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學:福音教義
第14課:「誰是我的鄰舍」


14

「誰是我的鄰舍」

馬太福音第18章路加福音第10章

目標

幫助班員謙抑自己,寬恕他人,並互相表達仁愛之心。

準備事項

  1. 閱讀下列經文,並加以沉思、祈禱:

    1. 馬太福音18:1−6,10−11,14。耶穌教導我們必須歸信,並且成爲小孩子那樣,才能進入天國。

    2. 馬太福音18:15,21−35。耶穌以無憐憫心的僕人爲比喻,教導寬恕之事。

    3. 路加福音10:25−37。耶穌以好心的撒馬利亞人爲比喻,教導仁愛之事。

  2. 補充閱讀:馬可福音9:33−50摩賽亞書3:17−214:16−19,26

  3. 如果能取得下列資料,請在課程中使用。基督和小孩子(62467;福音圖片集216),以及好心的撒馬利亞人(62156;福音圖片集218)這兩張圖片。

  4. 如果要進行專心活動,就依照該活動之大綱,邀請一位家長來與班員談談。

  5. 教學建議:偶爾邀請班員(或支會的其他成員)以提出報告、分享故事、作見證或其他方式來協助上課。在進行安排時,要清楚說明你希望該人做什麼事,可用多少時間。

課程發展建議

專心活動

適時採用下列活動或是你自創的活動來開始上課。

邀請一位家中有幼兒(三歲到五歲)的父親或母親將孩子帶到班上,介紹給班員認識,簡短敘述該名孩童有哪些値得稱許的特質。介紹完後,請班員想想耶穌希望我們能擁有孩童的哪些特質。將答案列在黑板上。

說明本課要討論的是培養孩童般的特質,以及謙虛和善地對待所有的人有何重要。

經文討論及應用

教導下列經文章節時,請討論如何效法救主在謙卑、寬恕及仁愛上所給予的教導。

1.耶穌教導我們必須成爲像小孩子一樣。

閱讀馬太福音18:1−6,10−11,14,並加以討論。

  • 你認爲門徒爲何關心主的國度中誰的地位最大?(馬太福音18:1馬可福音9:33−34)我們有時候可能會怎樣犯下類似的錯誤?我們要如何把這類的憂慮拋開?

  • 展示基督和小孩子的圖片。耶穌對那些渴望在祂的國度中眞正成爲「最大」的人提出了什麼忠告?(見馬太福音18:2−4馬可福音9:35)爲什麼這項忠告有時候難以跟從?在成爲偉大一事上,世俗的教導與此項忠告有何差異?

  • 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是指什麼意思?(見摩賽亞書3:19。說明小孩子雖不完全,但他們所擁有的許多特質,卻是我們必須加以培養才能使我們繼承天國。這些特質包括謙卑、溫順,以及樂於信賴。)你從小孩子身上學到哪些事情?我們要如何才能變得更像小孩子、更順從天父的旨意?

  • 何謂「使這……一個小子跌倒」?(在這裡,跌倒一詞指的是使人失足、犯錯。)人們會用哪些方式讓小孩子絆倒?(答案可包括作出壞榜樣、惡意批評、未盡教導之責或加以虐待。)主如何看待這些絆倒人的事?(見馬太福音18:6

    羅素‧培勒長老曾說道:「我們聽到令人不安的報導,有些父母、監護人遠離了基督之靈而虐待兒童。不管這些虐待是屬於身體、言語、或是較不明顯但同樣嚴重的感情虐待,都是令人憎惡且嚴重冒犯神的」(1991年7月,聖徒之聲,第76頁)。

  • 我們自己成爲像小孩子一樣,將會怎樣有助於我們照顧孩子?我們要如何履行神的旨意,不叫「這小子裡失喪一個」?(馬太福音18:14

2.耶穌以無憐惘心的僕人爲比喻,教導寬恕之事。

閱讀馬太福音18:15,21−35,並加以討論。

  • 馬太福音18:15中,耶穌說我們若是被人冒犯了,應該怎麼做?爲什麼這是解決爭端的最佳方式?

  • 彼得問耶穌應當饒恕他人幾次時,耶穌怎麼回答?(見馬太福音18:22。說明耶穌用這麼大的數字來教導我們應當永遠寬恕他人。)爲什麼有時寬恕他人是很難的一件事?你曾怎樣因爲寬恕他人或被人寬恕,而蒙得祝福?

  • 爲了進一步強調寬恕的重要,耶穌又以無憐憫心的僕人爲比喻(馬太福音18:23−35)。國王和僕人各代表的是誰?(見馬太福音18:35。國王代表天父,僕人代表我們。)我們積欠主的債務,與國王的僕人有何類似之處?(見馬太福音18:24−27)我們必須怎麼做,才能免除我們的「債」?

  • 在寬恕他人方面,我們可從國王的榜樣中學習到什麼?(見馬太福音18:33)不寬恕他人會有哪些危險?(見馬太福音18:34−35

3.耶穌以好心的撒馬利亞人爲比喻,教導仁愛。

閱讀路加福音10:25−37,並加以討論。展示好心的撒馬利亞人的圖片。

  • 律法師問耶穌,應當怎樣做才可以承受永生時,耶穌怎麼回答?(見路加福音10:25−28)愛神和愛我們的鄰舍這兩條誡命,如何涵蓋了一切的福音?我們要怎樣更徹底地遵守這兩條誡命?

  • 律法師問耶穌「誰是我的鄰舍」時,耶穌怎麼回答?(見路加福音10:29−37)按照這個比喻的教導,我們的鄰舍是誰?

    豪惠‧洪德會長曾說:「要記得,朋友是我們結交來的,神卻讓我們在各處都有鄰人。愛不應有界限,我們不應當侷限我們的忠誠」(1987年1月,聖徒之聲,第29頁)。

  • 祭司和利未人見到那個被搶且受傷的人時,他們怎麼做?(見路加福音10:31−32)今天人們在哪些方面需要他人的協助?我們會因爲哪些原因而不去幫助有需要的人?(見摩賽亞書4:16−19中的例子。)

  • 好心的撒馬利亞人怎樣幫助了那個被搶且受傷的人?(見路加福音10:33−35)那位撒馬利亞人擁有好鄰人的哪些特質?你曾如何因爲「好心的撒馬利亞人」而蒙得祝福?我們要怎樣成爲一位「好心的撒馬利亞人」?(見摩賽亞書4:26

結論

見證效法救主的榜樣謙抑自己、寬恕他人,並彼此表達仁愛之心的重要。鼓勵班員遵行這些教訓。

其他教學建議

以下資料可用來補充本課所建議之課程大綱。可採用其中一項或多項建議,作爲課程的一部分。

1.馬利亞和馬大

請一位班員讀出路加福音10:38−42。

  • 馬大怎樣服事主?馬利亞選擇了什麼「上好的福分」?我們有時會怎樣「爲許多的事思慮煩擾」,以致沒有像我們應該做的那樣去接待耶穌?我們可從這段經文中學習到什麼?

2.「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馬可福音10:14

討論救主教導我們應該像小孩子一樣的部分時,也可以討論馬可福音10:13−16中祂給予小孩子祝福的事。

  • 有人帶著小孩子來見耶穌時,耶穌的門徒作何反應?(見馬可福音10:13)耶穌怎樣告訴祂的門徒?(見馬可福音10:14−15)耶穌爲小孩子做了什麼事?(見馬可福音10:16)我們可從這節經文中,學習到什麼有關耶穌的事?我們要如何做才更能去效法祂在此一事件中所設立的榜樣?

3.馬太福音第18章的其他討論

4.「主又設立七十個人」(路加福音10:1

5.婚姻關係的神聖性

說明馬太福音19:1−12所述之情況,是法利賽人質問耶穌離婚是否合法,企圖藉此誘祂進入圏套(亦見馬可福音10:1−12)。猶太學者和領袖皆曾廣泛討論過離婚的問題,法利賽人則希望耶穌對這問題的回答能激起猶太人的怒氣。請一位班員讀出馬太福音19:3−9

  • 對於法利賽人在第3節所提出的問題,耶穌的回答是什麼?(見馬太福音19:4−6。祂對他們說,離婚不是神所制定的。)爲什麼摩西容許以色列人離婚?(見馬太福音19:7−8

說明在古代的以色列,男人可以爲了微不足道的小事把妻子休掉或離婚。耶穌教導他們說,在完全的世界中,例如高榮國度,離婚是不存在的。由於大地尙未變成完全,因此可容許離婚,但除了最嚴重的外,人們皆不應離婚。馬太福音19:9中指出,凡因微不足道的理由而休掉妻子的,在神看來,他們的婚姻仍然有效;因此他若與另一女子結婚,便是犯了姦淫。(見雅各‧陶美芝,耶穌是基督,第468−470,479頁)

  • 婚姻若要美滿,謙卑、寬恕與仁愛各扮演了怎樣的角色?盡力學習基督的榜樣能在婚姻及其他人際關係上產生帶來哪些幫助?

  • 我們要怎樣去幫助那些遭遇到離婚打擊的人?

6.青少年活動

在小張的紙片上寫下(或請班員寫下)有關本課的一些問題。(可從本課的各部分選出某些問題作爲複習的活動。)將紙片放在袋子或箱子裡。請班員把椅子排成一圏,將袋子或箱子放在圏子中央的椅子上。請班員輪流從袋子或箱子中抽出問題,並說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