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chool: Gospel Doctrine
第17課:「我當作什麼事才可以承受永生?」


17

「我當作什麼事才可以承受永生?」

馬可福音10:17−30;12:41−44路加福音12:13−21第14章第16章

目標

幫助班員了解,我們必須樂意犧牲這世界的事物,才能在天國獲得一席之地。

準備事項

  1. 閱讀下列經文,並加以沉思、祈禱:

    1. 馬可福音10:17−3012:41−44。一位富有的年輕人問耶穌說,必須怎樣做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穌教導說,倚靠財富會使人遠離神的國。耶穌讚揚一位將兩個小錢投入銀庫的窮寡婦。

    2. 路加福音12:13−21。耶穌透過無知財主的比喻,教導貪婪的危險。祂勉勵跟從祂的人要尋求天上的財富,而非地上的財富。

    3. 路加福音14:15−33。耶穌透過大筵席的比喻教導說,人若要跟隨祂,就必須樂意捨棄一切其他事物。

    4. 路加福音16:1−12。耶穌以不義的管家爲比喻教導祂的信徒說,尋求屬靈的財富要像尋求屬世財富那樣熱心。

  2. 補充閱讀:馬太福音19:16−30路加福音18:18−3021:1−4摩爾門經雅各書2:18−19

  3. 如果找得到基督和富有的年輕官員這張圖片(福音圖片集244),請在課程中使用。

  4. 如果要進行專心活動,就做一個捕猴的陷阱,或在黑板上畫一個(見以下圖示)。若要做捕猴陷阱,就拿一個有蓋的箱子,把蓋子封起來,在箱子上挖一個洞,大小剛好可以容納一隻空的手(不是拳頭)伸入,然後在箱子裡放些水果或核果。

    monkey trap
  5. 教學建議:尼腓曾說:「我把所有的經文都比作對我們說的,好使我們得到益處和知識」(尼腓一書19:23)。研讀教導──沒有更偉大的召喚第74159−160頁,以及第170−171頁,以便知道如何幫助班員將經文比作自己,或將經文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課程發展建議

專心活動

適時採用下列活動或是你自創的活動來開始上課。

展示你所製作或繪製的捕猴陷阱(見「準備事項」的部分)。說明像這樣的陷阱可用來捕捉猴子。獵人將箱子固定在地上,將誘餌(如核果或水果)放在裡面。箱子的開口剛好可以讓猴子的手很容易空著進去,但若猴子手上還握著誘餌,就無法拔出來了(可以示範此一動作)。猴子看到了誘餌就伸手去抓;抓到了誘餌後,就寧願讓自己被抓也不願放開那誘餌,因爲牠不願犧牲這個禮物來換取更好的──自由。

指出有時候我們也會犯下和猴子類似的錯誤。我們一得到吸引人的東西後,即使保有該項東西可能會使我們喪失更好的東西,我們還是不願意放手。本課將討論我們必須犧牲哪些東西,來接受那最好的祝福──與天父及耶穌基督同享永生。

經文討論及應用

教導下列經文章節時,請幫助班員了解,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被要求爲神的國度犧牲各樣不同的事物。我們應當樂於犧牲神所要求我們的一切。

1.倚靠財富會使人遠離神的國。

閱讀馬可福音10:17−3012:41−44,並加以討論。展示基督和富有的年輕官員這張圖片。

  • 富有的年輕人詢問耶穌如何才能承受永生時,耶穌怎麼回答?(見馬可福音10:17−21)年輕人聽了這些訓示後爲何甚感憂愁?(見馬可福音10:22)你想,主爲何要求他放棄他擁有的一切?救主對那位富有的年輕人的指示,也怎樣適用於我們?

    約瑟F.‧斯密會長說:「這就是那少年人的困難所在。他有很多產業,而他寧願依賴他的財富,而不願捨棄一切來跟從基督。……無人能夠得到永生的恩賜,除非他願意犧牲世上的一切事物,以便得到這恩賜」(福音教義,第247頁)。

  • 對於擁有財富和進入神國之間的關係,耶穌有何教導?(見馬可福音10:23−25)擁有財富和倚靠財富之間有何不同?我們要如何對世上的財物保持一種正確的態度?(見摩賽亞書4:19,21

    斯密會長又教導說:「神是不偏待人的。富人也跟窮人一樣可自由地進入天國,如果他願將他的心和愛情順服神的律法,和順服眞理的原則;如果他願將他的愛情放在神身上,他的心放在眞理上,和他的整個靈魂放在完成神的目的上,而不要將他的愛情和希望專注在世界的事物上」(福音教義,第247頁)。

  • 將富有的年輕人與馬可福音12:41−44中的窮寡婦作一對照。什麼是那寡婦樂意去做而富有的年輕人不願去做的?(見馬可福音12:44。她樂意將一切所有的奉獻給神的國度。)我們如何能培養像那位窮寡婦一樣的態度?

2.要尋求天上的財寶,而不是世上的財寶。

閱讀路加福音12:13−21,並加以討論。

  • 耶穌對那位關心家業的人怎麼說?(見路加福音12:13−15)何謂貪婪?(對財富或他人財產的強烈欲望。)今天的人會貪求些什麼東西?爲何貪婪很危險?

  • 在這個常把物質上的財富看得很重要的世界裡,我們要如何記住我們個人的價値並非由我們擁有多少財富來決定?(見路加福音12:15)有哪些祝福比物質上的財富更重要?(見路加福音12:31−34教約6:7中的幾個例子)

  • 在無知財主的比喻中,那個財主蒙得了怎樣的祝福?(見路加福音12:16)他決定怎樣處理他多餘的財物?(見路加福音12:18)他的行爲顯示出什麼?(見路加福音12:19−21。他的心放在財富上。)如果他尋求的是天上的財富,而非世上的財富,他可能會如何處理他的龐大資產?(見摩賽亞書4:26教約52:40

  • 爲什麼許多人心裡明知世間財富只不過是短暫的,卻仍將心思專注在世間的財富上?我們怎樣知道自己是否太過關切物質上的財富?我們要怎樣更慷慨地運用我們物質上的財富,和其他諸如時間、才能之類的祝福?(可以鼓勵班員下課後多加思考此一問題,或與家人一起討論。)

3.基督的信徒必須樂意捨棄一切,才能成爲眞正的門徒。

閱讀選自路加福音14:15−33的經文,並加以討論。

  • 雅各‧陶美芝長老在解釋大筵席的比喻時,曾教導說:受邀的賓客代表約民,或是以色列家族。當僕人(耶穌)請他們來赴宴(接受福音)時,他們找了許多藉口拒絕前來(耶穌是基督,第447−448頁)以色列人爲何不來赴宴?來赴宴的那些「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是誰?(路加福音14:21

  • 大筵席的比喻怎樣適用於我們?我們會找哪些藉口不去享用主的筵席,例如,不閱讀經文或不去聖殿?我們要怎樣表示我們接納主的邀請,樂意赴宴?

  • 耶穌教導門徒必須樂意犧牲祂所要求的一切(路加福音14:26−33)。有哪些事物是早期的門徒必須犧牲的?有哪些事物是今日的門徒必須犧牲的?主要求你犧牲的是什麼?作了這些犧牲後,你蒙得了什麼祝福?

4.要熱切積極地尋求屬靈的財富。

閱讀選自路加福音16:1−12的經文,並加以討論。講述下列資料,來幫助班員了解不義的管家這個比喻:

雅各‧陶美芝長老說明主用這比喻來「指出那些關注、細心、和努力積聚俗世財物者,和許多較不積極,自稱努力尋求靈性財富者之間的比較」。主並非建議我們效法那位不義管家的邪惡作爲,而是希望我們能效法那位僕人尋求物質財富時所表現的熱心和努力,藉以積極尋求屬靈的財富。

陶美芝長老接著說,「心念世事的人不忘爲他們未來的歲月作準備,往往不擇手段積聚大筆家財;而『光明之子』,或那些相信屬靈的財寶高於一切俗世榮華的人,卻較爲缺乏活力、精明或聰明」(耶穌是基督,第458−459頁)。

  • 請班員在心中將他們用來攢積金錢財物的時間、思慮與精神,與他們用來尋求屬靈財富的時間、思慮和精神作一比較。我們要怎樣更專注、更熱切地尋求屬靈的財富?

結論

見證我們若要承受永生,就必須樂意捨棄一切事俗之物,並盡心、盡能、盡意、盡力地事奉主。鼓勵班員爲世間的祝福心存感謝,但要盡力以正確的觀點看待這些祝福。

其他教學建議

以下資料可用來補充本課所建議之課程大綱。可採用其中一項或多項建議,作爲課程的一部分。

1.謙卑

閱讀路加福音14:7−11,並加以討論。

2.眞正的仁愛

  • 我們可從路加福音14:12−14學到要如何去爲人服務?(答案可包括,我們在爲人服務時,不應存著要人回報的心,我們的服務範圍也不應侷限於爲那些會回報我們,或甚至會感謝我們的人。)我們服務的動機應該是什麼?

  • 真正的仁愛怎樣幫助我們與主更加接近?

3.財主和拉撒路的比喻

請班員讀出路加福音16:19−31中的比喻,並加以討論。

  • 財主死後,求他的祖先亞伯拉罕爲他的弟兄們做什麼事?(見路加福音16:27−28)亞伯拉罕怎樣回答?(見路加福音16:29−31)此事讓我們在聽從先知的話一事上學到了什麼?

  • 此一比喻讓我們在看顧窮人的重要性上學到了什麼?(見教約104:18

年輕人可能會喜歡演出這個比喻。把兩位班員(亞伯拉罕和拉撒路)放在關卡(深淵)的一邊,另一位班員(財主)放在另一邊;可用一排椅子充當關卡。請第四位班員擔任敘述員。請班員直接從路加福音16:19−31中讀出自己的台詞;而人物對白以外的旁白則由敘述員唸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