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待
我懷有希望


「我懷有希望」,給受害者的協助(2018年)

「我懷有希望」,給受害者的協助

我懷有希望

注意:這是虐待倖存者分享的真實經驗。姓名和辨識信息已修改。

我在青少年時期,身體曾遭受一位家庭友人攻擊和強暴。他是我曾經尊敬和信賴的人。我自認為了解的、關於人生的一切事情都改變了。

我從小被教導,當我跟其他人在一起時要快樂。我以往就是這樣應對生活中的每個挑戰;就算在攻擊事件之後還是一樣。在我周圍的人眼裡,我看起來似乎很成功。我繼續拿到好成績,並參加一個課後的運動團隊以及其他的課外活動。我在自己的支會和青少年活動中活躍。我不想讓任何人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所以我盡可能表現得跟平常一樣。

但我這麼努力,還是無法躲避已經發生的事。儘管我的外表如常,我卻一直在和憂鬱症、焦慮症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搏鬥。我不再讓任何人碰我——就連我的父母、兄弟和姊妹也不例外。在白天,攻擊的畫面不斷閃現在我的腦海裡;在夜晚,我在夢境中又重回那個場景。即使是曾經帶來安慰的禱告行為,也感覺太脆弱了,並常常以恐慌發作來結束。

我的攻擊者曾經威脅要殺了我;有許多次我想,如果他真的照他所說的那麼做了,還比較好。

為了控制和暫時緩解情緒的痛苦,我開始用自殘來當作逃避的手段。對我的身體所做的那件事,讓我充滿了如此多的羞恥和自我蔑視,以至於發生在我身體上的其他事似乎都無所謂了,我難以相信自己有任何的價值。無力將對我做的事和我是誰做切割,我感覺自己好骯髒。神怎麼可能會真的愛我?我不了解救主的犧牲對我有什麼意義,我感覺自己無法修復。這些扭曲、不健康的信念導致了對天父缺乏信任,讓我無法真正地與祂接近。

在這段期間,我尋求有執照的治療師和精神科醫生的幫助。我知道我需要幫助,且蒙福有父母帶我去看治療師。治療創傷的過程漫長又痛苦;但是我讓她這麼做時,她幫助我學會了如何用健康的方式處理我的創傷,取代了我一直在用的那種有害的應對機制。透過治療我了解到,我在遭受攻擊之後所培養的不健康的思考模式,如何影響著我的生活。

我了解到,我也使自己與神疏遠了。是的,我做了一個有意識的選擇,要繼續去教會。是的,我知道我在生活中想要——也需要——福音,但是我的見證不足以抵擋我的自我懷疑。這些信念是我在治療中最難解決、最難獲得成功的事情。

在被強暴後的幾年,我開始上大學。我人生中的這個新的一季隨著我的主教的挑戰而來,他鼓勵我要更努力培養與天父的關係。我還是不確定我是否能做到,或我到底值不值得我被告知的、祂所賜的事物,但我決定去嘗試。

阿爾瑪書32:27中的經文成了我的生命線:「但是看啊,如果你們願意喚醒和激發你們的心力,直到你們願意拿我的話作個實驗,並運用些微的信心,是的,即使你們只有相信的願望,就讓這願望在你們心中發生作用,直到你們相信到能讓出地方給我部分的話。」而我有渴望要更接近我的天父。

我知道我有很多事要去做;我想知道要從哪裡開始。在那時候,我的見證最堅強的部分是以復興為重心。我知道約瑟·斯密獲得了他問題的答案,所以我決定要求問天父,我要怎樣才能更接近祂。

答案在安靜的思想中來到——「學習我是誰」。

我跟隨這個指引,讓自己處於可以學習福音的情況。我開始了解到,天父一直在那裡,等著我敞開心胸去接受祂。要打垮我在前幾年所築起的牆,是一個緩慢但卻穩定的過程。在這期間,我的祈禱經常重述著那位代替他孩子向救主懇求的父親的話:「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馬可福音9:24)。當我對福音有更多的了解時,我的見證增長了,我較不會把天父推開了。

我一直都喜歡學習,但那是我生平第一次愛上學習福音。我學習得越多,就越相信並想知道越多。我開始看到我生活中的改變,而攻擊所造成的影響也開始減少。

我在需要時會繼續找治療師,那方面的專業協助一直是幫助我從性創傷中痊癒的重要一環。我已經學會如何辨認我的情緒,以及處理我的思想和行為。我在治療中所學會的應對技能,已經不只一次挽救了我的生命。專注於我的靈性發展和心理健康兩個方面,正是幫助我成長所需要的事情。

我永遠都會是一個曾被強暴的女人,但那個事件不會影響我是神的女兒這個身分。覺得自己受損、骯髒、或不夠好的那些感覺,還是會突然浮上心頭,但現在的我能夠記起永恆的真理來反抗它們。隨著我所邁出的每一步,我越來越相信那些真理。

我已經了解基督贖罪的偉大和祂的大能,不僅能救贖我們脫離罪,也能聖化我們,使我們能發揮神聖的潛能。我相信透過救主和祂的贖罪而來的改變的力量。我已經相信自己身為天父女兒的價值;現在我知道我的父和我的救主,比我所能理解的更深愛著我。

最重要的是,我已經了解天父和耶穌基督的本質。藉著跟從提示去更加認識祂們的真正身分,我已經得知我可以完全信任祂們,以及如何把那份信賴和信心化為行動。

我曾經感受那麼多的黑暗,但是選擇了跟從耶穌基督的福音,已經把祂無與倫比的光帶進了我的生活中。現在,當我向前看時,我懷有希望。

如果你或你認識的人受到虐待,請立即向民政當局、兒童保護服務或成人保護服務機構尋求幫助。你也可以向受害者權益保護、諮詢或醫療專業人員求助。這些服務機構均可幫助保護你免受進一步的虐待。若需更多資訊,請見「處於危機中」頁面。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