人都被照顧到,沒有人遇到麻煩或被打擾。」還有另一位說:「他很關心其他人,敏於他人的感受。他有一顆仁愛、寬恕的心。他喜愛研究福音、人類和人性。」6
豪惠‧洪德的教訓
1
兩條最大的誡命是主給門徒的試金石。
在古時候,人們用一種平滑的黑矽石來測驗金子的純度,這種石頭就叫試金石。金子在試金石上摩擦後,便會在石頭的表面留下一些條紋或痕跡。金匠就用這些痕跡與他的色度表做比較。痕跡的色澤越紅,表示銅或合金的成份越高;色澤越黃,則含金的成份越高。這種測試金子純度的方法,相當準確。
用試金石來決定金子的純度不僅簡單迅速,實際效果也大多令人滿意。但金匠如果對金子的純度還有疑問的話,就要用火來做更精確的分析了。
我要說的是,主為你我也準備了一塊試金石,以外在的尺度來衡量我們內在是否是忠信的門徒,是否能經得起未來的火的考驗。
有一次,耶穌在教導人民的時候,有一位律法師前來向祂提出這個問題:「夫子!我該做什麼才可以承受永生?」
耶穌,這位大師,對這個顯然熟習律法的人,提出一個問題作為答覆:「律法上寫的是什麼?你念的是怎樣呢?」
這人果敢扼要地以兩大誡命回答:「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
基督同意地回答說:「你這樣行,就必得永生」(路加福音10:25-28)。
永生,就是我們所追求的像神那樣的生活,正建立在這兩條誡命上。經文上說,「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馬太福音22:40)。愛神,也愛你的鄰人,兩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就最高的意義而言,它們可說是同義的。這兩條誡命是我們每個人都能遵守的。
耶穌給律法師的答覆,可說是主的試金石。又有一次祂說:「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馬太福音25:40)。祂將依據我們怎麼愛同胞,怎麼為他們服務,來衡量我們對祂的忠誠。我們會在主的試金石上留下什麼痕跡呢?我們真的是好鄰人嗎?鑑定的結果會顯示我們是24K的純金呢?還是會測試到愚人金的痕跡?7
2
救主教導我們要愛每個人,包括那些可能不容易愛的人。
這個律法師像是要為自己向夫子提出這麼一個簡單的問題而辯解似的,又追問:「誰是我的鄰舍呢?」(路加福音10:29)。
我們大家都應永遠感謝他問了這個問題,因為救主的回答引出了祂一個最有意義,最為人熟知的比喻,也是我們大家一讀再讀,聽了又聽的故事:
「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強盜手中。他們剝去他的衣裳,把他打個半死,就丟下他走了。
「偶然有一個祭司從這條路下來,看見他就從那邊過去了。
「又有一個利未人來到這地方,看見他,也照樣從那邊過去了。
「惟有一個撒馬利亞人行路來到那裡,看見他就動了慈心,
「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包裹好了,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帶到店裡去照應他。
「第二天拿出二錢銀子來,交給店主,說:『你且照應他;此外所費用的,我回來必還你』」(路加福音10:30-35)。
耶穌接著問律法師:「你想,這三個人哪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路加福音10:36)。夫子在這裡就表明什麼是基督徒的試金石了。祂要我們的行為都以此為衡量的依據。
在基督的比喻中,祭司和利未人都應該記得律法中要求的:「你若看見弟兄的牛或驢跌倒在路上,不可佯為不見,總要幫助他拉起來」(申命記22:4)。如果連牛都要幫助,豈不更應該樂意去幫助有需要的弟兄嗎?但正如雅各‧陶美芝長老寫的:「〔不這樣去做的〕藉口是不難找到的,它們就像路旁的野草一樣,隨時準備好大量的鑽出來」(耶穌是基督,第461頁)。
那撒馬利亞人可做為純正的基督之愛的模範。他滿懷同情心,去幫助那個被強盜打傷的人,為他包紮傷口。又帶他到旅店裡,照料他,為他付了錢,還願意負擔以後必要的開支。這真是一個愛鄰人的故事啊!
有句古諺說:「只關心自己者,所獲有限。」愛卻能讓我們微小的收穫變得豐碩,要訣就在於愛我們的鄰人,包括那些不容易愛的鄰人。要記得,朋友是我們結交來的,神卻讓我們在各處都有鄰人。愛不應有界限,我們不應將忠誠的對象只局限於少數一些人。基督說:「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甚麼賞賜呢?就是稅吏不也是這樣行嗎?」(馬太福音5:46)。8
3
我們應當愛苦難中的人,為他們服務。
約瑟‧斯密曾就彼此相愛,以便在神前被稱為義一題,寫信給聖徒們,並在Messenger and Advocate(使者與中保)中發表。他寫道:
「親愛的弟兄們:每位聖徒都有責任對自己的弟兄們毫不吝嗇地付出,要永遠愛他們,援助他們。要想在神前稱義,就必須彼此相愛,必須克服邪惡,必須探訪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也必須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因為這些美德都源自純正宗教信仰的偉大泉源。讓我們增添每一樣能使神聖耶穌的子民更出色的好品格,好使我們的信心更堅強,這樣我們就會在該祈禱時祈禱,會愛鄰人如同自己,也會在苦難中保持忠信,知道這樣做的人在天國中的賞賜更大。這多麼令人寬慰,令人歡欣啊!願我過著正義的生活,願我的賞賜也這般大!」(History of the Church,2:229)。
要想做個好鄰人,又想在生活中享有平安,我們就必須有愛和服務這兩種美德。威拉‧理查長老心中無疑擁有這兩種美德。約瑟和海侖在卡太基監獄殉教的那天下午,看守監獄的人建議他們去囚室裡比較安全些。約瑟轉身問理查長老:「如果我們到囚室去,你願意跟我們去嗎?」
理查長老的回答充滿了愛:「約瑟弟兄,你沒有要我跟你一起過河,你也沒有要我到卡太基來,你更沒有要我跟你一起入獄,你想,我會在這個時候拋棄你嗎?讓我告訴你我會怎麼做吧。就算你被定『叛國罪』要被吊死,我也願替你死,好讓你獲得自由。」
約瑟回答時,心中必定十分感動,他說:「但是你不能這麼做。」
理查長老又斬釘截鐵地回答:「可是我願意」(見B. H. Roberts, A Comprehensive History of the Church, 2:283)。
理查長老的考驗可能比我們大多數人所要面臨的都要來得大;他的考驗是火的考驗而不是試金石的考驗。但是,假若有人要求我們為家人、朋友或鄰人捨棄生命,我們能做得到嗎?
同情心這項試金石被用來衡量我們是否為主的門徒,是否愛神,又是否彼此相愛。我們是會留下純金的痕跡呢?還是會像那位祭司和利未人一樣,從一旁走過去?9
4
我們需要更有決心地走在耶穌已顯示出的仁愛道路上。
先知約瑟‧斯密悲慘殉道,英年早逝的前一年,曾告訴納府的後期聖徒一項重要信息:
「如果我們要得到愛和培養對別人的愛,就要先去愛人,包括敵人和朋友。……基督徒應該停止彼此拌嘴、爭論,並應在彼此之間培養出團結和友誼。」(History of the Church, 5:498–99.)
這項忠告在今天和在〔當時〕一樣非常重要。我們所住的世界,不論離家裡很近或很遠,都需要耶穌基督的福音。唯有福音能幫助世人找到平安。我們需要對彼此更仁慈、更溫柔、更有寬恕之心。我們需要更遲於發怒,更迅於幫助。我們需要伸出友誼之手,壓抑報復之心。簡單的說,我們需要用基督純正的愛來彼此相愛,有著真正的仁愛和愛心,並在必要時分擔痛苦,因為神也是這樣愛我們。
我們在崇拜儀式中經常會唱一首由蘇珊‧麥克作詞的聖詩。請容我讀出這首聖詩中的幾句:
救主我願真心愛您,
行走您正義道路,
願傾所有,協助軟弱,
為世人努力服務。……
切莫任意論斷他人,
我自身豈無過錯?
內心謙卑,誠懇痛悔,
勇敢回頭勿蹉跎。……
我願看顧姊妹弟兄,
我願安慰人痛苦,
我願扶持傷殘疾病,
分享您所賜祝福。
我願看顧姊妹弟兄,
主,我願跟隨您。
(聖詩選輯,1985年,第137首)
我們需要更有決心,更充滿仁愛地行走在耶穌所示的道路上,我們必須「願傾所有,協助軟弱」,這樣就必得到超過自身的力量,來「為世人努力服務」。如果我們能夠更努力學習「安慰人痛苦」,就會有無數機會去「扶持傷殘疾病」,向所有的人顯明一顆〔更〕溫和的心,「分享神所賜祝福」。是的,主,我們應該跟隨您。10
5
仁愛是基督純正的愛,且永不止息、永不失敗。
〔耶穌〕說:「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翰福音13:34-35)這種我們對全人類家庭中的弟兄姊妹應有的愛,以及基督對我們每一個人的愛,就叫做仁愛,或「基督純正的愛」(摩羅乃書7:47)。就是這種愛促成基督的受苦和贖罪犧牲,這種愛是人類靈魂所能達到的至高境界,也是人性至深的表現。
……仁愛包含了其他一切神聖的美德。這樣的愛界定了救恩計畫的開始和結束。當一切都歸於無有,唯有仁愛──基督的愛──是永不止息、永不失敗。仁愛是所有神聖屬性中最偉大的。
基督出於大愛,才會向窮苦和受壓迫的人、寡婦、小孩、農夫、漁夫、牧人、陌生人、外邦人、富人、政要,以及不友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講話。祂施助窮苦的、飢餓的、缺乏的和有病的人。祂祝福跛腳的、失明的、耳聾的和有其他身體缺陷的人。祂趕走導致精神或情緒疾病的魔鬼和惡靈,祂潔淨那些被罪重壓著的人。祂教導我們如何去愛,並不斷示範如何為別人作無私的服務。所有的人都領受了祂的愛,所有的人「一律享有同樣的權利,沒有人被禁止」(尼腓二書26:28)。這些都是祂無邊仁愛的表現和例證。
如果各地的男女都能發揮基督純正的愛,即仁慈、溫和、謙卑,我們所住的世界將會受益良多。世界再沒有嫉妒和驕傲。再沒有自私自利,因為這樣的愛不求回報。人們再不會接受邪惡或惡意,也再不會因不義而快樂;世上再也沒有偏見、憎恨或者暴力。世人再不會容許嘲弄、粗鄙、虐待或者排擠。仁愛會使得不同宗教信仰、種族、國籍、經濟狀況、教育或文化背景的人懷著基督般的愛一起相處。
救主命令我們要像祂愛我們一樣彼此相愛,並要像祂一樣,將「仁愛的約束」(教約88:125)穿在身上。我們被要求淨化內在的感覺,改變我們的心,使我們外在的行為及表現,跟我們內在的信念和感覺一致。我們要成為基督真正的門徒。11
6
去愛人是一條「更妙的道」。
韋納‧高立弟兄說他年輕的時候,對先知約瑟教導早期納府聖徒要去「愛人,包括敵人和朋友」的重要課程,學到了一個教訓。這對我們每個人也都是很好的教訓。
父親患病後,年僅15歲的韋納‧高立就接管了家中的廢車場生意。有些客人偶而會佔這年輕人的便宜,廢車場上的零件也會在晚上不翼而飛。韋納憤怒地發誓一定要抓個人,懲一儆百。他一定會報復。
就在他父親病情開始好轉的時候,有一天晚上,韋納在打烊前巡視廢車場。那時天色將晚,在廢車場遠處的一角,他隱約看見一個人拿著一件很大的機械,正朝後面的籬笆走去。韋納像冠軍選手般跑過去抓住了那個年輕的小偷。他的第一個念頭是把這個男孩打一頓,出一口氣,再把他拖回辦公室叫警察。他的心裡充滿了憤怒與報復,他抓到了小偷,打算討回公道。
韋納的父親不知從哪裡走過來,將虛弱的手搭在兒子的肩膀上說:「我看你有點生氣了,韋納,讓我來處理這件事好嗎?」說完,他走到原本要當小偷的男孩身旁,把手搭在他肩膀上,直視他的眼睛一陣子,然後說:「孩子,告訴我,你為什麼要這樣做?你為什麼要偷那個變速器?」然後,高立先生帶著男孩走回辦公室,一路用手臂環著他,邊走邊問那年輕人的汽車有什麼問題。等到他們抵達辦公室時,這位父親說:「我想是車子的離合器壞了才會出毛病。」
在此同時,韋納卻越來越生氣了。他想:「他的離合器關我們什麼事?打電話叫警察抓他走就好了。」可是他父親卻不停的說話。「韋納,去找一個離合器給他,也替他找一個連接軸,和一個加壓墊。這樣就應該可以解決問題了。」他父親將這些零件都交到那企圖偷竊的男孩手上,說:「把這些拿回去,還有變速器。年輕人,你不需要偷,有需要只管開口,每個問題都有解決的方法,人們會樂意幫助你的。」
韋納‧高立弟兄說,那天他學到了有關愛的永恆教訓。那男孩後來經常回來。他每個月自願償付維克‧高立給他的全部零件的錢,就連變速器的錢也還清了。他來的時候,曾問過韋納為什麼他的父親會是這樣的人,又為什麼要那樣做。韋納告訴他一些後期聖徒的信仰,以及他父親如何地愛主和愛其他的人。後來,那差點成為小偷的人接受了洗禮。韋納後來說:「現在要形容我當時的感受和心中所經歷的事很難。我當時年紀也很輕,一捉到壞人,就覺得非嚴懲他不可。可是我父親教了我一個不同的辦法。」
不同的辦法?更好的方法?更高尚的作法?更妙的道?世人會因這偉大的教訓而何等蒙福啊!就像摩羅乃宣告的:
「所以,凡相信神的,就可以有確定的希望,希望到一個更好的世界。……
「神在祂兒子的恩賜中,預備了更妙的道。」(以帖書12:4,11)12
研讀與教導的建議
問題
-
洪德會長稱兩條最大的誡命是「主的試金石」是什麼意思?(見第1部分)思考你會如何回答洪德會長在第1部分最後提出的問題。
-
複習洪德會長敘述的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見第2部分)。我們從這些教導中,學到要如何愛我們的鄰人?我們要如何更愛那些可能「不容易愛的人」?
-
洪德會長在第3部分教導,我們應當愛苦難中的人,為他們服務。你曾經如何因為某人在你有困難的時候愛你、為你服務,而蒙得祝福?
-
思考洪德會長針對效法救主的仁愛榜樣所做的教導(見第4部分)。我們要如何培養對他人更多的愛?我們可以用哪些方法更積極地展現我們的愛?
-
洪德會長在第5部分回顧了基督展現祂的愛的一些方式。你何時曾經在生活中感受到救主的愛?當你「發揮〔了〕基督純正的愛」時,得到哪些祝福?
-
洪德會長所說的韋納‧高立的故事,讓我們學到什麼?(見第6部分)我們要如何用仁愛之心取代「憤怒與報復」的感覺?曾有哪些經驗幫助你知道仁愛是「更妙的道」?
相關經文
馬太福音25:31-46;哥林多前書第13章;以弗所書4:29-32;約翰一書4:20;摩賽亞書4:13-27;阿爾瑪書34:28-29;以帖書12:33-34;摩羅乃書7:45-48;教約121:45-46
研讀輔助說明
「按照你所學到的事情來生活,會帶給你更進一步且持久的領悟(見約翰福音7:17)」(宣講我的福音〔2004〕,第19頁)。可以自問如何在家中、在工作場合,以及在教會的責任上實踐福音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