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培养并表达同理心
2023年9月


「培养并表达同理心」,2023年9月,利阿贺拿

年轻成人园地

培养并表达同理心

救主完美的榜样教导我们,表达同理心能带来力量,使他人得到祝福。

图像
在飞机上哭闹的小孩

一架小飞机、一位束手无策的母亲、一个哭闹不休的小男孩,将这三者加在一起,会是什么情况?令人崩溃的情况。我从后几排的座位观看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经过大概是这样:

小男孩:我饿了!

母亲:好,我们看看包包里有什么。

小男孩:不—要—!

母亲:你不是饿了吗?

小男孩:给我那个!

母亲:给你哪个?

小男孩:那—个—!

母亲:亲爱的,你不能拿我的项链。

小男孩:我就是要!

各位懂我的意思了吧。在接下来的20分钟,这位母亲用尽办法来安抚这个小男孩:贿赂、转移注意力、幽默感,甚至一两个小小的威胁。什么都没有用。我提醒自己,「航程很短,她不会有事的。」

但结果并非如此,她的压力越来越大,开始频频擦拭眼角的泪水。我不认识她,但我很想帮她,于是不自觉地在心里开始为他们母子俩祈祷。

我并不是唯一受到此事影响的乘客。就在她情绪快要崩溃的时候,有位乘客前来帮助她;这妇人有点年纪,就坐在隔着走道的位子上。这位好心的妇人转头向这位年轻的母亲轻声说出几句安慰的话,然后握住她的手。她只做了这件事,而这就够了。

这两位妇人在剩下的飞行时间里隔着走道握着手。虽然小男孩仍继续咆哮吼叫,但他的母亲却气定神闲。这真是个奇迹!

同理心和怜悯:门徒的两项特质

用现代的词汇来说,这奇迹有个名字,就叫同理心。同理心,顾名思义,是种体贴的举动,以设身处地的方式去体验他人的想法、感受或经验。同理心是现代的用语,经文里找不到这个词。但是语言学家已指出,同理心与怜悯息息相关。而「怜悯」一词,在经文里到处可见。

同理心是一种体会他人痛苦的能力,怜悯则是从那能力衍生出的爱心举动。耶稣基督在施助、祝福、医治和赎罪时,同时展现出同理心和怜悯。身为基督门徒的我们,必须学习感受同理心并表达怜悯;这些都算是门徒的主要特征。

同理心一旦发挥最大的作用,会帮助我们理解并且回应他人的痛苦、需要、恐惧或忧伤。在这位年轻母亲的例子中,那位老妇人大概有数十年照顾子女和孙子女的类似辛苦经验,所以能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予安慰。她之所以有资格安慰人,是因为自己亲身经历过这些事。

那么,是什么让耶稣基督有资格安慰我们呢?十二使徒定额组尼尔·麦士维长老(1926-2004)教导:「耶稣知道如何在我们的忧伤病痛中救助我们,正是因为祂已经承担了我们的忧伤和病痛〔见阿尔玛书7:11-12〕。祂先经历了这一切,方才蒙得体恤之心。」1

图像
耶稣造访尼腓人

基督在满地富,赛门·杜威绘

培养同理心并帮助他人

你曾忍受过哪些困难,让你培养出同理心和怜悯他人的能力?你是否曾受到因贫穷、虐待、无知、疾病、疏忽、罪或各种困境带来的影响?如果有的话,你很可能会因所受的苦而变成一个更有智慧、更坚强、更善解人意的人。

简言之,你已培养了同理心,随时能影响那些受苦之人的生命。要从何处着手?我有两个建议:

第一,努力更敏于察觉他人的痛苦。可惜的是,我们很有可能和受苦的人在一起,却对他们所受的苦浑然不觉。那要如何更敏于察觉呢?耶稣基督的榜样可以教导我们。

耶稣复活后去拜访尼腓人时,不仅对他们讲解祂的教义,也将祂的福音传授给他们。那时,祂停顿了一下,看着人民说:「我发觉你们很软弱,不能明了……我……所有的话」(尼腓三书17:2)。耶稣于是请他们回家、休息、沉思祂的教导,这样隔天回来就会恢复精神,准备好接受更多(见尼腓三书17:3)。

故事到此结束,对吧?不尽然。耶稣仔细观察了这群信徒的脸后,觉察到更多的事情:

「事情是这样的,耶稣说了这话,再环顾群众,见他们流泪并凝望着祂,似乎在请求祂在他们那里多逗留一些时候。

「祂对他们说:看啊,我内心充满对你们的怜悯」(尼腓三书17:5-6)。祂越用心看着他们,就更彻底了解他们,使得祂作出充满怜悯的回应。

在这充满坠落之人的坠落世界里,不难看到天父儿女眼中的泪,但我们还是得看,才看得到。像救主一样,看人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从他们需求的角度来看。我们一旦能看到,就能服务。

十二使徒定额组尤理西斯·苏瑞长老指出,「当我们像救主所体现的那样,努力在生活中处处心怀怜悯,我们就会更敏于察觉别人的需求。有了那样敏锐的心,就会让我们所做的每件事,流露出真诚的关心与爱。」2

第二,提供只有你有资格能给予的帮助。耶稣在满地富察觉到尼腓人的需求后,就示意他们向前,医治了他们的病人,并祝福他们的小孩,做了唯有世界的救主能做的事。

你我同样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经验和能力来满足他人的需求。我们无法解决每个人的问题,但在能够同理他人的痛苦时,我们可以减轻他们的重担。我们或许无法医治麻疯病人,但我们可以安慰病人;我们或许无法帮助某人脱离贫穷,但我们可以分享未雨绸缪的生活原则,请人吃一顿饭,并捐出更慷慨的禁食捐献;我们或许无法宽恕罪,但我们可以宽恕冒犯我们的人。

将同理心付诸行动

一架小飞机、一位束手无策的母亲、一个哭闹不休的小男孩,将这三者加在一起,会是什么情况?一个表达同理心和怜悯的机会。

降落时,这位年轻的母亲一手拎着背包,一手抱着小男孩,下了飞机。原来她还要去赶搭另一班飞机,而且快来不及了。我看她在停机坪焦急地等着行李出来。我算了算她的行李:婴儿推车、汽车座椅、行李箱、随身行李、尿布袋。她需要帮助,而我的同理心则需行动证明。

我没停下来自我介绍,就伸手帮她拿东西,说:「我来拿这些。你带着他,快去登机门。我会跟在你们后面。」她欣然接受了,然后我们快步急奔冲过机场。我们靠近登机门时,我看到另一位女士正在求空服人员让飞机多留在地面几分钟。我们虽然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但却赶上了。这位年轻的母亲和这位女士大松了一口气后,含着泪水开心地拥抱在一起,然后顺利登机。

这小小的服务并没有改变世界,却在神的某个孩子有需要时,以有意义的方式祝福了她的生命。正如这举动帮助了我的新朋友朝着她的实际目的地前进,它也帮助了我朝着我的灵性目的地前进。选择同理心和怜悯,帮助我变得更像耶稣基督一些;这让我很快乐。

不论我们身在何处——在职场、学校、教会或飞机上——我们都可以有同理心,成为救主的代表。救主会要你今天怜悯谁?■

注:

  1. 参阅尼尔·麦士维,「主恩流长」,1997年7月,利阿贺拿,第13页。

  2. 尤理西斯·苏瑞,「救主始终不渝的爱心怜悯」,2021年11月,利阿贺拿,第14页。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