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忠實、正義、眞誠的朋友何等可貴
「友誼是『摩爾門教義』的偉大基本原則之一。……用其快樂的影響力把人維繫在一起。」
約瑟·斯密的生平
在1842年8月,密蘇里州政府官員一再追捕約瑟·斯密先知。先知擔心一旦被捕,押到密蘇里州後,就會遇害,因此藏匿了起來。8月11日,他差人送口信給幾位親密的家人和朋友,請他們到離納府不遠、密西西比河上的一座小島與他見面。當晚,愛瑪·斯密、海侖·斯密、紐外·惠特耐和其他幾個人在河邊集合,搭乘小船到約定的會面地點。先知很高興地握著每個人的手,感謝眞正的友誼所帶來的幫助與安慰。後來,他在日記中用了很多的篇幅寫下他對家人和朋友的感激之情。本章摘錄了日記中的幾段記載。數週後,先知在寫給聖徒的一封信中,以這樣的結尾署名向他們表達內心的感受:「我永遠都是你們謙卑的僕人、永不離異的朋友,約瑟·斯密」(教約128:25)。
聖徒們也以同樣的愛來回報約瑟·斯密,不僅視他爲先知,更視他爲朋友。約瑟·斯密的好友兼私人秘書便雅憫·詹森回憶道:「以朋友來說,『約瑟先知』是位信實、恆久忍耐、高貴而眞誠的朋友,……以工作夥伴來說,他也是位很容易相處的夥伴——仁慈、慷慨、爽朗、有愛心。……他的娛樂有時是與朋友摔角,更是經常與人腳跟碰腳跟地坐在地上,互相拉木棍來較量力氣,可是他從來沒遇過對手。說笑話、玩看圖猜字、雙韻句配對等等也是他經常從事的娛樂。他更常應邀唱幾首他喜歡的歌。……雖然他交遊廣闊,有時甚至和一些人盡興歡樂,但他從不傲慢自大或言行失當。」1
約瑟·斯密不僅喜歡交友,心地也很仁厚,有位年輕人回憶道:「我到約瑟家;他正好在家,有幾個人坐在圍牆上。約瑟走出來,對我們大家說話。不久之後有個人前來說,有位住在郊區的窮苦弟兄,前天晚上房子被火燒毀,幾乎所有人都說他們很同情那位弟兄。約瑟把手伸進口袋裡拿出五元,說:『我拿出五元向這位弟兄表示同情;各位要拿出多少錢來表示同情呢?』」2
或許就是因爲約瑟·斯密對朋友的大愛,所以當朋友背叛他時,尤其令人難以承受。在納府,先知有些親信的朋友背叛了他,但仍有許多朋友回報先知的忠誠情義,始終支持著他。
威拉·理查就是這樣一位忠心的朋友,他是十二使徒定額組的成員,與約瑟·斯密、海侖·斯密和約翰·泰來一同被關在伊利諾州卡太基的監獄裡。在獄中的那段期間,他們獲准從一樓的牢房換到二樓一間比較舒適的房間。就在他們殉教前不久,獄卒提議把犯人關在房間旁邊的一個鐵牢裡會比較安全。理查長老曾經開業行醫,朋友們都稱呼他「醫生」,約瑟問他:「『如果我們被關進鐵牢裡,你會跟我們一起進去嗎?』這位醫生回答說:『約瑟弟兄,你從未要求我與你一同過河——也從未要求我來到卡太基——更未要求我與你一同鋃鐺入獄——難道你認爲我現在會離棄你嗎?我告訴你我會怎麼做;如果你因叛國罪被判絞刑,我願意代替你受刑,讓你重獲自由。』約瑟說:『不可以』,醫生回答說:『我願意。』」3
約瑟·斯密的教訓
眞正的朋友會彼此撫平憂傷,在患難中友情彌堅。
1842年8月11日,約瑟·斯密寫到他在藏匿期間,有家人和朋友去探望的心情:「對我而言,能找到純眞聖潔的朋友,是何等美好光榮的事啊!這些朋友忠誠、正直、信實。在等候主的時候,他們的心沒有停止跳動,他們的雙膝穩固,並不退縮,又在敵人把憤怒傾洩在我身上的時候,照顧我急迫的需要。……」
「十一日,星期四的晚上,在柴雷罕拉和納府之間河口的一個小島上,我見到這麼一群忠誠友善的朋友,眞讓我感到光榮:那晚我牽著愛妻愛瑪的手,心中滿是歡欣,有說不出的喜悅。她就在這裡,我的妻子,我少年時所娶的妻子,我的心上人。我停頓片刻,回顧過去我們蒙召經歷的一切,許多往事歷歷在目;我想起那經常伴隨我們旅程而來的疲憊與艱辛、悲慟與折磨、喜悅與慰藉,這一切都已成爲我們人生的冠冕。……噢!傾刻間,我內心百感交集,愛瑪又在眼前了,……勇敢、堅定、毫不動搖——永遠不變、摯愛的愛瑪!
「下一個握著我的手的是哥哥海侖,我的親哥哥。我心裡想,海侖哥哥,你的心多麼忠信啊!願永恆的耶和華將永恆祝福的冠冕戴在你頭上,作爲你關心我靈魂的酬賞!我們在一起經歷的不幸何其多;現在敵人又伸出無情的手把我們銬住了。海侖,你的名字將寫在耶和華的律法書上,讓後人仰望你,效法你的懿行。
「我對自己說,紐外·惠特耐弟兄也是其中一位。我們一路走來,歷經多少悲傷;我們這次見面,還要再吃一次苦。你是一位忠誠的朋友,是受難人最能安心信靠的人。願永恆的耶和華也將祝福的冠冕戴在他頭上。他的心是多麼溫暖!他的靈魂是多麼迫切!眞誠關心著那些被眾人驅趕和憎恨的人的福祉!惠特耐弟兄,你不知道我的靈魂和內心與你是多麼緊緊相連。……
「我不想提那神聖夜晚的細節,但是我將永遠銘記在心;我要在這裡寫下這些忠誠朋友的姓名。這些人是我在生活順遂的時候結交的朋友,現在我在憂患中見到他們,他們依舊是我的朋友,而且友誼更加深厚。這些人愛我所服事的神,他們愛我公開倡導的眞理;他們愛其中的美德,也愛那些神聖的教義。這些教義正是我以最深摯的情感和無可否認的熱誠在內心珍藏的。……
「……我希望能夠再見到〔我的朋友們〕,爲他們服務,也安慰他們。只要我還活著,他們就不會沒有朋友;我的心會愛著他們,我的雙手會爲他們工作,就像他們愛我、爲我工作那樣,我會永遠對我的朋友忠誠。我能不感恩嗎?我不能!萬萬不能!」4
1842年8月23日,先知繼續寫道:「在我思索著少數幾位忠誠友人的美德、良好的特質和個性時,我發現……我找回了對朋友的感覺,我現在要把他們的名字寫在主的律法書上——過去十五年來,這些人在每一個危難的時刻都陪伴我——比方說,我敬愛的老兄弟,老約瑟·耐特,在我開始推動主的事工,奠定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根基時,他是最先在我生活所需上給予援助的人之一。十五年來,他始終忠誠、信實、公正、樹立好榜樣、有良好德行、善良,而且不曾動搖。看啊,他是一個正義的人,願全能之神延長這位長者的壽命,願他顫抖、扭曲、衰弱的身體能再強壯起來,噢,神啊,如果您同意,願他永保健康的活力。錫安之子,只要還有一個錫安之子在,就必傳揚他,說:這人是以色列中的忠信者;因此他的名永遠不會被人遺忘。……
「……我思念這少數還健在的忠實友人,也緬懷許許多多已逝的忠實友人,他們對我的許多善舉——尤其是那如兄如父的情誼;自從我被密蘇里州人民追捕以來,腦海中經常浮現他們仁慈待我的情景。……
「還有許多人,是我用至死不渝的心來珍愛的。對這些人,我已經證明了我的忠誠,對這些人,我決心要證明我的忠誠,直到神召喚我,取走我的氣息爲止。」5
友誼維繫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驅散仇恨和誤解。
「我不在乎一個人的品行如何;假如他是我的朋友——眞正的朋友,我就會作他的朋友,向他傳講救恩的福音,給他忠告,幫助他度過難關。
「友誼是『摩爾門教義』的偉大基本原則之一;〔那是預定〕來革新和教化世界的,並使戰事和紛爭止息,讓世人成爲朋友和兄弟。……
「……友誼就像〔施奧多·〕塔利弟兄在鐵舖裡把鐵焊接在一起那樣;用其快樂的影響力把人維繫在一起。」6
「對有智能的人來說,眞誠的友誼必須是出自愛心的友誼,這種愛又必須是出於美德;美德之於宗教,正如光之於耶和華。因此,耶穌才會說:『人爲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約翰福音15:13〕。」7
1839年3月,約瑟·斯密先知和幾位同伴被囚禁在密蘇里州利伯地的監獄時,寫信給教友們:「昨天晚上,我收到幾封信,一封是愛瑪寫的,一封是唐卡羅·斯密〔約瑟的弟弟〕寫的,一封是〔愛德華·〕裴垂治主教寫的,每封信都流露出親切安慰之情。看了來信,令我們甚感寬慰。我們已經很久沒有收到任何消息了;我們讀的這些信就像清新的微風一樣,振奮我們的靈魂,但是我們的喜悅因爲窮人及聖徒們所受的諸多痛苦而摻雜著憂傷。我們無需對你們說,我們的內心充滿憐憫,我們淚如雨下,但是那些未曾無緣無故地被關進監獄的人,是很難了解朋友的聲音是多麼悅耳動聽的。不論是哪一種友誼,都有一個特徵,就是它會喚醒並激發每一種同情憐恤的感覺;它會在瞬間挑起過去的每一件事情;它有如閃電般急切渴望把握現在;它也像虎爪一樣緊抓住未來;它會讓人思前想後,從一件事到另一件事,直到最後所有的怨懟、敵意、仇恨,和過去的歧見、誤解及不當處置都敵不過心中的盼望而一一敗退下去。」8
神的聖徒應當作彼此眞誠的朋友。
1835年8月,先知給一位教友寫了以下這封短箋:「我們記得您的家庭,還有教會初期的那些家庭,你們是最早接受眞理的人。我們記得你們的損失和憂傷。我們最初建立的友誼並沒有中斷;我們和你們一起抵抗邪惡,一同經驗美好的事物,同甘共苦。我們相信,我們的團結合一比死亡更有力量,而且絕對不會潰散。」9
先知談到他1836年1月在嘉德蘭參加的一個筵席:「在紐外·惠特耐主教的家裡參加了一個筵席。這筵席是按照神子的體制辦的,也就是按照救主的指示,邀請了瘸腿的、殘廢的和瞎眼的〔路加福音14:12-13〕。……來的人很多,開飯前,我們唱了幾首錫安的聖詩;我們都很高興,因爲我們先嚐到了聖徒們若聚集在錫安山上,就會傾注在他們頭上的那種喜悅,那時我們能永遠地享受彼此的交誼,也就是上天的祝福,再也沒有人干擾,或讓我們擔心受怕。」10
1839年,約瑟·斯密被關在利伯地監獄時,有一位裴仙蒂·布愛爾姊妹試圖探視他,但是被獄卒拒絕。先知後來寫了一封信給她:「唉,若能見到我們的朋友該有多麼快樂啊!要是有機會和妳講上幾句話,我一定會非常高興,無奈暴政之手高懸當頭。……我希望妳和〔妳的丈夫〕知道,我是你們眞正的朋友。……在監獄裡被關了五月後,若能見上老朋友一面,那種喜悅是無人能用言語形容的。經此牢獄之災後,我的心似乎變得比以往更溫柔敏感了。一想到教會所遭遇的苦難,我的心就不斷淌血。噢,我多麼希望和他們在一起啊!我不怕艱難困苦,只求能讓他們得到舒適與安慰。我渴望能再有這樣的祝福,能在聖徒當中提高我的聲音說話。我願意爲了教導他們而向神傾洩我的靈魂。」11
先知曾在伊利諾州納府作以下的教導,納府當時有許多教友在抵達時幾乎一無所有:「我們對我們當中受苦的人要有同情心。如果這世上有需要培養這種精神,把油和酒倒入受苦者的懷中的地方,那就是這裡了;這個地方的確洋溢著這樣的精神;即便來的是一個受苦的陌生人,他也隨時可以找到一個兄弟和朋友幫忙打理他的生活所需。
「假如我是這世上的窮苦人,能很幸運地在週遭找到一些弟兄和朋友的話,我也會視之爲一項最偉大的祝福的。」12
先知的堂弟喬治·艾伯特·斯密回憶道:「談話結束後,約瑟伸出手來,緊緊把我抱住,說:『喬治,我愛你如同自己的性命。』我感動得幾乎說不出話來。」13
研讀與教導的建議
閱讀本章或準備教課時,不妨思考下列要點。如需其他建議,見第ⅶ-ⅹⅱ頁。
-
本章大部分的故事都講到眞正的友誼在困難時所顯出來的價値。但是在第459頁最下面的那一段裡,便雅憫·詹森談到約瑟·斯密在平安無事時期的友善態度。你從這段描述裡學到什麼?我們花時間與家人朋友歡笑玩耍時,對我們的友誼和家庭關係有何幫助?
-
研讀第463頁第四段。你認爲約瑟·斯密爲什麼說友誼「是『摩爾門教義』的偉大基本原則之一」?復興的福音在哪些方面可以幫助人們彼此以朋友相待?其他的總會會長在與所有人建立友誼方面如何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
複習第463頁第五段。友誼爲什麼就像把鐵焊接在一起?
-
閱讀從第465頁最底下開始的那一段及下一段。注意好心的撒馬利亞人的比喻(路加福音10:34)中所談到的「油和酒」。我們可以做哪些特別的事情來服膺先知的勸告?或效法好心撒馬利亞人的榜樣?
相關經文:1撒母耳記上18:1;箴言17:17;尼腓二書1:30;摩賽亞書18:8-10;阿爾瑪書17:2;教約84:77;88: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