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研究所
第14章:教义和圣约第35~36篇;第39~40篇


第14章

教义和圣约第35~36篇第39~40篇

导言和大事纪

1830年冬天,西德尼·雷格登和爱德华·裴垂治从俄亥俄州前往纽约州,与先知约瑟·斯密见面。他们两人都曾在俄亥俄州嘉德兰一带,听到奥利佛·考德里、帕雷·普瑞特、希伯·彼得生和小彼得·惠特茂所宣讲的复兴的福音。西德尼和爱德华抵达纽约州菲也特之后不久,约瑟·斯密就分别为他们获得了启示。在教义和圣约第35篇所记载的启示中,主赋予西德尼·雷格登在这刚复兴的教会里某些特定的责任。在教义和圣约第36篇所记载的启示中,主召唤爱德华·裴垂治去宣讲福音。

几个星期后,曾任卫理公会牧师约40年的雅各·柯伟去造访先知约瑟·斯密,并与主立约将遵守透过先知赐给他的所有诫命。因此,在1831年1月5日,约瑟·斯密获得了教义和圣约第39篇所记载的启示。在启示中,主命令雅各·柯伟受洗,并宣讲复兴的福音。然而,获得启示的隔天,雅各就离开了纽约州菲也特,他没有受洗,却「回归昔日的教条和团体」(Joseph Smith, in The Joseph Smith Papers, Documents, Volume 1: July 1828–June 1831, ed. Michael Hubbard MacKay and others [2013], 237)。主于是赐给约瑟·斯密教义和圣约第40篇所记载的启示,说明雅各·柯伟是因为「畏惧迫害又有世上的顾虑,导致他拒绝了〔神的〕话」(教约40:2)。

1830年10月29日奥利佛·考德里、帕雷·普瑞特、希伯·彼得生和小彼得·惠特茂在俄亥俄州东北部宣讲福音数周的时间。

1830年12月初西德尼·雷格登和爱德华·裴垂治从俄亥俄州前往纽约州,与先知约瑟·斯密见面。

1830年12月7日获得教义和圣约第35篇的启示。

1830年12月9日获得教义和圣约第36篇的启示。

1830年12月11日爱德华·裴垂治由约瑟·斯密施洗。

1831年1月2日教会举行第三次大会,约瑟·斯密宣布圣徒要在俄亥俄州聚集。

1831年1月卫理公会牧师雅各·柯伟结识约瑟·斯密。

1831年1月5日获得教义和圣约第39篇的启示。

1831年1月6日获得教义和圣约第40篇的启示。

教义和圣约第35篇:额外的历史背景

教会成立后不到六个月,奥利佛·考德里、小彼得·惠特茂、希伯·彼得生和帕雷·普瑞特就蒙召唤宣讲福音给美国印第安人。在他们前往密苏里州西部边境的途中,他们停留在俄亥俄州曼托和嘉德兰,在那里与普瑞特长老的一位牧师朋友,西德尼·雷格登,分享复兴福音的信息。在很短的时间内,有120多人,包括西德尼·雷格登和他会众中的许多成员受洗。这使得教会成员的总数多了将近一倍。

西德尼·雷格登于1821年在浸信会被按立为牧师。之后不久,他加入了亚历山大·坎贝尔的改革浸信会。跟随坎贝尔的人后来被称为基督的门徒或坎贝尔教徒;他们认真地寻求复兴的新约基督教义。西德尼·雷格登当时在俄亥俄州曼托和嘉德兰邻近一带担任改革浸信会的牧师,颇具影响力,声名卓着。由于西德尼致力追求复兴的新约基督教义,使得他和他的会众能准备好,专注聆听来自纽约州的传教士所带来的信息。

图像
西德尼·雷格登

主召唤了俄亥俄州的新归信者西德尼·雷格登,要在约瑟翻译圣经时,「为他抄写」(教约35:20)。

西德尼·雷格登从传教士那里获得一本摩尔门经后,就开始认真研读。他的儿子后来谈到西德尼当时相当热衷于阅读摩尔门经,以致「几乎无法把书搁下来,好好吃顿饭。他夜以继日不断阅读,直到全部读完,然后他细细沉思」(John W. Rigdon, “Lecture on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Mormon Church” [1906], 18, Church History Library, Salt Lake City)。西德尼一相信耶稣基督的复兴福音是真实的,就对他的妻子菲碧说:「『亲爱的,你曾经跟着我过苦日子,你愿意再这样过吗〔?〕』」,她回答:「我权衡过这件事,也思考过我们可能会陷入的情况,我估算过代价,而我非常满意能跟着你。是的,无论是生是死,遵行神的旨意是我的心愿」(in The Joseph Smith Papers, Documents, Volume 1: July 1828–June 1831, 213, note 91)。

西德尼先前在改革浸信会的会众中,许多没有接受传教士信息的人,因为西德尼和菲碧归信了新复兴的教会而感到愤怒,因而拒绝让雷格登一家搬到他们为这家庭建造的新屋,而且不想再跟他们有任何瓜葛。失去了收入来源、房屋和许多朋友同事的西德尼和菲碧,举家搬到嘉德兰,和其他刚受洗的教会成员同住。

图像
地图5:美国纽约州、宾夕法尼亚州,及俄亥俄州地区

教义和圣约第35篇

主召唤西德尼·雷格登去做更大的事工

教义和圣约35:2。「在我里面合一,就像我在父里面合一」

主说的这句:「我在父里面合一,父在我里面合一」(教约35:2),并不是在教导,祂和天父是同一个人。相反地,这段经文阐明了天父和祂的儿子耶稣基督在目的上合一,且拥有相同的品格、完全与特质。祂们邀请真正的信徒与祂们合而为一。十二使徒定额组陶德·克理斯多长老说明了我们如何能与天父和祂的儿子「合一」。他说:

「耶稣借由将自己的身体与灵都顺服于父的旨意,而达到与父完全合一的境地。祂的圣工总有很明确的重点,因为祂不会三心二意,不会软弱或远离父的旨意。耶稣谈到祂的父时这样说:『我常做祂所喜悦的事』(约翰福音8:29)。……

「除非祂们的旨意和祂们所关心的事物成为我们最大的渴望,否则我们绝无法和神及基督合而为一。这样的服从绝非一夕之间就可达到,但如果我们愿意,主就会经由圣灵来教导我们,直到经过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可以明确地说:祂在我们里面,就如同父在祂里面一样。有时我很怕去想可能会被要求付出的事物,但是我知道只有在完全合一中才能找到完全的喜乐。我很感激能受邀与我所尊敬、崇拜的天父与救赎主这两位神圣人物合一,感激之情笔墨难以形容」(「使他们在我们里面合而为一」,2002年11月,利阿贺拿,第72-73页)。

教义和圣约35:3。「我已……预备你去做更大的事工」

主告诉西德尼·雷格登,祂已「看到」他和他的行为,也听到了他的祷告(教约35:3)。主不只知道西德尼、知道他的经验,以及他担任基督新教牧师的事,而且还知道西德尼有极大的潜能。主还说,祂已预备西德尼去做一件比以往所做过的「更大的事工」(教约35:3)。这项「更大的事工」包括帮助他人借由适当的权柄来接受洗礼和圣灵的恩赐,并借此开启大门来接受耶稣基督的圆满福音(见教约35:5-6)。就像祂对西德尼·雷格登所做的一样,主也会为我们提供机会和经验,来准备我们去完成祂召唤我们去做的「更大的事工」。

总会会长团亨利·艾宁会长在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后,见证说:「你的生命受到悉心地看顾,如同我的一样。主知道祂需要你做什么事,也知道你需要知道哪些事。祂很仁慈而且知晓万事。因此你可以带着信心,知道祂已为你准备好了学习的机会,让你能为日后将要付出的服务作准备。你也许无法完全辨认出那些机会,像我当初一样。但是只要把属灵的事物放在生活里的优先地位,你就会受到祝福,能感觉到应该去学习哪些事物,你也会受到激励,要更加努力。然后你会辨认出自己服务的能力获得提升,并且为此感激」(“Education for Real Life” Ensign, Oct. 2002, 18–19)。

教义和圣约35:4-6。西德尼·雷格登就像施洗约翰那样,是「奉派……来……预备道路」的

图像
画像:施洗约翰为人施洗

就像施洗约翰为耶稣基督预备道路一样,西德尼·雷格登在改革浸信会担任牧师时所做的事,也是在为宣讲复兴的福音预备道路。

主将西德尼·雷格登在基督新教担任牧师时所做的事,比喻成新约中的施洗约翰(见教约35:4)。这两个人都透过他们的服务,帮助人们准备好聆听及接受耶稣基督的圆满福音。约瑟·斐亭·斯密会长(1876-1972)说明了西德尼·雷格登是如何帮助他人预备道路来接受复兴福音的信息。他说:「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到,许多日后成为教会领袖,坚强而有智慧的人,皆是西德尼·雷格登靠着主的帮助,在这块土地上聚集起来的。……因此,当帕雷·普瑞特、希伯·彼得生和他们的同伴来到嘉德兰时,就发现大半由于西德尼·雷格登的传道,道路已为他们准备好了,所以这些传教士要劝服这群团体相信真理并非难事。主在这项启示中告诉西德尼,虽然他的传教和洗礼都未经授权,但当福音信息传给他们时,所有这一切都是有益的。这些人不仅已归信并准备好接受洗礼,而且灵性上也已准备好接受圣职,而事情就这样成了」(Church History and Modern Revelation [1953], 1:160)。

教义和圣约35:8-11。主会根据信祂之人的信心来行奇迹

主教导西德尼·雷格登,「奇迹、征兆和奇事」都是为了回应信心而赐予的(教约35:8;比较教约63:7-12)。务必记住,神迹奇事「不应被视为大自然寻常状况的变异,而应视之为神性能力或属灵能力的显示。在这两种情况下,某些较低的律法被较高律法的行动取代了」(Bible Dictionary, “Miracles”)。十二使徒定额组达林·邬克司长老描述两种「真正的奇迹」,他说:

「首先,经由圣职能力而行的奇迹,总是在耶稣基督真实的教会里出现。摩尔门经教导,『神就预备了这个方法,使人能经由信心行大奇迹』(摩赛亚书8:18)。神预备的『方法』就是圣职能力(见圣经雅各书5:14-15教约42:43-48),这能力能借着信心行奇迹(见以帖书12:12摩罗乃书7:37)。……

「第二种真正的奇迹是透过信心的力量所行的奇迹,没有特别运用圣职能力。很多这类的奇迹发生在我们教会中,例如,借着忠信妇女的祈祷,许多这类奇迹则是发生在教会外。正如尼腓教导的,『凡相信〔神〕的人,〔神〕必借着圣灵的力量,向他们显现;是的,向各国、各族、各方、各民显现,并依人类儿女的信心,在他们之中行各样大奇迹、征兆和奇事』(尼腓二书26:13;亦见尼腓一书7:12圣经雅各书5:15)」(“Miracles,” Ensign, June 2001, 8–9)。

邬克司长老进一步说明了为什么即使我们有充分的信心,有些奇迹也可能不会发生。他说:「谈过了会发生的奇迹后,不会发生的奇迹又如何呢?我们大多数人都曾经作了祈祷,却没有获得当时想要的奇迹。单单祈求,并不会发生奇迹。……主的旨意永远都是最重要的。要是违反主的旨意,就无法用主的圣职来行奇迹。我们也必须记得,即使奇迹会发生,也不会按照我们想要的时间表发生。启示教导我们,神奇的经验会『在祂自己的时间、用祂自己的方式』发生(教约88:68)」(“Miracles,” 9)。

教义和圣约35:13。「我召唤世上弱小的」

「世上弱小的」(教约35:13)指的是那些依照影响力、财富及教育等世俗标准看来,被视为软弱的人,但在主眼中,却是具有灵性力量的人,因为他们是温顺、谦卑、充满爱心,并仰赖神的力量和启示。总会会长团雅各·傅士德会长(1920-2007)说明了主为何召唤这样的人来完成祂伟大的事工。他说:

「主有件伟大的事工等待我们每个人去做。你也许会惊讶这怎么可能。你或许觉得自己的能力平凡无奇。……

「平凡的人只要谦卑、忠信、勤于服事主,并努力改进……,主便能借着这样的人行出非凡的奇迹。这是因为神是权能的最高来源」(参阅「自由行动,而不受行动支配」,1996年1月,圣徒之声,第50页)。

十二使徒定额组培道·潘会长(1924-2015)教导:「今日教会的事工由平凡的男女执行,他们蒙召唤和支持去主领、教导及管理。那些蒙召唤的人借着启示的力量和圣灵的恩赐获得指引,了解主的旨意」(「由圣灵带领」,2011年5月,利阿贺拿,第31页)。

教义和圣约35:13。「靠……灵的能力,像打谷那样击打列国」是什么意思?

图像
打谷的人

正如谷物必须和糠秕分离,主的仆人奉派去「像打谷那样击打列国」,好将世上的穷人和温顺的人分离出来,并将福音传给他们(见教约35:13,15)。

教义和圣约35:13中的打谷一词,指的是打榖的动作。打谷是指将谷粒,如小麦,与茎梗和外壳分离的过程。谷粒会留下来,而茎梗和外壳会被丢弃。因此,「像打谷那样击打列国」指的是宣讲福音的事工,好使归信者能像谷物那样被收集起来。

教义和圣约35:14。「他们的臂膀将是我的臂膀」

主用作战的意象来帮助祂召唤的仆人了解,祂会如何帮助他们为祂的伟业「英勇作战」(教约35:14)。教约35:14中的手臂,是指能力或力量。主应许,祂的能力和力量会与祂召唤来完成祂事工的人同在。此外,主还向祂的仆人保证,祂「要作他们的大小盾牌」(教约35:14),意思是祂会捍卫他们、保护他们。主还会「束紧他们的腰」(教约35:14)。这句话指的是古代以色列的习俗;他们会聚在一起,用皮带或束带把宽松的衣服扎起来,准备工作或作战。主运用这个意象,应许会帮助祂的仆人借着宣讲福音来聚集分散的以色列。

多马·孟荪会长教导,主会帮助我们完成祂召唤我们去做的事工。他说:「你们有些人可能生性害羞或认为自己能力不足,所以不愿意接受召唤。要记得,这不只是你我的事工,也是主的事工。当我们做主的差事,就有权利得到主的帮助。要记得,主必成为后盾,支持我们背起重担」(「学习、实践、表现」,2008年11月,利阿贺拿,第62页)。

教义和圣约35:17。「在他的软弱中我祝福了他」

主召唤「世上弱小的」去做祂的事工(教约35:13),包括约瑟·斯密。摩尔门经的翻译,说明了主如何在约瑟的软弱中祝福他的一个方式。爱玛·斯密(1804-1879)快走到人生尽头时,曾见证说:

「约瑟·斯密〔年轻时〕……连一封通顺、文词优雅的信都无法写出或讲述,更何况是口述一本像摩尔门经这样的书。而且,虽然我曾积极参与其中的过程,但这本书对我而言仍是不可思议的,就像其他人一样,我也觉得它是一件『奇妙又奇妙的事』。……

「我相信,摩尔门经是神圣而真实的——这点我丝毫都不怀疑。我知道,除非受神的启发,否则没有人能口述那些手稿内容;因为〔我在〕担任抄写员时,〔约瑟〕会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地向我口述;在用餐回来或中断之后,他总是立刻从他刚才停止的地方再开始,不用看手稿,也不用把其中一部分念给他听。对他来说,这是很寻常的。但就算有学问的人也未必能做到这点,更遑论像他这样一个既无知又没学问的人,更是不可能的」(“Last Testimony of Sister Emma,” The Saints’ Herald, Oct. 1, 1879, 290)。

教义和圣约35:18。「奥秘的权钥」

「奥秘……是关于那些封住的事」(教约35:18),指的是神圣的光,以及那唯有透过启示才能知道的知识。约瑟·斯密持有圣职的权钥,因此能借着圣灵接受到神从世人面前隐藏的神圣真理(见教约84:19)。先知约瑟·斯密(1805-1844)说:

「〔麦基洗德圣职〕是天上借以透露一切知识、教义、救恩计划及每一件重要事务的管道。……

「……那是全能之神在创造这大地之始,借以开始显示其荣耀的管道,借着该圣职,祂继续对人类儿女显示祂自己直到现在,而且借着该圣职,祂将宣示祂的目的直到末日」(总会会长的教训:约瑟·斯密〔2007〕,第108页)。

教义和圣约35:20。「你要为他抄写」

约翰·惠特茂曾经在先知约瑟·斯密翻译圣经期间为他担任抄写员,后来蒙召唤去宣讲福音(见教约30:9-11)。大约在这个时期,西德尼·雷格登受洗,并成了这项神圣工作的主要抄写员。为回应主在教义和圣约第35篇所记载的启示中的指示,西德尼立即开始在约瑟口述创世记5:22-24一长串灵感译文时,为先知抄写(正如摩西书6:26~8:4所记;see The Joseph Smith Papers, Documents, Volume 1: July 1828–June 1831, 223, note 147)。

图像
约瑟·斯密在自用的圣经内写下的文字

约瑟·斯密在他用来进行灵感翻译的詹姆士王钦定本圣经内,写了以下字样:「这本犹太人的书为小约瑟·斯密和奥利佛·考德里的财产,1829年10月8日购于纽约州韦恩郡抛迈拉格兰丁书局,价格$3.75,归主为圣。」

主说,祂会「给予〔圣经译文〕,……就像在我胸中一般」(教约35:20)。先知约瑟·斯密并不是用传统的文字概念来「翻译」圣经。他研读古文,并不是为了将之重新翻译成英文。相反地,他获得属灵的恩赐来进行灵感修订。虽然先知对圣经文字所作的一部份修订,是还原一度遗失的原始章节,但也对现有的圣经文字作了修正、扩充及增补。整体来说,约瑟透过启示来修订经文章节,是为了呈现神的原意。今日约瑟·斯密圣经译本中的变更,还原了一度存在于圣经中的明白而宝贵的真理和圣约(见尼腓一书13:28-36)。主解释说,受灵启发的翻译远超出只为圣徒提供资料甚或启发,祂说,赐予这些,也是为了「使我的选民得到救恩」(教约35:20)。此外,教义和圣约所记载的数则启示,也是因为约瑟的这项翻译工作而直接获得的(见教约第76篇第77篇第91篇)。圣经的灵感译文进一步见证了先知约瑟·斯密的神圣召唤和使命。

教义和圣约35:22。「要和他在一起,……不要离弃他」

西德尼·雷格登履行了主的命令,和先知约瑟·斯密待「在一起」(教约35:22)直到先知殉教为止。他是当时总会会长团中唯一在先知整个任期内都服务的咨理。他也是数则启示的抄写员,其中有些启示还是和约瑟·斯密一起获得的(见教约第40篇第44篇第71篇第73篇第76篇第100篇)。他履行了「不要离弃他」的吩咐(教约35:22),1832年,他在俄亥俄海兰遭人涂焦油、撒羽毛,又在1838-1839年冬天与先知一起在利伯地监狱受苦。

教义和圣约35:24。「我要为你们的好处使诸天震动」

主应许西德尼·雷格登,祂要「为〔他的〕好处使诸天震动」(教约35:24)。震动的一个意思是指从一个支撑物或容器中取出或释出某个东西。因此,这节的一个解释可能是,当诸天「为〔我们的〕益处」而震动时,就会「释出」启示和祝福,倾倒在我们头上。

教义和圣约第36篇:额外的历史背景

图像
爱德华·裴垂治

约瑟·斯密见过爱德华·裴垂治后,说他是「敬神的模范,属主的伟人」(教约第36篇前言)。

先知约瑟·斯密描述爱德华·裴垂治是「敬神的模范,属主的伟人」(in Manuscript History of the Church, 1838–1856, vol. A-1, page 78)。爱德华是名成功的商人,来自俄亥俄州培司维尔,在社区中备受敬重。他和妻子莉蒂雅听了奥利佛·考德里、帕雷·普瑞特和他们的同伴所教导的复兴的福音,莉狄雅很快就受洗,但爱德华却仍心存怀疑。莉蒂雅写道,她的丈夫「虽然相信了一部分,却必须前往纽约州,看过先知」,才会满意(莉蒂雅·裴垂治的纪事,载于1878年爱德华·裴垂治的家谱纪录,第6页,盐湖城教会历史图书馆)。爱德华和西德尼·雷格登一起启程,于1830年12月抵达纽约。爱德华在听过先知约瑟·斯密宣讲后,说他相信复兴的福音,并说,如果先知会为他施洗,他已经准备好接受洗礼。不久之后,先知就为爱德华口述了一篇启示,如今记载在教义和圣约第36篇。两天后的1830年12月11日,约瑟·斯密就为爱德华·裴垂治施洗。

教义和圣约第36篇

主宽恕爱德华·裴垂治,并召唤他去宣讲福音

教义和圣约36:2。「我要借我仆人……的手,按手在你头上」

主在教义和圣约36:2中说,祂会透过祂的「仆人西德尼·雷格登」,将祂的手「按……在」爱德华·裴垂治头上,给他圣灵的恩赐。海乐·李会长(1899-1973)谈到这节经文是主透过祂的仆人彰显衪的大能的一个例子。他说:「主在〔教约36:2〕所说的是,当一位由祂授权的仆人,借着权柄把双手放在被祝福者的头上时,就如同祂亲自将手放在他们头上执行那项教仪。因此,我们开始看出祂如何透过祂交托权钥的仆人,在世人之间显现祂的大能」(Be Secure in the Gospel of Jesus Christ,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Speeches of the Year [Feb. 11, 1958], 6)。

教义和圣约36:2-3。「国度中令人平安的事」

主指示爱德华·裴垂治去宣讲祂的福音,或圣灵要教导他的「国度中令人平安的事」(见教约36:1-2)。十二使徒定额组罗素·培勒长老说明耶稣基督的福音如何带来平安。他说:「平安——真正的平安,整个灵魂都可感受到的平安——唯有怀着对主耶稣基督的信心,并透过这样的信心才能获得。当天父的儿女发现到宝贵的真理,理解并应用福音原则时,就会有莫大的平安滴在他们的心中与灵魂上。救主透过约瑟·斯密说:『行为正义的人,必得酬赏,即今世的平安和来世的永生』(教约59:23)」(参阅「国度和平事物」,2002年7月,利阿贺拿,第99页)。

教义和圣约36:6。「从火中出来,连那被情欲沾染的衣服也当厌恶」是指什么?

圣徒受到吩咐要厌恶「那被情欲沾染的衣服」(教约36:6;亦见犹大书1:23启示录3:4)。约瑟·斐亭·斯密会长(1876-1972)解释说:「这是象征式的语言,但很明白易懂。这个〔邪恶〕的世代行走在灵性的黑暗中,而罪的惩罚被描述为在火中受罚。被情欲沾染的衣服是指由于纵情于肉体欲望又不服从主的诫命,因而受到污染的衣服。我们被命令要保持衣服洁净,不沾染一切的罪,也没有各样污秽的行为。因此我们受到吩咐要离开邪恶的世界,并要弃绝这世上的事物」(Church History and Modern Revelation, 1:163)。

教义和圣约第39篇:额外的历史背景

1831年1月上旬,圣徒聚集在纽约州菲也特,举行教会的第三次大会时,讨论到主命令他们搬到俄亥俄州一事(见教约37:338:32)。一位名叫雅各·柯伟的卫理公会牧师,可能也参加了那次大会,并在会后与教会领袖交谈,看起来他似乎已经准备好归信复兴的福音。根据约翰·惠特茂所述,雅各·柯伟曾「与主立约,愿意服从主透过祂的仆人约瑟给予的任何诫命」(in The Joseph Smith Papers, Documents, Volume 1: July 1828–June 1831, 233–34)。1831年1月5日,先知约瑟·斯密为雅各·柯伟获得一项启示。

教义和圣约第39篇所记载的最早版本的启示,只说这项启示是赐给某个名叫雅各的人。这项启示出版后,接受启示者的名字扩增为「雅各·(C.,)」。在1835年出版的教义和圣约中,此人的名字被认定为「雅各·柯伟」。在1981年版的教义和圣约中,他被认定是一位浸信会的牧师。不过,最近的研究指出,这项启示是赐给雅各·柯伟,他是卫理公会的牧师。

教义和圣约第39篇

耶稣基督命令雅各·柯伟受洗,并在祂的葡萄园里工作

教义和圣约39:5-6。「凡接受我福音的,就是接受我」

若要接受耶稣基督,就必须愿意相信和服从祂的福音,包括悔改、受洗和接受圣灵的恩赐。雅各·柯伟因为在卫理公会担任了大约40年的牧师,可能觉得自己已经接受了救主和祂的福音。然而,主给雅各·柯伟的信息是要悔改他的罪,并受洗加入祂复兴的教会。今日主的信息仍然相同。不论人们自称有何信仰或是否曾经受洗加入另一个基督教教派,主都命令各地的人要借着接受复兴的福音来接受祂,要悔改他们的罪,并要从祂授权的仆人那里接受洗礼。

图像
画像:耶稣基督回头凝望

「凡接受我福音的,就是接受我」(教约39:5)。

教义和圣约39:7-9。「现在你的心在我面前是正义的」

主启示说,雅各·柯伟过去曾经受困于骄傲和属世的顾虑(见教约39:9)。但在获得教义和圣约第39篇所记载的启示时,他的心在神面前是正义的(见教约39:8)。十二使徒定额组达林·邬克司长老教导,我们可以借着教化心中的渴望,使我们的心在神面前是正义的。他说:

「我们的心在什么情况下才算在神前是正义的?当我们真正渴望正义之事,渴望神所渴望的一切,我们的心才算在神前是正义的。

「神赐我们意志力,使我们得以左右自己心中渴望的事,但可能需要花上许多年才能靠着意志和教化,确使我们的一切渴望都完全正义。

「约瑟F.·斯密会长教导:『教化……我们的渴望,对于我们今生的幸福影响至为深远。』(Gospel Doctrine, Salt Lake City: Deseret Book Co., 1939, p. 297.

「我们要如何教化心中的渴望呢?首先,我想,要从我们的感觉做起。我们心中的愿望不但根深蒂固而且十分重要。但我们的感觉就比较接近表面,比较容易找出并施以影响。……

「要拥有正义的渴望,就必须控制自己的思想并有适当的感觉。我的寡母了解这项原则。她常说:『要为你的感觉祈祷。』她教导她的三个孩子,应该祈求能对我们认识的人和我们的经验——无论是正面或负面的经验,都抱持正确的感觉。如果我们的感觉是正义的,我们就会比较有可能采取正义的行动,并为正确的理由采取行动」(参阅「我们心中的渴望」,1986年6月,圣徒之声,第22-23页)。

教义和圣约39:9。「因为骄傲……,你多次拒绝我」

在主的眼中,雅各·柯伟在过去曾经无法克服骄傲而拒绝了祂。泰福·彭荪会长(1899-1994)教导,骄傲会如何使我们无法在生活中接受神的话语和权柄。他说:

「骄傲的人无法接受神的权柄来引导他们的生活。(见希拉曼书12:6。)他们用自己对真理的看法反对神的大智,用自己的能力反对神的圣职权柄,用自己的成就反对祂的伟大事工。

「……骄傲的人要神同意他们的意见,却不想改变自己的意见来顺从神。……

「骄傲的人不轻易接受劝告或纠正。(见箴言15:10阿摩司书5:10。)他们用防卫的方式为自己的脆弱或失败找借口或自我辩护。(见马太福音3:9约翰福音6:30-59。)……

「……骄傲的人不易受教。(见尼腓一书15:3,7-11。)他们不愿改变自己的思想来接受真理,因为那样做就表示自己是错的」(总会会长的教训:泰福·彭荪〔2014〕,第232-233,236页)。

教义和圣约39:12。「能力将落在你身上……我必与你同在」

主应许雅各·柯伟,只要他受洗,他就会获得能力、极大的信心,以及神的支持。十二使徒定额组约瑟·胡适令长老(1917-2008)说明了主在教义和圣约39:12对雅各·柯伟的应许如何适用于今日的教会成员。他说:「在本福音期,在教会只有九个月大的时候,这里对雅各〔·柯伟〕所说的话,同样也适用于现在的我们,而且有力地重申了救主在尘世传道期间所作的非凡应许。祂应许,只要有两三个人奉祂的名聚在一起,祂就会在我们中间。这项美好的声明显示了祂对我们每个人的无限的爱,并向我们保证,祂会在我们的教会聚会、在我们的个人生活,也在我们亲密的家庭圈中与我们同在」(“There Am I in the Midst of Them,” Ensign, May 1976, 55)。

教义和圣约39:21。「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

1831年1月,主重述了祂在耶路撒冷给祂门徒的教导——没有人会知道祂的第二次来临是在什么时候(见教约39:21;亦见马太福音24:36)。十二使徒定额组的罗素·培勒长老说:

「我蒙召唤成为使徒,在这个令人振奋但也充满考验的年代,作为基督的特别证人,不过我不知道祂何时再次来临。就我所知,十二使徒定额组中没有一位弟兄知道答案,甚至连总会会长团也不知道。我个人的浅见是,如果连我们都不知道,那就不会有人知道,无论其论点或推论听起来多有道理或令人信服。救主说:『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不,连神在天上的天使也不知道,唯独父知道』〔约瑟·斯密——马太1:40〕。

「我相信主所说的『没有人』知道,是真的没有人知道」(“When Shall These Things Be?”Ensign, Dec. 1996, 56)。

教义和圣约第40篇:额外的历史背景

1831年1月6日,在约瑟·斯密获得了教义和圣约第39篇所记载的启示后隔天,雅各·柯伟不告而别,离开了纽约州菲也特。在那同一天,主赐给先知约瑟·斯密和西德尼·雷格登教义和圣约第40篇所记载的启示,「说明〔雅各·柯伟〕为何不服从神的话。」先知约瑟·斯密后来说:雅各「拒绝主的话,回归昔日的教条和团体」(in The Joseph Smith Papers, Documents, Volume 1: July 1828–June 1831, 237)。

教义和圣约第40篇

主启示了雅各·柯伟拒绝祂话语的原因

教义和圣约40:2。「畏惧迫害又有世上的顾虑,导致他拒绝了那些话」

主使用新约撒种的比喻中类似的话语,形容雅各·柯伟说,他虽曾「欣然接受了那些话」但后来却「畏惧迫害又有世上的顾虑,导致他拒绝了那些话」(教约40:2;见马太福音13:20-22)。主启示说,雅各的心「在〔祂〕面前曾经是正义的」(教约40:1),并且神的话也曾真正在他的心里生根,但他却选择违反他与主所立的圣约(见教约40:3)。

雅各·柯伟听到耶稣基督复兴的福音时,大约是60岁。他是卫理公会改革运动中一位杰出的领袖,在40多年的巡回牧师生涯中,建立了大量的人脉。此外,他有两个儿子也是卫理公会牧师。要成为本教会的一员,并且西迁到俄亥俄州去宣讲福音、履行主的召唤,他就必须离开纽约州的家,与以前熟识的人切断关系。主所要求的牺牲显然太大了,令他难以接受。由于撒但的诱惑,加上畏惧迫害和个人损失,导致他拒绝神的话。

多马·孟荪会长劝勉教会成员要有勇气面对讥笑和对立。他说:「我们都会面临恐惧、经历他人嘲笑,也会碰到阻力。让我们勇于与舆论抗衡,也勇于维护原则。能够获得神悦纳的,是勇气,不是妥协。我们若把勇气当作不只是一种意愿——乐于壮烈牺牲的意愿,更是一种决心——过崇高生活的决心,勇气就会变成一种生动而引人注目的品德。道德懦夫就是恐怕别人不赞同或讥笑,因而不敢放手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的人。记住,所有的人都有他恐惧的事,可是以人性尊严正视恐惧的人,就会具有勇气」(「鼓起勇气」,2004年5月,利阿贺拿,第55页)。

十二使徒定额组戴尔·瑞隆长老谈到一次经验,他曾因为世上的顾虑几乎导致他漫不经心,而没有努力遵守诫命。他说:

「我们全家在1980年搬到我受训和工作的医院对面。我必须每天工作,星期天也不例外。如果我在星期天下午2点以前完成工作,就能和妻女一同开车到教会,参加下午2点30分开始的聚会。

「就在我受训第一年将近尾声的一个星期日,我知道我可以在下午2点以前把事情做完。但是我又想,只要我在医院待久一点,内人和小女就会先走,不等我了。然后,我可以走回家,我很需要睡个午觉。我很遗憾地说我真的这么做了。我等到下午2点15分才慢慢走回家,躺在沙发上想要睡午觉。但是,我睡不着。我心里焦虑不安。我一直都很喜欢上教会,但不知道今天为什么没有以前那种火热的见证和热诚。

「我不用想太久就知道了。由于工作时间的关系,我对祈祷和研读经文已经变得漫不经心。早上起床后,我会作个祷告,然后去上班。日夜不分地过了一天之后,往往要到第二天晚上才回得了家,常常累到还没作祷告和读经文就睡着了。隔天早上再重复同样的过程。问题就出在我没有去做那些必要、基本的事情,来让已经起了巨大变化的心不致于变成坚硬的石头。

我从沙发上起身,跪下来,恳求神的原谅。我向天父承诺我会改变。第二天,我带了一本摩尔门经到医院去。从那天起,在我每天所列的『待办事项』表上,都有两个项目:至少早晚祈祷和读经文。有时候,到了半夜,我不得不赶快找一个隐密的地方祈祷。有些日子,读经文的时间也很短。我也答应天父,即使聚会迟到了,我也一定会去。几个星期之后,我的热诚回复了,见证之火再度熊熊燃烧。我承诺不管处境如何,绝不再陷入灵性的死亡陷阱,绝不再对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掉以轻心,而危及具有永恒性质的事物」(「不断保有内心巨大的变化」,2009年11月,利阿贺拿,第98-99页)。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