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進修班
路加福音22:47-71;約翰福音18:1-27


路加福音22:47-71;約翰福音18:1-27

「我父所給我的那杯,我豈可不喝呢?」

Image
Judas is giving Jesus a kiss on the cheek, a band of men with torches are behind them. Outtakes include soldiers and men with torches leaving, Peter with a knife in his hand with the savior on the ground healing the wounded man, the people who want to arrest Jesus coming with torches, Peter about to cut the man’s ear, Jesus talking to Judas, Jesus looking at Judas, some of the mob, Jesus healed the man, the backs of James and John watching as Jesus is being taken away, Judas stepping forth from the crowd, Jesus allowing the soldier to bind his hands, and Jesus on the ground with the wounded man, looking up at his disciples.

耶穌基督全心承諾要遵行天父的旨意。特別是祂在客西馬尼園受苦、隨後被捕,以及祂被釘十字架前和被釘十字架時所發生的種種事件中,都顯而易見。本課可以幫助你效法耶穌基督的榜樣,在生活中選擇遵行天父的旨意。

學生準備:請學生想一想,他們曾經選擇去做天父希望他們去做的事,而非依照個人喜好去做的經驗。請學生想一想當時的難處是什麼,以及他們為何會作出那樣的選擇。

可進行的學習活動

將天父的旨意置於自己的意思之上

為了幫助學生思考,將天父的旨意置於自己的意思之前有哪些困難之處,不妨使用以下假設情境。可以請一位學生到全班前面,分享他們對情境中所提出的選擇的想法。

Image
Drawing of two doors and siding.

展示上方的圖片,或在白板上畫兩扇簡單的門。

想像你站在兩扇門前。選擇進入第一扇門,代表你會遵從天父的旨意,但你會面臨困難的考驗。如果你選擇進入第二扇門,代表你會逃過那個考驗,但不去做天父要你做的事。

  • 為什麼有人會選擇第一扇門?或選擇第二扇門?

  • 你對天父的哪些了解,能幫助你選擇進入第一扇門?

花點時間省思耶穌基督的生平,以及選擇第一扇門和祂選擇過的生活之間,有何相似之處。在今天的課程中,你會有機會閱讀救主在塵世生命接近尾聲時所作的種種選擇。研讀時,找出耶穌基督的行為所帶給你的啟發。

耶穌基督在客西馬尼遭到背叛和逮捕

耶穌基督在客西馬尼園中,請求天父「把這杯撤去」,但祂清楚表明,祂承諾要遵行父的旨意,祂說:「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路加福音 22:42 )。耶穌提到的那杯,指的是祂的受苦和死亡。

閱讀 約翰福音18:1-4 ,找出救主如何繼續展現祂對遵行天父旨意的承諾。

列出幾樣耶穌知道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內,「將要臨到自己」,但祂接受了的困難事情(第 4 )。

閱讀 約翰福音18:5-11 ,找出救主如何回應前來逮捕祂的武裝暴徒。

如需約翰沒有記載,但能展現出耶穌基督奇妙大愛與決心的額外細節,請閱讀 馬太福音26:52-54路加福音22:50-51 。也可以觀看影片「救主在客西馬尼受苦」,從5:55至8:30,影片可在ChurchofJesusChrist.org上取得。

  • 耶穌遭遇武裝暴徒的經過,讓你印象深刻的是什麼?

  • 耶穌基督的榜樣,幫助你了解該怎樣去面對反對勢力?

  • 你認為救主為什麼能以祂那樣的方式,來處理這些情況?關於祂,這件事給了你什麼教導?

「注釋及背景資料」中貝納長老的話,在學生討論救主的品格,還有能從祂的行為中學到什麼時,會有幫助。(見大衛 貝納,「心裡溫順謙卑」,2018年5月,利阿賀拿,第 33頁。)

耶穌基督接受審判

耶穌被捕後,被帶到大祭司、該亞法和其他猶太領袖面前。閱讀 路加福音22:63-65 ,找出耶穌在他們那裡得到的不公正對待。不妨觀看影片「該亞法審判耶穌,彼得不認主」,從0:00至1:39,影片可在ChurchofJesusChrist.org上取得。

  • 你認為救主為什麼願意忍受,如此嚴厲和不公正的對待?

在摩爾門經中,尼腓和阿賓納代教導,救主為什麼願意接受這樣的對待。閱讀 尼腓 一書19:8-9摩賽亞書15:5-7 ,找出他們列出的原因。

在研讀日記中,寫下你可以從這幾節經文中學到或從耶穌基督身上學到哪些教訓。

不妨寫下幾個原因,說明了解這些教訓,對你為什麼很有價值,或對你個人深具意義。

如果學生需要協助來思考,他們能從這幾節經文中學到的教訓,不妨分享一個例子。除了以下這項粗體字的原則外,還有一個例子是,耶穌基督願意為我們受苦,因為祂是慈愛和仁慈的。如果學生選擇在研讀日記中寫下這項真理,可以請幾位自願者分享,他們為什麼覺得這個教訓很重要。

請自願者分享,他們還寫了其他哪些教訓以及原因。

從這幾節經文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教訓是,耶穌基督凡事都順服於祂父的旨意

  • 你認為耶穌對天父有什麼了解,使得祂完全順服於祂的旨意?

如果有請學生進行本課的學生準備,可以請幾位自願者與全班分享他們的經驗。

不妨使用麥士維長老在「注釋及背景資料」中的話,來幫助學生進行有意義的討論,了解順服於神的旨意為什麼是很難做到的。

  • 你曾經即使遇到困難,還是選擇遵行天父的旨意,這樣做讓你獲得了哪些祝福?

羅素 納爾遜會長針對我們順服於神的旨意的意願,提出一連串問題。花一些時間沉思,你要如何誠實地回答這些問題。想一想,你可能需要付出些什麼,才能對每個問題回答「是」。

為了幫助學生花些時間思考納爾遜會長提出的問題,不妨展示以下這段話。

Image
Official portrait of President Russell M. Nelson taken January 2018

是否願意讓神在你生活中得勝?是否願意讓神成為你生活中最大的影響力?你是否願意讓祂的話語、祂的誡命和祂的聖約,影響你每天的行為?你是否願意擱下其他聲音,先聽祂的聲音?你是否願意將你的雄心壯志放在次要,更看重祂要你做的所有事?你是否願意讓自己的意願吞沒於祂的旨意中?

(羅素 納爾遜,「讓神得勝」,2020年11月,利阿賀拿,第94頁)

根據你對救主順服於天父旨意的了解,寫下幾句話,說明你想要記住的事、想做什麼或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思考以下提示,幫助你記下自己的想法和渴望。

  • 我要記住,救主 ……

  • 就像耶穌基督一樣,我可以藉著 ……,來順服於天父的旨意

  • 為了使自己變得更像耶穌基督,我會努力培養的一項特質是 ……

注釋及背景資料

我們可以從救主願意順服於天父,對祂有哪些認識?

十二使徒定額組大衛 貝納長老教導,救主的溫順是讓祂順服於天父旨意的關鍵特質。

Image
Elder David A. Bednar, Quorum of the Twelve Apostles official portrait. 2020.

主始終願意順從而且有堅定的自制,這讓我們每個人都受到莫大的鼓舞和啟發。一群帶著武器的聖殿守衛和羅馬士兵抵達客西馬尼園捉拿耶穌,逮捕了祂。彼得拔出他的刀,把大祭司僕人的右耳削掉〔見 約翰福音18:10 〕。然後,救主摸了這僕人的耳朵,醫治他〔見 路加福音22:51 〕。請注意,祂伸出手,祝福這個要捉拿祂的人所用的天上力量,也同樣可以用來阻止人捉拿祂,把祂釘在十字架上。

…… 從救主有涵養的回應、堅定的自我約束,以及不願為個人益處運用祂無限大能的態度,可以清楚看出祂的溫順。

(大衛 貝納,「心裡溫順謙卑」,2018年5月,利阿賀拿,第33頁)

我為什麼要順服於神的旨意?

十二使徒定額組尼爾 麥士維長老(1926-2004)教導:

Image
Last official portrait of Elder Neal A. Maxwell, 1992.

許多人終究得不到聖化,因為我們錯誤地認為,放棄自己的願望去遷就神的願望,就會失去自我(見 摩賽亞書15:7 )。但我們真正擔心的,不是失去自我,而是擔心失去如地位、時間、成就和財物等私利。難怪救主教導我們犧牲小我(見 路加福音9:24 )。祂只不過要求我們拋開舊的自我迎接新的自我。問題不在於喪失一個人的自我認同,而在於尋找真正的身分! ……

…… 意志上的順從乃是我們個人唯一能奉獻在神祭壇上的事物。我們所「給」的許多其他東西,弟兄姊妹們,其實都是祂賜予我們、借給我們的。然而,當你我最後獻上自己,讓個人的意志沉浸於神的意志中,我們才算真正對祂有所貢獻,這才是真正屬於我們自己而能獻給祂的東西。

(參閱尼爾 麥士維,「沉浸在父的旨意中」,1996年1月,聖徒之聲,第25,26頁)

補充學習活動

耶穌基督喝的那杯的象徵意義

為了幫助學生更感激救主,以及祂願意完成天父的旨意,不妨強調耶穌基督喝的那杯的象徵。幫助學生了解,天父吩咐耶穌基督喝的那杯,象徵祂的痛苦和死亡,從而帶來了祂的復活。請學生在閱讀以下提到「杯」的經文時,寫下他們對救主的認識。也可以請他們沉思,他們如何因為耶穌基督喝了苦杯而蒙受祝福。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