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課
「預備主的道」
目標
鼓勵班員藉著悔改罪行、遵守洗禮聖約和抗拒誘惑來與救主更加接近。
準備事項
-
閱讀下列經文,並加以沉思、祈禱:
-
馬太福音3:1−12。施洗約翰傳講悔改之事,爲人施洗,並爲主耶穌基督預備道路。
-
馬太福音3:13−17。耶穌由施洗約翰予以施洗。
-
馬太福音4:1−11。耶穌在曠野抗拒撒但的誘惑。
-
約翰福音1:35−51。施洗約翰的一些門徒決定跟隨耶穌。
-
-
補充閱讀:馬可福音1:1−13;路加福音3:1−22;4:1−14;約翰福音1:19−34;2:1−25;尼腓二書第31章。
-
如果能取得下列圖片,請在課程中使用:施洗約翰在曠野傳道(62132;福音圖片集207),以及施洗約翰爲耶穌施洗(62133;福音圖片集208)。
-
教學建議:要明智運用上課時間。擬出所要討論的項目,以及課程各部分所要花的時間後,就讓聖靈來引導你。不要爲了要上完整個課程而結束一項有意義的討論。讓班員學到心得並感受聖靈,要比討論完課程的每項重點還來得重要。
課程發展建議
專心活動
適時採用下列活動或是你自創的活動來開始上課。
將以下字樣寫在黑板上,問班員是否知道其含意:
![Hebrew word](35681_all_006_01-text.jpg)
說明這是希伯來文的「彌賽亞」一詞,意思是受膏者。猶太人數世紀以來都在等候彌賽亞的來臨,而根據預言,彌賽亞將被膏立爲他們的王和他們的救主。希臘文的彌賽亞一詞就是Christ(基督)。耶穌基督就是人們等候已久的彌賽亞,而施洗約翰則是奉派來爲祂預備道路的先知。
經文討論及應用
討論下述經文章節中的教訓怎樣幫助我們與救主更爲接近。要將本課中的每個問題和要點都加以討論是很難做到的,因此要虔敬選擇最能切合班員需要的部分。
1.施洗約翰爲主耶穌基督預備道路。
閱讀馬太福音3:1−12,並加以討論。展示施洗約翰在曠野傳道的圖片,並用你自己的話講述下列的背景資料:
早在約翰出生的數世紀以前,即有許多先知預見他的傳道,並因約翰將爲彌賽亞預備道路而見證其偉大(以賽亞書40:3;尼腓一書10:7−10)。爲了替約翰的傳道使命作預備,天使加百列曾宣告約翰即將降生(路加福音1:13−19),撒迦利亞在約翰命名和受割禮時作了預言(路加福音1:67−79),並且有位天使在約翰出生僅八天時即按立他去傳道(教約84:27−28)。約翰的偉大,在救主的話裡最能彰顯;祂親自說:「凡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大過約翰的」(路加福音7:28)。
約翰在耶穌誕生前半年左右即已出生。耶穌誕生後不久,希律王因聽說猶太人的新王已經降生而甚感不安,便「將伯利恆城裡並四境所有的男孩,……凡兩歲以裡的,都殺盡了」(馬太福音2:16)。爲了保護耶穌,有位天使在夢中向約瑟顯現,指示他帶著耶穌和馬利亞逃往埃及(馬太福音2:13−15)。爲了保護約翰,「撒迦利亞要〔以利莎白〕帶他到山裡面,以蝗蟲和野蜜爲食」(約瑟‧斯密先知的教訓,第261頁)。許多年後,約翰開始公開傳道,先是在曠野一地,而後在耶路撒冷及「約旦河一帶地方」(馬太福音3:5)。
-
施洗約翰的使命爲何?(見路加福音1:76−79;3:3−4)你想,有人爲主預備道路何以重要?
-
約翰爲救主的來臨協助人民準備時,傳講的是什麼信息?(見馬太福音3:1−2)悔改有何含意?(與班員討論此一問題的答案時,在黑板上列出以下所述的某些悔改要素。也可以邀請班員讀出後面所附的經文。)
-
依神的意思而爲罪感到憂傷(哥林多後書7:9−10)。
-
承認罪並棄絕罪(教約58:42−43)。
-
盡可能爲自己所犯的錯作補償(路加福音19:8)。
-
遵守誡命(教約1:31−32)
-
轉向主,爲祂服務(摩賽亞書7:33)。
-
-
悔改怎樣幫助我們準備好能與天父及耶穌基督同住?(見尼腓三書27:19)悔改怎樣幫助我們每天與祂們更加接近?
-
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都見到約翰所施行的洗禮(馬太福音3:7;路加福音7:29−30)。約翰斥責他們,敦促他們「悔改……並結出與悔改的心相稱的果子」(見約瑟‧斯密聖經譯本,馬太福音3:35。註:果子指的是結果)。何謂悔改的果子?(見摩羅乃書8:25−26)
-
約翰「用水」施洗,叫人「悔改」,並且應許說,耶穌將「用聖靈與火」施洗(馬太福音3:11)。「用聖靈與火」施洗有何含意?
我們受洗後,藉著按手禮得到聖靈的恩賜,就是接受聖靈與火的洗禮(教約20:41)。「聖靈的恩賜是在人成爲配稱時得有聖靈爲伴的權利。……它就像洗淨劑一樣,能潔淨人一切的罪,使之成聖。因此常被稱爲『火』」(Bible Dictionary, “Holy Ghost,” 704)。
2.耶穌由施洗約翰施洗。
閱讀馬太福音3:13−17,並加以討論。展示施洗約翰爲耶穌施洗的圖片。
-
約翰爲耶穌施洗時爲何猶豫?(見馬太福音3:14)耶穌爲何必須受洗?(見馬太福音3:15;尼腓二書31:6−7,9−11)我們爲何必須受洗?(見尼腓二書31:5,12−13,17−18;教約20:71;49:13−14)
-
我們受洗時,訂立了什麼聖約?(見教約20:37)這些聖約會如何影響我們日常的作爲?(見摩賽亞書18:8−10)
3.耶穌在曠野抗拒撒但的誘惑。
閱讀馬太福音4:1−11並加以討論。
-
耶穌受洗之後,聖靈隨即引導祂進入曠野,與神同在(見約瑟‧斯密聖經譯本,馬太福音4:1)。你想,這次經驗怎樣使耶穌預備好抗拒撒但的誘惑?禁食、祈禱以及受聖靈指引會怎樣增強我們對抗誘惑的力量?
-
撒但企圖利用哪一種欲望來引誘禁食中的耶穌將石頭變爲食物?(見馬太福音4:2−3。他利用的是人滿足口腹之慾的欲望。)撒但怎樣引誘我們屈服於肉體的慾望?我們能怎樣辨認出這些誘惑,並加以抗拒?
-
撒但企圖利用驕傲來引誘耶穌從「殿頂」跳下去,證明祂有權力讓天使拯救祂(馬太福音4:5−6)。撒但企圖怎樣引起我們的驕傲之心?這種驕傲自滿的誘惑該如何加以辨認,並加以抗拒?
-
撒但說,只要耶穌拜他,他就給耶穌什麼?(見馬太福音4:8−9)撒但怎樣利用世俗的財富和權力來誘惑我們?我們能怎樣辨認出這些誘惑,並加以抗拒?(見馬太福音4:10)
-
撒但說要把世上的萬國都送給耶穌;這句話有何謬誤?(見教約104:14)撒但今天會用哪些虛謬的謊言引誘我們犯罪?
-
對於撒但的每一項誘惑,耶穌皆引用經文來加以反駁(馬太福音4:3−4,6−7,8−10)。經文怎樣給予我們力量來抗拒誘惑?(見希拉曼書3:29−30)
-
撒但有兩次質問耶穌是否爲神的兒子(馬太福音4:3,6)。你想,撒但爲何要這樣問?今日他怎樣對世人提出同樣的問題?面臨誘惑時,知道我們是神的孩子有何幫助?(見摩西書1:12−22)
-
知道神的兒子耶穌也和我們一樣面臨過類似的誘惑,對我們有何幫助?(與班員在討論此一問題時,可以請他們讀希伯來書4:14−15)
約瑟‧胡適令長老曾說:「主完全明白我們都是凡人;祂知道我們的弱點,也了解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挑戰。祂完全能體會俗世慾望及情感的誘惑」(1996年7月,聖徒之聲,第38頁)。
4.施洗約翰的一些門徒決定跟從耶穌。
閱讀從約翰福音1:35−51中所選出的經文,並加以討論。
-
當耶穌開始其塵世的傳道事工時,施洗約翰鼓勵自己的門徒怎麼做?(見約翰福音1:35−37)當耶穌見到施洗約翰的兩位門徒跟隨祂時,祂怎麼做?(見約翰福音1:38−39)
-
安得烈聽到救主的聲音並認出祂時怎麼做?(見約翰福音1:40−42)腓力獲得見證,知道耶穌就是彌賽亞時,他怎樣解答拿但業的疑惑?(見約翰福音1:43−46)我們可以怎樣做來邀請他人「來看」救主?
結論
見證我們每一個人都已獲得邀請「來看」救主。說明我們可以藉著悔改、受洗、遵守洗禮聖約和抗拒誘惑來接受該項邀請。
其他教學建議
以下資料可用來補充本課所建議之課程大綱。可採用其中一項或多項建議,作爲課程的一部分。
1.救主受洗一事的啓示。
複習馬太福音3:16−17。
2.耶穌表達出對祂的母親的尊重與敬愛
說明耶穌受洗之後,便和門徒前往迦拿參加一個婚宴(約翰福音2:1−11)。祂的母親告訴祂說已經沒有宴客的酒了,祂就問母親要祂怎麼做,並說祂會照做(見約瑟‧斯密聖經譯本,約翰福音2:4)。
-
耶穌對母親所說的話,顯示出祂對母親有什麼樣的感情?祂怎樣做來幫她?(見約翰福音2:6−11。指出這是新約記載中耶穌所行的頭一件奇蹟。)
3.耶穌潔淨聖殿,表現其虔敬之意
請班員讀出約翰福音2:13−17,該段描述了耶穌發現聖殿裡有商人和兌換銀錢的人在褻瀆。如果能取得耶穌潔淨聖殿的圖片(62163;福音圖片集224),請展示出來。指出耶穌將他們「趕出殿去,倒出兌換銀錢之人的銀錢,推翻他們的桌子」(約翰福音2:15),在在顯示出祂對天父的尊重與虔敬。說明要向天父表達虔敬,光是安靜地坐在教會裡是不夠的;我們還要透過行爲來顯示出我們愛祂,並承認祂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