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一份重責大任」,聖徒:耶穌基督的教會在後期時代的故事,第二冊,沒有不潔的手,1846-1893(2020)
第24章:「一份重責大任」
第24章
一份重責大任
喬治·肯農在1869年5月19日德撒律晚報(Deseret Evening News)的社論中寫道:「合作社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領地內絕大多數需要合作社之處。讓領地內每位女性都參與合作社的運作吧,這樣一來,就像水往低處流一般,這些合作社自然也會生意興隆。」1
這篇社論針對婦女及其對合作社運動之重要性所提出的觀點,讓鹽湖城第十五支會的慈助會會長莎拉·甘印象深刻。聖徒若要成為一群自給自足的人,合作是至關重要的。合作社出售的許多商品都是婦女製作的,她們也常去那裡購物。
百翰·楊教導,建立錫安所投入的一切心力,無論多麼平凡,都是主的神聖事工。他最近呼籲聖徒,只在合作社和店面出現「歸主為聖」字樣的其他商家購物。婦女們支持這些商店,就會嘉惠聖徒,而不是讓教會外的商人獲益。2
莎拉和她的慈助會已經在提倡合作這個理念。她們去年就開始建造支會的慈助會會館。這棟新會館有兩層樓,樣式仿照納府的約瑟·斯密商店;最早的慈助會就是在那裡成立的。會館二樓有一間工作室,專門讓婦女進行崇拜,及舉辦藝術和科學活動。她們會在一樓經營合作社,販售和交易由慈助會成員製作的羊毛布匹、棉線、地毯、水果乾、軟皮平底鞋和其他商品。3這個會館和其他小型合作社一樣,也可作為城裡最大的合作社「錫安合作商業機構」(Z.C.M.I.)的零售經銷商。
慈助會會館完工時,將是教會中第一棟這類的建築。慈助會通常在家宅中或支會教堂裡聚會,不過莎拉一直希望能有個場所,讓第十五支會的婦女培養和增強神賦予她們的能力和才能。她是最初成立於納府的慈助會創始會員。4
過去一年來,莎拉一直積極促成會館的興建。儘管有人提出願將城裡的一塊地捐出來,但她和慈助會的婦女仍堅持付了一百美元購買那塊地。5後來,支會為這棟新建築動土之後,莎拉用一把小槌和銀製泥鏟,幫助石匠安放房角石。
她站在石頭上面,宣稱:「這棟建築的目的,是為了讓慈助會更完美地整合她們的勞動力、資源、鑑賞力和才華,以在體能、社交、道德、智力、靈性和財務等方面提昇,發揮更大的用處。」6
接下來的六個月,婦女們僱用建築工人,並親自監工。如今工程即將完成了。她們發揮合作的精神,募款和匯集資源,為會館裝設窗簾和地毯。第十五支會稱不上教會中最富裕的支會,因此有些人問道,他們的慈助會何以如此成功,莎拉只是回答:「因為我們團結一致,將所學付諸行動。」7
德撒律晚報的社論刊出後的隔天,莎拉就與她的慈助會分享這篇文章,其中寫道:「能有婦女襄助這項改革的偉業,將促成多麼美好的改變啊!賦予她們責任,她們就會證明自己有能力成就大事。」
莎拉相信,婦女們的未來一片光明。她對她的慈助會說:「從沒有任何時候,無論在公開或私下的場合,像現在如此廣泛地談論婦女及其才能和責任。」8
在第十五支會慈助會建造她們的會館之際,一輛輛動力強大的蒸汽火車正快速載送旅客和貨物橫越美國。儘管總會會長團提防著不讓世俗的影響力進入領地,卻也相信新的橫貫大陸鐵路能讓他們以更方便、更經濟的方式,派遣長老到傳道地區,並將人民聚集到錫安。因此,工人完成橫貫線之後一週,百翰·楊就為連結鹽湖城和奧格登的教會自營鐵路動土。9
此時,約瑟F.·斯密正擔任位於鹽湖城的教會史記員辦公室文書。三十歲的他,在教會中的責任比過去都來得重。三年前,他剛從夏威夷返鄉不久,就被召喚為使徒,並蒙按手選派為總會會長團的諮理。10
如今,時值1869年春夏交替之際,約瑟F.正準備迎接一項新的挑戰。他的堂兄弟亞歷山大和大衛·斯密正要前來領地。他們是先知約瑟·斯密的兒子,住在伊利諾州,是耶穌基督後期聖徒重組教會的成員。亞歷山大和大衛支持他們的長兄約瑟·斯密三世為先知及他們父親事工的合法繼承人。
亞歷山大和大衛與約瑟三世一樣,相信他們的父親從未教導或實行多重婚姻。他們卻聲稱,百翰·楊在他們父親死後,引進了這項原則。11
儘管約瑟F.有時會與堂兄弟通信,但他們並不親近。三年前,也就是1866年,是他最後一次見到亞歷山大。當時亞歷山大正前往加州傳教,途中在鹽湖城停留宣道。亞歷山大知道,他對於自己父親和多重婚姻的說法,會遭到聖徒質疑,因此有備而來;他帶了父親和海侖·斯密在納府發行的教會報紙時代與季節(Times and Seasons)上刊登的聲明,其中的內容似乎在譴責多重婚姻,並否認聖徒與這項做法的關聯。12
約瑟F.在1866年就想反駁堂兄的說法,但不知道從何著手。他很驚訝自己找不到什麼文件來證明先知約瑟和多重婚姻之間的關係。他知道約瑟·斯密曾教導幾位忠信的聖徒這項原則,包括如今住在猶他領地的百翰·楊等人。但他發現,關於這項經驗,他們幾乎沒有留下隻字片語。
此外,主針對婚姻所賜的啟示,在1843年由約瑟·斯密記錄下來,並於1852年首次出版。這項啟示描述一男一女如何經由聖職權柄永遠印證在一起,並且說明神有時命令要實行多重婚姻,是為了讓小孩在正義的家庭中長大成人,以協助實現祂祝福亞伯拉罕子孫多如繁星的聖約。13
這項啟示,就是約瑟·斯密教導和實行多重婚姻的有力明證。然而,亞歷山大否認此事屬實,而約瑟F.也找不到先知實行多重婚姻的其他書面證據。14他向堂哥承認:「就文件資料看來,你是佔上風的。」15
約瑟F.得知亞歷山大將與大衛一同返回猶他之後,就再次開始尋找約瑟·斯密實行多重婚姻的證據。16多重婚姻已是約瑟F.生活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他下定決心捍衛這項原則。幾年前,他的第一位妻子露雅拉與他離婚,一部分原因是他娶了茱莉娜·蘭伯森為第二位妻子,使夫妻間原本緊張的關係更加惡化。在那之後,約瑟F.又娶了第三位妻子撒拉·愛倫·理查。17對他而言,攻擊這項做法,就是威脅了構成他家庭根基的聖約關係。
過去三年來,約瑟F.也更了解叔叔和父親如何回應他們在納府面對的種種極端險境。他們在納府遭受批評時,為了保護自己和教會,有時會出版一些聲明,小心翼翼地指控錯誤的行為,但不譴責這項經授權的做法,藉以平息有關多重婚姻的傳言。他們謹慎的態度能夠說明,為何幾乎沒有書面證據可證明先知和海侖與這項做法的關聯。18
為了補救歷史紀錄上的這個缺口,約瑟F.開始向早期參與多重婚姻的人收集經他們署名的聲明。他訪問的婦女當中,有些已經今世和來生印證給約瑟·斯密,有些則只是永恆印證給先知。約瑟F.也針對他的嬸嬸愛瑪對這項做法的了解,進行資料收集。他的大姊洛薇娜在多數聖徒西遷之後,曾與愛瑪同住過一段時間。她作證說,愛瑪曾經告訴過她,自己同意並目睹丈夫和他多重婚姻的幾位妻子印證。
夏季的頭幾個星期,約瑟F.繼續收集這些聲明,每天等著他的堂兄弟到來。19
1869年7月22日,莎拉·甘召集大家,在第十五支會新完工的慈助會會館舉行第一次聚會。她向在場的婦女宣布:「這座會館的興建,是為了所有人的益處。」20
兩個星期後,在8月5日這天,總會會長團奉獻了這棟建築。奉獻典禮中,一個唱詩班獻唱了伊莉莎·舒寫的新聖詩,內容是關於慈助會會館在保護錫安一事上所扮演的角色:
總會會長團很高興,這棟建築能支持經濟合作和在地生產的理念。百翰向慈助會演講時,強調女人和男人一同為錫安努力的重要。他說:「大地必須革新。一份重責大任有待完成,必須投入一切可取得的資源、才能和協助。」
他繼續說道:「來自女性的協助和男性的協助一樣,都是不可或缺的。我們的慈助會宗旨在於造福窮人,也造福富人。慈助會要造福身處各種處境的後期聖徒,也助益全體聖徒。」22
在同月稍後的聚會中,莎拉針對合作的價值,加上她的見證。她教導,主為錫安建立的模式中包括了合作。在她的心目中,在地生產對聖徒福祉是至關重要的。
她堅持「在每一場聚會中,都不可忽略這個主題。」23
那年夏天,亞歷山大和大衛·斯密抵達鹽湖城,頭一晚住在約瑟F.的大哥約翰和他妻子海倫的家中;約翰那時是教會的總教長。兩天後,亞歷山大和大衛到百翰·楊的辦公室去,希望能獲得許可在大會堂中宣道;大會堂有時會提供給其他宗教團體舉行聚會。百翰考慮了這對兄弟的請求,但他和教會其他領袖都擔心他們的動機,因此沒有答應。24
約瑟F.·斯密在史記員辦公室裡,繼續收集約瑟·斯密教導和實行多重婚姻的證據,使得他和教會都更深入了解多重婚姻在納府的狀況。除了收集更多人的聲明之外,他還仔細研究了威廉·克雷頓的日記;威廉曾是先知約瑟的文書、朋友和知己。威廉的日記是納府時期詳細記載早期多重婚姻的少數紀錄之一,提供了先知參與此事的證據。25
當約瑟F.不在史記員辦公室,也沒有和家人在一起時,便是在恩道門屋宇中主持教儀。八月初,他和喬治·肯農為他們的朋友約拿單·納培勒執行恩道門。約拿單在七月下旬從夏威夷來到鹽湖城接受這項教儀,造訪教會總部,並與百翰·楊和其他聖徒見面。26
亞歷山大和大衛·斯密此時仍在城裡,他們講話時,總是能吸引群眾。反對教會合作社運動的富商,租用了基督新教的一間大教堂,讓這對兄弟發表演講來批評教會和百翰·楊的領導方式,希望藉此削弱百翰的權威。他們沿用亞歷山大三年前的做法,特別依賴時代與季節中的引文,來否認自己父親曾參與多重婚姻。
與此同時,約瑟F.·斯密和教會其他領袖則在城裡各處的支會教堂中,針對納府的多重婚姻講道。278月8日,約瑟F.在鹽湖城向一群會眾演講。他提出自己收集到的關於早期多重婚姻的一些證據,並談到他父親和叔叔針對這項做法在時代與季節刊出的聲明。
他告訴會眾:「我只知道這些事實。每個人都曉得,當時人們並未準備好接受這些事,因此小心謹慎有其必要。他們四周都是敵人,而且這項教義在該州足以讓他們入獄。」
約瑟F.相信他的父親和叔叔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保全性命,並保護其他也實行多重婚姻的男女。他繼續說道:「當時弟兄們不像今日在此地這麼自由,魔鬼在納府勢力猖狂,而且到處都是叛徒。」28
九月時,一位名叫以利亞·哈里森的後期聖徒編輯,在猶他雜誌(Utah Magazine)的專欄中,譏諷亞歷山大和大衛·斯密此次的傳道。這本期刊是以利亞在他的朋友,即教會富商威廉·葛都比的資助下發行的。以利亞的筆鋒毫不留情地嘲笑重組教會,並且指控這對斯密兄弟對他們父親的使命「一無所知」。
以利亞寫道:「他們特別熱衷試圖去證明自己的父親並未實行多妻制,並根據摩爾門經、教義和聖約,以及時代與季節中的某些主張來立論。但這樣做有何意義呢?大衛和亞歷山大可以證明約瑟·斯密拒絕了多妻制,而我們可以證明他曾實行這項做法。」29
儘管以利亞常常在寫作中為教會辯護,但他這樣做是為了掩飾他發行猶他雜誌的真正動機。從合作社運動開始之後,他和威廉·葛都比就悄悄違背總會會長團的忠告;那忠告是要聖徒支持自己人,避開那些不運用獲利來穩固當地經濟的商人。30對威廉來說,反對總會會長團這件事需要很巧妙地進行。他除了是成功的商人以外,也是鹽湖城的議員和第十三支會主教團的一員。他還是百翰·楊的女婿兼好友。31
威廉和以利亞一樣,都認為先知太守舊,而且對聖徒的生活影響太深。在合作社運動開始前,像威廉這樣的商人比較能夠掌控當地市場,讓他們能夠靠著索取高價而致富。然而,在這個新制度之下,教會努力保持價格低廉,使窮苦的聖徒和當地合作社都能獲益。
由於威廉越來越無法掌控市場,因此對百翰強調合作社神聖性一事很惱火。他和以利亞越發開始利用猶他雜誌來準備其他想法相近的人,一起反叛教會。32
一年前,他們去紐約出差時,反叛的意圖就已成形。他們兩人在當時就開始試圖藉著通靈集會與亡者溝通。美國內戰結束之後,由於人們渴望與戰爭中喪生的家人溝通,因此通靈開始流行起來。然而,長久以來,教會領袖都譴責這項做法,認為那是魔鬼偽裝的啟示。
威廉和以利亞不顧這些警告,沉迷於這些通靈集會當中,進而相信自己已經和一些靈交談過,包括約瑟·斯密、禧伯·甘、使徒彼得、雅各、約翰,甚至是救主。威廉和以利亞深信這些溝通是真的,覺得自己蒙召喚肩負一項特殊使命,要去除教會中他們認為是錯誤的一切事。他們回到猶他後,就開始在猶他雜誌中刊登有關教會領袖和政策方面的微詞,但同時會登出較正面的文章。33
以利亞刊登關於斯密兄弟的專欄後不久,變得更加激進地攻擊百翰·楊和教會政策。他辯稱,合作社運動奪走了聖徒刺激猶他經濟所需的競爭力,他認為猶他經濟太過疲軟,無法靠在地生產來支撐。他也表示,聖徒過於自私,不願為了社區的好處而犧牲自己的利益。34
接著,在10月16日這天,以利亞刊登一篇社論,呼籲聖徒要開發猶他的採礦工業。這些年來,百翰·楊核准了教會支持的一些採礦活動,但他擔心發掘高價礦物會為領地帶來更大的社會問題和階級分化。這樣的擔憂導致他積極呼籲不要在領地內經營獨立採礦事業。35
不久後,以利亞和威廉密謀反叛教會的跡象逐漸明朗。10月18日,奧申·普瑞特、惠福·伍和喬治·肯農,與這兩人和他們的一些朋友見面。以利亞滿腹牢騷,而且他們兩人都不願意支持總會會長團。五天後,在鹽湖城先知學校的一場聚會中,威廉說他曾經不顧自己的專業判斷去遵守百翰在經濟方面的忠告,而他不認為先知有權在商業事務上引導聖徒該怎麼做。以利亞甚至更加出言挑戰百翰的領袖職位。他大喊道:「這是錯的!這是錯的!」36
幾天後,鹽湖城高級諮議會在市政廳與以利亞和威廉會面。以利亞指控教會領袖,說他們的行為彷彿自認在言行舉止上毫無過失。威廉拒絕接受勸告,聲稱自己和以利亞只是在服從更高的屬靈權柄,暗指他們參加的通靈集會。
他堅稱:「我們絕對不會忽視聖職,但我們確實承認幔子後存在著一股力量,會帶來影響和指示,而且始終如此,指引人立志往前進。」
他們兩人說完後,百翰對高級諮議會講話。他說:「在這國度中,我向來只追求一件事。那就是使男人女人在一切事上,服從主耶穌基督。」
他聲明,所有的人都有權利有自己的想法,就如同教會領袖有權根據啟示來勸告他們。他表示:「我們與救主和諧一致,祂與祂的父和諧一致,我們為了自己和人類家族的救恩,與子一同合作。」
教會領袖不能犯錯的這個想法,百翰也不認同。他說:「持有聖職的人可能不完美。我不會假裝自己是完美的。」但是他的不完美,並不表示,神不會為了聖徒的好處而透過他工作。
如果威廉和以利亞想要繼續在猶他雜誌上批評教會,百翰認為他們有自由這麼做。無論他們或教會外的商人怎麼做、怎麼說,他還是會繼續宣揚和實行合作的理念。他說:「我會讓人們去做他們想做的事。我有權勸告他們,而他們有權接受或忽視我的忠告。」
聽證會結束時,支聯會會長提議,將威廉和以利亞因叛教之故開除教籍。高級諮議會支持這項提案,除了和以利亞及威廉同夥的六個人以外,在場者都支持這項決定。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