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chool: Gospel Doctrine
第9課:「你們要先求〔神〕的國」


9

「你們要先求〔神〕的國」

馬太福音第6−7章

目標

鼓勵班員成爲更樂意奉獻之耶穌基督的門徒。

準備事項

  1. 閱讀以下延續自山上寶訓中的經文,並加以沉思、祈禱:

    1. 馬太福音6:1−6,16−21。耶穌教導門徒:賙濟他人、祈禱與禁食等事都要在暗中進行,並且要將財寶累積在天上,而不是地上。

    2. 馬太福音6:7−137:7−11。耶穌向門徒示範如何祈禱,並教導他們,凡爲生活所需而求問天父的,必蒙得祝福。

    3. 馬太福音6:14−157:1−6,12。耶穌教導門徒要寬恕他人、作正義地判斷,並且若自己希望受到別人怎樣的對待,就要怎樣對待人。

    4. 馬太福音6:22−347:13−29。耶穌教導門徒,只要事奉天父、遵行祂的旨意,就必蒙得祝福。

  2. 補充閱讀:路加福音6:37−4911:1−13,34−3612:22−3416:13尼腓三書第13−14章

  3. 如果能取得下列資料,請在課程中使用。山上寶訓的圖片(62166;福音圖片集212)。

  4. 可以準備與班員齊唱「蓋房子」(兒童歌本,第130頁)

  5. 教學建議:很少教學方式能像說故事這樣既能說明福音原則,又能使班員專注。耶穌經常使用故事來教導重要的教訓,或澄清抽象的概念。準備課程時,考慮要如何運用故事來幫助班員了解福音原則。講述故事時,務必要讓班員知道那是眞人眞事,或是爲了指出重點而虛構的故事。(見教導──沒有更偉大的召喚第179−182頁

課程發展建議

專心活動

適時採用下列活動或是你自創的活動來開始上課。

用你自己的話講述以下的故事:

七十員中的威廉‧布蘭福長老有次和某位支會的主教談話,得知該支會的青少年爲了要進行一項活動而打工賺錢。那位主教問布蘭福長老能否讓他們得到一些讚賞。但令主教驚訝的是,布蘭福長老說不可以。他說,年輕人努力工作誠然可喜,但因此而獲得大眾讚美並非那麼必要。

那些年輕人後來決定取消舉辦該項活動,反而將這筆錢捐給教會作爲總會傳道基金。這時,他們希望在奉獻這筆錢時能與布蘭福長老合影,然後寫一篇文章,連同照片一起在報紙上刊登出來。令他們驚訝的是,布蘭福長老再次說不可以。他對主教說:「或許你可以藉此幫助這些青少年學會讚賞的更高律法。來自天上的嘉勉是不爲人知的,只是審愼、默默地記載在那裡。讓這些年輕人藉由不爲人知的無私服務,感受心靈的喜樂和富足吧」(參閱1988年1月,聖徒之聲,第69頁)。

專心活動

  • 我們可以從布蘭福長老給年輕人的回答中學到什麼?

指出我們可以學到的教訓之一是,我們應該爲了愛神,爲了取悅祂而行善,而不是爲了獲得其他人的讚賞而行善。這也是耶穌基督眞正門徒的品格之一。

在黑板上寫眞正的門徒。討論山上寶訓時,將救主在此篇論道中所教導的眞正門徒的特質列出來。

經文討論及應用

教導下列經文章節時,鼓勵班員想想自己必須怎麼做,以成爲更忠信、眞誠的基督門徒。鼓勵班員分享有關眞正門徒精神的個人經驗。

1.眞正的門徒會懷著正確的動機,做正確的事。

閱讀馬太福音6:1−6,16−21,並加以討論。

  • 施捨(幫助窮人)、祈禱和禁食都是好事,但耶穌爲何要對某些行善的人加以譴責?(見馬太福音6:1−2,5,16。他們是懷著錯誤的動機而行。)耶穌稱這樣的人是假冒爲善的人。何謂假冒爲善?(假裝擁有某些特質,實際上卻沒有;企圖表現正義,實則不然。「假冒爲善」一詞之希臘原文,亦可譯爲作假之人。見馬太福音15:8路加福音11:39。)

  • 爲了引人注意而行善之人,會獲得何種酬償?(見馬太福音6:2,5,16)我們所做的事中,可能有哪些是爲了沽名釣譽,而不是爲了取悅神?在爲人服務或從事善舉時,我們應如何保持純正的動機?

  • 耶穌在這篇講道中教導我們最應當看重的是什麼?(見馬太福音6:19−21)何爲「積攢財寶在天上」?我們可以尋求哪些天上的財寶?(見教約18:14−16,以及教約130:18−19所舉的兩個例子。)

  • 「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裡」這句話有何含意?我們如何知道自己所看重的是什麼?(方法之一就是評估自己在該事上所奉獻的時間、金錢及心力。)今天的人看重的是什麼?請班員想想他們所珍視的事物,並靜靜思索這些財寶顯示出他們的心在哪裡。

2.眞正的門徒會效法救主祈禱的榜樣。

閱讀馬太福音6:7−137:7−11,並加以討論。指出馬太福音6:9−13又稱爲主禱文。

  • 這篇主禱文教導我們應以何種方式祈禱?(見馬太福音6:9−13

  • 主禱文怎樣顯示出耶穌對天父的崇敬與尊重?我們在祈禱時,要如何顯示出對天父的崇敬與尊重?

    達林‧鄔克司長老曾就我們祈禱時所應使用的詞句評論道:「祈禱的用詞在不同的語言裡也許不一樣,但是原則卻相同。我們應該用自己的語言中含有敬愛、尊重、虔誠以及親切的字句來向天父祈禱。……想表示敬意的男女會花時間學習祈禱的特殊用詞」(1993年7月,聖徒之聲,第12,14頁)。

  • 我們祈禱時,要如何避免使用「許多重複話」?(見馬太福音6:7

  • 既然天父在我們祈禱之前就已明白我們需要的是什麼(馬太福音6:8),爲何我們還必須祈禱?爲何要獲得靈性上的進步,就必須祈求、尋找和叩門(馬太福音7:7)?我們要如何更勤勉地尋求天父的幫助?

  • 我們要如何明白救主的應許:「你們祈求,就給你們」(馬太福音7:8)?爲何有時我們得到的不是我們當時所求的,或者不是我們所希望的?(見尼腓三書18:20)你如何瞭解到神知道什麼對你才是最好的?

3.眞正的門徒會仁慈、公正地待人。

閱讀馬太福音6:14−157:1−6,12,並加以討論。

  • 你想,救主爲何吩咐我們要饒恕他人?我們要如何更富有寬恕之心?

  • 約瑟‧斯密聖經譯本將馬太福音7:1改成:不要不義地論斷,好使你們不被論斷;但要作正義的論斷(見約瑟‧斯密聖經譯本,馬太福音7:2)。何謂正義的論斷?若是作了不義的論斷,會對我們自己和我們所論斷之人造成何種傷害?我們要如何確保自己所作的是正義的論斷?(見馬太福音7:3−5摩羅乃書7:14−18

  • 耶穌說,人若想以不義的方式去糾正他人,就是假冒爲善(馬太福音7:4−5)。不義的論斷如何是假冒爲善的象徵?

  • 馬太福音7:12中的教訓常被稱爲金科玉律。有哪些經驗使你明白這項原則的價値?遵行金科玉律如何使我們成爲耶穌基督更好的門徒?

    馬文‧艾希頓長老曾描述一群教會成員在聚會中討論這個問題:「你怎麼知道一個人是否眞正歸信了耶穌基督?」:

    「大家熱烈討論了45分鐘,主持人也仔細的將大家所提出的各種不同意見寫在黑板上。每項意見都很有深度、很有價値。但不久之後,這位了不起的教師把黑板上所寫的東西全部擦掉。他先感謝大家的寶貴意見,然後,教導了一項非常重要的原則:『一個人的靈性如何,一個人是否眞正歸向基督,由他待人處事當中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艾希頓長老接著又說:「我們對待家人、朋友、同事的態度,與我們經常強調的其他福音原則同樣重要」(1992年7月,聖徒之聲,第17頁)。

4.眞正的門徒會事奉神,遵行祂的旨意。

閱讀從馬太福音6:22−347:13−29中所選的經文,並加以討論。

  • 爲何要同時事奉神和瑪門(即世俗)是不可能的?(見馬太福音6:24)神向那些事奉祂的人應許了什麼祝福?(見馬太福音6:25−33教約11:7

  • 耶穌應許,我們若「先求神的國」,就會獲賜其他一切所需(馬太福音6:33)。那些經驗曾幫助你獲得對這項應許的見證?

  • 看重世俗如何使我們偏離正道,既不忠於神又不事奉神?我們可能會受到哪些誘惑,引誘我們先追求世俗之物,而非屬神之事?(答案可包括先買了自己需要或想要的事物後才繳付什一奉獻,或是爲了世俗之事而決定不去傳教。)

  • 耶穌在其講道結束之前,曾就進入天國一事作何教導?(見馬太福音7:13−14,21−23)通往永生的路是窄的,通往滅亡的路是寬的,此事何以意義非凡?

  • 耶穌在山上寶訓的結尾,曾以聰明人與無知之人作比喻(馬太福音7:24−27)。此一比喻如何適用於我們?我們應當以什麼樣的「磐石」爲基礎?(見希拉曼書5:12)。有些人怎樣把如同沙土般的事物當做人生的基礎?

    可請班員齊唱「蓋房子」(兒童歌本,第130頁)。

結論

見證跟隨耶穌基督十分重要。鼓勵班員思考他們必須怎樣做,才能成爲基督更好的門徒。

其他教學建議

以下資料可用來補充本課所建議之課程大綱。可採用其中一項或多項建議,作爲課程的一部分。

1.「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馬太福音7:20

2.錄影帶的播放

新約DVD影片(00379 268)中「新約時代的風俗」的第二部分,說明了猶太人的經匣和縫子有何用途。放映此一片段時,要討論這些曾用來向神表示順從的物件,如何象徵著法利賽人在崇拜時希望「叫人看見」的意圖(馬太福音6:5)。

3.找出自己眼中的樑木

講述以下故事。這個故事談到先知約瑟‧斯密怎樣教導一位姊妹:受人冒犯時要先找出自己眼中的樑木,再去處理此事:

有位姊妹來找先知約瑟‧斯密,由於另一位教會成員說了一些關於她的話,令她頗爲生氣。先知告訴她說,如果那人所說不實,大可不必理睬,因爲眞理終將長存,而謊言必站不住腳。那位姊妹覺得對方說的話是錯的,然而要她不加理睬,她還是心有不甘。於是先知又講述了他自己處理這類言論的方法:

「他經常受人惡言中傷;碰到這種事的時候,他不會先作論斷,而是停下來回想事件發生當時的情景,查看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否有任何輕率之處,以致落人話柄。若事實正是如此,他便會在自己的心裡說他要原諒對方,同時心懷感激,因爲對方發現了他自己未曾察覺的弱點而提出警告。」

先知告訴那位姊妹說,她應先仔細想想自己是否無意中給了那人什麼把柄,使他會說出那些話。那位姊妹考慮許久後,終於承認事情的確如此,便向先知道謝,然後離去了(See Jesse W. Crosby, quoted in Hyrum L. Andrus and Helen Mae Andrus, comps., They Knew the Prophet [1974], 144.)。

4.青少年活動

將以下節錄自馬太福音第6章和第7章的經文分別寫在卡片上:

不要叫左手知道(6:3)

右手所做的(6:3)

你父在暗中察看(6:6)

必在明處報答你(6:6)

不可……用(6:7)

許多重複話(6:7)

饒恕(6:14)

人的過犯(6:14)

只要積攢(6:20)

財寶在天上(6:20)

不能又事奉神(6:24)

又事奉瑪門(6:24)

你們要先求(6:33)

〔神〕的國(6:33)

先去掉自己(7:5)

眼中的梁木(7:5)

你們祈求(7:7)

就給你們(7:7)

尋找(7:7)

就尋見(7:7)

要防備(7:15)

假先知(7:15)

憑著他們的果子(7:20)

就可以認出他們來(7:20)

將這些卡片面朝下的放在桌子或地板上。將班員分成兩組,請各組輪流抽出兩張卡片。如果兩張卡片能互相配合,該組就可將這兩張卡片從桌上或地板上移走,並再抽一次。如果兩張卡片不能配合,就將卡片放回原處,然後換另一組抽。繼續直到每張卡片都互相配合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