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chool: Gospel Doctrine
第4課:「記起新聖約,即摩爾門經」


4

「記起新聖約,即摩爾門經」

目標

幫助班員察覺主對摩爾門經問世的影響,鼓勵班員研讀摩爾門經,遵循其中的教導,並與他人分享摩爾門經

準備事項

  1. 審慎研讀下列經文及其他資料:

    1. 約瑟·斯密——歷史1:27-65教義和聖約第3篇第5篇第10篇第17篇20:5-1584:54-62

    2. 傳承,第5-10頁

  2. 閱讀班員研讀指南(35686 265)中本課的資料。計畫用不同方式在課程中引用這資料。

  3. 請一位班員準備摘述馬丁·哈里斯遺失116頁手稿的故事。請該位班員參考教約第3篇第10篇的前言,以及傳承一書第7-8頁標題「翻譯的工作」的前三段。

  4. 若有以下圖片,請在課堂上使用:摩羅乃在約瑟·斯密的房裡向他顯現(62492;福音圖片集404),約瑟·斯密獲得金頁片(62012;福音圖片集406)。

課程發展建議

專心活動

適時採用下列活動或是你自己的活動來開始上課。

在黑板上寫出以下的字。問班員是否知道這些字的意思。

摩爾門經的外國語

說明這些字是日文、俄文、及韓文的「摩爾門經」的寫法。摩爾門經在這個福音期從剛開始的並不起眼到現在,已祝福了世界各地好幾百萬人的生命。本課討論的是摩爾門經的奇蹟,以及我們有責任「用摩爾門經淹沒〔我們的生命及〕大地」(泰福·彭蓀,1989年7月,聖徒之聲,第3頁)。

討論及應用

請審慎選出最符合班員需要的課程資料。你可以用兩節課的時間來上這一課。

1.約瑟·斯密準備取得並翻譯摩爾門經。

  • 第一次異象之後的三年裡,約瑟·斯密遭受到「嚴重迫害」,但是他還是忠於自己的見證(約瑟·斯密——歷史1:27)。縱使迫害當前,我們如何能依舊忠於自己的見證?

  • 約瑟17歲的時候,摩羅乃拜訪了他。(如有需要,說明摩羅乃是記寫摩爾門經的最後一位先知,他在主後421年左右埋藏了金頁片。)約瑟在摩羅乃向他顯現的那一晚祈禱什麼?(見約瑟·斯密——歷史1:28-29。)當我們為了「〔自己的〕弱點和不完全而自覺有罪」時,可以從約瑟的榜樣中學到什麼?(可以的話,邀請班員分享祈禱如何在他們感到讓神失望時幫助了他們。)

摘要約瑟·斯密——歷史1:30-59。請班員大聲讀出指定的章節。適時拿出摩羅乃向約瑟·斯密顯現以及約瑟取得頁片的圖片。你也可以參考此用本第274頁以及班員研讀指南第29頁中的地圖1。

  • 約瑟·斯密第一次看到金頁片的時候,還沒有準備好獲得它們並做翻譯的工作。主如何準備約瑟取得頁片並從事翻譯的工作?(見約瑟·斯密——歷史1:33-35,42,44-46,53-54。)主如何準備你(或是主正如何準備你)履行職責?你要如何準備自己來完成未來的職責?

  • 約瑟的父親在約瑟告訴他有關摩羅乃的造訪時有什麼反應?(見約瑟·斯密——歷史1:50。)這使我們對約瑟的正直和值得信賴上有什麼認識?為什麼支持家人努力跟隨主很重要?在支持家人及他人跟隨主方面,我們可以怎樣做得更好?

2.摩爾門經被保存下來的奇蹟。

說明撒但試圖阻止摩爾門經問世。他誘惑人來偷取金頁片;而人們不斷迫害約瑟·斯密和他的家人(約瑟·斯密——歷史1:60-61。)然而,主挫敗了撒但阻擾摩爾門經問世的所有企圖。

摩爾門經奇蹟式保存的一個例子,可從約瑟·斯密的一名抄寫員馬丁·哈里斯遺失116頁翻譯手稿的事件得知。請指派的班員摘述這個故事(見準備事項第3項),然後教導並討論教約第3篇第10篇,遺失手稿後主的啟示。

  • 116頁的手稿遺失後,主因約瑟怕人甚於怕神而懲戒他(教約3:7)。約瑟為此喪失了翻譯的恩賜一段時間(教約3:1410:1-2)。約瑟在哪些方面怕人甚於怕神?有時候我們的行為怎樣表現出我們怕人甚於怕神?(見教約30:1-2。例子之一就是屈服於同儕壓力去做不對的事。)我們可以做什麼來克服對人的恐懼?(見教約3:810:5,可得一些答案。)

  • 116頁手稿遺失後,何以見得主對約瑟·斯密的愛?(見教約3:8-1010:1-3。)有什麼經驗告訴你,只要忠信,「在你每次有困難時與你同在」?(教約3:8。)有什麼經驗告訴你,「神是慈悲的」?(教約3:10。)

  • 盜走116頁手稿的人原先的計畫是什麼?(見教約10:10-19,29-33。約瑟要是重新翻譯遺失的部份,這些人就會更改手稿的內容,然後將動過手腳的原稿與新的譯稿相互比對,試圖指出兩個版本相互矛盾的地方。)

  • 主在好幾世紀之前就已做好什麼防範措施,來因應盜取手稿之人的詭計?(見教約10:38-39;亦見尼腓一書9:2-5摩爾門語1:3-7。祂已經預見手稿的遺失;早在這事發生前2,400年,祂就啟示尼腓,要他在記寫尼腓民族的俗世歷史時,再準備另一份紀錄。這第二份紀錄包含了尼腓人民的傳道工作,時間上與第一份相同,但在教義上比第一份更有價值。)

  • 主給先知什麼指示,來阻擋拿走手稿之人的計畫?(見教約10:40-45約瑟翻譯的116頁手稿是尼腓的俗世歷史。主吩咐他不要再翻譯那份紀錄,而去翻譯尼腓的第二份紀錄。)

  • 遺失手稿的事件使我們對主的力量有什麼認識?(班員在討論這個問題時,請他們讀教約3:1-310:14,43;及尼腓一書9:6。)這項知識如何在我們遭遇挫折及失望時幫助我們?

  • 請班員讀教約3:16,19-2010:46-52,60-66。從這些經文中,我們學習到摩爾門經有哪些目的?這些目的如何在今日被完成?

3.摩爾門經的見證

奧利佛·考德里
大衛·惠特茂
馬丁·哈里斯

三位證人:奧利佛·考德里,大衛·惠特茂,和馬丁·哈里斯。

說明除了這三位證人,另有其他八人得以看見金頁片(見摩爾門經「八位證人的證詞」)。三位證人以及八位證人中的三位後來離開了教會。只有少數幾位回到教會,但是他們當中沒有一個人曾否認過自己看過頁片的見證。

大衛·惠特茂去世前一年發表了此項見證,回應不實的指控:

美國百科全書大英百科全書中都記載說,我,大衛·惠特茂,為摩爾門經之神聖性的三位證人之一,已經否認了我的見證,而其他兩位證人奧利佛·考德里和馬丁·哈里斯,也同樣否認了對摩爾門經的見證。我要向全世人再說一遍,我從未在任何時候否認過那個見證,或那見證的任何部分。我也要向世界見證,奧利佛·考德里和馬丁·哈里斯也從未在任何時候否認過自己的見證。他們死的時候,都曾再確認摩爾門經的神聖真實性」(Address to All Believers in Christ [1887], 8; as quoted in B. H. Roberts, A Comprehensive History of the Church, 1:145)。

指出救主也是摩爾門經的一位證人。和班員閱讀教約17:6教約19:26

  • 我們可以用哪些方式做摩爾門經的證人?(見摩羅乃書10:3-5。你可以邀請班員分享他們對摩爾門經的見證。)

強調三位證人和八位證人見證他們的所見所聞。今天數百萬的教會成員為摩爾門經作見證;因為他們感受到聖靈的見證。戈登·興格萊長老服務於十二使徒定額組時曾說:

「教會的力量不在於……遍及全世界的千千萬萬間教堂,或屬於教會的大學……。這間教會的力量,是在它的成員的心中、個人的見證中與堅信此事工之真實性」(1974年2月,聖徒之聲,第44頁)。

4.我們有責任要「記起新聖約,即摩爾門經」。

  • 1832年9月,先知約瑟蒙得一則啟示,主在啟示中說「整個教會……〔已在〕罪罰之下」(教約84:55。)為什麼教會在罪罰之下?(見教約84:54-56。)教會成員需要做什麼才能免除這個罪罰?(見教約84:57-58,60-62。)

讀以下泰福·彭蓀會長的話:

「教會早期的聖徒若因輕視摩爾門經而受責備,我們今日若也如此,是否罪罰會較輕呢?」(1987年1月,聖徒之聲,第3頁)。

「主不喜悅我們目前對摩爾門經的輕忽。它是基督的新見證。我們的家裡需要有這本書,我們的家庭需要它。摩爾門經是為今日的我們而寫的」(Church News,9 Nov. 1986, 10)。

  • 在我們的個人生活、家庭及教會指派中,可以做什麼來更重視摩爾門經?正視摩爾門經帶給我們什麼祝福?你如何因研讀摩爾門經而蒙得祝福?(除了詢問班員的看法之外,請他們讀以下的引言以及摩爾門經的緒言第六段;亦見「其他教學建議」的第3項。)

    泰福·彭蓀會長表示:

    「摩爾門經中有一種力量,在你認真研讀的那一剎那,這力量馬上就開始流進你的生活中。你必得到更大的力量,以抗拒誘惑。你必得到力量,以免受矇蔽。你必得到力量,以行走在那條窄而小的道路上。我們把經文叫做『生命的話語』(教約84:85),這話用在摩爾門經上,比在其他任何書更見真實。在你開始飢渴慕義,尋求這些經上的話語時,就必得到生命,並且得的更加豐盛。……(〔你也會享有〕家中愛及和氣的加添、父母子女間彼此更加尊敬、靈性及正義的加添。)」

    彭蓀會長保證:「這些應許不會落空,而是會幫助我們更接近神,正如先知約瑟·斯密論及摩爾門經時所指的那樣」(1987年1月,聖徒之聲,第5頁)。

  • 救主已經吩咐我們要到全世界為摩爾門經作見證(教約84:62;亦見以下的引言)。我們每一個人可以做什麼來推動這項事工?

    彭蓀會長說:「神曾提出多項理由要用摩爾門經淹沒大地。……值此電子傳播、印刷發行事業蓬勃發展之際,如果我們不大力推廣摩爾門經,神必會要我們負責。我們有摩爾門經,我們有成員,我們有傳教士,我們有資源,而我們的世界又亟需要它。就是現在!」(1989年1月,聖徒之聲,第3頁)。

指出摩爾門經——這本由一位年輕先知在卑微景況中所翻譯的書,現在確實正在淹沒大地。摩爾門經目前已出版90多種語言版本或節錄本,發行量超過一億本。

結論

感謝有摩爾門經,並感謝主協助摩爾門經的問世。鼓勵班員在他們的生活中更重視摩爾門經。

見證摩爾門經對你生命產生的影響。

其他教學建議

不妨採用下列構想中的一項或多項,以補充建議的課程大綱。

1.摩羅乃對約瑟·斯密引述聖經中的預言

根據約瑟·斯密——歷史1:36-49,摩羅乃對約瑟·斯密引用了下列聖經中的預言四次。和班員閱讀每一項預言,並逐一討論其意義和實現。

  1. 瑪拉基書第3章(注意:摩羅乃僅引用此章部分章節)

  2. 瑪拉基書第4章(亦見約瑟·斯密——歷史1:37-39

  3. 以賽亞書第11章(亦見教約113:1-6

  4. 使徒行傳3:22-23

  5. 約珥書2:28-32

2.教義和聖約:摩爾門經的外在證據

泰福·彭蓀會長說:「除了摩爾門經的證人外,教義和聖約是來自神最偉大的證人和證據,證明摩爾門經是真實的」(1987年7月,聖徒之聲,第67頁)。

彭蓀會長指出教義和聖約中有13篇經文是對摩爾門經的見證:教約第1、3、5、8、10-11、17-18、20、27、42、84及135篇。在準備課程時,你不妨研讀這些經文。

3.藉著摩爾門經更加接近神

先知約瑟·斯密說:「我告訴過弟兄們,摩爾門經是全世界最正確的一本書,也是我們宗教的拱心石,人若遵循其中的教訓,比遵循任何其他的書更能接近神」(History of the Church, 4:461)。

泰福·彭蓀會長引用這段話,然後問道:「我們在內心深處,難道不渴望更接近神,在日常言行上更像祂,以及經常感到祂與我們同在嗎?若是這樣,摩爾門經定會比其他任何書更能幫助我們如願以償」(1987年1月,聖徒之聲,第4-5頁)。

4.「靠著神的恩賜和能力翻譯」(教約135:3

約瑟·斯密用了大約65個工作天的時間來完成摩爾門經的翻譯工作(I Have a Question, Ensign, Jan. 1988, 46-47)。十二使徒定額組的尼爾·麥士維長老對於這樣的翻譯速度做了以下的評論:

「日本一位優秀的後期聖徒翻譯員曾說,即使他的參考書籍和辭典汗牛充棟,且在需要時隨時都有其他翻譯員幫忙的情況下,一天若能完成一頁周詳的成品,就算是很有效率了。而且他只不過是把日本古文轉譯成現代日文而已!超過50名的傑出英國學者,運用了先前的譯文,花了七年的時間才完成聖經詹姆士王欽定版的翻譯,平均一天翻譯一頁珍貴的作品。而先知約瑟·斯密有時一天就能翻譯10頁!(see the bulletin Insights: An Ancient Window [Provo, Utah: Foundation for Ancient Research and Mormon Studies (F.A.R.M.S.), Feb. 1986], 1)。

「就我們所知,摩爾門經翻譯過程中另一個令人驚奇的部分是,約瑟很少回頭重看或修改翻譯好的部分。整個譯文十分通順流暢。……

「愛瑪·斯密談及這神奇的過程時說:『用飯後,或是被干擾後,〔約瑟〕會馬上開始繼續翻譯,一點也不需要看手稿,或是要人唸一下稿給他聽』(“Last Testimony of Sister Emma,” Saints’ Herald, 1 Oct. 1879, 290)。口授讓人筆錄的人被干擾後要繼續時,通常一定會問:『現在翻到哪了?』先知則不是這樣!

「寫作的人常常要反覆檢查自己的作品,做些校對、修改的工作,以求一致。先知要是口授後大幅修改譯文的話,一定會有許多的證據顯示出他所做的修改。但是根本就不需要修改這來自天上的文字。不管翻譯的細節如何,我們現在所討論的翻譯過程的確令人感到不可思議!」(“By the Gift and Power of God,” Ensign, Jan. 1997, 39-40)。

今日摩爾門經已翻譯成多種語言,奇蹟繼續發生。引用以下一位名叫普麗西雅·戴維斯的迦納教會成員分享的故事:

「受洗大約兩年後我得到一個異象。……我看見自己正在參加聖餐聚會,一個身穿白衣的人走來站在講臺前叫我。我走向前站在他旁邊,然後他叫我轉身看看周圍人們的臉,看他們是否都喜歡這個聚會。我看了一下說,從他們的臉上我看不出有什麼不同。然後這個穿白衣的人叫我仔細看。我看見會眾裡有些人把頭壓得低低的。這個人問我,為什麼這些人不一起唱歌。我告訴他,他們看不懂英文不會唱,所以才把頭低下來。他問我是否想要幫助我的弟兄姊妹……讓他們也能一起唱歌,讚美我們的天父。雖然我會說梵提文(Fante,當地人民的方言),但是我並不太會寫這種方言的文字。但是我並沒有拒絕,我說我會試看看,盡力而為,然後這個異象就消失了。我馬上起身拿出紙筆,開始把聖詩『以色列的救贖主』翻譯成梵提文。」

戴維斯姊妹翻譯了聖詩、一些傳教士的小冊子,以及福音原則。後來,她蒙指派協助翻譯摩爾門經、教義和聖約,以及無價珍珠。她說:「經文說在末日人們將以他們自己的方言聽到福音。這是主要我去做的事,我是靠著祂的恩典做的」(“An Instrument in His Hands,” in “All Are Alike unto God,” ed. E. Dale LeBaron [1990], 40-42)。

5.「不要比你……的力量……跑得更快或工作得更多」(教約10:4

  • 約瑟面對翻譯摩爾門經的龐大工作時,主給了他什麼建議?(見教約10:4-5。)這個建議如何在我們面對困難的工作或責任時幫助我們?

6.播放錄影帶

若有教義和聖約及教會歷史的教訓(53933 268)錄影帶,請考慮播放「神的一切事工和設計」。該片段長13分鐘,是有關遺失116頁手稿的故事。用本片來強調「神的事工、設計、目的絕不會挫敗,也不會落空」(教約3:1)。請用本課第二部分的問題來討論這項福音原則。

若有教義和聖約以及教會歷史(53912 268)錄影帶,請考慮播放「帕雷·普瑞特尋獲摩爾門經」長11分鐘的影片。看完錄影帶後,問以下的問題:

  • 你閱讀摩爾門經時,找到了像帕雷·普瑞特第一次閱讀摩爾門經時那樣多的喜樂嗎?你如何讓摩爾門經更成為你生活的重心?(不妨建議班員在心中思考這些問題。)

  • 彭蓀會長的應許已經如何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