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會會長的教訓
第28章:傳道服務:神聖的召喚,榮耀的事工


第28章

傳道服務:神聖的召喚,榮耀的事工

「在説了一切的話後,最偉大且最重要的職責就是宣講福音。」

約瑟·斯密的生平

聖徒住在嘉德蘭的最後幾年間,許多教友、甚至連教會的一些領袖都叛教了。教會似乎正經歷一段危機時期。先知寫道:「在這狀況下,主向我啓示:爲了祂教會的救恩,必須採取一項新措施。」1這項「新措施」是一則關於派遣傳教士到英國宣揚福音的啓示。

十二使徒定額組成員禧伯·甘回憶道:「1837年6月1日左右,我坐在……嘉德蘭聖殿裡,先知約瑟走向我,然後輕聲對我說:『賀博弟兄,主的靈對我低語說:「讓我的僕人賀博到英國傳播我的福音,以打開那國家的救恩之門。」』」2甘長老想著這樣的任務,深感力不從心,說:「我覺得自己是神最軟弱無能的僕人。我問約瑟,我到那裡後該說些什麼;他告訴我去求問主,祂必引導我,讓那〔指示〕他的同一個靈透過我講話。」3

先知也向在嘉德蘭的奧申·海德、威拉·理查、約瑟·斐亭,以及在加拿大多倫多的以撒·羅素、約翰·斯耐達和約翰·古德生發出召喚。這些弟兄要隨同甘長老到英國傳教。他們在紐約市會合後,於1837年7月1日搭上Garrick號,航向英國。這是教會首次在北美境外傳道,這些傳教士在英國的第一年就帶領了2,000多位歸信者加入教會。甘長老快樂地寫信給先知說:「約瑟,榮耀歸給神,主在這些國家中與我們同在!」4

使徒們第二次到英國傳教是先知在納府指示的,其中包括十二使徒中大多數的成員並由百翰·楊帶領。他們於1839年秋啓程,1840年抵達英國。他們開始在那裡工作,並在1841年底前帶領了6,000多位歸信者加入教會,應驗了主要爲祂教會的救恩採取一項「新措施」的應許。

約瑟·斯密繼續從納府派遣傳教士到世界各地去。奧申·海德長老於1841年抵達英國,隨後又奉派到耶路撒冷傳教。他帶了約瑟·斯密寫的推薦信,證實「該文件持有人乃耶穌基督忠信且配稱的傳教士,乃本教會在海外的代表和代理人,……與猶太人祭司、領袖和長老晤談。」51841年10月24日,海德長老跪在耶路撒冷的橄欖山上,懇求天父「按照聖先知的預言」奉獻並聖化那片土地「作爲聚集猶大分散的遺裔之用」。6海德長老然後啓程前往德國,爲教會在那裡的成長奠立初步的根基。

1843年5月11日,先知召喚阿狄生·普瑞特、挪亞·羅傑滋、便雅憫·葛瑞德和諾頓·韓克斯等長老到南太平洋諸島傳教。這是教會第一次派人到幅員如此廣大的區域傳道。韓克斯長老死在海上,普瑞特長老旅行到澳大利亞群島,在那裡的土布艾島教導福音。羅傑滋長老和葛瑞德長老則繼續前往大溪地,那裡有數百人因他們的工作而受洗。

聖徒在約瑟·斯密的領導下向前邁進,完成主的吩咐:「你們要往普天下去;凡你們不能去的地方,就要把你們的見證傳去,好讓那見證從你們那裡傳給普天下所有的人聽」(教約84:62)。

約瑟·斯密的教訓

傳道服務是一項聖工;有信心、美德、勤勉、愛心,就能從事這事工。

「在說了一切的話後,最偉大且最重要的職責就是宣講福音。」7

1840年12月,約瑟·斯密寫信給在英國傳教的十二使徒定額組成員和其他重職領袖:「親愛的弟兄們,我要你們知道,我不是對整個地面上發生的事漠不關心;而目前進展的各種活動中,沒有一件比你們現在所從事的榮耀事工更重要;因此我對你們的期望甚爲殷切,希望你們的美德、信心、勤勉和愛心能讓你們配得上彼此,配得上基督的教會以及你們在天上的父;藉著天父的恩典你們已蒙得這麼神聖的召喚,被賦予能力去履行落在你們身上的重責大任。根據我接獲的消息,我可以很肯定地說,我很欣慰你們並沒有怠忽職守;你們如此勤勉、忠信,必會獲得所事奉的這位神的讚許和世界各地聖徒的祝福。

「福音傳遍英國各地確實令人高興;這讓爲此項事工受盡辛勞和折磨的人,感到無比的激動。這些人從一開始就是福音的忠實擁護者,對於宣導福音更是不遺餘力,即使周遭的環境惡劣,四面八方盡是破壞和威脅——但它像一艘無懼的帆船,歷經風浪卻絲毫無損,它揚起帆來,高貴地乘風破浪而行,讓人更清楚知道船身的堅固,以及船長、舵手、船員的經驗與能耐。……

「愛是神所具有的主要特質之一,任何渴望成爲神的兒子的人都應當彰顯出這種特質。一個充滿神之愛的人,不會只滿足於造福自己的家人,反而會推己及人,渴望造福全人類。就是這種感覺,讓你們願意拋棄家裡安逸的生活,去祝福那些有資格獲得不朽但還不認識眞理的人;因爲你們願意這麼做,我祈求上天將上好的祝福賜給你們。」8

我們要以溫順謙恭的態度教導福音的單純眞理,勿與他人爭辯他們的信仰。

「噢,你們以色列的長老啊,側耳聽我的聲音;你們到世人之中宣講時,要說出你們被派去說的事;要宣講並大聲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悔改,來信福音。』要宣告首要原則,遠離深奧神祕之事,以免被打倒。……宣講主吩咐你們去宣揚的事,即悔改和赦罪的洗禮。」9

「我說過也解釋過,對世界宣講最後的審判是徒然的,只要宣講簡單的福音。」10

「長老們〔要〕出去……謙恭沈著地宣講耶穌基督及其被釘十字架的事蹟;不要因別人的信仰、宗教體制不同而與人爭辯,只要亦步亦趨地向前邁進。這是我以誡命的方式說的;凡不遵守的,必招來迫害,凡聽從的,將一直充滿聖靈;這就是我的預言。」11

「長老們如有任何機會可以宣講福音的首要原則,就不要保持沈默。不要指責其他教派,也不要批評他們的教條,只要宣揚基督和祂被釘十字架,以及對神和對世人的愛;……藉此,可能的話,我們就可消弭世人的偏見。內心要溫順謙恭,我們列祖的神耶和華必永遠與你們同在。」12

「注意這個關鍵,爲了基督也爲了你們自己的靈魂,你們要聰明行事。你們奉派出去不是受教導,而是去教導。讓所說的每一句話都優雅得體。務要儆醒謹守。這是警告的日子,不是多話的日子。在神、在人面前都要行事誠實。……在與人的一切〔交往〕中要誠實、開誠佈公、無所隱瞞。〔見教約43:1563:58〕。」13

喬治·艾伯特·斯密於1835年出發去傳教前,曾拜訪他的堂哥約瑟·斯密先知。喬治·艾伯特·斯密記載:「我要求去見堂哥約瑟一面。他給了我一本摩爾門經,並握著我的手,說:『講道要簡潔,禱告要簡短,以虔敬的心說出你的教導。』」14

我們按照靈的指示教導福音。

「大家要藉著聖靈的力量及影響宣講福音;沒有聖靈,就沒有人能宣講福音。」15

「保羅說向甚麼樣的人,他就做甚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見哥林多前書9:22〕,末世時代的長老們也要如此;他們被派遣出去宣揚福音,警告世人將來的審判,我們相信,他們根據耶穌基督的啓示,在靈的指示下教導時,他們必能宣揚眞理而且必會興旺,毫無怨言。因此我們沒有新的誡命要給你們,只想勸勉長老和教友們,要按照神口中發出的每一句話生活〔見馬太福音4:4〕,以免無法獲得保留給忠信者的榮耀。」16

先知在1839年10月舉行的一次教友大會上演講:「〔約瑟·斯密〕會長開始就傳播福音方面的事給予長老們指示,他向他們強調獲得聖靈的必要性,這樣他們才能藉著從天降下的聖靈教導;他也要他們謹愼,不要談論那些無法清楚用神的話說明的主題,因爲這樣必引起臆測和爭論。」17

1840年5月14日,約瑟·斯密從納府寫信給已啓程前往聖地傳教的奧申·海德長老及約翰·裴治長老:「不要因工作艱鉅而灰心;只要謙卑、忠信,你們就可以說:『大山哪,你算甚麼呢?在所羅巴伯面前,你必成爲平地』〔見撒迦利亞書4:7〕。把以色列分散的祂已應許要聚集他們;因此只要你們成爲這偉大事工的工具,祂必賜給你們權力、智慧、體力、智能,以及每一樣必要的條件;讓你們的心智不斷地擴展,直到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擴及至永恆,領悟耶和華各樣偉大的作爲和榮耀。」18

我們爭取機會教導福音並見證其眞實性。

1832年秋,約瑟·斯密和紐外·惠特耐主教從俄亥俄州嘉德蘭一起旅行到美國東部。10月13日,先知從紐約市寫信給愛瑪·斯密:「當我想到這座大城市就像尼尼微一樣,有超過20萬人分不清他們的左右手,我的心就充滿對他們的憐憫。我決定要在這個城市提高聲音,把結果交給神,萬事都掌握在祂的手中,祂不會讓我們的一根頭髮落在地上而不被注意的。……

「我曾跟少數人談話,這讓我很滿意,有一位從紐澤西來的年輕人,長得非常英俊,但表情十分嚴肅,他走過來坐在我身旁,開始跟我談論霍亂的事情。我得知他曾得過霍亂,而且幾乎因此喪命。他說主因某些睿智的目的保全了他的性命。我把握這個機會,和他展開很長的對話。他顯然很樂於接受我的教導,並且非常喜歡跟我在一起。我們一直談到深夜,最後決定暫時打住,等到隔天再聊。但是後來由於他有一些事情待辦,被耽擱了,直到船隻即將啓航,必須離開時,他才來找我,向我道別,我們依依不捨地分別。」19

紐外·惠特耐的妻子伊利莎白·安恩回憶她丈夫於1832年陪約瑟·斯密旅行到美國東部的情形:「外子陪同約瑟先知旅行到東岸的許多城市,分享他們的見證,並爲在嘉德蘭蓋聖殿一事籌款,同時也在密蘇里州購買土地。……他對外子說:『要是他們拒絕我們,他們還是會有我們的見證,因爲我們會把見證寫下來,放在他們的門口和窗台上。』20

1834年,約瑟·斯密在密西根州龐迪亞克的一棟學校校舍裡講道。愛德華·史蒂文生當時在場,他回憶那次經驗:「1833年間有兩位摩爾門長老在這學校操場上介紹復興的福音;約瑟·斯密先知於1834年的那次講道,其震撼力是這十九世紀以來未曾見過的。……我清楚記得這位年輕先知所講的許多話,因爲他講得很簡單,但其力量卻令所有在場的人難以抗拒。……

「他舉起手,說:『我要見證神的存在,因爲在1820年春天,我在一個安靜的樹林裡祈禱時,在光天日化之下看到祂。』他進一步見證永恆的父神指著另一位與祂相像的人物,說:『這是我的愛子,聽祂說。』噢,這些話讓我整個人爲之振奮!能看到這個人像古代的使徒保羅一樣,勇敢地作證他曾站在耶穌基督面前,讓我內心充滿無法言喻的快樂!……

「……接連舉行了幾次聚會,先知都參加了,最有意思的是,摩爾門經三位見證人也都在場。先知拜訪這分會時,見證他被指示要組織一個教會,其樣式就像耶穌當初組織的教會一樣,有十二使徒、七十員、長老、恩賜與祝福,以後還有神蹟,正如馬可福音第十六章所記載的一樣。……約瑟說:『身爲神的僕人,我應許你們,只要你們悔改,接受赦罪的洗禮,你們就會接受到聖靈。』」21

1838年11月,先知被帶離密蘇里州遠西城,在密蘇里州里奇蒙入獄期間,他繼續教導福音:「幾位先生女士前來探望我們。其中有位女士一來,就很不客氣地問士兵們,哪個囚犯是『摩爾門教』崇拜的神?有個守衛笑了,指著我說:『就是他。』這位女士於是轉向我,問我是否自稱是主和救主?我回答,我只不過是個凡人,是耶穌基督派來宣講福音、傳揚救恩的傳道者。

「這回答令這位女士大爲吃驚,於是她開始詢問我們的教義,我向她和她同行的朋友講道,也向那些好奇的士兵講道,他們全神貫注地聽我講述記載在使徒行傳第二章的教義,即對耶穌基督的信心、悔改、赦罪的洗禮,以及聖靈的應許〔見使徒行傳2:38-39〕。

「這位女士聽了很滿意,在士兵可聽見的範圍內讚美神,祈求神保護並解救我們,然後離去。」22

以下是丹·瓊斯回憶先知在卡太基監獄殉教前一晚發生的事:「約瑟向守衛們作了強有力的見證,見證摩爾門經的神聖眞實性、福音的復興、天使的施助,以及神國已再次在世上建立,他是爲了這些才被捕入獄的,而不是因爲他觸犯了神或世人的任何律法。」23

研讀與教導的建議

閱讀本章或準備教課時,不妨思考下列要點。如需其他建議,見第ⅶ-ⅹⅱ頁。

  • 複習第327-329頁,注意在先知約瑟·斯密的指示下所組織起來的傳道工作。那些早期傳教士的工作曾否在哪些方面對你產生影響?若有,是如何影響了你?

  • 閱讀從第330頁底下開始的那一段,思考「愛」何以能像先知所描述的那樣影響我們。要成爲有效率的傳教士,我們還需要具備哪些品格?(例見第330-331頁。)

  • 有關傳教士要教導什麼及如何教導,複習先知約瑟·斯密怎麼說(第331-333頁)。我們爲什麼要教導福音的「首要原則」?與別人爭辯宗教方面的議題,可能會有哪些後果?你認爲教導福音時「讓所說的每一句話都優雅得體」是什麼意思?

  • 複習第332頁第二段。聖靈以何種方式引導你分享福音?爲什麼沒有聖靈就無法宣講福音?

  • 複習第333-336頁所述約瑟·斯密的經驗。我們從這些經驗中可學到哪些關於分享福音的事?

  • 我們可以用哪些方式來積極爭取與別人分享福音的機會?我們可以用哪些方法爲這樣的機會準備自己?我們如何讓家人參與傳教工作?

相關經文:馬太福音28:19-20尼腓二書2:8阿爾瑪書26:26-37教約4:1-731:3-5

註:

  1. History of the Church, 2:489; from “History of the Church” (manuscript), book B-1, p. 761, Church Archives, 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 Salt Lake City, Utah.

  2. Heber C. Kimball, “Synopsis of the History of Heber Chase Kimball,” Deseret News, Apr. 14, 1858, p. 33;改用現代標點符號和英文大寫。

  3. Heber C. Kimball, Deseret News, May 21, 1862, p. 370;改用現代英文大寫。

  4. 引自Orson F. Whitney,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20, p. 33.

  5. 約瑟·斯密和其他人給奧申·海德的推薦信,1840年4月6日,伊利諾州納府,刊載於1840年4月的時代與季節,第86頁。

  6. Orson Hyde, A Voice from Jerusalem, or a Sketch of the Travels and Ministry of Elder Orson Hyde (1842), p. 29

  7. History of the Church, 2:478;摘自約瑟·斯密於1837年4月6日在俄亥俄州嘉德蘭的講道;刊載於1837年4月Messenger and Advocate,第487頁。

  8. History of the Church, 4:226–227;改用現代標點符號和文法;摘自約瑟·斯密給十二使徒的信,1840年12月15日,伊利諾州納府,刊載於1841年1月1日的時代與季節,第258頁;此信的日期在教會史中誤植爲1840年10月19日。

  9. History of the Church, 5:344;改用現代英文拼法;摘自約瑟·斯密於1843年4月8日在伊利諾州納府的講道;威拉·理查和威廉·克雷頓報導。

  10. History of the Church, 4:11;摘自約瑟·斯密於1839年9月29日在伊利諾州克貿斯所給的指示;雅各·穆赫蘭報導。

  11. History of the Church, 2:431;摘自約瑟·斯密於1836年3月30日在俄亥俄州嘉德蘭所給的指示。

  12. 約瑟·斯密和其他人給何西結·派克的信,1835年8月31日,俄亥俄州嘉德蘭;in “The Book of John Whitmer,” p. 80, Community of Christ Archives, Independence, Missouri; copy of “The Book of John Whitmer” in Church Archives.

  13. History of the Church, 3:384;摘自約瑟·斯密於1839年7月2日在愛阿華州蒙特羅絲的講道;惠福·伍和威拉·理查報導。

  14. George A. Smith, “History of George Albert Smith by Himself,” p. 36, George Albert Smith, Papers, 1834–75, Church Archives.

  15. History of the Church, 2:477;摘自約瑟·斯密於1837年4月6日在俄亥俄州嘉德蘭的講道;刊載於1837年4月Messenger and Advocate,第487頁。

  16. History of the Church, 5:404;約瑟·斯密致時代與季節主編的信函,1843年5月22日,伊利諾州納府,刊載於1843年5月15日的時代與季節,第199頁;本期時代與季節延遲出刊。

  17. History of the Church, 4:13;摘自約瑟·斯密於1839年10月6日在伊利諾州克貿斯的講道;刊載於1839年12月的時代與季節,第31頁。

  18. History of the Church, 4:128–129;摘自約瑟·斯密給奧申·海德和約翰·裴治的信,1840年5月14日,伊利諾州納府。海德長老完成在聖地的傳道,裴治長老繼續留在美國。

  19. 約瑟·斯密給愛瑪·斯密的信,1832年10月13日,紐約州紐約市;基督社區檔案室,密蘇里州獨立城。

  20. Elizabeth Ann Whitney, “A Leaf from an Autobiography,” Woman‘s Exponent, Oct. 1, 1878, p. 71; spelling, punctuation, and capitalization modernized.

  21. Edward Stevenson, “The Home of My Boyhood,” Juvenile Instructor, July 15, 1894, pp. 443–45; punctuation and grammar modernized; paragraph divisions altered.

  22. History of the Church, 3:200–201;約瑟·斯密從遠西城被押往密蘇里州獨立城時,於1838年11月4日在密蘇里河附近的講道;帕雷·普瑞特報導。

  23. History of the Church, 6:600;約瑟·斯密於1844年6月26日在伊利諾州卡太基監獄所作指示的紀錄;丹·瓊斯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