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当我觉得教会骗了我
2020年7月


当我觉得教会骗了我

我为何离开教会,又为何回来。

图像
男子前往教会,又离开教会

马可·斯密绘

几年前,我在社群媒体上,关注着我过去两位传教同伴之间的对话。他们都是我敬爱的人。

他们所讨论的问题与教会和教义有关。不久后我发现,他们都已经离开教会了。他们之间的讨论令我惊讶,也使我心神不宁,其中一些事情,我从未听说过。我觉得必须亲自了解这些事的可信度有多少,便开始研究对教会有疑虑的人所持的论点。

接下来两年我所阅读的某些内容,导致我质疑教会的一切事情。有些人在经历这样的事情后,会感到难过,他们因为失去信心而悲伤。我则是感到气愤,我觉得教会骗了我。我不确定什么是真的,或者能够信任谁。

上教会变得困难,于是我要求卸任召唤。我与妻子雪莉和家人的关系变得紧绷。我继续上教会,但其实只是装个样子,试图维系家人关系而已。我的生活一团糟。我感受不到圣灵,也怀疑自己是否曾经真的感受过圣灵。

我家老大凯森要离家传教,这原本是件值得庆祝的事,我却把气氛弄得很僵。经过这两年,大部分的家族成员都知道我发生了什么事。凯森第一次进入圣殿时,他们都陪着他,我却没有。

在这整个过程中,我感到很孤单。

身边尽是关怀的人

一天,我的兄弟们聚在一起,跟我谈谈我的情况。我不记得他们说了什么,但我知道他们是出于爱才这么做。我们谈话的时候,我开始了解自己失去了什么。这件事成了我改变的催化剂。原本应该由我按立凯森为长老,应该由我在圣殿里当他的伴随者,并且在他临行前给予父亲的祝福。在他人生中最重要的那些场合,应该由我参与,而非别人。我记得曾问自己:「我到底在干什么?」

不久后,一位好友得到灵感,将我介绍给他支联会会长团的一员。好心的他专注聆听我的故事,似乎在我开口之前,就知道我要说什么。我们谈了好几个小时。我的故事、我的疑问,以及我接触到的逻辑思维,都跟其他人与他分享的极为相似。我开始了解,我的许多疑虑都有合理的答案,而我的许多问题尽管都出自真心诚意,却是受意图破坏信仰的人所影响。

我所有的问题和疑虑都立刻解决了吗?当然没有。但是我的心软化了,使我足以了解一项伟大的真理:有疑问很好,但问题也有轻重之别。1因为一些问题得不到解答而失去家人,以及我在神面前的地位,值得吗?当我先专注在极为重要的问题上,并再度将神放在我心中的首位时,我开始找到令我安心的答案,知道自己一步步回到了正轨。

我的支联会会长和主教也向我伸出援手。在一些艰难的时刻,他们帮了我和雪莉很大的忙。他们从不放弃。他们和我在幔子两边的家人,都是帮助我的大功臣。我知道天父认识我们,也爱我们。在我们需要某些人的时候,祂让我们遇见他们。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愿意接受他们的帮助。

如果是你的话,该怎么做

我知道还有其他人可能也正在经历类似的事情,他们可能是你自己或你认识的人。

我知道救主建立了祂的教会,这教会有权柄提供我们回到祂身边所需的教仪和圣约。撒但不眠不休地用尽各种可能的手段,要使主的教会名声扫地。提出问题和心生怀疑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每个人都可能会落入撒但的陷阱。与「藉着研读藉着信心」(教义和圣约88:118)亲自发现真理相比,仰赖其他人提供资讯和答案要容易得多。但毕竟,前者才是神要求我们去做的。

如果你正因为对教会的疑问或怀疑而感到困扰,或是信心受到考验,靠阅读与教会意见分歧或离开教会的人的部落格,或聆听他们的播客,是无法让你找到真理的。但一般性的答案也很可能无法满足你,而你大概也不会喜欢「暂时将疑问束之高阁」这样的建议。

我学到,我们无法一直活在借来的光中,却必须转向神,那一切光与真理的来源(见教义和圣约93:26)。我们必须先在意念中仔细研究,但也必须求问神,我们所想的是否是对的(见教义和圣约9:8)。我们必须像约瑟·斯密那样自己研究(见约瑟·斯密——历史1:20),并且在摸索阶段要有耐心(见阿尔玛书32:41)。但是,藉着信心学习意味着我们必须藉着奉行真理来验证真理(见约翰福音7:17帖撒罗尼迦前书5:21)。

研读反对教会的资料时,我感觉自己好像真的是处于黑暗中(见尼腓一书8:23-2412:17)。当我紧握住神的话,踏出走向祂的第一步时,就足以让祂派遣祂的灵来触动我的心。

图像
男人打着光

只有希望够吗?

凯森离家传教几周后,我的支联会会长来看我。我告诉他,我的兄弟们跟我谈过之后的那几周发生了什么事。我说,我想要重新获得圣殿推荐书,他问我是否能够适切地回答推荐书的问题。我坦诚说:「会长,我想我还没有办法说我知道这个教会是真的,但我的确全心希望它是真的。我会按照这样的希望来过生活,这样够吗?」

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崔维斯,那样永远都足够。」

我仍然期待能了解某些事情,但有些事情我已经了然于胸。我知道天父爱我。我知道,我们可能会一度旁徨、挣扎。但是我知道,透过基督、祂的赎罪和赎罪带来的希望,我们可以返回到归向祂的道路。■

作者现居美国犹他州。

注:

  1. See Lawrence E. Corbridge, “Stand Forever,”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devotional, Jan. 22, 2019), speeches.byu.edu.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