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書第13章
「愛是永不止息」
耶穌基督塵世生命的每一天,都展現出偉大的愛心。祂甘心樂意地為我們犧牲生命,最終展現了祂完全的愛。使徒保羅詳細描述了基督般的愛或仁愛,以及我們為什麼應該要獲得那樣的愛。本課旨在幫助你感受到耶穌基督對你的純正的愛,並幫助你尋求仁愛的恩賜,以這樣的愛來愛人。
可進行的學習活動
我們與他人的關係
想一想你想要與誰建立更良好的關係。
-
你為什麼想要改善這段關係?
-
你曾做過哪些事來幫助改善這段關係?哪些方法有效?哪些方法無效?
-
你認為展現更大的愛,會對彼此的關係造成什麼影響?
在你研讀 哥林多前書第13章 時,找出你可以像救主那樣去愛人的種種方法。尋求聖靈的靈感以便明白,針對你目前的處境,你可以做什麼來運用你正在學習的事情。
耶穌基督純正的愛
在教導哥林多教會成員關於屬靈的恩賜後,保羅使徒表示,他會指示他們生活「最妙的道」( 哥林多前書12:31 )。閱讀 哥林多前書13:1-3 ,找出這個最妙的道。
-
你對仁愛有什麼樣的認識,能幫助你明白它為何如此重要?
摩爾門經能幫助我們更了解仁愛的重要。在這份古代紀錄的最後,摩羅乃收錄了他父親摩爾門的話。摩爾門列出了仁愛的要素,並為仁愛下了定義(見 摩羅乃書7:43-48 )。
閱讀 摩羅乃書7:46-47 ,找出你能學到有關仁愛的哪些事。
-
從這幾節經文中,你學到有關仁愛的哪些真理?
總會會長團達林·鄔克司會長教導:
仁愛,「基督純正的愛」〔 摩羅乃書7:47 〕,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境界或狀態。仁愛是透過一連串使人歸信的行動所培養出來的。仁愛是人內在品格的一部分。
(達林·鄔克司,「成為怎樣的人」,2001年1月,利阿賀拿,第42頁)
-
鄔克司會長的話,讓你對仁愛有怎樣更進一步的了解?
新約中的保羅以及摩爾門經中的摩爾門,都用了類似的詞句來描述仁愛。透過了解他們的話,我們可以知道要怎麼做,以及如何最終變得更像耶穌基督。
a.閱讀 哥林多前書13:4-7 或 摩羅乃書7:45 ,找出其中如何描述仁愛。
b.選二或三個描述仁愛的字詞,並將它們寫在研讀日記中。
c.在每則描述旁邊,用你自己的話寫出它的涵義。你可以使用手邊有的任何研讀工具來幫助你。舉例來說,你可以在字典上查找恆久忍耐或不自誇等字詞的定義。也寫出這項特質如何幫助你變得更像救主。
-
根據你所讀到的不同描述,你對救主有何了解?
完美的典範
在對仁愛各樣不同的描述上,耶穌基督都是完美的典範。在研讀日記中,用你所寫下關於仁愛的幾個描述,分別想出,在經文中耶穌基督在這方面展現出純正的愛的榜樣。以下圖片可以幫助你,將你所學到的事情與救主連結在一起。
-
救主在這每一個情況下怎樣展現了仁愛?
-
你是否曾親自見證到救主對你或他人的愛?
-
想到救主對你的愛,如何影響你對祂的感覺?
過著仁愛的生活
先知摩爾門以敦促我們採取行動的邀請,來完成他對於仁愛的教導。閱讀 摩羅乃書7:48 ,找出此項邀請。
-
哪些詞句幫助你了解,想要獲得仁愛的恩賜需要付出什麼?
耶穌基督在祂的一生中,展現出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懷有仁愛。試著想像一下,如果你效法救主的榜樣,在所有情況下都懷有仁愛,會對你的生活帶來什麼影響。想想開始上課時,你想到要改善的那段關係。思考一下,懷有更多的仁愛會如何祝福那段關係。
-
你能做什麼來展現更多的仁愛?
-
你會做什麼來向天父表達你渴望祂的幫助?
注釋及背景資料
我們可以如何對他人展現仁愛?
十二使徒定額組馬文·艾希頓(1915-1994)長老教導:
仁愛就是善待他人、不論斷他人或將他們分門別類、寧可相信別人、不冤枉好人。仁愛是接受別人的差異、弱點和缺點;包容那些令我們失望的人;或當別人沒有以我們的方法處理事情時,仍能克制自己,不隨便生氣。仁愛是不利用別人的弱點,樂意寬恕傷害我們的人。仁愛是希望大家都很好。
(馬文·艾希頓,「舌頭可能是快刀」,1992年7月,聖徒之聲,第17頁)
多馬·孟蓀會長(1927-2018)在他一篇總會大會演講「愛是永不止息」中,教導了與仁愛有關的內容(2010年11月,利阿賀拿,第122-125頁)。你也可以觀看這段演講的影片,從15:05至17:22,影片可在ChurchofJesusChrist.org上取得。
仁愛,耶穌基督純正的愛,為什麼會永不止息?
十二使徒定額組傑佛瑞·賀倫長老教導:
真正的仁愛……在基督對我們的無盡、最終的救贖之愛中表露無遺。……要不是這樣的仁愛——祂對我們純正的愛——我們就一事無成、了無希望,所有的人都將變得悲慘。實在地,人在末日若保有祂這份愛的祝福,也就是贖罪、復活、永生、永恆的應許,他的景況一定很好。……
人生一定有擔憂和失敗。有時事情會有所缺憾,有時人們讓我們失望,有時則是經濟、企業或政府讓我們失望。但是有件事,不論在今生或永恆都不會令我們失望——那就是基督純正的愛。
(Jeffrey R. Holland, Christ and the New Covenant [1997], 3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