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
「誰是我的鄰舍」
目標
幫助班員謙抑自己,寬恕他人,並互相表達仁愛之心。
準備事項
-
閱讀下列經文,並加以沉思、祈禱:
-
馬太福音18:1−6,10−11,14。耶穌教導我們必須歸信,並且成爲小孩子那樣,才能進入天國。
-
馬太福音18:15,21−35。耶穌以無憐憫心的僕人爲比喻,教導寬恕之事。
-
路加福音10:25−37。耶穌以好心的撒馬利亞人爲比喻,教導仁愛之事。
-
-
補充閱讀:馬可福音9:33−50;摩賽亞書3:17−21;4:16−19,26。
-
如果能取得下列資料,請在課程中使用。基督和小孩子(62467;福音圖片集216),以及好心的撒馬利亞人(62156;福音圖片集218)這兩張圖片。
-
如果要進行專心活動,就依照該活動之大綱,邀請一位家長來與班員談談。
-
教學建議:偶爾邀請班員(或支會的其他成員)以提出報告、分享故事、作見證或其他方式來協助上課。在進行安排時,要清楚說明你希望該人做什麼事,可用多少時間。
課程發展建議
其他教學建議
以下資料可用來補充本課所建議之課程大綱。可採用其中一項或多項建議,作爲課程的一部分。
1.馬利亞和馬大
請一位班員讀出路加福音10:38−42。
-
馬大怎樣服事主?馬利亞選擇了什麼「上好的福分」?我們有時會怎樣「爲許多的事思慮煩擾」,以致沒有像我們應該做的那樣去接待耶穌?我們可從這段經文中學習到什麼?
2.「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馬可福音10:14)
討論救主教導我們應該像小孩子一樣的部分時,也可以討論馬可福音10:13−16中祂給予小孩子祝福的事。
-
有人帶著小孩子來見耶穌時,耶穌的門徒作何反應?(見馬可福音10:13)耶穌怎樣告訴祂的門徒?(見馬可福音10:14−15)耶穌爲小孩子做了什麼事?(見馬可福音10:16)我們可從這節經文中,學習到什麼有關耶穌的事?我們要如何做才更能去效法祂在此一事件中所設立的榜樣?
3.馬太福音第18章的其他討論
-
討論馬太福音18:8−9,以及馬可福音9:43−48(亦見馬太福音5:29−30)。這幾節經文有何含意?(指出這些使人跌倒的要素指的都是帶領我們走入歧途的人;最好與這些人斷絕來往,免得他們引誘我們犯罪。亦見約瑟‧斯密聖經譯本,馬可福音9:40−48)
-
約瑟‧斯密聖經譯本中的馬太福音18:11記載道,耶穌說小孩子無須悔改。這是爲什麼?(見摩羅乃書8:11−12)小孩子如何「活在基督裡面」?(見摩羅乃書8:12;教約29:46−47)我們必須怎樣做,才能「活在基督裡面」?(見馬太福音18:4;摩賽亞書3:19;摩羅乃書8:10)
-
閱讀馬太福音18:11−14。我們要如何將失羊的比喻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中?你或你所認識的人曾經如何因某人遵行此一比喻之原則,而蒙得祝福?
4.「主又設立七十個人」(路加福音10:1)
-
討論路加福音10:1−24。主給予那七十個人的指示,與馬太福音第10章中祂給予十二使徒的指示有何異同?今天的七十員有何責任?(見教約107:25,34,38,93−97)
5.婚姻關係的神聖性
說明馬太福音19:1−12所述之情況,是法利賽人質問耶穌離婚是否合法,企圖藉此誘祂進入圏套(亦見馬可福音10:1−12)。猶太學者和領袖皆曾廣泛討論過離婚的問題,法利賽人則希望耶穌對這問題的回答能激起猶太人的怒氣。請一位班員讀出馬太福音19:3−9。
-
對於法利賽人在第3節所提出的問題,耶穌的回答是什麼?(見馬太福音19:4−6。祂對他們說,離婚不是神所制定的。)爲什麼摩西容許以色列人離婚?(見馬太福音19:7−8)
說明在古代的以色列,男人可以爲了微不足道的小事把妻子休掉或離婚。耶穌教導他們說,在完全的世界中,例如高榮國度,離婚是不存在的。由於大地尙未變成完全,因此可容許離婚,但除了最嚴重的外,人們皆不應離婚。馬太福音19:9中指出,凡因微不足道的理由而休掉妻子的,在神看來,他們的婚姻仍然有效;因此他若與另一女子結婚,便是犯了姦淫。(見雅各‧陶美芝,耶穌是基督,第468−470,479頁)
-
婚姻若要美滿,謙卑、寬恕與仁愛各扮演了怎樣的角色?盡力學習基督的榜樣能在婚姻及其他人際關係上產生帶來哪些幫助?
-
我們要怎樣去幫助那些遭遇到離婚打擊的人?
6.青少年活動
在小張的紙片上寫下(或請班員寫下)有關本課的一些問題。(可從本課的各部分選出某些問題作爲複習的活動。)將紙片放在袋子或箱子裡。請班員把椅子排成一圏,將袋子或箱子放在圏子中央的椅子上。請班員輪流從袋子或箱子中抽出問題,並說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