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會會長的教訓
第2章


「第2章:伸手救援」,總會會長的教訓:多馬·孟蓀(2020)

「第2章」,教訓:多馬·孟蓀

第2章

伸手救援

「我祈求,我們都有渴望去救援較不活躍的成員,讓他們重新體驗耶穌基督的福音所帶來的喜悅,使他們得以和我們全部的人一起享受充分交誼所帶來的祝福。」

多馬·孟蓀的生平

多馬·孟蓀會長年輕時擔任主教,那時他經常主動關心有屬靈和屬世需求的支會成員。他談到以下邀請支會中一位男青年在教會恢復活躍的經驗:

「理查是我們的一位祭司,有個星期日早晨我注意到經常缺席的他又沒來參加聖職聚會了。我把定額組交給顧問照應;自己跑到理查家去拜訪。他的母親說他正在當地的修車廠裡修車;我開車到修車廠找理查;可是到處都找不到他。突然我有個靈感,往位在修車站旁的老式保養溝內向下看。在黑暗中我看到了一對明亮的眼睛。我聽見理查說:『主教!你找到我了!我這就上來。』理查和我聊天的時候,我告訴他我們非常想念他、也需要他。我勸導他許下承諾,以後要參加所屬的聚會。

「他的活躍情況大幅改善,後來他們搬家了,然而兩年後,我受邀在理查傳教前到他的支會去演講。理查在他的演講裡說,他生命的轉捩點就是當他躲在保養溝裡的時候,主教找到了他,幫助他恢復活躍。」1

在孟蓀會長一生的施助中,他都呼籲後期聖徒對他人伸出愛的援手。「救主總是忙著教導、作見證及拯救他人,」他教導說,「這也是今天我們……每位成員的職責。」2

基督抱著小羊

主耶穌基督宣告:「記住,在神眼中,靈魂的價值是大的」(教義和聖約18:10)。

多馬·孟蓀的教訓

1

我們需要去救援,這件事具有永恆的重要性。

我們生活在戰爭的世界裡。有些是為政治而戰,有些是為經濟而戰。然而最大的戰爭,其實是為人類靈魂而戰。

我們的隊長,耶穌基督曾宣告:

「記住,在神眼中,靈魂的價值是大的」〔教義和聖約18:10〕。3

對後期聖徒而言,去救援因故離開教會這條道路的弟兄姊妹,是一件必要且具有永恆意義的工作。我們是否認識一些曾經接受過福音的人?如果有的話,我們有什麼樣的責任去救援他們呢?

想想那些在年老、鰥寡和患病之人當中的迷失者。他們經常處在一個稱為寂寞淒涼的荒野。當年輕人離家時,當健康衰退時,當精力耗盡時,當希望之光逐漸黯淡時,那些願意伸出援手和心中有愛的人可以救助他們,支持他們。

當然,還有其他人也需要救援。有些人罪惡纏身,有些人在恐懼、冷漠或無知中徘徊。無論原因為何,他們將自己孤立起來,在教會中變得不活躍。我們這些活躍的教會成員若不喚醒心中的渴望去救援和拯救他們,他們絕大多數勢必會繼續迷失。4

2

我們有責任去伸手救援。

在人生的旅程中,總有不測風雲。有些人不按照通往永生的路標走,最後發現他們所選擇的迂迴道路竟然通往一個死胡同。冷漠、疏忽、自私與罪都在人類的生命中索取昂貴的代價。有些人由於莫名的理由,循另一個鼓手的鼓聲前進,後來才明白他們所追隨的是令人憂傷與痛苦的吹笛手。5

多年前我收到了一位離開教會的弟兄寫來的信,這封信代表了我們許多成員的心聲。他敘述了自己如何變得不積極之後,寫道:

「我曾擁有那麼多,如今卻幾乎一無所有。我過得不快樂,覺得自己徹徹底底地失敗了。雖然我不再過福音的生活,但福音仍留在我心中。請你為我祈禱。

「請不要遺忘我們這群迷失的後期聖徒。我知道教會在哪裡,但是有時候我需要別人指引我該走的路,請鼓勵我,消除我的恐懼,向我作見證。」

我讀此信時,回想起我從前曾經參觀過世界一流的美術館, 也就是位於英國倫敦著名的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其中有一幅裱框精緻的畫作,那是約瑟夫·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於1831年的傑作。畫中所描繪的天空烏雲密佈,海上波濤洶湧,預示著危險與死亡。遠處擱淺的船隻裡發出一道光來,在它前面是一艘大型救生艇,在驚濤駭浪裡翻騰,人們用力搖著船槳,讓救生艇在大風浪裡前進。岸邊站了一個婦人和兩個孩子,風雨無情地打在他們身上。他們焦急地凝望著大海。在我心裡,我將這幅畫作簡稱為去救援6

人生的暴風雨中,四處潛伏著危險。有不少男女老少發現自己已經擱淺,動彈不得,正面臨毀滅。誰會離開舒適的房屋和家人,駕著救生艇去救援呢?

我們的任務並非難以達成,我們做的是主的差事;我們有權力求主幫助。

夫子在世上傳道時,召喚了在加利利的漁夫放下漁網跟隨祂, 說道: 「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馬太福音4:19〕。願我們也加入這「 得人如得魚 」的行列,竭盡所能地提供幫助。……

從實際的角度來看, 透納畫中那些受困在暴風雨中的人就像我們的許多不活躍成員,正等待著有人駕著救生艇前去救援。他們內心渴求獲得援助。有不少父母正為自己的兒女祈禱,有些妻子正懇求上天,希望有人幫助她們的丈夫,有時更有子女在為他們的父母祈禱。

我祈求,我們都有渴望去救援較不活躍的成員,讓他們重新體驗耶穌基督的福音所帶來的喜悅,使他們得以和我們全部的人一起享受充分交誼所帶來的祝福。7

船難救援圖

「人生的暴風雨中,四處潛伏著危險。有不少男女老少發現自己已經擱淺,動彈不得,正面臨毀滅。誰會……去救援呢?」

我們負有重責大任,亦即嚴肅的職責,要主動關懷我們蒙召去關懷的人;我們的職責是帶領他們到達神的高榮國度。願我們時時刻刻都能牢記:領導的外衣並不是一件舒適的披風,而是一件承載著重責大任的袍子,但願我們都能主動向需要我們幫助和愛的人伸出援手〔見教義和聖約84:106〕。

如果我們成功地帶領任何男女、男孩或女孩恢復活躍,就等於回答了某個妻子、姊妹或母親熱切的禱告,也實現了某個丈夫、兄弟或父親最大的渴望。我們將可完成慈愛天父的指示,追隨那位服從的神子的榜樣(見約翰福音12:26教約59:5)。我們所關懷的人也將永遠敬重我們。8

3

救援需要愛與耐心。

我發現,人們會回教會恢復活躍,在態度、習慣和行為上有所改變,多半是出於兩個主要的原因。第一,人們會回來是因為有人讓他們看到自己永恆的可能性,並且幫助他們下定決心去達成。……

第二,有些人回來是因為他們所愛的人或「與聖徒同國」的人遵從救主的訓示,做到愛人如己,並且幫助他人實現夢想,達成心願〔見以弗所書2:19馬太福音22:39〕。

愛的原則向來是促成這個過程的催化劑——將來也仍是如此。9

〔幫助人們在教會中變得活躍時,〕往往還需要耐心這項天上的美德。我擔任主教時,有一天感覺要去拜訪一個人。這人的妻子和孩子都還算活躍,但他卻從未有所回應。那是一個炎熱的夏日,我到海樂·賈拉契弟兄家,隔著紗門看到他坐在椅子上看報紙。我敲了紗門,他頭也不抬地問道:「誰啊?」

我回答:「你的主教。我是來認識你,想請你和你的家人一起出席我們的聚會。」

他不屑地回答:「不行,我太忙了。」還是沒有看我一眼。我謝謝他聽我講話,就離開了。

不久後,賈拉契一家搬到加州。幾年過去了,我成了十二使徒定額組的成員。一天,我在辦公室工作時,我的祕書打電話進來說:「有位曾住在你支會中的賈拉契弟兄想和你講話,他現在在我辦公室裡。」

我回答:「問他是不是叫海樂·賈拉契。……」

祕書說:「就是他。」

我請祕書讓他進來。我們很愉快地談起他的家庭。他告訴我:「我是來道歉的。 多年前的那個夏天,我並沒有從椅子上站起來,讓你進門。」我問他在教會裡是否活躍。他微笑著回答:「我現在是支會主教團的第二諮理。你來邀請我去教會,我卻拒絕了,這件事一直讓我耿耿於懷,所以我決定要採取行動。」

後來我還在無數場合中遇到海樂並與他交談,直到他過世為止。賈拉契一家和他們的子孫在教會中擔任了許多項事工召喚。10

4

支會和支聯會成員可以合作、一起救援。

我們有真理的教義,有各種計畫;我們有人力、有能力;我們的任務不只是開會而已,我們的服務是為了拯救靈魂。11

〔我是個年輕的主教〕,有天早上,我接到一通電話,對方說:「我是賓塞·甘長老,我想請你幫個忙。在貴支會疆界內,南五街一棟大樓後面的隱蔽處,有一間小小的拖車屋,裡面住著一位印第安寡婦,叫瑪嘉麗·白德。她覺得沒人關心她、需要她,生活毫無意義。你能不能和慈助會會長團去看她,和她作朋友,鄭重地歡迎她?」我們照著去做了。

結果奇蹟出現了,瑪嘉麗·白德在新環境中如花朵般綻放,不再感到絕望。有人去探望這位在困境中的寡婦,找回了這隻迷途的羊兒。凡參與這件輕而易舉的事情的人,都成了更好的人。12

這些年來,我探訪過世界各地的許多支聯會,看到有些支聯會和支會的領袖或是出於需要,或是為履行責任,不再尋找藉口,反而捲起袖子,靠著主的幫助前去工作,帶領寶貴的人取得資格,接受麥基洗德聖職,和他們的妻子孩子進入神聖的聖殿接受恩道門和印證。

我簡短地舉〔兩個〕例子:

幾年前有一次我探訪鹽湖城磨坊溪支聯會,得知過去一年中有100多位準長老被按立到長老職位。我問雅各·柯雷會長,他成功的祕訣是什麼。他很謙虛地說,那不是他的功勞。但他的一位諮理卻透露,柯雷會長知道這項挑戰後,就開始親自探訪每一位準長老,安排時間與他們私下會面。柯雷會長在會面時會提到主的聖殿,以及其中所強調的拯救教儀和聖約,結束時會提出這個問題:「你不會想帶你親愛的妻子和可愛的孩子去到主的殿,使你們可以在全永恆中成為永恆的家庭嗎?」他們自然都想去,於是開始了重新活躍的過程,最後達成了目標。

1952年時,羅斯公園第三支會大部分成員家庭中的父親或丈夫都僅持有亞倫聖職,而未持有麥基洗德聖職。布蘭特·寇茲弟兄蒙召喚擔任該支會主教後,邀請了支會中一位較不活躍的弟兄鄂尼斯特·史金納,協助支會中其他29名持有亞倫聖職教師職位的成年弟兄恢復活躍,幫助他們和他們的家庭前去聖殿。自己也不太活躍的史金納弟兄最初並不願意,最後卻說他願意盡力去做。他開始親自探訪較不活躍的成年教師,試著幫助他們認清他們身為家中的聖職領袖、丈夫和父親的身分。不久就有一些較不活躍的弟兄協助他進行這項指派。他們一個一個都再次完全活躍起來,並把他們的家人都帶到聖殿去。13

擁抱和握手的人們

「你們為同胞服務時,只是在為你們的神服務而已」(摩賽亞書2:17)。

5

我們要用基督純正的愛去關懷所有的人。

所有的人都可以變得更好。過去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向較不活躍的,受到冒犯、批評的,或犯錯的成員提出呼籲,請他們回來。「回來吧,飽享主的一切,再次品嚐那與眾聖徒交誼的甜美、令人滿足的果實」〔First Presidency statement, in Ensign, Mar. 1986, 88〕。

人的良知是個人思想的聖所,其中存在著一種精神、一種決心,想要拋卻舊我,發揮真正的潛能。因為有這樣的感受,我們要再次發出這項真心的邀請:回來吧。我們懷著基督純正的愛歡迎各位,也要表達我們很渴望協助各位、歡迎你們與成員充分交誼。對於心靈憂傷或苦苦掙扎、擔心恐懼的人,我們要說,讓我們伸出援手、使你們歡欣、消弭你們的恐懼。請務必接受主的這項邀請:「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馬太福音11:28-30〕。14

研讀與教導的建議

問題

  • 孟蓀會長提到需要救援時遇到的多種挑戰(見第1部分)。為什麼我們對他人伸手救援很重要?我們要如何「喚醒」心中的渴望「去救援和拯救」?

  • 複習孟蓀會長所講的,約瑟夫·透納畫作的故事(見第2部分)。我們要如何協助救援那些困在人生風暴中的人?你何時曾體驗或目睹在教會恢復活躍的喜悅?

  • 為什麼愛與耐心在我們努力救援時不可或缺?(見第3部分。)就你所見,愛如何幫助人在教會恢復活躍?我們可以從海樂·賈拉契的故事中學到什麼?

  • 第4部分的內容教導我們什麼?

  • 為什麼有時候成員要在教會恢復活躍很難?我們要如何幫助那些「心靈憂傷」的人?(第5部分)。我們要如何幫助那些害怕的人「消弭恐懼」?

相關經文

以西結書34:16馬太福音25:35-46路加福音第15章約翰福音10:1-16摩羅乃書6:4-5教義和聖約81:584:106

研讀輔助說明

「當你體會到認識福音的喜樂後,你會想要應用你所學到的事情。要努力按照你對福音的了解過生活。這麼做會增強你的信心、知識和見證」(宣講我的福音〔2004〕,第19頁)。

註:

  1. 參閱「甜菜根與靈魂的價值」, 2009年7月, 利阿賀拿,第4-5頁。這位男青年在40年後寫信給孟蓀會長,信函的引述內容,見 第10頁

  2. 切望從事於善舉」,2004年11月,利阿賀拿,第56頁。

  3. 參閱「職責召喚」,1996年7月,聖徒之聲,第48頁。

  4. 我們的救援責任」,2013年10月,利阿賀拿,第4頁。

  5. 參閱「天上的家,永遠的家」,2006年6月,利阿賀拿,第70頁。

  6. 這幅畫作題為救生艇和擱淺的船〔英文全名為:Life-Boat and Manby Apparatus Going Off to a Stranded Vessel Making Signal (Blue Lights) of Distress〕。

  7. 我們的救援責任」,第4-5頁。

  8. 甜菜根與靈魂的價值」,第5頁。

  9. 參閱「我們的救援責任」,第5頁。

  10. 參閱「堅守你的崗位」,2003年5月,利阿賀拿,第56-57頁。

  11. 甜菜根與靈魂的價值」,第3頁。

  12. 參閱「耶穌走過的路」,1993年2月,聖徒之聲,第5-6頁。

  13. 參閱「堅守你的崗位」,第55頁。

  14. 回顧與向前推進」,2008年5月,利阿賀拿,第89-9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