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歷史
第32章:信心是我們的力量


第32章

信心是我們的力量

位於聖殿廣場會議中心的建築外觀

2000年10月1日,時年九十歲的興格萊會長,在美國東部奉獻麻薩諸塞州波士頓聖殿,達成了他在年底前有一百座運作中聖殿的目標。兩個月後,當世界各地的基督徒準備慶祝救主誕生,迎接新的千禧年時,他在巴西雷西菲和阿雷格港又奉獻了兩座聖殿,除此之外,還有19座聖殿在興建中或是處於規劃階段。這是個美好的年終,也是教會有史以來奉獻最多聖殿的一年。

興格萊會長在一生中目睹了教會的成長,從一個擁有四十萬名成員的組織——大多數成員住在猶他州,直到目前擁有超過一千一百萬名成員,遍佈在148個國家。1910年,先知出生的那一年,教會只有四座聖殿,恩道門只有英語版本。如今,教會的聖殿遍佈全球,恩道門提供數十種語言。聖殿的設計受靈啟發的改變,促使這一切得以實現。

但是興格萊會長心裡所想的,不僅僅是建造聖殿而已,有好一段時間,他曾擔心鹽湖大會堂空間不夠,無法容納所有想要親自出席總會大會的人。於是他指派建造一座新的會議廳,可容納大會堂三倍的席次。會議中心建於聖殿廣場北邊,於2000年10月奉獻,這是一項令人讚嘆的宏偉工程,先知為此感到非常欣喜。

在興格萊會長的領導下,教會不斷地接受新科技。他成為總會會長不久之後,就核准成立一個網站,讓網路使用者可以在網站找到經文、約瑟·斯密的見證,以及總會大會的演講。到了2000年底,www.lds.org包含了數位版經文、三十年期的教會雜誌、家庭:致全世界文告,以及活著的基督:使徒的見證。

興格萊會長不僅預見網路具有的強大的潛力,能帶來一股良善的力量,同時也察覺到網路所暗藏的邪惡。色情是一項嚴重的問題。他懇切地呼籲:「要遠離色情!就像避開致命的瘟疫那樣。」他也譴責身體虐待和性虐待,並敦促教會領袖要讓施虐者受到法律制裁。

先知仍對離開教會的成員人數感到憂心。在他的指導下,傳教士重視歸信更甚於洗禮,傳道部領袖和支聯會領袖在新的協調議會中,一起討論如何更妥善地施助新成員。 雖然興格萊會長擔憂聖餐聚會的出席情況沒有改善,但他仍對世界各地聖徒對新歸信者存留的努力感到欣慰。

在新千禧年的開始,他對新生的一代懷抱著希望。有越來越多年輕人去傳教,在主的屋宇結婚。他也注意到這些年輕人比過去的世代受到更好的教育。

身為總會會長,他致力於用各種方法幫助年輕聖徒獲得所需的教育和職業訓練。那年稍早,在教會教育理事會的一場會議中,他感受到聖靈提示他,要將原本兩年制的瑞克斯學院,改為四年制的大學,稱為楊百翰大學愛達荷分校。這樣的改變會讓更多年輕的後期聖徒有機會就讀教會大學。

隔天,興格萊會長向使徒們提出這個想法,他們一致同意。接著,他和瑞克斯學院校長大衛·貝納商量,他們決定新的大學應該著重在教導,並利用線上課程來增加該校的學生報名人數。

先知立即宣佈這項改變。他說:「這將成為一所傑出的學校,」。

最近,他也常想到開發中國家的男女青年,特別是返鄉傳教士。他們面對貧窮、缺乏教育和求職的機會,有時變得灰心喪志而遠離教會。在先知的鼓勵下,總主教團開始發展一項新計畫,提供世界各地的聖徒小額貸款,幫助他們支付商科學校或大學學費。這項計畫仿效永久移民基金,也就是教會在1800年代協助數千名歐洲聖徒聚集到猶他州的計畫,興格萊會長打算稱之為永久教育基金。

他寫道:「我覺得這是一項受靈啟發的計畫,能造福許許多多男女青年的生活。他們的眼界會被提升,也會受激發去實現理想。」

11月,興格萊會長為教會的青少年舉行了一場特別的轉播祈禱會。為了幫助青少年成為更好的耶穌基督的門徒,他邀請他們學習和培養六個「要」字原則:

  1. 要感恩。

  2. 要聰明。

  3. 要潔淨。

  4. 要忠誠。

  5. 要謙卑。

  6. 要虔敬。

過了一個多月,隨著這一年即將結束,他回想自己的生活和神的良善。雖然先知的身體很疲憊,但他的靈卻充滿平安和滿足。他在2000年12月31日的日記中寫道:「我對天父和祂的愛子深懷感激。我們正期待邁向新的一年。」


兩個月後,在2001年2月26日,大流士·葛瑞和瑪莉·泰勒坐在鹽湖城家譜圖書館擁擠的禮堂中。亨利·艾寧使徒在禮堂前面,向一百多位記者和特別來賓談到自由民銀行的計畫。

經過十一年的努力,大流士、瑪莉以及猶他州立監獄的550多名義工,完成了擷取資料的工作,這份資料總共包含了大約484,083名非裔美籍人士的紀錄。 最近,教會開始為這項計畫提供技術和財務支援,這些資料如今可供研究者在教會任何一間家譜中心的光碟片上搜尋。

艾寧長老宣佈:「對非裔美籍人士而言,自由民銀行的紀錄是目前現存最大的家系文件檔案庫。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希望能在教會的家譜網站FamilySearch.org免費提供這個資料庫。

在宣佈這項消息的前幾天,大流士與家譜部門的領袖會面,計劃開放這個資料庫。他心想:「我們要開始執行這項計畫,這計畫就要實現了。」

這項計畫最終的命運會如何沒有人能確定。在早期,這項計畫的主要動機是擷取名字提供聖殿事工之用。但在1990年代中期,教會開始積極勸阻人們不要提交非親屬的名字到聖殿去。這樣的改變是很重要且必要的措施,是為了尊重已逝者的家屬,但卻使得這項計畫停頓。因此,大流士和瑪莉將重心轉移到開發研究工具,幫助非裔美籍人士找到自己的祖先。

這些獄友於1999年10月完成擷取名字的工作。在那之後,他們仔細校對自己轉錄的資料,儘管監獄有三週暫停作業,他們仍在2000年7月中旬完成了這項工作。

有一位幫助協調這項計畫的獄友在完成工作後情緒激動。他從來沒有想到這項工作會帶給他如此深遠的影響。他讀過一些令人心碎的紀錄,談到被奴役的父親和母親被強行帶離家人。其他紀錄則提到有人中槍身亡。他擷取的其中一筆紀錄,談到一個無名的嬰兒被賣為奴隸,是為了換取農具。

許多受刑人也有類似的人生轉折經驗。有一次,這位協調員遇到一位志工在哭泣。那位獄友說:「我不敢相信這些人被用這種方式對待。」這位協調員把手搭在志工的肩膀上,他注意到那位志工身上刻著一個白人至上主義團體的字母縮寫。

如今,這些資料已經擷取完成,大流士和瑪莉必須找出方法,讓這些資料能提供給廣大的研究者——但是他們沒有資源可以做這件事。有個知名的家譜網站提議以數萬美元購買這些資料,但大流士和瑪莉拒絕了,他們覺得從獄友的工作中獲利是不對的。因此,他們將這些資料捐給教會,但有個交換條件,就是希望教會能讓每個有需要的使用者都能取得這些資料。

在這場光碟片開放使用的活動中,華盛頓特區以及美國的其他十一個城巿都進行了轉播,大流士和瑪莉也都談到了這項計畫。大流士坦言這些紀錄訴說了許多令人痛苦和傷心的故事。他對記者說:「我覺得大家經常避諱談論種族議題,但種族問題確實存在,我們應該一同分享這段歷史。」

他相信這個計畫的核心是家庭。他說:「這會讓你了解家庭有多重要。即使在充滿敵意的奴隸制度環境,人們很難互相保持聯繫,但他們仍努力用各種方式得知彼此的消息。

瑪莉很認同這一點。她說:「當我找到自由民銀行的紀錄時,我預見非裔美籍人士必能打破奴隸制度的鎖鏈,建立與家人的連結。現在她希望這些紀錄能持續把家人凝聚在一起。

她說:「這就是這項計畫的目的。」


費林多·康特拉斯蒙召喚在智利聖地牙哥擔任主教時,他的妻子薇若妮卡被卸任支會慈助會會長。但她很快就接受到新的召喚:支聯會福音進修班及福音研究所教師。

多年來,教會的福音研究所宗教課程通常會在美國大學校園附近進行。但在1970年代初期,教會教育機構的領袖開始將福音研究所調整為在全球各地的支聯會開設。這項改變讓教會中所有的年輕成人,不只是大學生,都能從這項計畫獲益。各地區的教會教育機構行政主管督導各班級,而支聯會則負責提供教師。

在智利,有一段時間,宗教教育是在週間與教會開辦的十幾所中小學課程合併進行。但是,若要教會在每個有成員的國家開辦學校是很昂貴的,而且教會政策規定,聖徒一旦能獲得足夠的俗世教育,教會學校就會停辦。1981年,教會停辦了在智利的最後一所學校,開始單靠福音進修班和福音研究所來提供聖徒宗教教育課程。

研究顯示,福音研究所的學生比沒有來參加課程的學生更有可能在教會中保持活躍。然而在智利所有活躍的年輕成人聖徒中,只有大約五分之一的人報名。薇若妮卡蒙召喚時,支聯會裡只有三、四位學生定期參加福音研究所。

薇若妮卡相信福音研究所課程扮演重要的角色,能幫助年輕人更接近神。她開始向每位年輕成人,以及她在教會遇到的一位年輕成人家長提到福音研究所。她也去拜訪各支會的主教,敦促他們邀請年輕人來上課。許多主教都很支持,特別是當她分享對於福音研究所重要性的信念時。不久,有五十多名學生參加福音研究所。

由於許多學生都是下班或放學後直接來上課,因此在上課前常常沒時間吃東西。薇若妮卡擔心學生餓了就無法專心上課,因此她會確保學生到教堂時有東西吃。她通常會為他們準備蛋糕或小點心。有時候,她會準備豐盛一點,像是烤肉或其他餐點。但是她從來不告訴學生會有什麼食物,因為她希望這個小驚喜能鼓勵學生來上課。

在年初,她會問學生他們想要學習什麼主題。根據他們的回饋意見,她在班上教導標準經典、聖殿和傳道準備,以及永恆婚姻。

薇若妮卡以福音研究所課本為基礎,透過祈禱準備課程,找出方法來解決學生每天會遇到的困難。她喜歡把經文分成一節一節,鼓勵學生深入思考他們所讀到關於當時人民和先知的生活和教導。她也鼓勵年輕人提問。

她會跟學生說:「如果我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你們的問題或疑慮,我會去查詢之後再給你們答案——或者我們也可以一起找出答案。」

隨著福音研究所班級人數的成長,學生彼此之間的聯繫變得更緊密。他們喜歡花時間跟她相處,也喜歡彼此聚在一起。有時候,當學生在處理個人問題時,他們會向她尋求忠告。她總是敦促他們去找對的人來協助他們解決疑慮。

她會告訴學生:「和你的主教或父母談談,因為如果是家裡的問題,就必須在家裡解決。如果找不出解決辦法,就去跟主教談談。這是最好的方法。」

薇若妮卡了解她的學生面臨許多挑戰。當時,智利的經濟陷入困境,許多年輕人不知道要如何負擔上學、結婚和養家的費用。薇若妮卡家裡的牆上掛著一幅字帖,上面寫著「每一步都是信心」,她相信憑信心行動,將耶穌基督的教導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會帶來美好的結果。

她對學生說:「我們一定會遇到困難,但是主的手永遠都在我們身邊幫助我們。」


2001年5月,塞布·索勒塔離開他在菲律賓怡朗市的家,來到美國定居和工作,這是他從大學就開始懷抱的夢想。他有一些菲律賓的朋友和親戚已經搬到美國,他們的生活過得很快樂也很成功。他想:「或許我也能有相同的夢想。」

他的妻子瑪麗丹不喜歡他離家搬到世界另一端這個念頭。瑪麗丹告訴他:「這只是你的夢想,不是我的夢想。」他們有三個青少年階段的兒子要撫養,有一家製藥事業要經營,另外還要履行教會召喚。她不明白為什麼塞布想離開。

她勸告說:「你必須非常明智地思考這件事。身為夫妻,我們必須住在同一個屋簷下。」

然而,瑪麗丹不想阻礙塞布的夢想,最後還是同意他離家。他們兩人都知道,有許多菲律賓夫妻分居兩地,一個住在菲律賓,另一個則在國外工作。他們為什麼不能這麼做呢?

塞布在美國搬去和叔叔一起住在加州長灘,那是美國西岸的一個城市。他在附近的醫院找到一份輪值大夜班的工作。在深夜時段工作很辛苦,有很多挑戰,但是薪水很高,塞布很喜歡這份工作。

週末時,他參加當地支會聚會,然後跟叔叔一起去拜訪親戚。他喜歡結交新朋友,也更加認識這些親戚。然而,他仍會感到孤單,想念妻子兒女。他和瑪麗丹每天都試著通電話,但這樣費用很貴。為了打長途電話到菲律賓,他必須用一小時十元美金的電話卡。

在加州工作五個月後,塞布開始認真思考是否要回到菲律賓。他的簽證即將到期,如果他想要繼續在美國工作,他需要續辦簽證。有一段時間,他曾考慮一旦有足夠的錢,他就要讓瑪麗丹和兒子們跟他一起永久居住在美國。但是瑪麗丹並不想住在美國,如果沒有家人在身邊,塞布也不想留在那裡。

2001年9月11日早晨,恐怖主義極端份子在美國東部劫持了三架客機,衝撞在紐約市和華盛頓特區的幾棟建築物。第四架客機在乘客反抗劫機者後,墜毀在田間。這幾起攻擊事件造成將近三千人死亡,並引發廣大群眾的憤怒和恐懼。在世界各地人民為此感到哀慟的同時,美國及其盟邦國家誓言要向「恐怖組織宣戰」,對抗攻擊事件幕後的激進團體。

塞布透過電視觀看有關這場不幸事件的新聞報導時,他對自己所居住的地方不再感到安全無虞。他想和妻子兒女在一起。他的兒子們正處於需要陪伴的年紀。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須要有人引導和鞏固他們。他需要在家陪伴兒子和他們的母親。

劫機事件發生幾天後,塞布搭機返回菲律賓。他比預訂時間提早返鄉,但他心中沒有遺憾。他現在了解到,真正的幸福並非來自於世俗的成功,而是來自於家庭。


9月11日攻擊事件後不到一個月,興格萊會長在總會大會對聖徒談到不斷升高的衝突。他說:「我們活在一個殘暴之徒會做出恐怖、卑劣惡行的時代,……我們的力量就是我們對全能者的信心。普天之下沒有任何事情可阻擋神的事工,災難或許會揚起猙獰的面目,世界可能因戰爭和戰爭的風聲而動盪不安,但是神的偉業會繼續向前。」

他繼續說道:「在我們向前邁進時,願我們向所有的人伸出援手來造福世人,解救受壓迫、遭迫害的人,讓窮困饑寒者得溫飽,對周遭不是本教會的人表達愛心及敦親睦鄰之誼。」

幾個月後,鹽湖城即將主辦2002年冬季奧運,這是興格萊會長多年來期待的一場盛會。雖然最近發生了恐怖攻擊事件,但這場比賽仍吸引了世界各國的訪客來到猶他州,人數之眾前所未有,當中還包括數千名記者,他們熱切地想詢問關於這個城巿的宗教傳承與文化。興格萊會長公開宣佈傳教士不會向奧運觀光客宣講福音,藉此為教會的社區支援服務定調。儘管如此,教會還是採取了一些步驟,幫助記者和其他訪客認識聖徒。

2001年10月,教會領袖啟用了一個新網站,主要是為了回答人們對教會信仰和做法等基本問題。比賽期間,教會也在約瑟·斯密紀念大樓為記者設置一個媒體中心。所有對教會及其教導感到好奇的人,都可以參加世界的光,這是一場以基督為中心,以教會歷史和復興福音為主題的劇場,每週在會議中心演出四天。

在9月11日事件之後,安全問題是整場比賽的重要考量。主辦單位加強維護每個奧運比賽場地的安全措施,但仍致力於讓這個奧運主辦城市保有社區團結的精神。為了讓比賽順利進行,教會提供許多資源給鹽湖奧運委員會,提供民眾停車場及各種服務。大會堂唱詩班在開幕儀式中,在全球三十億觀眾面前演出。許多聖徒都自願奉獻時間服務,包括許多擔任翻譯員的返鄉傳教士。

比賽結束後,先知在日記中回憶這段經驗。他寫道:「本教會因這場奧運賽事而蒙受極大的祝福。我們沒有直接向人們傳教,但是我們結交了世界各地的朋友,也吸引了一些仰慕者。那些從來沒有聽過我們的人,現在對我們有些認識了。

他想到許多政要、州長和企業界領袖,他們來到這個城市觀看比賽。這些人讓我想起了百翰·楊的一則預言,他說鹽湖城會成為「列國的大道」,國王和帝王會造訪的地方。

興格萊會長寫道:「我們在過去兩週親眼見證這項預言已經應驗了。如今活動已結束,我們要回到各自的岡位繼續工作。」

  1. Romney and Cowan, Colonia Juárez Temple, 158–60, 173; Temple Department, Annual Reports, 2000, 1, 10; David E. Sorensen to First Presidency, Apr. 25, 2001, Temple Department, Annual Reports, 2000; Gordon B. Hinckley, “New Temples to Provide ‘Crowning Blessings’ of the Gospel,” Ensign, May 1998, 88; Temple Department, Temple Sites Minutes, Dec. 9, 1999.主題:建造聖殿

  2. Deseret News 1991–1992 Church Almanac, 243; Deseret News 1997–98 Church Almanac, 530; Plewe, Mapping Mormonism, 132–33; Cowan, Church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223; Proclaiming the Gospel: 2000 Annual Report, 27; Gordon B. Hinckley, “This Great Millennial Year,” Ensign, Nov. 2000, 67–68; Temple Department, Annual Reports, 2000, 4.主題:聖殿恩道門

  3. Hinckley, Journal, Feb. 6, 1995; Apr. 6, 1996; Apr. 16, 1997; July 24, 1997; Sept. 17, 1999; Gordon B. Hinckley, “This Great Millennial Year,” Ensign, Nov. 2000, 68–69.主題:總會大會

  4. F. Michael Watson to Jeffrey R. Holland, Nov. 7, 1996; F. Michael Watson to M. Russell Ballard, Aug. 10, 2000; F. Michael Watson to Dallin H. Oaks, Nov. 2, 2000, First Presidency, Committees, Departments, and Organizations Correspondence, CHL; Sheila Sanchez, “LDS Church’s Official Web Site Up and Running,” Daily Herald (Provo, UT), Feb. 15, 1997, A4; Sarah Jane Weaver, “Church Enters World Wide Web ‘Carefully and Methodically,’” Church News, Mar. 1, 1997, 6; 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 (website), www.lds.org, capture [11:40:23], Apr. 12, 1997, archived at Wayback Machine, web.archive.org.主題:資訊時代

  5. Gordon B. Hinckley, Address, Jordan Utah South Regional Conference, Priesthood Leadership Meeting, Mar. 1, 1997, Gordon B. Hinckley Addresses, CHL; Church Handbook of Instructions, Book 1 [1998], 95–96, 157–58; Boyd K. Packer to General Authorities and others, Dec. 1, 1997, Priesthood Executive Council, Minutes, CHL; Preventing and Responding to Spouse Abuse; Responding to Abuse.

  6. Boyd K. Packer to General Authorities and others, Jan. 13, 1998; Apr. 15, 1998, Quorum of the Twelve Apostles, Circular Letters, CHL; First Presidency to General Authorities and others, June 19, 1998, First Presidency, Circular Letters, CHL; “Members: Key to Missionary Success,” Church News, Feb. 27, 1999, 3, 12.

  7. Aggregated Area Report, Oct. 16, 2000, 1, Missionary Executive Council, Meeting Materials, CHL; Gordon B. Hinckley, Address, General Authority Training, Mar. 30, 2000; Gordon B. Hinckley, Address, General/Area Authority Training, Oct. 3, 2000, Gordon B. Hinckley Addresses, CHL; Missionary Department, Missionary Report, 2000, 1, 19, Missionary Executive Council, Meeting Materials, CHL.

  8. Gordon B. Hinckley, “Your Greatest Challenge, Mother,” Sept. 23, 2000; Gordon B. Hinckley, Press Conference, June 21, 2000, Gordon B. Hinckley Addresses, CHL; Hinckley, Journal, May 10–11, 2000, and Aug. 7, 2001; Rachel Sterzer Gibson, “An Approach to Educating Disciples,” Church News, Aug. 21, 2021, 13–14.主題:教會大學

  9. Hinckley, Journal, June 2, 1999; Nov. 26, 2000; Dec. 6, 2000; Monson, Journal, Feb. 11, 1999; Sept. 1, 1999; Feb. 25, 2000; June 28, 2000; Oct. 12 and 27, 2000; Dec. 6, 2000; Gordon B. Hinckley, Interview by Paul Cobb, Nov. 28, 2000, Gordon B. Hinckley Addresses, CHL; Gordon B. Hinckley, “The Perpetual Education Fund,” Ensign, May 2001, 51–53.

  10. Gordon B. Hinckley, “A Prophet’s Counsel and Prayer for Youth,” Nov. 12, 2000, Gordon B. Hinckley Addresses, CHL.

  11. Hinckley, Journal, Dec. 31, 2000.主題:戈登·興格萊

  12. Jason Swensen, “Freedman’s Bank,” Church News, Mar. 3, 2001, 3; Bob Mims, “Rich Lode of Black History Opens,” Salt Lake Tribune, Feb. 27, 2001, B1, B3; “Introductory Remarks for Elder Christofferson: Freedman’s Bank Announcement,” circa Feb. 26, 2001, [1]–[2], Church History Department Reports, CHL; Gray, Oral History Interview, 228, 238–40, 299; Henry B. Eyring, “Freedman’s Bank Records Announcement,” circa Feb. 26, 2001, 1–2, Church History Department Reports, CHL; Gray, Interview [Oct. 2022], [13]; Mae Gentry, “Blacks Gain Cyberlink to Ancestry,” Atlanta Constitution, Feb. 27, 2001, A1, A15.

  13. Gray, Oral History Interview, 239; Temple and Family History Executive Council, Minutes, Aug. 30, 2000; Henry B. Eyring, “Freedman’s Bank Records Announcement,” circa Feb. 26, 2001, 2, Church History Department Reports, CHL.

  14. Gray, Oral History Interview, 237, 239.

  15. Nelson, Elijah Abel Freedman’s Bank Project, [6], [8]–[9]; Monte Brough to Ernest Michel and Herbert Kronish, Apr. 11, 1995, in Monte Brough to Wilford Kirton Jr., Apr. 19, 1995; F. Michael Watson to Temple and Family History Executive Council, Apr. 27, 1995; Monte Brough to Russell M. Nelson, Memorandum, May 5, 1995, Temple and Family History Executive Council, Meeting Materials, CHL; “Names Submitted for Temple Ordinances,” 1; First Presidency to All Members of the Church, June 16, 1995, First Presidency, Circular Letters, CHL.主題:代替死者洗禮

  16. Nelson, Elijah Abel Freedman’s Bank Project, [13]; John L. Hart, “Freedman’s Bank Project Left an Impact on Inmates,” Church News, Mar. 24, 2001, 5.

  17. Gray, Oral History Interview, 238–39, 300.

  18. Jason Swensen, “Freedman’s Bank,” and “Bank Records Open Picture to the Past, Re-connect Families,” Church News, Mar. 3, 2001, 3–4; “Freedman’s Bank Records Release: Summary of Report,” May 5, 2001, [1], in “Freedman’s Bank Records”; Area Summaries, in “Freedman’s Bank Records.”

  19. Gray, Oral History Interview, 240–41; “Bank Records Open Picture to the Past, Re-connect Families,” Church News, Mar. 3, 2001, 4.

  20. Jason Swensen, “Freedman’s Bank,” Church News, Mar. 3, 2001, 3.主題:家譜和族譜

  21. Contreras and Contreras, Oral History Interview [Oct. 16, 2020], 9–10; Contreras and Contreras, Oral History Interview [Apr. 2023], 3–5.

  22. Griffiths, “Globalization of Latter-day Saint Education,” 13, 116–25, 237–48; By Study and Also by Faith, 228–29, 234, 236–37, 255–56, 270, 285–87.主題:教會學校福音進修班及研究所

  23. Board of Education, Church Board of Education Meeting Minutes, May 28, 1997; “Pilot Report and Recommendations”; Contreras and Contreras, Oral History Interview [Oct. 16, 2020], 9–10; Contreras and Contreras, Oral History Interview [Jan. 2023], 8; Contreras and Contreras, Oral History Interview [Apr. 2023], 5–8.

  24. Cancino, Oral History Interview, 5–7; Contreras and Contreras, Oral History Interview [Apr. 2023], 5–8; Contreras and Contreras, Oral History Interview [Dec. 2023], 10–11.

  25. Contreras and Contreras, Oral History Interview [Apr. 2023], 8–11; Cancino, Oral History Interview, 6.

  26. Sollesta and Sollesta, Oral History Interview [Apr. 2023], 2–7; Sollesta, Oral History Interview [Mar. 2, 2022], 21–22; Sollesta and Sollesta, Oral History Interview [Mar. 2023], 1–2; “New Stake Presidencies,” Church News, Apr. 19, 1997, 13; Sollesta and Sollesta, Email Interview.引言經修訂以增可讀性;原文中的「思考非常明智」改為「非常明智地思考」;「住在一個屋頂裡」改為「住在同一個屋簷下。」

  27. Sollesta and Sollesta, Oral History Interview [Apr. 2023], 2–7; Boyle, “War on Terror,” 191–209.

  28. 戈登·興格萊,「活在這豐滿的時代」,2002年1月,利阿賀拿,第6頁。

  29. Hinckley, Journal, June 16, 1995; Jan. 13, 1998; May 29, 2001; Haws, “Why the ‘Mormon Olympics’ Didn’t Happen,” 365–87; Shipps, “Mormonism and the Olympic Games,” 134–39.主題:公共關係

  30. 達林·鄔克司,分享福音,2002年1月,利阿賀拿,第10頁;Charles Didier to Missionary Executive Council, Jan. 3, 2002, in Missionary Executive Council, Minutes, Jan. 9, 2002; Shipps, “Mormonism and the Olympic Games,” 136; Hinckley, Journal, Feb. 2, 2001; R. Scott Lloyd, “A Musical Celebration of Light, Life,” Church News, Jan. 26, 2002, 6; Celia R. Baker, “‘Light of the World’ a Bit Confusing but Splashy,” Salt Lake Tribune, Feb. 7, 2002, B3.主題:教會總部

  31. Hinckley, Journal, June 29, 1999; May 29, 2001; Feb. 7 and 11, 2002; Haws, “Why the ‘Mormon Olympics’ Didn’t Happen,” 365–87; Shaun D. Stahle, “Thousands Enlist as Volunteers,” Church News, Feb. 2, 2002, 5; Barbara Jean Jones, “Church Joins Salt Lake City in Welcoming the World,” Ensign, Apr. 2002, 75–76; Peggy Fletcher Stack, “News Media Put LDS at Center Stage,” Salt Lake Tribune, Feb. 28, 2002, A6; Sarah Jane Weaver, “Olympics Earn Friends and Respect for Church,” Church News, Mar. 2, 2002, 3.主題:大會堂唱詩班

  32. Hinckley, Journal, Feb. 24, 2002; Brown, Life of a Pioneer,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