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第4章,第1部分
井邊的婦人
在耶穌前往加利利的路上,祂教導在井邊的一位撒馬利亞婦人祂所給的「活水」。她自己漸漸明白,耶穌就是基督。本課旨在幫助你體認到你需要救主,並感受到祂對你的愛。
問後續的追蹤問題。提出後續的追蹤問題,能讓學生說出他們所學到的事、加深他們對福音真理的了解,並思考那些真理和他們的生活有什麼關聯。請留意不要急於問完一長串的追蹤問題。較好的作法通常是,只問幾個問題,然後給學生一些時間來審慎地回答。
學生準備:引導學生參與來跟從我——供個人和家庭使用約翰福音第2~4章的活動,其中請他們在家中尋找可以用來教導屬靈真理的日常用品。如果可以,請學生將他們找到的物品帶到班上,並準備好說明這項物品能教導的屬靈真理。
可進行的學習活動
認識耶穌基督
如果學生帶來了學生準備活動中提到的物品,不妨在查看以下圖片前,請他們分享。
你研讀經文時會發現,救主往往會運用人們熟悉的經驗和實物,來教導屬靈真理。查看以下圖片,並沉思透過將活水比作救主,我們學到的關於祂的屬靈真理。
-
你認為活水可以怎樣比作耶穌基督,並教導你關於祂的事?
如有需要,不妨問學生一些有助於他們將活水與耶穌基督作比較的問題,例如「這兩者如何都是不可或缺的?」「我們有多常需要水和基督?」「你曾有過最渴的經驗,是什麼時候?你曾有過最需要耶穌基督的經驗,是什麼時候?」
沉思以下問題,來省思你對耶穌基督的需要。
-
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覺得你需要耶穌基督就跟需要水一樣,甚或更多?為什麼是?或為什麼不是?
你在本課會學到一則記事,在其中救主幫助一位婦人明白,她來打水為滿足生理上對水的需求,但她在靈性上需要救主,比那還要大的更多。在你研讀時,留意聖靈的提示可以幫助你察覺,你需要救主,而祂也渴望你接受只有祂才能給你的祝福。
井邊的婦人
耶穌從猶大前往加利利,途中經過撒馬利亞(見 約翰福音4:3-4 )。查看福音圖書館裡研讀輔助工具中的聖經地圖1「 聖地的地形圖 」,會有幫助。
在救主的時代,由於猶太人與撒馬利亞人彼此仇視,所以猶太人往來猶大與加利利兩地間時,往往會繞遠路,避開撒馬利亞。耶穌日正當中坐在井邊時,很可能是因為旅途勞累而感到口渴(見 約翰福音4:6 )。耶穌坐在那裡時,有位撒馬利亞的婦人前來打水。
不妨在開始上課時,展示井邊的撒馬利亞婦人的圖片。學生可能已經在研讀來跟從我——供個人和家庭使用時,讀過這則記事。教導以下內容之前,給他們機會分享他們學到的事。
研讀 約翰福音4:5-14 中,耶穌對撒馬利亞婦人的教導,找出你對救主有了哪些了解。你研讀經文時,不妨也觀看ChurchofJesusChrist.org上的影片,「耶穌教導撒馬利亞的婦人」的0:00至2:01。
-
你從這幾節經文看出,撒馬利亞婦人對救主的態度如何?你覺得她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態度?
-
當耶穌說祂可以給這位婦人活水時,你覺得祂是在教導什麼?
如有需要,說明活水即代表耶穌基督與祂的福音。活水這個主題,會在下一堂課作更深入的討論。
閱讀 約翰福音4:15-26 ,找出隨著耶穌繼續跟這名婦人互動,祂對她展現出來的慈愛與憐憫。想想救主的教導跟你有什麼關聯。你研讀經文時,不妨也觀看影片「耶穌教導撒馬利亞的婦人」的2:02至4:11。
-
你覺得救主如何幫助這名婦人明白,她需要祂所給的活水?
指出救主知道婦人的罪,但並沒有因為這些罪而看不起她,會有幫助。祂還幫助她明白崇拜的真正本質,以及神接納所有用心靈和誠實崇拜祂的人,不論種族或文化。
-
儘管這名婦人並不完美,救主還是渴望幫助她,你可以從這件事情上學到什麼?
-
這則記事如何能幫助我們了解,救主對我們每一個人的感覺——即使我們自有不完美之處?
閱讀 約翰福音4:28-30 ,找出耶穌告訴婦人,祂就是彌賽亞後,她的反應。將你剛剛讀到的內容,與那名婦人一開始與耶穌對話時的態度,作一比較。
-
你覺得是什麼讓她改變了她對耶穌的態度?
-
耶穌基督如何改變了或影響了你思考的方式?
-
你今天可以作什麼選擇,來幫助你更接近耶穌基督?
七十員會長團羅伯特·蓋伊長老分享,我們可以從這則記事中學到的幾項真理。不妨也觀看「我們當承受耶穌基督的名」,從7:41至9:23。影片可在ChurchofJesusChrist.org上取得。
我最喜歡的經文之一是 約翰福音4:4 ,其中記載:「〔祂〕必須經過撒馬利亞。」
我為什麼喜歡這節經文?因為耶穌其實不一定要前往撒馬利亞。祂那時代的猶太人看不起撒馬利亞人,所以會繞路不經過撒馬利亞,但是耶穌卻選擇前往那地,在全世人面前首次宣告祂就是應許中的彌賽亞。祂不僅選擇向一個被摒棄的族群宣告此信息,而且是向一位婦人宣告——還不只是任意的一位婦人,而是一位犯罪的婦人,在當時被認為是最低下、最糟糕的人。我相信耶穌這樣做是為了讓每個人能一直知道,祂的愛勝過我們的恐懼、我們的傷痛、習癮、疑惑、誘惑、罪惡、破碎的家庭、憂鬱和焦慮、慢性疾病、貧困、受虐、絕望,以及我們的寂寞。祂希望所有人都知道,沒有祂解決不了的事情和醫不好的人,所有人都能藉由祂的拯救獲得長久的喜悅。
祂的恩典是充分的,祂獨自降下低於一切,祂的贖罪大能就是能克服我們生活中所有重擔的力量。井邊婦人這故事的寓意,就是祂了解我們生活的各種狀況,不論我們處在什麼情況,都可以一直有祂同行。祂對那婦人和對我們每個人說:「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卻要有〕……泉源,直湧到永生」〔 約翰福音4:14 〕。
(羅伯特·蓋伊,「我們當承受耶穌基督的名」,2018年11月,利阿賀拿,第99頁)
不妨請學生在他們的研讀日記中,回答以下問題。當學生寫完後,全班一起討論他們的答案,對他們會有幫助。
-
你在這堂課中學到或感受到什麼關於耶穌基督的事?
-
在你今天學習的過程中,你是否獲得靈感,覺得該採取哪些行動?
注釋及背景資料
約翰福音4:4 .耶穌路過撒馬利亞這點,為什麼深具意義?
猶太人通常繞過撒馬利亞,不直接通過,因為猶太人和撒馬利亞人互存敵意。猶太人對撒馬利亞人〔懷恨在心〕,因為「撒馬利亞人叛離了以色列的宗教」(經文指南,「 撒馬利亞人 」,scriptures.ChurchofJesusChrist.org)。然而,約翰記載耶穌基督「必須經過撒馬利亞」( 約翰福音4:4 ),清楚指出救主要在那裡進行事工的意圖。
約翰福音4:24 .神是個靈嗎?
有些人可能會因為耶穌在 約翰福音4:24 說神是個靈,而感到困惑。約瑟·斯密譯本針對這節經文,提供一個重要的說明:「神應許把祂的靈給〔真正的信徒〕」(約瑟·斯密譯本,約翰福音4:26)。 近代啟示也教導神有骨肉的身體(見 教義和聖約130:22-23 ;亦見 創世記5:1-3 ; 希伯來書1:1-3 )。
井邊婦人跟耶穌基督的互動,對她自身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總會女青年會長邦妮·高登姊妹教導:
基督悲天憫人,不但認識她,也知道她的需求。基督按照她的理解程度談話,從水這個熟悉的事物開始。如果祂就此打住,這樣的應對也算合宜,但這樣卻不會促成她去城裡宣告:「你們來看!……莫非這就是基督嗎?」〔約翰福音4:29〕。漸漸地,她在交談中認識了耶穌基督,無論她有什麼樣的過去,如今她成為照亮他人道路的工具,使人看見眼前的路。
(邦妮·高登,「叫他們看見」,2020年5月,利阿賀拿,第79頁)
補充學習活動
婦人改變她的觀點
請學生留意 約翰福音4:9,11,19,29 中,撒馬利亞婦人提到救主時所用的字詞。根據這些稱謂,討論婦人對救主的了解,如何發生變化。
約翰福音4:34 .「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做成他的工」
救主在井邊與婦人互動時,使徒們忙著在城裡買食物。當他們回來後給了耶穌一些肉(見 約翰福音4:31 )。請學生閱讀 約翰福音4:32-34 ,找出救主專注於什麼,而非吃什麼。不妨討論,關於耶穌基督、祂對所有天父所有兒女的愛,以及祂專注在幫助我們每一個人進步這幾件事上,這幾節經文作了哪些教導。
約翰福音4:35 .田地「已經白得可以收穫了」
約翰福音4:28-29,39-42 中撒馬利亞婦人的榜樣,及 約翰福音4:35 中耶穌基督的話,可用來引導關於分享福音的討論。不妨展示一張準備收割的麥田的圖片,並解釋當穀物可以收割時,通常會以「白色」來形容。以下活動可作為討論的一部分:
-
你認為是什麼使得這名婦人如此渴望,跟其他人分享她的見證?你要如何效法她的榜樣?
-
你認為救主教導祂的使徒「田地已經白得可以收穫了」,是什麼意思?( 約翰福音4:35 )。
-
你身邊的田地正以哪種方式,白得可以收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