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
第17章:偉大的救恩計畫


第17章

偉大的救恩計畫

「偉大的救恩計畫應該是一個完全佔據我們注意力的主題,並且要被視爲上天賜給人類的最佳恩賜之一。」

約瑟·斯密的生平

在1831年9月,約瑟·斯密先知和家人搬到俄亥俄州嘉德蘭東南50公里的海蘭,在約翰·詹森和愛麗絲·詹森(又稱艾爾莎·詹森)的家中住了一年左右。先知就在這裡完成約瑟·斯密聖經譯本的大部分工作。

先知稱這項重要的工作爲「我的召喚的一項分枝」1,這工作對我們了解救恩計畫極有幫助。先知在1830年,主吩咐他著手進行詹姆士王欽定本聖經的靈感修訂時開始這項工作。先知一直都知道聖經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並沒有交待得很清楚,他發現摩羅乃在引用聖經章節時,「跟我們在聖經所讀到的略有不同」(約瑟·斯密——歷史1:36)。他翻譯尼腓一書13:23-29時,知道聖經中許多「明白而最寶貴的部分」,包括「主的許多聖約」(尼腓一書13:26)已被取走。

先知後來說:「我相信原作者筆下所寫的聖經。無知的翻譯者、粗心的抄寫者,或者居心叵測、腐敗的教士都犯下很多錯誤。……看看〔希伯來書6:1〕的矛盾——『所以我們應當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一個人如果離開基督教義的原則,如何能在這些原則中得救呢?這很矛盾,我一點也不相信。我要正確翻譯這句話——『所以我們不應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2

約瑟在聖靈帶領下花了三年的時間細查聖經,對其內容作了數千處修訂,復原許多遺失的資料。這些復原的資料對於當前聖經中許多混淆不清的教義,做了精闢清楚的說明。這本針對聖經內容而作的靈感修訂稱爲約瑟·斯密聖經譯本。後期聖徒英文版的詹姆士王欽定本聖經目前收錄了約瑟·斯密譯本中的數百個章節。

翻譯聖經是先知個人在屬靈教育上很重要的一環,也在開啓福音眞理的復興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在修訂新舊約時,經常得到啓示來澄清或闡釋聖經章節。先知透過這方式從主那裡接受許多教義,包括現今收錄在教義和聖約第7476778691篇及其他許多篇的部分內容。

1830年6月先知剛開始翻譯聖經時,主向他顯示一份篇幅很長的摩西寫作,這篇文章後來成爲無價珍珠摩西書第1章,記載的是摩西見到神並和祂交談的異象。該異象如此偉大,約瑟·斯密稱之爲一份「珍品」及「力量泉源」3。神在這異象中將偉大救恩計畫的重要目的教導給摩西:

「主神對摩西說:……看啊,這就是我的事工和我的榮耀——促成人的不死和永生」(摩西書1:37,39)。

救恩計畫裡的教義、教儀和應許都透過約瑟·斯密先知在這後期時代向世人透露。先知清楚了解該計畫的重要,他說:「偉大的救恩計畫應該是一個完全佔據我們注意力的主題,並且要被視爲上天賜給人類的最佳恩賜之一。」4

約瑟·斯密的教訓

前生時,耶穌基督被揀選成爲救主,而我們都選擇接受救恩計畫。

「在天上的第一個組織裡,我們都在場,目睹救主被揀選、指派和救恩計畫被擬定,而我們都承認該計畫。」5

「主〔是〕麥基洗德聖職體制中永遠的祭司,是世界奠基前就受膏抹的神子〔見詩篇110:4〕。」6

「耶穌基督的救恩是爲全人類詳細規畫的,爲要戰勝魔鬼;……所有的人都要受苦,直到服從基督爲止。

「天上的爭論是——耶穌說有一些靈魂不會得救;魔鬼則說他能拯救他們全部,並在天庭議會提出他的計畫,結果與會者表決支持耶穌基督。魔鬼因此起來反抗神,而和所有與他共謀的靈一同被趕下去。」7

我們是永恆的;只要我們服從神的律法就能繼續進步,最後得到超升。

約瑟·斯密先知於1833年5月從主那裡得到以下啓示,後來記錄在教義和聖約93:29:「人在太初也與神同在。智能或眞理之光,不是創造或製造出來的,確實也是不可能的。」先知在1844年4月教導説:「我有另一個主題要詳論,那是爲了使人超升的;……這與死者復活的主題有關,我指的就是靈魂,即人的心智,那不死的靈體。它是從哪裡來的?所有飽學之士和神學博士都說是神在太初創造的,但事實並非如此:這想法會貶損我對人類的評價。我不相信這教義,我知道得更清楚。聽著,世界各端的人,因爲神這樣告訴過我;既使你們不相信我,也不會使眞理失效。……

「我講的是人類靈魂的不死。若說靈的智能是不死的,但卻有一個開始,這合理嗎?靈的智能沒有起始,也沒有終止。這才是好的邏輯。凡有起始的,也會有終止。從來沒有一個時候是沒有靈存在的。……

「……我從手指上取下戒指,把它比作人的心智——那不死的部分,因爲它沒有開始。如果把它切成兩半,它就有開始和終止,但將它連合起來,又是一個永恆的環。人的靈也是這樣。像主活著一樣,如果有個開始,也將有個終止。從創世以來所有愚蠢的人和博學聰明的人都說人的靈有開始,並表示其必有終止;如果這說法是正確的,那麼靈魂肉體毀滅的說法也就是正確的了。但我是對的,我有膽量從屋頂上宣講,神從來沒有力量創造人的靈。神自己不能創造自己。

「智能是永恆的,存在於自我存在的原則上。它生生世世都是靈,不是被創造出來的。神差遣進入這世界的所有心智和靈都是可以擴大的。

「人的首要原則就是人與神一同自我存在。神處身於諸靈與榮耀之中,因爲祂更有智慧,因此覺得應該制定律法,好讓其他的靈有機會像祂一樣進步。我們與神的關係置我們於一種能夠增進知識的情況。祂有權力制定律法,以指導那些較軟弱的靈,使他們能與祂一同超升,好使他們能有漸增的榮耀,以及使他們在靈的世界得救所必需的一切知識、力量、榮耀與智慧。」8

「我們認爲,神所創造的人是具有能接受教誨的心智的,人的智能也能隨他們對上天傳達給智者的光所投注的注意和努力程度而擴大;人越接近完全,他的觀察越清楚,他的喜樂也越大,直到他克服了生活中的邪惡且失去犯罪的慾望;並達到像古人那麼大的信心,使他圍繞在造物主的權力和榮耀中,並被提上去與祂同住。但我們認爲這種境界是無人能一蹴可及的。」9

我們來到世上取得身體、獲得知識並透過信心克服死亡。

「大家都知道人難免一死。重要的是,我們應了解生老病死的理由和原因,以及神對我們來到世上,在此受苦,和離開人世的計畫和目的。我們出生,然後死亡消逝,不再存在世上,其目的何在?想必神應會啓示一些與這主題相關的事,而我們也應比學習其他主題更努力地去學習這個主題。我們應日以繼夜地學習,因爲世人對他們眞正的情形和〔與神的〕關係懵懂無知。」10

「世界奠基時,神的計畫是讓我們接受殿堂〔身體〕,然後透過忠信,克服死亡並復活,藉此獲得榮耀、光榮、力量和主權。」11

「我們來到這世界,爲的是取得身體,然後在高榮國度將之純潔地呈獻在神面前。偉大的幸福原則在於擁有身體。魔鬼沒有身體,這就是他的懲罰。他能附著在人的身體時就很高興;他被救主趕出時,請求能到豬群裡去,顯示他寧可有豬的身體,也不願沒有身體。有身體的個體有力量支配沒有身體的個體。」12

「救恩是爲了將人救離所有的敵人;人在戰勝死亡之前,並不算得救。……

「永恆世界的靈和這世界的靈一樣。那些曾出生於這世界並獲得軀體,然後死亡、復活並獲得榮耀身體的靈,將優於那些和魔鬼一樣沒有獲得身體或沒有保有第一地位的靈。魔鬼的懲罰是他不能像世人一樣有身體。」13

「知識的原則就是救恩的原則,忠信勤勉的人就可以了解這原則;沒有獲得足以得救的知識的人,必被定罪。救恩的原則可經由對耶穌基督的知識賜給我們。

「救恩,確實地說,就是戰勝所有的敵人,把他們收服在腳下。我們今生有力量讓所有的敵人臣服於我們腳下,並且在來生有知識戰勝所有的惡靈時,就得救了;就像耶穌,祂要把一切仇敵收服在腳下,等最後一個敵人死亡後,才能作王〔見哥林多前書15:25-26〕。

「這裡有些原則或許只有少數人思考過。除非得到軀體,否則沒有人能獲得這救恩。

「在這世上,人性原本就是自私,充滿野心,想盡辦法要超越他人的;但也有些人願意像造就自己那樣去造就他人。在另一個世界也是這樣,有各種不同的靈,有些靈設法要超越其他的靈。路西弗墜落時就是這樣的情形,他力圖做非法的事,因此被趕下來。據說他誘走許多靈跟從他;而對他最嚴厲的懲罰就是不能得到軀體。這就是他的懲罰。」14

神已賜給我們道德選擇權及擇善棄惡的力量。

「世人若想獲得救恩,就必須在離開今生以前,服從在世界奠基前已由不可變更的命令所訂立的一些規則和原則。……天上屬靈世界及天上屬靈人物的組織,是合乎最完美的秩序,也是最和諧的:這些世界和人物的限制和範疇已無可變更地確立,並且他們在天上那個階段時已自願表示同意,我們的第一對祖先也在世上表示同意。因此,對於所有盼望永生的人而言,接受並同意永恆眞理的原則是很重要的。」15

「按照神的按立,每個人都有選擇權。祂賦予世人道德選擇權,賜給他們力量選擇善惡;人可以透過在今生行走聖潔的道路來追求良善,這會帶來內心的平安,在聖靈中享有喜樂,並在來生在祂右邊享有完全的喜樂和幸福;人也可以追求邪惡的行徑,在罪惡中度日並違抗神,因而在今生爲自己的靈魂招來懲罰,在來生造成永恆的失落。」16

「撒但無法用他的詭計誘惑我們,除非我們內心同意並屈服。我們與生俱來就有能力抗拒魔鬼;若非如此,我們就稱不上是可以自由選擇的人了。」17

「除非我們讓魔鬼有機可乘,否則他沒有力量轄制我們;在我們抗拒來自神的事物的那一刻,魔鬼就得到了力量。」18

1841年5月16日,先知對聖徒演講:「約瑟·斯密會長……發現我們做壞事後常怪罪撒但,但是如果他是我們行惡的罪魁禍首,世人就不能被定罪了。魔鬼不能強迫人類做壞事,這一切行爲都是自願的。凡抗拒神的靈的人都容易受誘惑,拒絕領受這樣偉大榮耀的人也將失去與上天交往的機會。神不會以任何方式強迫人,魔鬼則沒有能力這麼做;因此許多人〔對於這些問題〕所抱持的這種想法實在是荒唐可笑。」19

伊莉莎·舒記載道:「〔約瑟·斯密〕說他不擔心我們在美德的道路上進步太快。要抗拒邪惡,這並不危險;神、人及天使不會降罰那些抗拒一切惡事的人,惡魔則沒有能力這麼做;魔鬼無法毀滅那些抗拒一切惡事的純潔靈魂,就像他無法推翻耶和華一樣。」20

研讀與教導的建議

閱讀本章或準備教課時,不妨思考下列要點。如需其他建議,見第ⅶ-ⅹⅱ頁。

  • 有關救恩計畫和人生目的的明確眞理,有哪些是由於約瑟·斯密先知得到了啓示我們才知道的?這些眞理曾如何幫助你?

  • 約瑟·斯密教導,我們「應比學習其他主題更努力地去學習〔救恩計畫〕這個主題」(第211頁),並且應該是「完全佔據我們注意力的主題」(第208頁)。我們可透過哪些方法學習救恩計畫?我們忙於日常生活時,如何讓救恩計畫完全佔據我們的注意力?我們可用哪些方法教導他人救恩計畫?

  • 複習約瑟·斯密有關天庭會議和人類永恆本質的教導(第209-211頁)。知道這些教義爲什麼會是你今生的祝福?

  • 先知約瑟見證:「神差遣進入這世界的所有心智和靈都是可以擴大的」(第210頁)。你認爲這是什麼意思?這眞理如何影響你面對挑戰的態度?如何影響你對個人價値和能力的想法?如何影響你對待別人的方式?

  • 閱讀從第210頁最下面開始的段落。思考當我們對上天傳達的光投注注意和努力時所會得到的祝福。

  • 複習約瑟·斯密有關具有肉體的重要的教導(第211-213頁)。這知識對我們照顧自己的身體有何影響?

  • 閱讀第213頁最後一段和214頁第一段。思考在運用選擇權時,這些教導對你有何意義。我們可以做哪些事來抗拒撒但的影響?

相關經文:尼腓二書2:259:6-12阿爾瑪書34:31-33教約76:25-32101:78亞伯拉罕書3:22-25

註:

  1. History of the Church, 1:238; from “History of the Church” (manuscript), book A-1, p. 175, Church Archives, 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 Salt Lake City, Utah.

  2. History of the Church, 6:57-58;分段改變,摘自約瑟·斯密在1843年10月15日於伊諾州納府的講道;威拉·理查報導;亦見第562頁,附錄,第3項。

  3. History of the Church, 1:98; from “History of the Church” (manuscript), book A-1, miscellaneous papers, Church Archives.

  4. History of the Church,2:23; from “The Elders of the Church in Kirtland, to Their Brethren Abroad,” Jan. 22, 1834, published in Evening and Morning Star, Apr. 1834, p. 152.

  5. Quoted by William Clayton, reporting an undated discourse given by Joseph Smith in Nauvoo, Illinois; in L. John Nuttall, “Extracts from William Clayton’s Private Book,” p. 7, Journals of L. John Nuttall, 1857-1904, L. Tom Perry Special Collections,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Provo, Utah; copy in Church Archives.

  6. 摘自刊載於1842年9月1日的時代與季節之社論「洗禮」,第905頁;改用現代英文拼法和大寫;約瑟·斯密是該期刊的編輯。

  7. History of the Church, 6:314;摘自約瑟·斯密在1844年4月7日於伊利諾州納府的講道;惠福·伍、威拉·理查、陶姆斯·布羅克及威廉·克雷頓報導。

  8. History of the Church, 6:310–12;摘自約瑟·斯密在1844年4月7日於伊利諾州納府的講道;惠福·伍、威拉·理查、陶姆斯·布羅克及威廉·克雷頓報導;亦見第562頁,附錄,第3項。

  9. History of the Church, 2:8; from “The Elders of the Church in Kirtland, to Their Brethren Abroad,” Jan. 22, 1834, published in Evening and Morning Star, Feb. 1834, p. 135.

  10. History of the Church, 6:50;摘自約瑟·斯密在1843年10月9日於伊利諾州納府的講道;威拉·理查和時代與季節的報導,1843年9月15日,第331頁;本期時代與季節延遲出刊。

  11. Quoted by Martha Jane Knowlton Coray, reporting a discourse given by Joseph Smith on May 21, 1843, in Nauvoo, Illinois; Martha Jane Knowlton Coray, Notebook, Church Archives.

  12. Quoted by William Clayton, reporting an undated discourse given by Joseph Smith in Nauvoo, Illinois; in L. John Nuttall, “Extracts from William Clayton’s Private Book,” pp. 7-8, Journals of L. John Nuttall, 1857-1904, L. Tom Perry Special Collections,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Provo, Utah; copy in Church Archives.

  13. History of the Church, 5:403;摘自約瑟·斯密在1843年5月21日於伊利諾州納府的講道;威拉·理查報導;亦見第562頁,附錄,第3項。

  14. History of the Church, 5:387–88;摘自約瑟·斯密在1843年5月14日於伊利諾州耶隆的講道;惠福·伍報導;亦見第562頁,附錄,第3項。

  15. History of the Church, 6:50–51;分段改變;摘自約瑟·斯密在1843年10月9日於伊利諾州納府的講道;威拉·理查和時代與季節的報導,1843年9月15日,第331頁;本期時代與季節延遲出刊。亦見第562頁,附錄,第3項。

  16. History of the Church, 4:45,註腳;摘自總會會長團和高級諮議給住在俄亥俄州嘉德蘭西邊聖徒的信;1839年12月8日,伊利諾州克貿斯,刊載於1839年12月的時代與季節,第29頁。

  17. Quoted by William P. McIntire, reporting a discourse given by Joseph Smith in early 1841 in Nauvoo, Illinois; William Patterson McIntire, Notebook 1840-45, Church Archives.

  18. Quoted by William Clayton, reporting an undated discourse given by Joseph Smith in Nauvoo, Illinois; in L. John Nuttall, “Extracts from William Clayton’s Private Book,” p. 8, Journals of L. John Nuttall, 1857-1904, L. Tom Perry Special Collections,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Provo, Utah; copy in Church Archives.

  19. History of the Church, 4:358;括號內爲原文;分段改變;摘自約瑟·斯密於1841年5月16日在伊利諾州納府的講道;1841年6月1日的時代與季節報導,第429頁。

  20. History of the Church, 4:605;使用現代標點符號;摘自約瑟·斯密於1842年4月28日的講道;伊莉莎·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