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傷和失落」,輔導資源(2020)
「憂傷和失落」,輔導資源
憂傷和失落
憂傷有時是一種難以負荷的情緒,每個人都會在人生的某個時刻體驗到憂傷。死亡是神幸福計畫中的一部分,但即使理解這一點,許多人還是很難面對失去所愛之人所帶來的情緒。此外,死亡並不是憂傷的唯一來源;其他類型的失落,如失業、人際關係、健康等等,也會引發憂傷的感覺。憂傷是面對失落的正常回應,也是通往喜樂道路上的情感轉折點,這並非軟弱的表現,也不是對神或對祂的愛缺乏信心。
憂傷的人需要時間來哀悼他們的失落,他們需要朋友和家人的支援,與他們共度這段經驗。需要多少時間才能以自然而健康的方式度過憂傷,情況因人而異,取決於幾個因素。這項失落是突如其來的,還是早有預期的?面對所愛之人過世時,哀悼的人與已逝者在情感上有多親近?當事人對已失去的人或事的仰賴程度為何?這些和其他因素會讓我們更瞭解,如何去幫助處於憂傷的人。
有些人可能需要避免觸景傷情,但有些人反而能在回憶中找到安慰。有些人可能需要遠離人群一段時間後,才能夠恢復社交,參加教會聚會和活動,但有些人則會立刻渴望社交連結。每個人都不一樣,要走的路也會各有不同。
當你施助那些在沉浸在憂傷中的人時,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表達愛。諸如這樣的陳述可以幫助你表達同理心:
-
「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但我想讓你知道我很關心你。」
-
「如果不想說的話不必勉強,但如果你想說,我會在這裡傾聽。」
-
「每天或這一刻到下一刻有不同的感受,是沒有關係的。沒有哪一種情緒才是對的。你只需要在情緒到來時去接受它。」
-
「我很難過你必須經歷這些事情。」
了解情況
在施助沉浸於憂傷中的人時,可以用和善、有愛心的方式提出諸如以下的問題,來幫助你了解當事人的疑慮、需求和情況。
-
你過得怎麼樣?
-
如果你今天過得很愉快,是哪些事情帶來正面的轉變?
-
你會去哪裡尋求情緒上的支援?
-
人們曾說或做了哪些特定的事情,對你有幫助?哪些事情是沒有幫助的?
此外,認識憂傷的各個階段也會有幫助。大部分的人在面對憂傷時會經歷五個情緒階段:否認、憤怒、協商、憂鬱和調整。這幾個階段可能依各種順序發生,有些階段可能會被略過或重複一次以上。針對憂傷過程中的每個階段,施助者都可能需要採取不同的作法。以下是每個階段的基本說明:
-
否認:否認通常是悲傷的第一階段。處於否認階段的人可能會否認所發生的事、變得麻木或處於震驚中。當一個人正在經歷這個階段,最好的做法往往是說些表達同理心的話,或單純花時間靜靜地陪伴對方。
-
憤怒:在這個階段的人可能會直接對神、自己或周遭的人發怒。不妨鼓勵當事人把那些憤怒的感覺寫在日記裡。他(她)在脫離這個階段後,可能會決定銷毀這本日記,但這在當下能為怒氣提供一個安全的發洩管道。
-
協商:在協商的階段中,有些人會試著與神協商,問神「如果」的問題(例如「如果我答應對那個人好一點會怎麼樣?」,或「如果我每週去聖殿會怎麼樣?」)。人們往往會因為無法保護已逝者,或沒有防止不幸發生而感到內疚。當有人面對所愛之人過世,並處於協商這個階段,這麼做或許會有幫助,可以問他(她)認為已逝者會希望他(她)在人生中如何繼續向前邁進。
-
憂鬱:在這個階段的人可能會感到空虛、無助、絕望,並可能會失去參與日常生活的興趣。他們可能會開始與其他人疏離。在這個階段停留太長時間(四到六週)的人,可能需要被轉介給憂傷支援小組或心理健康專業人士。
-
調整:在這個階段,人們會逐漸適應新的常態。他們的情緒穩定下來,學會如何面對這段憂傷。你可以向他們確保調整生活是沒有關係的,面對所愛之人過世的情況,已逝者也會希望他們去尋求幸福。
協助當事人
在你努力協助當事人時,請考慮以下的資訊:
-
幫助當事人了解,感到憂傷是沒關係的。有些人可能認為憂傷是一種信心軟弱的表現,但是允許自己感到憂傷是很重要的。討論即使耶穌也會感到憂傷,這能幫助當事人了解,憂傷並不代表缺乏信心(見約翰福音11:32-36)。
-
幫助當事人體認到,每個人都有自己憂傷的方式。面對失落並沒有單一的方式,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反應。他(她)不應為自己有什麼感受,或沒有什麼感受而覺得內疚。
-
表達同理心(並在失落發生很久之後仍持續這麼做)。
-
祈求指引以知道該說些什麼。安慰人這件事可能令人生畏,但是主動關心說些安慰的話,通常比什麼都不說來得好。讓正在經歷憂傷的人知道你關心他們、想要支持他們,這是很重要的。
-
記得要敏於察覺。有些立意良善的言語,在那些憂傷者聽來,可能並不是那麼有同理心。以下的例子與其說是幫忙,不如說是傷害:
-
「這就是神的計畫。」
-
「至少……」(「至少他們沒有受苦」,「至少你現在可以跟其他人約會了」,「至少現在你可以去找個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了」等等)。
-
「我有類似的經驗。」
-
「多去服務。」
-
「過一段時間就會比較好了。」
-
「你應該……」或「你會……」
-
「他(她)在一個更好的地方。」
-
-
相反的,你可以:
-
說:「我不知道要說什麼,我只能讓你知道,許多人都愛你,包括我也愛你。」
-
說:「我在為你祈禱。」
-
讓憂傷者透過你的言行舉止,知道你在關心他(她)。伸出援手可以很簡單,例如傳送一則訊息。
-
花時間和憂傷者相處。
-
-
-
傾聽。提供建議或與對方交談並不是提供幫助的唯一方法。如果你傾聽並讓當事人表達自己的感受,這項行為通常能被欣然接受,並帶來幫助。即使是靜靜地陪伴在對方身邊,都是一種非口頭的表達支持。單純傾聽可能並不容易,因為你可能會覺得,自己沒有努力在減緩對方的痛苦,但傾聽本身就是一項很能提供幫助和支援的行動。
-
不回應。人們在經歷憂傷的情緒階段時,可能會說或做一些與品格不符的事。要有耐心,知道這樣的行為通常顯示當事人處在憂傷的過程中。
-
在失落發生後持續提供支援。鼓勵教會領袖、弟兄和姊妹施助者、支會成員和朋友,即使在事件發生很久後,仍要持續給予情緒上的支援。憂傷的過程可能會持續幾個月,甚至好幾年。
-
要留意與自殺相關的言論和行為。如果一個憂傷的人談到自殺,一定要認真看待。查看輔導資源的自殺頁面。如果你擔心某人的安全,請立即聯絡當地的緊急醫療服務機構或當地的家庭服務處(若有的話)。教會領袖也可以透過聯絡教會的求助專線來取得協助。造訪 福音圖書館應用程式中的自殺專區,以找尋世界各地免費的求助專線,以及能幫助身陷自殺危機之人的資源。
面對所愛之人過世的情況下,憂傷的過程可能還包括協助該家庭舉行喪禮或下葬儀式。對憂傷者來說,籌辦和參加喪禮可能是件很困難的事。在給予支援和安慰時,敏於察覺他們的需求是很重要的。你可以在總指導手冊:在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中服務(ChurchofJesusChrist.org)29.6中,找出舉辦喪禮和其他相關儀式的資訊。以下是一些應注意的額外指導方針:
-
喪禮的目的是要緬懷已逝者的生平,並幫助哀慟的人找到安慰與平安。要在憂傷的歷程中向前邁進,喪禮往往是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敏於察覺憂傷的當事人或家人的需求和願望是很重要的。透過討論救恩計畫和耶穌基督的大能,能提供安慰並帶來幫助。另一個重點是,要花足夠的時間緬懷已逝者,記念他(她)與身旁的人的關係及正面的品格特質。
-
憂傷的當事人不一定會選擇致詞或參加儀式。這是他們個人的選擇。
-
在喪禮上的任何致詞中,都要記得表達同理心。鼓勵其他致詞者(教會領袖、弟兄和姊妹施助者、鄰人等等)也要在演講中體恤他人的感受。
喪禮舉辦時或結束後,可能會有財務方面的困難。如果當事人或家庭失去了供應者,他們可能會擔心未來的財務問題。尋求靈性的指引,來思考教會的援助或計畫能如何解決其中的一些顧慮。
支持家庭
根據情況的不同,特別是對於失去所愛之人的情況,家人和其他親近的朋友可能也會深陷憂傷。針對每位家人和親近的朋友,考慮「協助當事人」下方所提供的資料。
即使憂傷只影響到一位家庭成員,你還是可以關心其他的家人,確認他們的情況。他們可能需要支援,來幫助他們受苦的家人。
運用支會和支聯會資源
考慮在適當的時機,請支會領袖或其他可信賴的人持續提供支援。請先徵得當事人的同意,再與其他人討論此情況。
-
鼓勵當事人的家族成員和弟兄或姊妹施助者,持續表達關心。憂傷的過程可能會花上很長的時間,當事人可能需要一段時間的額外支援,這些支援必須在喪禮後仍長久的持續。
-
有些人也許能因參加支援小組而獲益,特別對那些覺得沒有人了解他們的情況或感受的人,這些小組會特別有幫助。有些小組可以透過社群媒體取得聯繫。家庭醫生、殯儀館和臨終關懷組織也可以協助找出你所在區域的支援小組。家庭服務處不提供支援憂傷者的小組,但你可以與當地的家庭服務處(若有的話)商量,以取得參考或推薦資料。
-
如有必要,協助當事人尋求專業協助。憂傷有時是種複雜的情緒,正在經歷憂傷的人可能會需要專業人士的協助。見輔導資源中的心理健康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