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會會長的教訓
第10章


「第10章:懷著希望前進」,總會會長的教訓:多馬·孟蓀(2020)

「第10章」,教訓:多馬·孟蓀

第10章

懷著希望前進

「希望會擊敗絕望。」

多馬·孟蓀的生平

多馬·孟蓀從小就目睹他的家人多行善舉,把希望帶給有需要的人。他講述了兩個例子,提到家人曾經照顧一位叫作「包老伯」的年邁英國鄰居。

「我有許多童年的回憶,對星期日晚餐的期待便是其中之一。每當飢腸轆轆、迫不及待的我們圍坐在餐桌旁,聞著一屋子撲鼻的烤牛肉香味時,媽媽就會對我說:『湯米,在我們開動前,先把媽媽準備的這盤食物送到街尾包老伯那裡,快去快回。』

「我總是弄不清為什麼不能先吃飯,再去送那盤食物。我從沒質疑過這件事,只會立刻飛奔到老伯家裡,焦急地等他拖著老邁、緩慢的腳步最後出現在門口的身影,然後我會把那盤食物遞給他,他則把洗得光滑白淨、上星期日的空盤子交還給我,然後為這番服務犒賞我 10 分錢。」

多馬總是婉謝這筆錢,老包會說:「孩子,你有位好母親,告訴她我感謝她。」1 多馬回家後,總是感覺自己星期日的晚餐吃起來更加可口。回想起這段經歷時,他說:「我〔當時〕並沒有意識到,我正在學習很有力、很重要的一個課題,就是要照顧不幸的人。」2

孟蓀會長也談到他外公的愛和慷慨如何為老包帶來希望:

「母親的父親,就是外公多馬·康迪,也給過我一項深刻的教誨,跟這位包老伯也有關。……包老伯八十多歲時妻子過世,租來的房舍面臨被拆除的命運。有一次當我們三個人坐在外公舊前廊的鞦韆上時,我聽見他跟外公提起自己不幸的遭遇。他語帶哀淒地對外公說:『康迪先生,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我舉目無親,又無棲身之地,錢也所剩無幾。』我心想外公要怎麼回答他呢。

「我們只是繼續盪著鞦韆。後來外公把手伸進口袋裡,掏出一個舊皮包。以往在我的央求下,外公總會從皮包裡拿出許多零頭小錢,讓我能另外買些零嘴。但是這一次,他拿出的卻是一把鑰匙,並把它交給了包老伯。

「他溫柔地說:『老包,這是隔壁我的房子的鑰匙,拿著。把家當搬過來,儘管住,不必付房租。從此以後再也不會有人趕你了。』

「淚水湧出包老伯的雙眼,滑過雙頰,接著,他留著白色長鬍鬚的身影便離去了。外公的眼睛也微微濕潤,我則說不出話來,但那一天,外公在我的心目中更加偉大了。我很驕傲能跟他同名。雖然當時我只是個小孩,但那一課對我的影響卻非常深遠。」3

圖像
少年多馬·孟蓀與父親

少年多馬·孟蓀從家人身上學到,要幫助有需要的人。在這張照片中,他用手臂摟著父親斯賓塞·孟蓀,與外公多馬·康迪在一起。

多馬·孟蓀的教訓

1

希望的陽光可以驅散絕望的陰霾。

多年前……我身為傳道部會長,有幸能指導寶貴傳教士的工作。……他們有些人有問題,有些人需要激勵,但有一位帶著徹底的絕望來找我。他傳教的時間才剛過半,就決定要離開傳道地區。他的行李都打包好了,回程票也買好了,特來向我道別。

我們聊天,傾聽,祈禱。……我們在寧靜的辦公室中結束祈禱起身時,他止不住哭了起來。他強壯的右臂肌肉緊繃,脫口說:「我的問題是這樣,在整個求學過程中,我都靠著體能在美式足球和田徑中贏得了榮譽,但是卻忽略了我的智能發展。孟蓀會長,我的學校成績讓我感到羞愧。很顯然,我即使『努力』,我的閱讀能力也只達到四年級的程度。我連摩爾門經都無法閱讀,要怎麼理解其中的內容,還去教導別人真理?」

屋內的沉寂被我九歲的兒子打破,他沒有敲門就把門打開,然後驚訝又抱歉地說:「對不起,我只是想把這本書放回書架上。」他把那本書交給我,書名是:摩爾門經的兒童故事,由迪塔·內利博士編寫。我翻到作者的緒言,讀到此書的詞彙已經由科學方式,控制在四年級的程度。真心誠意的禱告得到了神奇的回答。

我的傳教士接受挑戰,閱讀這本書,他哭笑不得地說:「讀一些我能理解的東西真是不錯。」希望的陽光驅散了絕望的陰霾,他光榮地完成了傳道工作。4

當純正的價值觀念與基本的美德鞏固著社會上每一個家庭時,希望會擊敗絕望,信心會戰勝疑慮。

房子可以成為家,家則在其庇護家人時成為天堂。愛會滋長,人們更能忠於發揮最好的自我,而那些品格上的美德、正直與善良都會受到培養。5

當你們照著信心生活,就會配得聖靈的陪伴。你們將會懷有「完全光明的希望」(尼腓二書31:20)。6

2

我們有責任伸出援手,把希望帶給有需要的人。

住在猶他州鹽湖城的培道·海奇就是……跟隨〔救主〕的一個典範。他由於不良於行,必須終生坐在輪椅上,他大可怨天尤人,過著得過且過的生活,但是,他並沒有這樣,他不自艾自憐,反而關懷別人,仰賴天上的神;靈感之星引領他找到的不是一個機會,而是成千成百的機會。他組織了殘障男童軍,教他們露營、游泳、打籃球、建立信心。他們有些人很沮喪,經常自暴自棄,但是,他把希望的火炬交給他們,並以個人成功的奮鬥經驗作他們的表率。這些男孩雖然信仰不同,卻憑著超人的勇氣,克服萬難,變成一個新人。培道·海奇不但找到了喜悅,而且藉著心甘情願無私的奉獻,找到了耶穌。7

社會中有一群人極需要真愛,那就是年齡較長的一代,尤其是當他們飽受寂寞折磨的時候。那些年長的和那些正越過生命巔峰的人們,冷酷地面臨著逐漸消逝的希望和泯滅的夢想。

「他們在孤寂的晚年所需要的,有一部分正是我們在年少徬徨時所需要的,也就是歸屬感,被需要的感覺,和充滿愛心的關懷和幫助;不只是出於責任的關懷,不只是樓中的一個房間,而是在某人的心和生活當中佔有一席之地」〔Richard L. Evans, Thoughts … for One Hundred Days (1966), 222〕。8

圖像
多馬·孟蓀和德瑪·菲茲

「社會中有一群人極需要真愛,那就是年齡較長的一代,尤其是當他們飽受寂寞折磨的時候。」

我們有責任伸出援手,把希望帶給饑餓的、無家可歸的和海內外受壓迫的人。提供這類的援助是要讓所有的人都蒙受祝福。在許多城市中,居民的需要遠超過所得到的協助,但由於教會成員的慷慨解囊,他們的生活獲得提升、內心深受感動,絕望的愁容更化為自信的笑容。9

有許多醫生也暫時擱下私人業務,到偏遠的地方為兒童診療。看到他們這樣犧牲奉獻,我不禁深深感謝神。由於他們,那些讓兒童身體和心理受到傷害的兔唇和其他缺陷都得到巧妙的復健和整容。從此,希望趕走了絕望,感恩取代了悲傷。現在這些小孩子都能面對鏡子,並讚嘆他們生命中出現的奇蹟。

太平洋偏遠的島嶼上幾百位幾乎失明的兒童,因為一位傳教士對他姊夫的一席話而重見光明。這位傳教士對他當醫生的姊夫說:「離開那些有錢的病人和你寬敞舒適的家,來幫助這些特別的神的孩子吧,他們正需要你的醫術,現在就需要。」這位眼科醫師義無反顧地響應那呼籲。他淡然地表示,這是他自認為最滿意的服務,而他內心所得到的平安,更是他生命中最大的祝福。10

3

悔改會給我們帶來希望。

不久前,我聽到一位姊妹見證說,她和她先生曾經遠離安全的道路,違反誡命,幾乎毀了整個家庭。他們兩人終於從習癮的濃霧中看清事實,體認到自己的生活變得多麼不快樂,又為自己所愛的人帶來多少傷害以後,他們開始改變了。悔改的過程雖然漫長,有時候非常痛苦,但是在聖職領袖的協助,以及家人好友的支持下,他們回來了。

我和各位分享這位姊妹的一段見證,談到悔改的醫治力量:「迷失的羊在受到罪惡綑綁後,是如何找回現在所感受到的平安與幸福呢?這是怎麼發生的呢?答案是……因為有完美的福音,有完美的神子,祂為我犧牲。……過去的黑暗現在成為光明。過去的絕望和痛苦,如今化作喜悅和希望。我們透過悔改而改變,得到了許多祝福,只有耶穌基督的贖罪能造就這樣的改變。」

救主為我們捨命,使我們得到這項寶貴的恩賜。儘管這條路不好走,但那應許是真實的。主對悔改的人說:

「你們的罪雖像硃紅,必成為雪白」〔以賽亞書1:18〕。

「我……不再記念〔這些罪〕」〔耶利米書31:34〕。11

4

救主是我們的希望之光。

環顧今日周遭的世界,我們面臨著種種嚴重且令人憂心的問題。世人似乎脫離了安全的碼頭,漂離了平安的港口。

放縱、敗德、色情、不誠實和諸多的惡事使得許多人在罪惡的大海中翻騰,撞上險峻粗糙的礁岩,錯失了機會,喪失了祝福,也粉碎了夢想。

我給我們每個人的忠告是,要仰望主的燈塔。就算霧再濃,夜再深,風再強,迷航的水手都一定能看到燈塔的光而得到援救。主的燈塔會在人生的暴風雨裡發出光芒,指引我們,那光清晰可見,永不熄滅。

我很喜愛詩篇裡的這些話語:「耶和華是我的巖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神,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我要求告……耶和華,這樣我必從仇敵手中被救出來」〔詩篇18:2-3〕。

弟兄姊妹們,主愛我們,只要我們向祂呼求,祂必會祝福我們。12

人們常看到夫子與貧窮、被蹂躪、受壓迫、遭苦難的人在一起,祂帶給絕望者希望,軟弱者力量,為奴者自由。祂教導未來那更好的生活——甚至是永生。這項知識一直指引著教會成員,因為我們都曾接受這神聖的訓諭:「來跟從我」。它指引過彼得,激勵過保羅,它可以決定我們個人的命運。我們能夠下定決心在正義與真理中跟從世界的救贖主嗎?在祂的幫助下,叛逆的男孩可變為服從的男子漢,任性的女孩可拋棄舊我重新開始。確實地,耶穌基督的福音可改變人的一生。13

〔耶穌基督〕的福音如同真理的明亮探照燈,在人生旅途中為我們指引方向。噢!我們何其蒙福能擁有這永不黯淡、永遠閃耀的希望,以及屬於我們、可與世界分享的這項永恆知識:福音已在世上復興,神活著,耶穌是祂的兒子、我們的長兄、我們與父之間的中保、我們的主和我們的救主。14

我們回首過往,才能懷著希望邁向未來。……回來,回到祂身邊,祂曾行走在塵土飛揚的鄉村小徑,所到之處,我們現在虔敬地稱為聖地;回到祂身邊,祂使瞎子能見,聾子能聽,跛子能行,死人復生;回到祂身邊,祂曾溫和慈愛地向我們保證:「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約翰福音14:6)。

祂恆久不變的真理在變幻莫測的時代中得勝。如同許多年前,祂對身旁簇擁的人群講話一樣,祂也對〔我們〕說話。

你是否記得祂的話語?你能否想起祂的行為?你會在生活中反思祂的教導嗎?祂的話語和使徒的話語,如同希望的光芒,穿透絕望的陰霾。15

你們要培養出認識主、了解祂的誡命並加以遵守的渴望。這樣希望的光芒才能驅散絕望的陰影,悲傷才會臣服於喜樂,那種迷失在芸芸眾生中的感覺才會消失,同時清楚知道天父關心著我們每一個人。16

圖像
基督餵養小羊

「我們的主和救主耶穌基督是我們的榜樣和我們的力量,祂是在黑暗中照耀的光,也是好牧人。」

我們若檢視耶穌走過的路,就會看到,祂所經歷的許多挑戰,我們在生活中也同樣會面對。……儘管我們的路上會有苦痛憂傷,我們也會獲得極大的快樂。……

我們若努力以基督為生活的中心,學習祂的話語、遵從祂的教訓、行走祂的道路,祂已應許要與我們共享永生,那是祂捨命換來的;人生至高的目標,莫過於選擇接受祂的調教、成為祂的門徒、終其一生做祂的事工。其他的一切、 其他的選擇,都無法像祂那樣造就我們 。17

我們的主和救主耶穌基督是我們的榜樣和我們的力量,祂是在黑暗中照耀的光,也是好牧人。雖然祂從事著偉大的聖工,但是祂也掌握每一個機會提起重擔、給人希望、治癒肉體,並使生命復活。……祂的話語是我們的指引:「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33〕。18

研讀與教導的建議

問題

  • 孟蓀會長強調,「希望會擊敗絕望」(第1部分)。你見過希望的力量如何擊敗了絕望?我們要怎樣將「完全光明的希望」帶入生活當中?

  • 關於孟蓀會長分享的培道·海奇的故事,我們可以從中學到什麼?(見 第2部分。)何時曾有人幫助你,在你需要的時候保有希望?沉思一下,你怎樣幫助一位正掙扎著尋找希望的人?

  • 悔改為什麼能幫助我們感受到希望?(見第3部分。)想起主對於寬恕的應許時,你有什麼感覺?

  • 主曾怎樣引導你穿越迷霧、黑暗或暴風雨?(見 第4部分。)為什麼跟從救主能帶給我們希望?我們如何在絕望和憂傷的時刻找到希望?思考你要做什麼,才能如孟蓀會長所忠告的,以基督為生活的中心?

相關經文

耶利米哀歌3:25-26羅馬書15:13阿爾瑪書13:28-2934:41以帖書12:4,32摩羅乃書7:41

研讀輔助說明

「只要你們每天花時間自行研讀,也與全家一起研讀神的話,你們的生活中必定充滿平安。這份平安無法從外在的世上取得,而是來自於你們家中,來自於你們的家人和你們的心中」(李察·司考德,「把運用信心列為最優先的事」,2014年11月,利阿賀拿,第93頁)。

註:

  1. 偉大教師的榜樣」,2007年6月,利阿賀拿,第79頁。

  2. In Heidi S. Swinton, To the Rescue: The Biography of Thomas S. Monson (2010), 30.Used by permission of Deseret Book Company.

  3. 偉大教師的榜樣」,第79-80頁。

  4. Finishers Wanted,” Ensign, June 1989, 5.

  5. 奉獻日」,2001年1月,利阿賀拿,第78頁。

  6. 來傾聽先知的聲音:照著信心生活」,2006年7月,利阿賀拿,第F2頁。

  7. 尋求基督」,1991年6月,聖徒之聲,第5-6頁。

  8. 珍貴的禮物」,2006年12月,利阿賀拿,第6-7頁。

  9. 參閱「總會大會開幕詞」,1990年7月,聖徒之聲,第3頁。

  10. 小孩子要牽引他們」,2002年6月,利阿賀拿,第4-5頁。

  11. 遵守神的誡命」,2015年11月,利阿賀拿,第85頁。

  12. 閉會致詞」,2010年5月,利阿賀拿,第113頁。

  13. 參閱「翅膀上有灰點的淡黃色金絲雀」,1973年11月,聖徒之聲,第40-41頁。

  14.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66, 11.

  15. Teachings of Thomas S. Monson, comp. Lynne F. Cannegieter (2011), 155.Used by permission of Deseret Book Company.

  16. 危難之時」,1998年7月,聖徒之聲,第53頁。

  17. 要修平你腳下的路」,2014年11月,利阿賀拿,第86,87,88頁。

  18. 迎向生命的挑戰」,1994年1月,聖徒之聲,第79頁。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