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阿賀拿
教導子女人際關係和服務的力量
2024年6月


「教導子女人際關係和服務的力量」,2024年6月,利阿賀拿

教導子女人際關係和服務的力量

幫助子女在家庭、教會和社區中為人服務,能讓他們現在就體驗真正的幸福,藉此為未來的幸福奠定基礎。

圖像
擦窗戶的兒童

我曾經把七歲的女兒稱作我的祕密武器。我擔任主教時,希望孩子也能參與我的服務。我帶著她一起去拜訪支會成員,這不僅讓我有更多時間與她共處,也常讓原本會緊閉的大門打開。當主教年僅七歲的可愛女兒對你微笑時,你就很難把主教拒於門外。這對我們支會的成員有助益,我相信對我的小女兒也同樣有好處。她不僅看著爸爸去愛人、為人服務,而且從小就學習到,她也可以愛人、為人服務——同時獲得喜樂的祝福。

我們都希望子女茁壯成長,希望他們過著快樂的生活,並享有充滿愛的人際關係。然而,我們所處的世界往往讓這個願望充滿挑戰。許多現代影響力鼓吹孩子要更專注於自我。他們常被灌輸,幸福要從對自己有利的事物中找到。

最權威的社會科學顯示,親社會行為是茁壯成長的關鍵。「親社會」是以一種巧妙的方式來描述救主的這項教導:藉著捨己獻身於愛心服務,我們就會得著自己(和真正的幸福)(見馬太福音10:39)。

但有一種孤獨在社會中蔓延,從兒童遍及年輕成人直至長者。許多人比以往更依賴社群媒體與他人聯繫,然而可悲的是,他們也比以往更與現實生活的人際關係脫節。1

那麼,我們要如何幫助子女了解,有意義的人際關係和有目標的服務會帶給他們更大的喜樂?

將服務與他們的主要身分連結

父母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幫助子女認識自己的身分。今日許多人關注身分的方式,會讓我們四分五裂。他們不重視自己是神家庭的一分子這個身分,反而選擇用一些標籤,阻礙他們去同情和關懷周遭的人。

難怪羅素·納爾遜會長強調,認識自己最重要的身分並將其列為優先是多麼重要:

你是誰?

首先,你是神的孩子。

第二,身為教會成員,你是聖約的孩子。第三,你是耶穌基督的門徒。」2

如果我們首先視自己為神的兒女,就會了解我們每個人都有「神聖的特性和目標」。3也就是說,我們的本質是神聖的,我們有潛能變得像神一樣。祂告訴我們:「這就是我的事工和我的榮耀——促成人的不死和永生」(摩西書1:39)。神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愛我們、祝福和提升我們。「祂做的事,沒有一件不是為了世人的益處」(尼腓二書26:24)。

你看,神遠比我們更知道要做什麼才能快樂。當我們過著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便會與永恆的本質背道而馳,這又有什麼好奇怪的呢?我們會開始感覺缺少目標和幸福。那些人「與神的本性相違……處在一種與幸福相反的狀態下」(阿爾瑪書41:11)。我們的永恆本質,使我們不可能在以自我為中心的不正義生活中找到幸福(見希拉曼書13:38)。

藉著專注於我們神之兒女的真正身分,我們能了解到,我們實際上是弟兄姊妹。知道我們的真正身分,能幫助我們更重視服務和人際關係。我們開始認識到,正如約翰·維特蘇長老所教導的,我們「和全能者成了合夥人,要一起達成永恆救恩計畫的目標」。4我們「與哀者同哀,是的,安慰需要安慰的人,也願意隨時隨地,在所有的事上作神的證人」(摩賽亞書18:9)。

圖像
向女孩展示圖畫的男孩

幫助子女重視人際關係和服務

身為父母,我們可以藉由幫助子女重視人際關係,來幫助他們快樂地生活。失去正向的人際關係,沒有人能茁壯成長。神知道這一點,因此祂完美的計畫將我們置於家庭、支會或分會,以及社區之中。祂知道我們需要這樣,才能學會像祂一樣去愛人、為人服務。正如十二使徒定額組昆丁·柯克長老對我們的提醒:「羅素·納爾遜會長已邀請我們『要更有禮親切、包容不同種族與族裔、以及相互尊重』。這是要我們彼此相愛,也要愛神,並把每個人都視為我們的弟兄姊妹,活出錫安人民的真正樣式。」5

想一想,當孩子明白,神不僅吩咐我們要彼此照顧,還願意與我們共同努力,這會帶來多大的力量!神沒有放手讓我們獨自去服務,祂應許會與我們同行:「你要住在我裡面,而我在你裡面;所以,與我同行」(摩西書6:34)。在愛心服務中與神同行,結果會改變一生。讀一讀以諾在神的幫助下所完成的事工,以及人際關係在建立錫安時的核心作用,那都是我們可以仰賴的有力榜樣。(見摩西書第6~7章。)

幫助子女在家庭、教會和社區中為人服務,能讓他們現在就體驗真正的幸福,藉此為未來的幸福奠定基礎。我們要幫助他們變得更像神,從而體驗神聖生活所創造的喜樂。

十二使徒定額組大衛·貝納長老說明,我們培養基督的品格時,會自然而然去注意外界的需要,懷著愛心去服務他人。6撒但知道這一點,因此他想讓我們轉而只替自己著想。 但我們可以幫助子女了解,愛心服務遠比專注於自己更能有效地創造幸福。俗話說得好:「幫你的弟兄搖槳渡河,看啊,你自己的船也到了彼岸。」7

怎麼做?讓神參與,且「就地舉起」

要幫助子女學會視他人為弟兄姊妹,可以從家庭祈禱開始。多年來,我們在家庭祈禱中都會懇求神祝福我們的家庭。說到「家庭」,我們指(而且特別為之祈禱)的是我們的直系家庭(父母和子女)、親戚、支會家庭和鄰里家庭。我們希望子女能將神安排在我們周遭的人,也視為家庭的一分子。

然後我們起身,努力為祈禱的對象服務。我們讓子女與他們的姑姑阿姨、叔伯舅舅、堂表兄弟姊妹,以及祖父母建立愛的關係。舉例來說,在我天使般母親生命的最後幾年裡,孩子們幫忙一起照顧她。我們做得當然不盡完美,但是我們的努力帶來了改變。

用十二使徒定額組迪特·鄔希鐸長老的話來說,這麼做在許多方面不外乎是「就地舉起」。8當我們腳踏實地,盡力而為,困難的目標也往往會得以達成。我們自己的家庭、教會和社區提供了充足的機會,幫助子女體驗有意義的服務所帶來喜悅。

圖像
年輕人拿著名字卡片走向聖殿

聖約連結的喜樂

你可能已經注意到,教會領袖多麼頻繁地談到留在聖約道路上的重要性。聖約道路不只是一套規則而已。我們所接受的教儀和所立的聖約,是神讓我們與祂,以及與彼此緊緊相繫的方式,能幫助我們變得像祂一樣。它不僅關乎愛神這第一條且最大的誡命,也關乎第二條最大的誡命:愛人。確實,當我們在服務中捨己,我們和子女就會找到真正的自己。■

註:

  1. See Jean M. Twenge, iGen: Why Today’s Super-Connected Kids Are Growing Up Less Rebellious, More Tolerant, Less Happy—and Completely Unprepared for Adulthood (and What That Means for the Rest of Us) (2017).

  2. 羅素·納爾遜,「關乎永恆的選擇」(全球年輕成人祈禱會,2022年5月15日),福音圖書館。

  3. 家庭:致全世界文告」,福音圖書館。

  4. John A. Widtsoe, “The Worth of Souls,” Utah Genealogical and Historical Magazine, Oct. 1934, 189.

  5. 昆丁·柯克,「讓心在正義與合一中交織在一起」,2020年11月,利阿賀拿,第19頁。

  6. 見大衛·貝納,「一項基督般的品格」,2017年10月,利阿賀拿,第50-53頁。

  7. 選自喬治 I.·肯農,「父親的話」,1987年1月,聖徒之聲,第21頁。

  8. 迪特·鄔希鐸,「就地舉起」,2008年11月,利阿賀拿,第53-56頁。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