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itute
第2章:教義和聖約第1篇


第2章

教義和聖約第1篇

導言和大事紀

到了1831年11月,主為了教會和個別成員的益處,已透過先知約瑟·斯密賜給了60多篇啟示。為了讓教會成員更容易取得這些啟示,教會領袖決定將之出版成冊,稱為誡命書。1831年11月1日,先知在約翰和愛麗絲(又名艾爾莎)·詹森夫婦位於俄亥俄州海蘭的家召開長老大會,會中由西德尼·雷格登、奧利佛·考德里和威廉·麥勒林組成了長老委員會,試圖為誡命書寫序言,但沒有成功(see The Joseph Smith Papers, Documents Volume 2, July 1831–January 1833, ed. Matthew C. Godfrey and others [2013], 104)。在這次嘗試過後,約瑟·斯密獲得了教義和聖約第1篇所記載的啟示。主在其中宣告:「這〔啟示〕……是我誡命書的序言」(教約1:6)。祂也說,所有的人都會聽到祂的「警告之聲」(教約1:4),拒絕聽從祂的聲音和祂僕人話語的人,會從祂的人民中被剪除。主見證,賜給先知約瑟·斯密的啟示都是真實的,並吩咐祂的人民要查考那些啟示。

1831年9月約瑟和愛瑪·斯密夫婦從俄亥俄州的嘉德蘭搬至海蘭。

1831年11月長老大會決議出版10,000本誡命書。

1831年11月1日獲得教義和聖約第1篇的啟示。

1831年11月20日奧利佛·考德里和約翰·惠特茂帶著誡命書手稿前往密蘇里州付印。

教義和聖約第1篇:額外的歷史背景

1831年11月1日,先知約瑟·斯密在俄亥俄州海蘭,聚集10位長老,召開一場特別的大會,討論將他截至當時所獲得的啟示彙集出版的事宜。所提議的出版一事將使教會成員能獲得主的啟示,也在向全世界見證,神已再次開始向祂在世上的兒女揭示祂的意念與旨意。

在這大會期間,與會者決定要將啟示彙集成一冊發行,並印刷10,000本(數量後來減為3,000本),取名為誡命書。他們要求一個長老委員會為即將出版的書寫序言。當該委員會出示草擬的序言時,會眾卻一致拒絕,並請求先知祈求主的指引。「〔約瑟·斯密〕和長老們低頭祈禱之後,『坐在窗邊的』〔約瑟〕就『藉著靈』,向擔任抄寫員的〔西德尼·〕雷格登口述了這篇序言。〔威廉·麥勒林回憶道:〕『約瑟說出幾句話,讓西德尼寫下並讀出來,如果正確,約瑟就會繼續說更多的話』」(in The Joseph Smith Papers, Documents, Volume 2, July 1831–January 1833, 104)。這項啟示是1833年出版的誡命書的序言,現在則是我們今日的教義和聖約第1篇。

地圖5:美國紐約、賓夕法尼亞,及俄亥俄地區

教義和聖約1:1-23

主的警告之聲要傳給所有的人

教義和聖約1:1。「聽著,你們這些我教會的人民啊」

主在教義和聖約第1篇的這篇啟示,一開始就吩咐祂的人民要聽。的這個概念,在教義和聖約中出現了無數次。十二使徒定額組的羅素·納爾遜會長解釋說:「希伯來文版的舊約中,(主的話)和服從(祂的話)經常用同一個字表示」(「從傾聽中學習」,1991年7月,聖徒之聲。第20頁)。唯有藉著聆聽或服從主,我們才能逃離那將要來到世上的審判。

教義和聖約1:2。「主的聲音……是對全人類說的」

主教導說,祂的話語和警告並非僅是給祂教會的人民,而是給全人類的。約瑟·斐亭·斯密會長(1876-1972)解釋了主會如何向所有的人發出警告之聲。他說:

「我並不認為……,每個心都被穿透,每個耳朵都會聽到的這件事必定都會在今生發生。但是如果他們從未聽過,如果他們從沒有透過長老們的宣講,也沒有透過那經由啟示而來,且已經出版的主的話,來得到這樣的機會,那麼,他們就會在靈的世界得到這機會,並且必須聆聽。

「主就這樣,因著祂的慈愛及憐恤,希望將復興福音的這些真理,帶給每個活著或已逝的靈魂。就這樣,每顆心都將被穿透,每個耳朵也都將聽到」(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31, 16)。

教義和聖約1:8-9。封印「不信者和反叛者」

凡接受耶穌基督的福音、接受拯救的教儀,並一直服從誡命的人,都會獲得永生(見教約14:720:25,29)。拒絕相信的惡人,或選擇背叛原已接受的福音之光的人,會因為自己的不服從而遭受懲罰(見教約133:71-72)。

教義和聖約1:14。「留意先知及使徒話語」

主警告說,凡不留意祂的聲音,不留意祂的先知及使徒的話語的,都會從神的人民中被「剪除」。被「剪除」,就是被隔離於神的力量、影響力和祝福之外,最終也會從祂面前被隔離。總會會長團亨利·艾寧會長見證,留意先知的忠告會帶來祝福。他說:「在我一生中,每次我選擇拖延聽從受靈啟發的忠告或認為自己的情況屬於例外時,我最後都知道我是在傷害自己。每次我聆聽先知的忠告,在禱告中獲得證實,然後照著去做時,我總是能找到平安」(參閱「聽忠告享平安」,1997年7月,聖徒之聲,第29頁)。

十二使徒定額組羅素·培勒長老教導,我們若立刻留意先知的忠告,就會得到祝福。他說:「我們能有神的先知,絕不是一件可等閒視之的小事。只要我們聽從先知所賜給我們的主的話語,我們的生活就會得到偉大而奇妙的祝福。……當我們聽到主透過教會總會會長的話給我們忠告時,我們就應當即刻而積極地聽從。歷史告訴我們,像古代尼腓那樣聽從先知的忠告時,就會得到安全、平安、繁榮和幸福,他說:『我會去做主所命令的事』(尼腓一書3:7)」(參閱「接受他的話語」,2001年7月,利阿賀拿,第80頁)。

總會女青年會長團諮理卡蘿·麥康基姊妹教導,即使情況似乎不太方便或不受歡迎,聽從先知的教導仍然很重要。她說:

「我們的天父深愛祂所有的兒女,希望他們認識並了解祂的幸福計畫。因此,為了祂兒女的救恩,神召喚先知,讓這些先知接受按立,擁有能力與權柄奉祂的名行事,以促成祂兒女的救恩。……

「即使先知說的話聽起來不合理、不容易做到、不中聽,我們也要聽從。以世人的標準來看,跟從先知可能不受歡迎、政治不正確,或不被社會接納。但跟從先知永遠是對的。……

「我們聽從先知的話,就是把我們的家庭和生活建立在永恆的穩固根基上,而這根基就是『神的兒子基督,我們救贖主這塊磐石』〔希拉曼5:12〕」(參閱「遵照先知的話過生活」,2014年11月,利阿賀拿,第77-79頁)。

聖林

聖林位於紐約州拋邁拉附近,是少年約瑟·斯密在1820年春天看到父神和耶穌基督的地方(照片約攝於1926年)

教會歷史圖書館及檔案室惠予提供

教義和聖約1:16。「〔每個人〕各行己路,追隨自己的神的形像」

根據這篇受靈啟發,寫在教義和聖約各項啟示之前的序文記載,主在描述世界上某些邪惡和叛教的情況時說,那是因為「〔每個人〕各行己路,追隨自己的神的形像」(教約1:16)。十二使徒定額組陶德·克理斯多長老在描述今天的人們如何這樣做時,說:

「在許多社會中,已經有超過一個世代的時間不重視道德紀律的養成了。他們教導:真理是相對的,每個人可以自行決定什麼是對的。像罪和錯這樣的觀念被抨擊為是主觀的「價值判斷」。正如主所說的:「〔每個人〕各行己路,追隨自己的神的形像」(教約1:16)。

「造成的結果是,自我約束淪喪,社會只能試圖用強制的手段來維持秩序和禮數」(「道德紀律」,2009年11月,利阿賀拿,第106頁)。

教義和聖約1:16。「大巴比倫」

主稱這邪惡的世界是個「大巴比倫」(教約1:16)。由於古代巴比倫的世俗和腐敗,也由於那裡是以色列兒女被帶去囚禁的地方,因此經文中常常象徵性地以巴比倫來代表世界上的罪與邪惡,及其可能為神的兒女帶來的靈性囚禁(見教約133:14)。

七十員大衛·史東長老在描述巴比倫及其今日廣泛的影響力時,說:

「當今沒有哪個特定城市代表著巴比倫巴比倫是古代以色列一個沉迷酒色、頹廢、腐敗的城市。城中的主要建築物是一座廟,其中供奉著我們常稱之為彼勒……的假神。

「然而,沉迷酒色、頹廢、腐敗,以及崇拜假神這些事,卻在全球各地大大小小的許多城市中出現。……

「有太多的世人變得像古代的巴比倫一樣,各行己路,並且他們追隨的神,其『形像是世俗的樣式』〔教約1:16〕」。(參閱「巴比倫中的錫安」,2006年5月,利阿賀拿,第90頁)

教義和聖約1:17。準備好世人迎接「那將臨到……的災禍」

神憑著神聖的遠見,召喚先知約瑟·斯密來協助世人做好準備,迎接「那將臨到地上居民的災禍」(教約1:17)。十二使徒定額組羅拔·海爾斯長老教導,聽從先知的話語,就能避免末後日子的災難。他說:「如果我們聽從今日先知的話,貧窮將被對貧困者的關懷照顧所取代,許多嚴重且致命的健康問題將因遵守智慧語和性的純潔律法而避免,繳付什一奉獻能保佑我們的生活不致匱乏。如果我們聽從先知的忠告,我們在塵世的生活就不會給自己招來不必要的痛苦,也不會造成自我毀滅。這並不是說,我們不會有挑戰。挑戰必會來到。這並不是說,我們不會受到考驗。考驗也必來到,因為這是我們來到世上的目的之一。但是如果我們願意聽從先知的忠告,就會更堅強,更有力量去面對今生的考驗。我們會有希望和喜樂」(「聽從先知的聲音」,1995年5月,聖徒之聲,第17頁)。

我看見一道光

我看見一道光,約恩·麥克諾頓繪。插圖:第一次異象,描繪父神和耶穌基督在少年約瑟·斯密祈禱時,向他顯現的情景

教義和聖約1:24-33

主賜予約瑟·斯密能力去翻譯摩爾門經並建立祂真實的教會

教義和聖約1:24。「在我僕人們的軟弱中……給予他們」

主說,祂在祂僕人們的「軟弱中,依照他們的語言方式」,賜給祂的僕人誡命和啟示(教約1:24)。百翰·楊會長(1801-1877)在說明那透過神聖人物傳達給世上男女的啟示的本質時,教導說:「神的啟示包含著正確的教義與原則,但世上貧乏、軟弱、低下、卑微、邪惡的人,卻無法完全領受全能者的啟示。祂必須按照我們的領受能力來向我們講話」(“Discourse,” Deseret News, Aug. 1, 1855, 162)。

七十員馬林·簡森長老說明,先知約瑟·斯密「似乎將原始手稿裡的啟示視為他捕捉主的聲音的最大成就,而主紆尊降貴地使用約瑟所謂的『拐彎抹角、斷斷續續、毫無重點、尚不完美』的人類語言來溝通」(「約瑟·斯密文獻集:啟示原稿書」,2009年7月,利阿賀拿,第9頁)。

教會裡有些早期成員批評啟示的語言,卻不了解,包含在啟示裡面的教訓,其真實性指的並不是拼字、標點符號,或文法。約瑟·斯密和在他指示下做事的人,在準備出版這些啟示時,改變並訂正了一些內容,好使啟示的語言和目的能更為明白。

早在1831年11月,就在教會的一場大會中決議:「小約瑟·斯密在檢視啟示〔和〕誡命,〔以及〕現有全部經文時,應藉著聖靈,來訂正他可能發現的任何錯誤」(in The Joseph Smith Papers, Documents, Volume 2: July 1831–January 1833, 123)。

但先知約瑟·斯密也了解,由於主會繼續揭示祂的真理,因此主的啟示都可能會需要修訂或擴大(see Gerrit Dirkmaat, “Great and Marvelous Are the Revelations of God,” Ensign, Jan. 2013, 47)。

教義和聖約1:29。主使翻譯摩爾門經成為可能

約瑟·斯密從天使摩羅乃那裡得到古代的紀錄,也就是教義和聖約1:29所稱的「尼腓人的紀錄」。摩爾門經問世的時候,這位年輕的先知除了英文以外,並不懂任何其他語文。因此,他翻譯摩爾門經的能力是透過神的大能所給予的一項慈悲恩賜(亦見教約5:4135:3)。

克謨拉山

克謨拉山(背景)位於紐約州拋邁拉附近,約瑟·斯密在這裡取得古代的摩爾門經頁片(照片約攝於1907年)

教會歷史圖書館及檔案室惠予提供

教義和聖約1:30。教會將「從迷濛中」顯現出來

主給予祂的僕人能力來建立祂的教會,並將教會「從迷濛中顯現出來」(教約1:30)。十二使徒定額組尼爾·麥士維長老(1926-2004)教導了這句話的意義。他說:

「教會正從以前的迷濛狀態中顯現出來。迷濛的意思是『普遍不為人知』並『從活動的焦點中退出』,因此,迷濛的東西往往會遭致誤解。

「主描述了祂會如何將祂的後期事工『從迷濛和黑暗中』顯現出來。(教約1:30;亦見尼腓一書22:12尼腓二書1:2327:29。)因此,正如所預見的,基督和祂的事工正在形成一道再也無法隱藏的光。(見教約14:9。)」(參閱「從模糊中顯現出來」,1985年1月,聖徒之聲,第6頁)。

教義和聖約1:30。「整個地面上唯一真實而活著的教會」

主明白地見證,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是「整個地面上唯一真實而活著的教會」(教約1:30)。總會會長團亨利·艾寧會長說明了這是唯一真實教會的其中一個原因。他說:

「當我們支持〔先知及總會其他持有權柄人員〕時,我們看到並感受到證據,知道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是一所真實而活著的教會。……

「這是真實的教會,而且是唯一真實的教會,因為這教會裡有聖職的各項權鑰。只有這教會從主的手中接受了在地上和天上封印的能力,正如祂在使徒彼得的時代所做的一樣。那些權鑰先復興給約瑟·斯密,然後授權給他將這些權鑰再授予十二使徒定額組的成員」(「真實而活著的教會」,2008年5月,利阿賀拿,第20頁)。

十二使徒定額組大衛·貝納長老進一步說明了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何以是真實而活著的。他說:「主已宣告,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是『整個地面上唯一真實而活著的教會』(教約1:30)。這所復興的教會是真實的,因為它是救主的教會;而救主乃是『道路、真理、生命』(約翰福音14:6)。這是個真實的教會,因為有聖靈所作的工和聖靈的恩賜。我們何其蒙福能活在這時代,在世上有聖職,而且我們可以接受聖靈」(「接受聖靈」,2010年11月,利阿賀拿,第97頁)。

由於這教會是活著的教會,由主透過聖靈來帶領和引導,因此它會持續成長,並透過神陸續給予祂先知的啟示,來因應這世界不斷改變的環境和狀況。當主的見證宣告,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是唯一真實而活著的教會時,並不代表其他教會毫無真理。十二使徒定額組培道·潘會長(1924-2015)解釋說:

「這並不是說,所有其他教會都沒有一點真理。他們有一些真理——有些甚至有相當多。他們有一種神性的形式,牧師和信徒也不是不獻身的,其中有許多人實踐可觀的基督徒美德。然而,他們是不完全的。祂宣告:『……他們以人的誡命作教義教人,有虔敬的外貌,卻否認虔敬的能力』〔約瑟·斯密——歷史1:19。〕……

「我們並沒有說〔其他教會〕錯得很離譜,我們只說他們不完全。圓滿的福音已經復興了。為祂行事的能力和權柄已授予了我們。聖職的能力和權柄落在了本教會身上」(“The Only True and Living Church,” Ensign, Dec. 1971, 40–41)。

教義和聖約1:31-33。「凡悔改並遵行主誡命的」

主在教義和聖約1:31-33清楚宣告祂如何看待罪惡。祂在這份宣告中也慈悲地應許,悔改並服從祂誡命的人必蒙寬恕。十二使徒定額組李察·司考德長老(1928-2015)說明了服從誡命如何有助於罪的赦免。他說:「〔教約1:31-32〕這段經文強調主不能容忍罪惡,但因為祂完全的愛,祂必寬恕悔改的罪人。這段經文也教導我們,遵守你所違反的誡命雖然很重要,但服從所有的誡命將使你在悔改的過程中,得到更多的力量和支持(參閱「卸下重擔」,2002年11月,利阿賀拿,第87頁)。

教義和聖約1:34-39

教義和聖約中的主的話語和啟示是真實的且「都必應驗」

教義和聖約1:37。「查考這些誡命,因為這些誡命〔是〕真實〔的〕」

主見證,教義和聖約中的啟示都是真實的,並勸告祂的聖徒要「查考這些誡命」(教約1:37)。百翰·楊會長見證說:「教義和聖約這本書,是特別為了後期聖徒的日常言行而賜的」(參閱總會會長的教訓:百翰·楊〔1997〕,第122頁)。

誡命書標題頁

1833年版的誡命書,為惠福·伍會長所擁有

教義和聖約1:38。「無論是藉著我自己的聲音,或是我僕人們的聲音」

主透過祂揀選和召喚的僕人,來啟示祂的話語和警告。當先知以持有權柄的主的僕人身份說話時,就彷彿是主在親自說話一般。羅素·培勒長老教導說:「我在從事事工時發現,那些迷失困惑的人往往最常……忘記當總會會長團和十二徒定額組用一致聲音說話時,就是主對當時情況所發出的聲音。主提醒我們:『無論是藉著我自己的聲音,或是我僕人們的聲音,都是一樣』〔教約1:38〕」(參閱「留在船上牢牢抓緊!」,2014年11月,利阿賀拿,第90頁)。

陶德·克理斯多長老說明了主的聲音會如何傳達給祂的先知和使徒。他說:

「總會會長可以根據他接受到的啟示來宣布或闡述教義(例見教約第138篇)。教義上的詮釋也可以透過總會會長團和十二使徒定額組所組成的共同議會提出(例見正式宣言二)。議會在進行討論時,往往會考量標準經典的內容、教會領袖的教導,以及過去的作法。不過最後,……他們的目標不僅僅要在議會成員之間達成一致同意,也要得到來自神的啟示。這樣的過程,是同時運用理性和信心來獲得主的意念和旨意。

「同時,大家要記得,無論過去或現在,教會領袖作的聲明不一定都等於教義。教會中普遍的認知是,一位領袖針對某件事所作的談話,通常是他經過深思熟慮後所說出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教會的官方立場,對教會全體成員也不具有約束力。先知約瑟·斯密曾教導:『先知唯有在履行其職責時,才具有先知的身份』〔Joseph Smith, in History of the Church, 5:265〕」(「基督的教義」,2012年5月,利阿賀拿,第88-8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