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种下信心的种子」,2024年3月,利阿贺拿。
重新种下信心的种子
从那些重拾信仰的人身上学到的事。
这个世界经常强调失去信仰的故事,而重拾信仰的旅程却显得较为安静,有时会被人忽视。但重新归信的故事阐明,福音中的弟兄姊妹即使在离开教会后,是如何克服自己的疑虑。他们的故事阐明阿尔玛所教导的关于种下种子的事。阿尔玛描述信心的成长过程,不仅能巩固那些努力培养信心的人,也能帮助那些受到问题和疑虑所苦的人。
-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信心并非要对事情有完全的知识」(阿尔玛书32:21)。
-
然后我们「运用些微的信心」,甚至只是一份「相信的愿望」(第27节)。
-
我们把种子——神的话——种在我们心中(见第28节)。
-
一路上,我们会用耐心滋养灵性的根基,并接受来自福音中朋友的帮助,来培育一棵种在基督中、「长成一棵永恒生命的树」(第41节)。
「信心并非要对事情有完全的知识;所以如果你们有信心,你们就对没有看到而又真实的事有希望。」(阿尔玛书32:21)
来自美国的教会成员艾芭·冯塞卡,在网路上看到一些资料,引起她对宗教信仰的疑虑,而她也很快就丧失了信心。起初,她用疑惑把信心的种子赶了出去,但后来她开始和一位充满爱心且知识渊博的成员谈话,并了解到她的不信也带来了问题。
她解释道:「我对福音概念和教会历史的了解,不像我以为的那么全面。这让我谦卑下来,并帮助我了解自己还有很多东西要学,而且也不必等到所有问题都获得解答才能有信心。」艾芭了解到其他「生命中有价值的事物——例如家庭、教育、事业——都伴随着风险、牺牲、不确定性和终生的努力。我回到教会后,可以肯定的是,保持信心这件事也非常值得付出同等的努力。」
罗素·纳尔逊会长教导:「主并不要求我们有完全的信心,才能得到祂完全的能力。」但他也指出,我们的信心需要持续的努力才能继续成长。1纳尔逊会长解释说,虽然盐湖圣殿原本的地基已经稳固维持了超过一个世纪,但现在还是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整修。我们有时候也必须强化自己的灵性基础,以「抵挡即将来临的危险和压力」。2我们有时会像艾芭一样看到令人困惑的资料,而我们对确定性的渴望,会引导我们从单纯的信念转向单纯的不信,跳过巩固和强化我们灵性基础的必要努力。
研读重拾信仰故事的人发现,将信心视为一趟终生、多步骤的旅程,会很有帮助。3我们小时候的信心,可能是从一个单纯的信念开始,但在某个时刻,那份孩子般的信心就会面临问题和疑虑。虽然我们未经考验的信心可以做为灵性的基础,但我们现在必须让单纯的信心经历复杂的过程,变得成熟且可以抵挡未来的挑战。4放弃信仰可能看起来比较容易,几乎就像是一种解脱,但那些转向神并继续滋养信心种子的人,则会有丰盛的酬赏伴随着他们的人生旅程。
瑞典的撒母耳·霍格兰在家人提出问题时,信心开始受到了考验。他解释自己经历了这样一个阶段:「得到了一个问题的解答,却又遇到另一个问题,我的信心每过一小时半都会动摇一次,直到后来,我才意识到这个过程,明白自己无法持续得到所需的确定感。」撒母耳没有试着解答每一个相对较小的问题,而是决定要研读重要的问题,也就是对于在耶稣基督里建立稳固根基的那些至关重要的问题。撒母耳像艾芭一样,透过祈祷和经文研读,学到了自己还需要学习多少东西,并使他有了更成熟的信念。他说:「这个经验大大地巩固了我的信心,也教导了我,你将会找到你真正寻求的事物。」
「如果你们愿意唤醒和激发你们的心力,直到你们愿意拿我的话作个实验,并运用些微的信心,是的,即使你们只有相信的愿望,就让这愿望在你们心中发生作用」(阿尔玛书32:27)。
纳尔逊会长承认:「运用信心有时看似令人不胜负荷。我们有时可能会猜想,自己是否能运用足够的信心,来获得我们深切渴望的祝福。」5但即使是信心的微小步伐,也是从「些微的信心」开始,且能「在你们心中发生作用」,开启属灵的重生。
来自美国的娥曼达·弗拜恩,在大学时期经历了灵性上的迷惘后,踏出了祈祷的一小步,促使她听从圣灵的提示去造访当地的圣殿庭园。她说:「在那里感受到圣灵,重新燃起了我的信心。」回到教会并接受教导初级会的召唤,加深了她的信心,而她也继续采取一些步骤,让自己能完全接受福音。娥曼达在过程中观察到:「我迫切想知道的问题,找到了答案。」
同样来自美国的丹恩·艾思华,曾一度不确定自己还有没有些微的信心可以运用。他一开始用学术和历史的方式去认识旧约,这削弱了他对圣经的信心,也影响了他对所有经文的信念。但丹恩还是继续去教会,并决定作个实验,订立计划要进行六个月的祈祷、禁食和在教会中服务。有时候,他也会请年幼的女儿们为爸爸的信心祈祷。
过了一段时间后,丹恩开始获得了灵性经验,最困扰他的一些问题也逐渐获得解答。有一天,他在图书馆的时候,受到圣灵的提示,要到下一排书里挑一本。他在那里发现的书,合理反驳了那本起初动摇他对圣经信念的书。虽然这个经验并没有解答每一个问题,但它教导了丹恩一些重要的教训:「首先,我需要谦卑地明白,我可以真正靠自己知道的东西有多少。其次,寻找真理和缘由,是有其他方法的:灵性感受、圣灵所结的果子所带来的正面结果,以及能促进思维突破的观念,这一切都让我的信念和信心变得比以前更加坚强。」
对来自英国的柴克·马歇尔来说,观看摩尔门经的教学影片这个简单的动作,开启了他的心智,让他知道这本书可能言之有理。他解释道:「我以前曾在家庭经文研读中读过,也自己读过,但并没有真心诚意地去读。然而,我在青少年时期就不再活跃于教会中了,因此我在影片中看到的证据,让我第一次真心诚意地去阅读摩尔门经。」柴克拿神的话作个实验后,开始用信念取代怀疑。他现在说:「我曾经认为教会就是带来限制,但现在我却视之为解放,就像耶稣所说的:『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约翰福音8:32〕」。
「如果你们疏忽那棵树,没有想到要加以培植,看啊,它就一点也不生根」(阿尔玛书32:38)。
在采取微小的步骤来滋养信心的同时,我们也需要留意会阻挡和妨碍信心的思考方式。杨百翰大学爱达荷分校的教授艾瑞克和撒拉·伊夫格尼,在研读不同国家教会成员重拾信仰的故事时,指出「我们的思考方式可能和我们的思考内容一样重要」。例如,以为对宗教虔诚投入,就能让我们免于人生中的不安和令人心痛的挑战,是不正确的,而且会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耶稣基督应许永不离弃我们,却也告诫我们:「在世上,你们有苦难」(约翰福音16:33)。然而,根据撒拉所述,人生的挑战会「引导我们用负面的方式看待福音。有时候,在面对不尽理想的事情时,我们反而会抛弃理想」。
美国的作家暨独立历史学家唐恩·布莱德利,曾有段时间遇到了有关教会历史的问题,他解释说:「我只是不开心,因此抱持着怀疑的眼光。对任何人抱持愤世嫉俗的态度,都会对一段关系造成负面影响,而我失去了信心,也失去了与神之间的关系。」多年后,唐恩开始在个人生活中努力增进希望和感激。
他也开始研究宗教组织对身心健康带来的好处。唐恩回忆道:「我无法否认那些研究。我渐渐领悟到,自己一直在用怀疑来取代批判性的思维,而且当我对生活抱持着更有希望的态度时,就重新获得了对神和耶稣基督的信心。」唐恩回顾当初困扰他的历史资料,但现在同样的资料却让他相信约瑟·斯密是神的先知。
「如果你们培植神的话,是的,在那树开始成长的时候,就……加以培植,……所付出的信心、努力、耐心及恒久忍耐,都必获得酬报」(阿尔玛书32:41,43)。
光是愿意拿神的话作个实验、怀着充满希望的心态,以及重拾信仰和参加教会聚会,可能就是个令人畏惧、几乎难以负荷的过程。这项努力不仅需要耐心、勇气和谦卑,也需要朋友和家人的爱。接受真诚朋友的帮助能滋养种子,并让种子生根,而非枯萎。
来自美国的李欧·威格,第一次遇到有关教会历史的问题时,学到充满爱心的朋友非常重要。他解释道:「我的见证逐渐减弱」,当时他正经历一段「寂寞和黑暗绝望的时期,连祈祷都觉得困难」。有一天,李欧觉得应该和一位教会的历史教授联络。他不仅鼓励李欧重新思考自己的怀疑之路,也成为了他的好朋友。随着这位良师的帮助,以及多年怀抱希望的研读,李欧的见证逐渐恢复了。他终于找到了许多问题的答案。他解释道:「我永远感谢我的救主耶稣基督引导我回去,也感谢代表祂的朋友。」
纳尔逊会长劝告说:「如果朋友和家人离开了教会,请继续爱他们。他人的选择由不得你论断,正如你也不应该因为保持忠信而活该受到批评。」6
来自英国的成员莉提亚·瑞尔,由于害怕这样的批评,就远离福音20年之久。她常常想要回去,但她「害怕光是走进门,就会觉得受到批判,好像我没有过着正确的生活一样。」一个危及生命的诊断结果,才让她有勇气跨出这困难的一步。成员们怀着温暖和爱心迎接她,帮助她想要再次参与福音。
「将此话种在心里,在开始膨胀时,同样用你们的信心予以培植。看啊,它必在你们心中长成一棵永恒生命的树」(阿尔玛书33:23)。
阿尔玛在结束讲道时清楚地说明,虽然努力滋养种子是极为重要的,但这份努力并不是种子本身。相反地,当我们「开始相信神的儿子,相信祂必来救赎祂的人民,并为赎他们的罪而受苦死亡」(阿尔玛书33:22),就是在种下真正的种子。
来自德国的米迦勒·奥拉斯,在青少年时期误入歧途后,学到了有关福音优先顺序的重要教训。他解释道:「福音中存在着许多美好的事物和关系,但唯有对耶稣基督的信心,才能支持我们的见证。我和父亲的信心都曾动摇过一段时间,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但当我们把信心建立在耶稣基督上,胜过其他一切时,我们就回到教会了。」
纳尔逊会长向我们保证:「救主最靠近你的时刻,莫过于在你运用信心来面对或攀登一座山的时刻」。7耶稣亲自应许:「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马太福音28:20)。祂会与我们同行,「以永远的爱」爱我们(耶利米书31:3),赐给我们更丰盛的生命(见约翰福音10:10)。愿意种下这颗种子的人会发现,即使是他们微小的信心,也能透过救主「在你们心中长成一棵永恒生命的树」(阿尔玛书33:23)。◼
作者现居美国犹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