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密F.約瑟的使命
斯密F.約瑟是本敎會的第六任總會會長,也是最後一位曾親自認識斯密約瑟先知的總會會長。他説:「我的孩童和青年時期都花在與神的子民一同流浪,並與他們一起受苦,一起歡欣。我的一生與這些人民並無二致。」1他殷切尋求認識父神和祂的兒子耶穌基督,奉獻出整個靈魂來事奉祂們。他蒙福得以深入理解福音,能夠在永恆真理的原則上領導他的人民,並在二十世紀初期,穩定地帶領著敎會,通過反對者的攻擊。他渴望成為「使人和睦的人,提倡正義的人」2,而且他強而有力地敎導服從,從自己的經驗中見證,「所有服從聖靈提示的人……,對於神的真理的認識將比其他人更為清楚,更為廣闊,並且更為直接及確定。」3
由信心滋養的童年。
斯密海侖和斐亭瑪麗的第一個孩子,斯密F.約瑟,於1838年11月13日,在遭受迫害和貧窮的情況下,出生於米蘇里州考德威爾郡的遠西城。他的父親在他出生前兩星期被暴徒不公正地抓去,囚在監牢中。斯密海侖、他的弟弟斯密約瑟先知,以及其他的人,都在利巴地監獄中忍饑受凍達四個月之久。瑪麗覺得,她的丈夫被人殘忍無情地抓走了,「當時正是我最需要……這樣一位朋友的親切照護和關注的時候,但照顧一大家子的重擔卻令人措手不及地突然落到了我的身上。」她是來自加拿大的歸信敎會者,在斯密海侖的第一任妻子耶露沙過世後,嫁給了斯密海侖,而在「我親愛的小F.約瑟加入這家庭」之時,她正照顧著斯密家的五個小孩。4
1838-1839年間,聖徒從米蘇里州被逐出時,F.約瑟還是個在襁褓中的嬰孩。當時他的父親被下在監獄中,母親雖患著重病,「大半時間躺在床上,也必須遷徙兩百多英哩。」5瑪麗的妹妹湯普森梅西便將F.約瑟抱來與自己的女兒一起餵乳,並加以照顧。那些聖徒後來在伊利諾州找到了庇護所,年輕的F.約瑟在八歲以前大部分時間都住在納府,那是聖徒沿著米蘇里河河岸所建造的城市。在那裡,他在斯密家庭及諸多聖徒的環繞下,學習認識耶穌基督的福音。「我受到敎導,要相信耶穌基督的神聖使命」,他後來回憶道,「敎導我的有家父、斯密約瑟先知、家母……。在我的少年時期,以及我活在世上的所有歲月中,我都一直恪守著那項信仰。」6
F.約瑟的父親海侖自從本敎會成立之初,甚至在約瑟先知開始翻譯摩門經時,就一直在幫助約瑟推動復興的事工。先知十分倚賴他的哥哥海侖,尤其在納府時,海侖更經由啟示,蒙召喚擔任本敎會敎長以及總會助理會長之職。先知説海侖「擁有羔羊的溫馴,約伯的正直,簡而言之,他像基督般的溫順謙恭。」7
F.約瑟像他父親一樣,對斯密約瑟先知亦十分敬愛且忠心。他在以後的歲月裡,經常講起孩提時期對叔叔的寶貴回憶,且不時為他擔任復興先知的召喚作見證:「他這人總是歡歡喜喜、快快樂樂,充滿愛心……。他既能和小孩一同玩耍,在人世間以單純無害的遊戲自娛,亦能和父與子溝通,與天使交談,祂們則探訪他,授予他祝福、恩賜及權能之鑰。」8
F.約瑟還未滿六歲時,他的叔叔約瑟和他的父親海侖即為神的國度捨命,在1844年6月27日被一群暴徒暗殺了。納府總是會喚起他「過去的神聖回憶。該處是家父屍骨的神聖安息所,因此更顯神聖,既可親又可怖。這可怖的景象(在我記憶中明晰如昔)曾經為誠實的世人帶來陰鬱恐怖,使得一萬多人的心中充滿了悲哀。」9
海侖過世之後,瑪麗和她同為寡婦的妹妹梅西,便一同照顧這大家庭,並準備與聖徒一起西遷。斯密F.約瑟記得,1846年秋天,他們的準備工作突然終止,在暴徒的威脅下,被迫「搭乘一艘沒有遮蓋的平底船,橫越密西西比河,到愛阿華州,然後在樹下紮營,聽著城裡傳來的轟擊聲。我們離開自己舒適的家園時,所有家具,連同一切世俗的財物都留在屋裡。我們並不指望,也沒有想到會再見到那些東西。」10他的母親一再向孩子保證「主必定會開啟道路」11,她的信念的力量滋養了孩子的信心。「河的另一邊傳來的連續砲聲離我們不遠,」斯密會長回憶道,「但以一個小孩來説,我的心就像今天一樣,十分確定一切皆將平安,主的手在看顧著我們。」12
斯密F.約瑟與他的家人西遷時,觀察到他的母親以信心應付著接二連三的挑戰。當她的隊長不客氣地堅稱寡婦是整支隊伍的負擔時,她吿訴他説,她會盡一己之責,照顧自己,甚至會比他先到達谷地。她終於做到了!F.約瑟當時是家裡的牧童,深知家裡的牛隻是多麼寶貴重要,因此從來也忘不了有一次她的母親經由熱烈的禱吿,找回了失去的兩隻公牛。他回憶説,後來她還為幾隻「負著軛,躺在地上,好似中毒一般」的公牛祈禱,希望牠們能夠站起來往前進,「讓每個見到的人驚異不止的是,牠們就站了起來,讓我們向前趕路。」13
1848年9月23日,F.約瑟駕著家中的一對公牛進入鹽湖谷。當時他九歲。斯密一家定居在鹽湖城南方的磨坊溪後,年輕的F.約瑟即開始辛勤工作。他回憶道,「負責駕駛牛車、放牛、耕田、灌溉、用鐮刀和支架收割、拖運木材、打穀、篩糠……以及各項雜務。」14他們一家當時住在簡陋的小屋中,但斯密會長後來表示,「我們過得並不比其他幾千人差,境況也不像許多人那樣壞。」15那時他就學習到努力工作,盡自己的責任,過著沒有奢侈品的生活,讚美神,並為家中所增加的每件事物繳付什一奉獻。
斯密F.約瑟永遠懷念他母親的辛勞與犧牲,以及無比的愛心與信心。當母親病了兩個月,在51歲過世時,他大為驚慌失措。「家母過世後的那18個月──從1852年9月21日至1854年4月,是我的危險時期。」他後來寫信給一位兒時的友人説,「我幾乎就像個彗星或燃燒的流星,沒有引力或重力來使我保持平衡,或引導我保持在合理的範圍內。」13歲就「無父無母」的他回憶説,他「並非完全沒有朋友。」16他那「令人敬愛懷念的阿姨湯普森梅西」17繼續敎養他,他也從未忘記楊百翰、金鮑賀博,以及他父親的堂弟斯密喬治對他的關心。F.約瑟表示,「我學到要像愛家父一般的愛這些人,因為他們都很正直,且熱愛真理。」18
蒙召喚到夏威夷服務
當總會會長團於1854年4月的總會敎友大會中宣布,已召喚F.約瑟及其他傳敎士儘速起程去傳敎時,他運用了童年所累積的信心,「歡欣地回應」召喚。他後來充滿感激地回憶説:「在桑威奇群島傳敎的那四年,使我恢復平靜,為我往後的生命立下了穩固的法規和界限。」19
斯密F.約瑟長老於1854年9月27日,約在他16歲生日的六週前,抵達桑威奇群島(夏威夷)的檀香山。奉派到茂伊島的他,很快就被單獨留在庫拉,與當地的人一起生活,學習其語言文化。這位年輕的長老「勤勉地尋求方言的恩賜」。他回憶道:「藉著這恩賜,並藉著研讀,我在登陸那些島嶼後的一百天內,就能用當地的語言與人交談,一如現在用我的母語與你們交談一樣。」20分外流利的語言使他能夠親自施助夏威夷的人民。
斯密長老當時雖還年輕,卻奉派主領茂伊島,之後主領夏威夷島的希魯,其後是毛洛開島。他在毛洛開島時發高燒,有三個月都患著重病。一位名叫「瑪瑪瑚伊」的姊妹,慈愛地照顧他,一如自己的孩子。這位姊妹從未忘記過他,他也從未忘記過這位姊妹。後來他們每次見面都分別流露出對彼此的慈愛與孺慕之情。「許多良善的夏威夷原住民對我所表示的親切」21,都是他幸福的回憶。
斯密F.約瑟長老於1857年10月離開夏威夷,接受楊百翰會長指派給他的更多責任。他曾到英國傳敎(1860-1863年),又第二次到夏威夷傳敎(1864年)。1864年年底回到鹽湖城後,受聘於敎會史記員辦事處,在十二使徒定額組斯密喬治長老的指導下工作。
服務於十二使徒定額組及總會會長團
1866年,28歲的斯密F.約瑟在楊會長的指示下被按立為使徒,並被召喚為總會會長團的副會長。他敬重楊會長為「全能之神的大能所興起和支持的人,以接續約瑟〔先知〕使命,完成他在世時所奠定之工作。」22斯密F.約瑟的整個靈魂都渴望著協助推動那「偉大而榮耀的事工」。23他敎導説,「你們已經為自己接受了福音,接著就要盡你們的全部責任,不是一半,或是部分,而是盡你們所有的責任。」24這就是促進「錫安利益,建立她在世上的基業」25的方法。除了十二使徒定額組成員的其他責任以外,他還擔任了兩任歐洲傳道部會長(1874-1875年;1877年)。
斯密F.約瑟所受的正式敎育雖然有限,但卻精通許多字彙,且學會了以權能與説服力來演説。1866年6月24日那天,他在鹽湖大會堂演講時,十二使徒定額組中的伍惠福長老記錄道,「他講了一小時又十五分鐘,神的權能降在他的身上,他展現出與他的叔叔斯密約瑟先知,以及他的父親斯密海侖相同的靈性。」26斯密F.約瑟長老因他講道的範圍及力量而廣為知名;他渴望其敎導能與聖靈和諧,「好讓每個聽見的人都能了解」27。他敎導説,「並非語文無瑕,而是與演講者同在的聖靈,才能喚醒靈魂中的生命和光」。28有一次他寫信給傳敎中的兒子,説道:「我總是試著讓聽眾感覺到,我和我的同事都是致力於使人和睦的人,且是熱愛和平與心懷善意的人。我們的使命在拯救,而非破壞;在建立,而非摧毁。」29
從1877年楊百翰會長過世,到1901年斯密F.約瑟被支持為本敎會的總會會長為止,他都不斷在喚醒聖徒靈魂中的生命和光,並建立和平與善意。在那24年中,泰來約翰、伍惠福及舒朗卓先後擔任了本敎會的總會會長,斯密F.約瑟則蒙受召喚,在接連的這幾個總會會長團中擔任副會長。末世聖徒的信仰及作為在那段時期普遍受到誤解。1880年代,反對者更對本敎會及其敎友發起了殘酷的法律戰爭。「他們不要我們在宗敎或其他方面與世上其他的人有所不同或特立獨行。他們要我們認同世上其他的人,與他們同流合污,變得像他們一樣,藉此阻撓神的目的。」斯密會長解釋道。30
儘管如此,斯密會長仍懇求敎會敎友要愛他們的敵人,寬恕他們。他敎導説:「我們若忘記了我們召喚的目的,疏忽了我們的責任,反而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因為可能受到迫害而去迫害他人,就是忘記了主的吩咐,也忘記我們與神訂立要遵守祂誡命的聖約。」31他提醒沮喪的聖徒説,神已保證,敎會的未來必會「向前邁進,向上發展,直到神對於此一偉大末世事工的旨意完成為止。」32
斯密F.約瑟向來與那些一同服務之人十分接近。他説:「每當體驗到我所愛的弟兄姊妹表達出的信任與愛心,總是使我深受感動。」33在他所有的交往中,他最珍視的是他與所摯愛的家人間的關係。對他而言,丈夫和父親的身份才是最偉大的召喚。他喜歡待在家裡,敎導小孩,講故事給他們聽,與他們一同唱歌、遊戲及歡笑。每當接受指派而離家在外時,他都思念著他所摯愛的人。1885年4月1日,他在夏威夷時,就曾在日記上寫著:「現在正吹著一陣強烈的東風,若是在較冷的地方,就會顯得陰涼刺骨。不知道這陣風是溫和地,還是無情地吹在我所愛的人們身上?他們是溫暖還是寒冷?……是饑餓還是飽足?是身在朋友還是敵人之間,是煩擾不安還是十分平安?住了吧,靜了吧!」34他的兒子斯密斐亭約瑟記得,他在父親身邊的寶貴時光,「討論著福音原則,並接受惟有他才能給予的敎導。就這樣把我自己的知識奠基於真理之上,使得我也能説,我知道救主活著,並且斯密約瑟現在、過去和永遠都是一位活神的先知。」35
他恆常留意著家人在屬世和屬靈方面的需要,而且不論他是否在家,都使人感覺到他就在身邊。他會在便條、信件、詩詞中,表達出對摯愛之人的不渝深情。他在妻子的39歲生日那天,寫信給她説:「我親愛的伴侶,與二十年前相比……,今天我認為你更好,更珍視你,覺得與你更為接近,且更加愛你。每小時、每一週、每一月、每一年,都使我們的結合更加鞏固,也因每個孩子的永恆印證而使此項結合更加穩固。」36
斯密會長熱愛聖殿,以及聖殿中使家庭可以永恆聯繫在一起的敎儀。「除了末世聖徒之外,還有誰會想到,死亡之後我們的家庭組織仍會持續下去?」37他14歲時,在1853年4月6日那天,目睹了安放鹽湖聖殿房角石的過程。53歲時,在1892年4月6日,他為聖殿安放頂石的儀式獻上祈禱文。38次年,在1893年4月6日,伍惠福會長奉獻了這座宏偉的建築物,那是猶他州的第四座聖殿。斯密會長在奉獻儀式的演講中宣稱:「這是我們的第六座聖殿〔包括嘉德蘭及納府聖殿在內〕,但並非最後一座。」39他在總會會長任內又奉獻了位於加拿大卡德斯頓的聖殿用地(1913年7月27日),以及位於夏威夷來耶的聖殿用地(1915年6月1日)。
身為總會會長的使命
舒朗卓會長過世的一星期後,在1901年10月17日那天,十二使徒定額組按立並按手選派了斯密F.約瑟成為耶穌基督末世聖徒敎會的第六任總會會長。他一共擔任了17年的總會會長,任期自1901年至1918年。成為總會會長之後,他在對聖徒的第一次演講中宣吿:「只要我們願意,我們就有權在生活中更加與主接近,好使我們享有祂的靈更豐富地傾注於我們,並且使我們前進得更為快速,在真理的知識上成長得更迅速,並且更完全地建立在信心之上。但這一切,全有賴於人民忠信度之增加。」40他親自探訪聖徒,致力於鞏固各地支會的交誼及敎導,且孜孜不倦地宣講著「永恆真理的原則」,而這一切,都是為了要提升「人們心中的正義、純潔及神聖」。41他知道,惟有正義、純潔而神聖的人民,才能協助救主促成「世界的聖化,以及人類家庭的救恩」42。
在斯密會長任內,本敎會敎友的人數成長了將近一倍:1901年時是278,645人,1918年時已達495,962人。雖然當時的敎友大半都住在美國西部,但斯密會長卻感覺到與許多國家的敎友之間有著強而有力的聯繫。他在1906年探訪歐洲,是總會會長中第一位在任期中作此訪問的。1910年,他再度造訪並探視在加拿大及夏威夷島的聖徒。他和他在總會會長團中的副會長忠吿聖徒要「忠於自己的政府,做個好公民」43,並要「留在自己的本國,成為永久的會眾。」44當時,敎會已不再鼓勵敎友遷至猶他州與聖徒聚集。
第一代的聖徒聚集在錫安,藉著地理上與世界相隔,來培養合一及靈性的力量。斯密會長則強調,繼起的各個世代,務必要在世人之間和平地生活,並要經由聖職序位及敎儀,來維持合一的傳承及靈性的力量。
斯密會長在演講及著述中,經常詳細地講論到無可比擬的聖職權能,且勉力於協助所有敎友了解其重要性。在斯密F.約瑟被支持為總會會長的時候,各個支會的聚會時間表、課程,以及聖職定額組的成效皆各不相同。但斯密會長已預期到有一天「耶穌基督末世聖徒敎會的每一個聖職議會都會了解其職責,承擔起責任,光大其召喚,並履行在敎會中的任務。」45在1908年4月的總會敎友大會中,斯密會長宣布,「為了各個聖職定額組人員的益處和進步」46,已經開始採行新的努力方針。
他對亞倫聖職定額組尤為關切。他忠吿説:「我們應該看顧那些已在敎會中被按立為執事、敎師及祭司的男孩們。」47隨後數年中,各地的主敎皆為年輕的聖職持有人提供了重要的指派工作,其中有許多已成為現今的標準做法。確立了每週和每年定期舉行聖職聚會後,亞倫聖職及麥基洗德聖職定額組皆得以增強,並且敎會的中央委員會亦為各個定額組發行了統一研讀課程。
斯密會長極為重視家庭敎導。他説:「如果敎師的職責確實履行的話,我不知道有任何職責會比敎師的職責更為神聖或更有需要。敎師應當探訪人們的家庭,與他們一同祈禱,訓誡他們要恪守美德、榮譽、合一、愛心,並對錫安的偉業有信心與保持忠誠。」48為了進一步鞏固敎會中的家庭,他和他在總會會長團中的副會長於1915年為敎會引入了每週的家庭晚會計畫,敦促父母利用此一時間來敎導孩子神的話語。
在這段期間內,各個輔助組織亦大有進步。主日學、男青年及女青年組織,以及兒童會的總會理事會皆已開始印行統一研讀課程。斯密會長觀察到,他們的課程正帶領年輕的敎友「獲得更多的經驗,更加了解耶穌基督的福音原則。」49為了因應年輕人休閒時間增多的挑戰,便為男青年採行了男童軍計畫,並為女青年發展出新的蜂巢計畫。而婦女會自1902年起,便鼓勵各支聯會為姊妹撰寫課程,也於1914年開始印行統一課程,並於1916年加入給探訪敎師的特別信息。這些創舉後來皆成了新的婦女會雜誌(Relief Society Magazine)的內容,使婦女會的姊妹更有能力「照顧錫安母親及女兒在靈性、心智及道德上的福祉。」50對斯密會長而言,最重要的是各個輔助組織應與聖職當局人員和諧一致,共同致力於敎導福音,鞏固敎友之間的情誼。如此,我們一起努力,堅強且不屈不撓地建立敎會。51
斯密F.約瑟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是處理和敎會直接相關的事所受到的誤解及迫害。但他卻宣稱,毁謗者所作的努力,「只不過是在這世界上間接促成這事工前進的力量而已。他們已喚起世人對我們的注意,那正是我們需要的。……我們需要世人來認識我們。我們需要世人來學習我們的敎義,了解我們的信仰,我們的目的,以及耶穌基督末世聖徒敎會的組織。」52
斯密會長的希望逐一實現了,敎會在美國及其他國家皆受到了更多尊重。為了給鹽湖城的觀光客提供有關敎會信仰及歷史的正確資料,敎會於1902年首次在聖殿廣場建立了第一個訪客中心。在營運的第一年,敎會文宣資料處(the Bureau of Information and Church Literature)白勺25名義務工作人員,即被150,000多名的訪客所帶來的工作量壓得喘不過氣來。到了1904年,該處已需要更多的工作人員和更大的工作空間。1911年,大會堂唱詩班在美國東部及中西部的25個城市演唱,皆獲得極高讚揚,包括在白宮為美國總統及來賓舉行了一場特別演唱會。
斯密會長應許説:「主必會在世人面前提升我們,彰顯我們,讓我們在世界上獲得我們的真正地位與身分」,但這些都將按比例,隨著敎友「信心的增加」,及樂意「更加完全地建立在信心上而來。」53因此,他不斷勸勉末世聖徒要更深入地將根基建立在他們自己的歷史及敎義上。斯密會長發起了重新印行斯密約瑟所撰的敎會歷史,又支持敎會檔案室收集先驅者日記及手稿的工作。他並授權敎會職員購買對於末世聖徒具有神聖意義的歷史地點,包括斯密約瑟先知及他的哥哥海侖在1844年殉敎所在地的伊利諾州卡太基監獄(1903年);米蘇里州獨立城的部分聖殿用地(1904年);斯密約瑟於1805年誕生所在地的威爾滿州農場(1905年);以及老斯密約瑟在紐約州曼徹斯特的農場,先知首次見到父與子的那片樹林(1907年)。他見證説:「我認為,對我而言,以及對所有已經接受先知斯密約瑟之神聖使命的人而言,這些地方都帶著些神聖。」54
斯密F.約瑟會長敎導末世聖徒要敬重先知,因為「他似乎從他們的眼前揭開了永恆的幔子。」55同樣的,斯密會長自己也在努力領悟並敎導耶穌基督福音的廣博真理。他寫給家人朋友的信函,在敎會雜誌上所作評論及對問題的答覆,以及他的講道,都是闡述敎義的重要場合。當他和他在總會會長團中的副會長感覺到敎會敎友或其他人可能對重要的敎義有所誤解時,便刊行文章加以澄清。「人類的起源」(1909年11月)56,以及「父與子:總會會長團及十二使徒有關敎義之説明」(1916年6月)57,後來都成了敎導末世聖徒的重要工具,闡明了我們與天父及耶穌基督之間的真正關係。
斯密會長説:「我從青年時代開始,即一直致力於……做一個使人和睦的人,以及一個正義的宣講者,不僅要藉著言語,更要藉著榜樣,來宣講正義。」58他從15歲開始,到80歲逝世為止,為協助聖徒了解並遵行耶穌基督的敎導,發表過幾百次有關福音的談話及講道。談到他的敎導能力時,尼布里查理斯説:「作為一個正義的宣講者,誰能與他相比?他是我所聽過最偉大的宣講者──堅強、有力、明晰,又吸引人。聽到他口中發出真理之光及見證之火的話語,真叫人驚奇不已。」59
敎會的敎友聽從了他以神的先知身分所發出的警吿和勸誡時,斯密F.約瑟便歡欣不已。對他而言,聖徒若樂意在「正義、純潔及神聖」中向前邁進,才是最重要的。60他以其謙遜和樂意受敎的態度來帶領他人。1916年,他説:「我只是個孩子,還在學習。我真心希望在我一點一滴,詞上加詞,訓上加訓,這裡一點,那裡一點,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地學習後,有朝一日我也能真正學到真理,能夠像神一樣的認識真理,並在祂面前得到拯救和超升。」61一向因為勇敢及堅定而受人敬重的他,更因其愛心而備受推崇。他在夏威夷的一位親近同事,柯雷卡夫人,即讚美他為「至高之神的僕人,心胸寬廣且充滿愛心。」62也學到,「不僅要藉著言語,更要藉著榜樣,來宣講正義」63,而且也要藉著殷切尋求「與耶穌基督的樣式及形像一致」64,來宣講正義。
斯密會長在其生命的最後幾個月中對聖靈特別敏感。1918年4月時,他説,「我的身體可能患有病痛,但對我而言,我的靈性狀態不僅穩定如昔,而且還在一直發展和成長。」65六個月後,1918年10月3日,他坐在房裡沉思著經文,「思念著神之子所作的偉大贖罪犠牲,救贖世人」時66,他得到一個非凡的異象,看到救主在其肉體躺在墳墓中時,曾去探訪死者的情形。此一啟示後來被稱為死者救贖的異象,並被收錄在敎義和聖約第138章中。對於一位孜孜不倦地敎導將生命與救恩的計畫帶給神的所有兒女,實屬十分重要的先知而言,此一啟示正是其一生的最高成就。
神的榮耀、人類的神聖起源及其對神的依賴、服從與神聖敎儀的重要性、懷著愛心的感謝,以及忠心奉獻等,都是斯密會長一再彙整宣講的主題。他在演講中,絕少將單一的福音原則抽離於生命與救恩的整個計畫之外。他可將完整的福音納入一次講道中,有時更納入一個句子中,並且其重點永遠都是在認識父神及祂的兒子耶穌基督的重要性上。「因著我們對祂們的愛,也因著我們希望能在生活中與祂們的要求相和諧,並成為像祂們一樣,我們才能夠彼此相愛,也才能夠從行善,而非作惡中,享受更多的樂趣。」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