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學:福音教義
第25課:「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您的意思」


25

「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您的意思」

馬太福音26:36−46馬可福音14:32−42路加福音22:39−46

目標

鞏固班員的見證:由於耶穌基督的贖罪,我們都可獲得寬恕、平安與永生。

準備事項

  1. 閱讀下列經文,並加以沉思、祈禱:這些經文描述的是救主在客西馬尼園中的經驗:馬太福音26:36−46馬可福音14:32−42以及路加福音22:39−46

  2. 補充閱讀:尼腓二書2:5−8阿爾瑪書7:11−1434:8−1642:1−31教義和聖約19:15−24

  3. 如果能取得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禱告的圖片(62175;福音圖片集227),請在課程中使用。

  4. 邀請幾位班員先作準備,在上課時針對贖罪這個主題讀出一段他們最喜愛的經文,或從最喜愛的聖餐聖詩中摘述幾句歌詞,以簡述他們對耶穌基督贖罪的感想。

  5. 教學建議:主已說過:「不要尋求宣講我的話,先要尋求獲得我的話」(教約11:21)。若要有效地進行經文教導,就應該每天研讀並沉思經文。要不斷滋養你在經文的力量及眞實性這方面的見證(見教導──沒有更偉大的召喚第14−17頁)。

課程發展建議

專心活動

適時採用下列活動或是你自創的活動來開始上課。

奧申‧惠尼長老在被按立爲使徒的前幾年,曾在一個異象中見到客西馬尼園中的救主。讀出以下的引文;這是惠尼長老對該異象的描述:

「我彷彿到了客西馬尼園,見證了救主受苦的景象。我看見祂,就像看見別人一樣的清楚。那時我站在近處,隱身於樹後,見到耶穌、彼得、雅各和約翰從我右邊的一道小門……走進來。神之子吩咐三位使徒跪下祈禱後,就把他們留在那兒,自己走到園子的另一邊跪下來祈禱。祂禱告的話,每一位讀過聖經的人都很熟悉:『我父阿,倘若可行,求您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您的意思。』

「祂祈禱的時候,淚流滿腮,且面朝著我。這景象使我深受感動,不禁也一掬同情之淚。我的心思全向著祂;我的整個靈魂都愛著祂,渴望與祂同在,而不再渴望任何其他事物。

「過了不久,祂便起來走到三位使徒所跪之處,看到他們都睡熟了!祂輕輕搖醒他們,意在斥責但語氣溫和,絲毫沒有一點憤怒或不耐之感,哀傷地問他們說:就不能同祂儆醒片刻嗎?祂在那裡,爲世人的罪肩負著可怕的重擔,而每一個男女和小孩的痛苦貫穿了祂敏銳的靈魂,而他們卻不能同祂儆醒片刻!

「祂回到原來的地方,再次獻上同樣的禱告;然後回來,發現他們又睡著了。祂再次搖醒他們,再次訓誡他們,然後又回去禱告。這樣的情形共發生了三次」(Through Memory’s Halls [1930], 82)。

展示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禱告的圖片。請班員想想他們對救主的愛,如果他們在救主被釘十字架前那一晚看到祂在客西馬尼園祈禱,會有何感受?邀請幾位班員分享他們的感想。

經文討論及應用

本課和第26課的主題都是贖罪──耶穌基督自願承擔起全人類的死亡、罪和軟弱。本課的重點是救主於客西馬尼園中的經歷,而第26課則在討論祂被釘十字架的事。務必記住,贖罪包括了救主在客西馬尼園中以及在十字架上所受的苦。

泰福‧彭蓀會長曾教導:「祂在客西馬尼園和髑髏地作成了無限而永恆的贖罪。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愛心表現;祂因而成爲我們的救贖主──救贖我們每一個人脫離了肉體的死亡,並救贖每一個願意遵守福音律法和教儀的人脫離靈性的死亡」(The Teachings of Ezra Taft Benson [1988], 14)。

1.救主承擔了我們的罪和軟弱。

討論馬太福音26:36−46馬可福音14:32−42;以及路加福音22:39−46。邀請班員朗讀所選的經文。

  • 耶穌在客西馬尼園要求祂的使徒做什麼事?(見路加福音22:39−40)耶穌爲何要使徒祈禱?(見路加福音22:40)祈禱如何讓我們有能力抗拒誘惑?

  • 耶穌在客西馬尼園要求彼得、雅各和約翰做什麼事?(見馬太福音26:38,41。指出「儆醒」的意思是要保持清醒。)在我們努力遵行福音之時,此一儆醒或保持清醒的吩咐便如何在我們身上彰顯出來?(見尼腓二書4:28阿爾瑪書7:2232:26−27

  • 耶穌明知自己將在客西馬尼園中經歷極大的苦難,爲何還樂意順服?(見馬太福音26:39,42,44)從救主在客西馬尼園的祈禱中,我們可以學習到什麼?你在順服天父旨意的時候曾怎樣蒙得了祝福?

  • 耶穌說完祂願意遵行天父的旨意後,「有一位天使從天上顯現,加添祂的力量」(路加福音22:43)。此事教導了我們關於天父的什麼事?(答案可包括,只要謙卑地遵行神的旨意,祂必增強我們的力量。)

  • 救主在客西馬尼園中經歷了何事?(見教約19:16−19路加福音22:44摩賽亞書3:7阿爾瑪書7:11−13

    雅各‧陶美芝長老曾教導:「基督在園裡的苦痛,其劇烈和因由,不是人們有限的智力所能度量的。……祂掙扎呻吟;其痛苦的重負,不是世上任何人所想像得到的。那不只是身體上的痛苦,亦不只是心理上的慘痛,祂所忍受的那種折磨使祂每個毛孔裡流出血來;那種靈性苦痛,只有神才能經歷。……在那個痛苦的時期,基督遭遇而且克服了『世界之王』撒但所能使用的一切恐怖手段。……雖然人類無法理解,事情卻是眞實的,而且令人驚駭;救主當時的確將人類的罪,從亞當到世上最後一人的罪,都背負在自己的身上」(耶穌是基督,第605−606頁)。

    尼爾‧麥士維長老曾說:「耶穌知道那『按照肉身』我們將經歷過的一切,因爲這是祂永恆贖罪過程的一部分(阿爾瑪書7:11−12)。……祂已忍受了每個男人、女人,和小孩的罪、痛苦和悲傷(見尼腓二書9:21)」(1987年7月,聖徒之聲,第57頁)。

2.我們都需要耶穌基督的贖罪

  • 爲何我們都需要耶穌基督的贖罪?(見阿爾瑪書34:9

    1. 由於亞當和夏娃的墜落,我們的肉體都要死亡,也就是靈與身體的分離(摩西書6:48)。

    2. 我們犯罪時,就是將自己與神隔絕,從而爲自己招致了屬靈的死亡。罪惡使我們變得不潔,無法與神同住(尼腓一書10:21)。

    3. 由於我們無法自己克服肉體或屬靈的死亡,天父便差遣祂的獨生子爲我們贖罪(約翰福音3:16尼腓二書2:5−9)。

  • 救主的贖罪犠牲,爲我們提供了什麼祝福?我們要如何接受這些祝福?

    1. 由於救主甘受死亡且復活了,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必復活,從而克服了肉體的死亡(摩賽亞書16:7−8)。

    2. 由於祂承擔了我們的罪,因此我們可以悔改自己的罪而蒙得寬恕,讓自己變得潔淨而配稱與神同住(阿爾瑪書7:13−14信條第三條)。

    3. 由於祂承擔了我們的軟弱,因此了解我們的難處,知道如何幫助我們(阿爾瑪書7:11−12)。我們若謙卑地跟隨祂,就會在祂裡面獲得平安(教約19:23)。

    墨林‧羅慕義長老解釋說:因著贖罪,全人類都從肉體的死亡中獲得拯救,並且悔改和服從之人亦從罪惡中獲得拯救:

    「有了耶穌基督的贖罪,人類的身體和靈體才能在復活時重新結合。因此全世界的人,無論信或不信,都因他們確定會復活之事而虧欠於救贖主。就如同墜落帶給每一個人死亡,復活也像墜落一樣將遍及全世人。

    「贖罪還有另一層含意,使我更加敬愛救主,且使我的靈魂充滿了無可言喻的感激。因爲救主除了爲亞當的違誡贖罪,從而促成復活之外,還藉著祂的受苦來爲我個人的罪作償付。祂不但償付了我個人罪惡的債,也爲了曾經生在世上,或將來要來到塵世生命中的每個人償付了罪惡的債。但祂這麼做是有條件的。不論我們做什麼,復活都會臨到我們;然而救主爲我們每個人的罪而受苦,其恩惠卻不是像復活那樣無條件地臨到我們。我們若要爲個人的過錯領受到贖罪的祝福,就必須服從律法。

    「……我們若犯罪,就會遠離神,不合適進到祂面前去。任何不潔之物都不能進到祂的面前。不管我們再怎麼努力,也無法靠著自己去除因爲罪而沾染到的污點。這些污點必須藉著救贖主的血才能洗淨,並且祂已爲我們預備了除去污點的方法。這方法就是耶穌基督的福音。依這福音的規定,我們要相信救贖主,要接受祂的贖罪,悔改我們的罪,爲罪的赦免而接受浸沒洗禮,藉著按手禮而接受聖靈的恩賜,並在我們的一生中忠信地,或是盡我們所能地繼續遵守福音原則。(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53, 35−36

邀請事先指派的班員分享他們所準備的部分(見「準備事項」部分)。

結論

爲耶穌基督作見證,並表達你對贖罪的感激。也可適時請班員作同樣的分享。

其他教學建議

以下資料可用來補充本課所建議之課程大綱。可採用其中一項或多項建議,作爲課程的一部分。

1.DVD影片的播放

新約DVD影片(00379 268)中「新約時代的風俗」的第五部分,其中說明了客西馬尼一詞意指「榨橄欖油機」。放映此一片段時,要討論客西馬尼一詞何以是稱呼救主爲我們承擔罪惡的園子之極爲貼切的名稱。

2.「中保」

培道‧潘長老曾以比喻教導我們,我們若能悔改並遵守誡命,耶穌基督的贖罪會如何使我們從罪中獲得自由。可分享此一比喻來幫助班員了解贖罪的必要。該比喻可在下列資料中查得:

  1. 福音原則,第62−65頁。

  2. 「中保」,摩爾門經錄影帶(53911 268)中的一段。

  3. 1977年10月,聖徒之聲,第50−51頁。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