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歷史
第12章:徹徹底底的生活方式


第12章

徹徹底底的生活方式

圖像
巴士旁一箱箱的食物和補給品

1970年1月8日,賓塞·甘長老在日記中寫道:「我非常擔心自己的喉嚨,我的聲音似乎漸漸惡化了。」

醫生切除他罹癌的聲帶後的十幾年間,他都一直只能發出含糊的低語聲。然而,這個挫折幾乎毫不阻礙他在教會服務。自從1966年成立聖保羅支聯會以來,甘長老已在阿根廷和烏拉圭分別成立了第一個支聯會,奉獻哥倫比亞為傳道之地,並施助厄瓜多爾的聖徒。他也寫了寬恕的奇蹟這本頗具影響力的書,並開始擔任教會預算委員會和傳道委員會的主席。

但他的聲音每況愈下,於是他向醫生諮詢,擔心癌症是否又復發了。醫生在甘長老的喉嚨左側發現了一個紅點,並做了兩次的切片檢查。這讓使徒的聲線愈加緊繃,迫使他得在脖子上戴著小型麥克風來擴音。

甘長老於1月12日回到醫院,去了解治療後可能的結果。醫生研究了這些切片檢查的結果,並與其他專家商議後,相信癌症又復發了,因此認為甘長老聲音復原的機會渺茫。

甘長老思考要如何繼續治療時,也在想自己是否該退出十二使徒定額組,把位置讓給更有能力服務的人。

第二天,甘長老把醫生的話告訴以東·譚納,譚納會長建議總會持有權柄人員為他進行特別的禁食。兩天後,總會持有權柄人員齊聚在聖殿裡,由海樂·李獻上誠摯的祈禱。他結束禱告後,甘長老坐在房間中央,戈登·興格萊用油膏抹他的頭。接著,房間裡的其他使徒繞著甘長老圍成一個圈子,由譚納會長印證膏抹並祝福了他。

甘長老接受祝福時,感覺與天父和定額組成員非常親近。他背負的重擔似乎消失了,也知道如果神希望他繼續去施助,那麼無論他能否發出聲音,祂都會找到方法讓他履行責任。祝福結束後,李長老張臂擁抱了甘長老。圈子中的其他使徒都表示自己很蒙福,能參與如此有力且合一的靈性經驗。

在祝福後三天的星期日早晨,甘長老意外地接到鄰居的電話。對方聽說麥基會長過世了,想要知道這個消息是不是真的。

甘長老回答說:「我沒有聽說。」他開始打電話,不久後,他就得知先知確實在那天稍早過世了。

甘長老匆忙趕到教會行政大樓。最資深的使徒約瑟·斐亭·斯密和海樂·李都來探望麥基家庭。甘長老找到總會會長團和十二使徒的祕書,約瑟·安德森和亞瑟·黑考克,他們花了好幾個小時打電話給總會持有權柄人員,通知他們這個消息。

麥基會長的逝世,令教會成員很悲傷。他對全球聖徒的愛是個傳奇。他帶領教會將近十九年,當時的三百萬名成員當中,有三分之二是在他擔任總會會長期間接受洗禮的。他在1951年4月繼任喬治·斯密時,教會共有184個支聯會。如今到了1970年,教會有500個支聯會,包括澳洲和紐西蘭的14個支聯會,歐洲的13個支聯會,以及阿根廷、巴西、瓜地馬拉、墨西哥、東加、烏拉圭和西薩摩亞各有第一個支聯會。

在麥基會長任內,將近百分之90的新支聯會成立於美國和加拿大,這裡是教會高度成長的地區。在北美洲,教會的名聲受益於知名的後期聖徒,如大型連鎖旅館的創辦人威拉·馬利奧特,以及曾擔任美國汽車公司(American Motors Corporation)執行長與密西根州州長的喬治·羅慕義。

麥基會長在四個國家奉獻了五座聖殿,並督導聖殿教儀翻譯成十二種語言。同樣地,總會大會在北、中、南美洲的兩百個電視臺和數十個廣播電臺轉播之後,有更多人能夠收看了。麥基會長是傳道事工和教會教育的擁護者,他大幅增加了教會在這兩方面投注的心力。他實行的協調統合計畫,是身為總會會長的他視為自己最重要的工作,實施這項計畫之後,讓世界各地的人們更容易接觸到復興福音的簡單真理。

成千上萬的聖徒出席了麥基會長的喪禮,獻上他們的敬意。不久之後,十二使徒定額組成員聚在一起,支持約瑟·斐亭·斯密為新任總會會長。斯密會長年屆九十三歲,是教會有史以來最年長的領導者。他帶著近六十年的使徒經驗上任,他對教會歷史和經文的知識淵博,受到聖徒敬重。他是約瑟F.·斯密會長的兒子,也是先知約瑟的哥哥海侖·斯密的孫子。

斯密會長召喚海樂·李和以東·譚納到總會會長團擔任他的諮理。由於李會長的新職責使他無法擔任十二使徒定額組的會長,因此甘長老蒙按手選派,代理李會長擔任定額組會長。

甘會長有位當醫生的朋友,催促他前往加州接受癌症治療,但甘會長沒有聽從他的勸告。在麥基會長過世後,甘會長放下自己對健康的顧慮,轉而選擇專注在使徒的職責上。他依然不確定自己的疾病該如何治療最好,而且自從接受祝福後,他的聲音已有改善,所以他不想接受任何會危及他聲音的手術。

李會長在按手選派甘長老擔任新召喚時,談到了甘長老的健康問題,並提供了安慰和希望的話語。

他說:「我們要特別祝福你的聲音,懇求主保留你的能力,讓你能透過聲音和書寫指示來與人溝通,好使你在世上的日子豐富甜美,直到主認為足夠的那一天。」


梅塔·哈勒戴抵達加州後不久,便和她在印第安學生安置計畫的寄養母親維娜·布拉克,一起去一家購物中心。梅塔以前從未去過購物中心,所以她非常注意維娜開車轉過的每一個彎。

梅塔在購物中心裡挑了一些她需要的衣服,但是到了離開的時候,維娜卻不知道該怎麼回家。她對梅塔說:「我想不起來該怎麼走。」

「嗯,走這裡」,梅塔指導著維娜開向正確的路。然後,她帶著維娜轉了一次又一次的彎,回到了家。

維娜對她刮目相看,問說:「你怎麼知道該怎麼回家?」

梅塔說:「我一直都善於觀察。」她小時候在納瓦霍族保留地牧羊時,養成了記地標的習慣。如果她不留意地標,可能就回不了家了。

梅塔在這次經驗後不久,便開始就讀當地的高中。剛開始的幾天,她很害怕。這所學校比她讀過的任何學校都大得多。擁擠的走廊上擺滿了置物櫃。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是白人,且就她所知,她是該校唯一的安置計畫生。不過,她並沒有像其他學校的一些安置計畫生那樣,感受到同儕的種族歧視。她的同學歡迎她,她很快就交到了朋友。

梅塔和支會裡的其他青少年一樣,參加了晨間福音進修班。她和寄養家庭的姊姊露西平日早上五點就起床,以便能準時抵達支會的教堂上課。梅塔上福音進修班的第一天,坐在椅子上乾等著,不清楚她為什麼會在那裡,就這樣等到課程開始。然後她想通了。她心想:「啊,我們是要認識教會。」

梅塔對福音進修班不太感興趣。當她發現自己會在班上得到成績時,感到既驚訝又困惑。她心想:「別人怎麼能為你的信仰打分數呢?」神會為她打分數嗎?儘管如此,她和露西還是很少缺課。

梅塔高中一年級時,加入了學校的合唱團。高二時她去打籃球,她在亞利桑那州就讀寄宿學校時學會這項運動。她在籃球方面表現優異,成為隊上的控球後衛。她喜歡上籃和在罰球線邊射籃得分,但她在傳球給隊友方面也很擅長。球季結束後,她的隊友和教練都推選她為最有價值球員。

安置計畫建議學生在每個學年結束後回家,和親生家庭共度夏天。梅塔不喜歡回家,也不喜歡與她備受困擾的母親艾芙琳相處。但是維娜相信,讓梅塔與自己的根源保持連結是很重要的,所以她鼓勵梅塔每個月都寫信回家。每到夏天,梅塔都會搭上開往亞利桑那州的巴士。

1970年春天,梅塔讀完高中二年級時,她得知母親的家失火燒毀了。沒有人受傷,而梅塔也不擔心家人的情況。不過,維娜幫梅塔買了一些東西,讓她的弟妹替換在火災中失去的物品。

梅塔啟程前往亞利桑那州的那天,維娜把她送到車站,還載著好幾個紙箱,裡面裝滿了食物、衣服和毯子。維娜說:「這是給你家人的,是我們支會的成員送的。」

梅塔看著箱子裝進巴士的行李艙時,她非常激動。自從她來到加州,就一直懷疑著布拉克家的善心,心想他們是否只是要她來做家事。後來她漸漸明白,他們是關心她的。但直到看到那些箱子,她才知道寄養家庭有多愛她,

而她也才發現自己有多愛他們。


那年稍晚,在日本大阪一個炎熱的七月早晨,十六歲的山下和彥想找個地方躲躲太陽。他和哥哥將人奔波了好幾個小時,來參加1970年世界博覽會,那裡有數百個令人驚嘆的展示品和展覽館,來自全球許多國家和組織。世博會的主題是「人類的進步與調和」,無論訪客的目光望向哪裡,都可以看到日本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創後,令人印象深刻的恢復狀況。

和彥與將人已經一起參觀過幾項展覽了。在美國館,他們看到世博會最受歡迎的展覽之一:從去年歷史性的登陸月球所帶回的月岩。

但是今天兄弟倆分開了,將人要尋找工程展覽,和彥則帶著相機在展覽場地四處閒逛。和彥想進去日本館,看看自己國家向世人展示了些什麼樣的展覽。但當他抵達展覽館時,長長的人龍已排到入口外很遠的地方。一位工作人員告訴他,等候的時間至少兩個小時。

和彥不願在烈日下久站,於是繼續往前走了五到十分鐘,看到一座似乎是棟白色美麗建築的展覽館。它有兩層樓高,帶有一座高聳的尖塔,尖塔上面有一座金色的雕像,是一個吹著長號的人。和彥不知道這是什麼展覽館,但因為沒有人排隊,所以他不必等就可以進去參觀。

他穿過一座日式庭園,走進了大廳,有位導覽員將他和其他訪客集合起來,一併進行導覽。和彥很快就得知,這座展覽館在介紹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及其成員。教會曾在其他的世界博覽會上舉辦過廣受歡迎的展覽,但這是首次在一個主要宗教為非基督教派的國家中設立展覽館。這棟建築物的一樓有一座約三公尺半高的大理石基督像複製品,是丹麥雕刻家貝特爾·托瓦爾森的雕像作品。另外還有一場攝影展,內容是關於日本各地教會成員的日常活動。

和彥的家庭是佛教徒,他對耶穌基督或天父一無所知。不過,他和其他訪客來到展覽館二樓後,走進了一系列的展間,裡面教導有關救主的塵世傳道,以及祂在世界創造中所扮演的角色。他們學到神的幸福計畫,以及基督的福音透過一位名叫約瑟·斯密的少年先知復興了。

導覽最後來到一個小劇場,播放了教會在1964年於紐約世界博覽會上,首次放映的短片人類尋求幸福的日文版。在當地傳道部領袖愛德華·岡崎和岡崎慧子的敦促下,日文版的影片在當地拍攝,還請到廣受歡迎的日本演員演出,而和彥認得其中一些演員。但影片中提出的問題——他來自哪裡?他為什麼在這裡?他要去哪裡?——是和彥第一次聽到。他從未思考過這些問題,也不確定自己是否相信這座展覽館給他的答案。

和彥在離開劇場時,看到有個人站在走廊上。

「你相信嗎?」和彥問那個人對影片的感想。

那人毫不猶豫地說:「是的,我相信。」

「你確定嗎?」

「我確定。」

和彥離開展覽館,繼續探索世博會,但他還沒走多遠,就發現自己忘了把相機帶走。他趕緊回到展覽場,有一位工作人員找到了遺失的相機。

為了表達感激,和彥買了一本日文版的摩爾門經,儘管他並不是特別有興趣進一步認識教會,仍將自己的姓名和地址留給工作人員。

三個月後,一對傳教士出現在他位於東京郊外的家門口。和彥沒想到他們真的會來拜訪他,但他很高興看到他們,也願意聽聽他們想說的話。


1970年9月,總會慈助會會長貝拉·施百福在鹽湖大會堂裡舉辦的慈助會年度大會上,站在成千上萬的後期聖徒婦女面前。這個活動通常是一段歡欣的時光,世界各地的婦女聚在一起分享經驗,並接受領袖的教導。然而,這次大會的氣氛比以往都更加凝重。

施百福會長說:「我們生活在一段危機接踵而至的時期。」在美國,電視螢幕上每天都閃現著戰爭和內亂的影像。種族衝突依然很嚴重,重要政治人物和民權領袖遭到暗殺,也震驚全國。年輕人持續抗議越戰。平安與寧靜似乎轉瞬即逝。

慈助會組織本身正處於適應教會協調統合的過渡時期。過去,慈助會成員自籌經費,並編列預算,然後由聖職領袖核准。然而,總會會長團最近宣佈,慈助會的經費將由支會或分會的預算支付。

在新的體制下,當地聖職領袖會指定每個支會組織每年可花費的金額。個別的慈助會組織可以繼續控管經費的運用方式,而不必承擔為自己組織募款的負荷。不過,由於慈助會現在受制於有限的預算,因此失去了多年來享有的財務自主性。歷史悠久的慈助會義賣,這個讓婦女展示和出售自己的手工藝品的募款活動,也劃下了休止符。

其他的變更也影響了管理方式。慈助會在從事社會服務工作時,一直負責印第安學生安置計畫、教會收養和寄養服務,以及為身陷麻煩的青少年所提供的恢復計畫。但這些計畫大多局限於美國西部,而教會想要在經過協調統合的單一組織下,將社會服務擴及到全球的教會成員,便促使他們進行組織架構重整。

1969年,教會領袖成立了聯合社會服務處,將這一切計畫全歸在聖職職員的領導下進行。施百福會長繼續擔任顧問,但她不再指導這些計畫。

慈助會在適應這些改變的同時,施百福會長和她的諮理對於她們看到的潛在問題坦率直言。當慈助會會長團得知,成人協調統合委員會受指派撰寫慈助會課程時,她們就表達了意見。最後,慈助會撰寫自己的課程,並由委員會提供意見和審核。

施百福會長體認到,隨著復興的福音傳遍全球,慈助會也需要作出調整。教會為國際讀者所發行的雜誌,現已翻譯成十七種語言。然而,慈助會雜誌只以英文和西班牙文發行。

為了有助於讓更多讀者接觸整合後的信息,領袖最近提議對教會出版品進行變更。1970年6月,他們宣布現有雜誌大多數將停刊,包括教師(Instructor進步時代慈助會雜誌。傳道部發行多年的英文雜誌,如英國的千禧星和南非的克謨拉的南方使者(Cumorah’s Southern Messenger等,也會終止發行。取而代之的是,教會將出版三本新雜誌,每本雜誌分別針對特定的年齡層:給成人的旌旗、給青少年的新時代,以及給兒童的朋友

施百福會長站在大會堂的聽眾面前,她知道許多婦女正像她過去一樣,對近期的改變難以適應。她們會長團收到一些婦女來信,談到雜誌停刊的消息讓她們很失落。施百福會長明白她們的憂傷。領袖第一次提出調整雜誌的想法時,她很反對,她覺得這本雜誌在教會和姊妹們的生活中,都有重要的目的。如今她可以說些什麼,來提供醫治和安慰呢?

她把摩爾門經中的一段經文當作主題:「我們依著幸福的方式生活」。面臨考驗的時刻,尼腓的人民並沒有鬆懈努力。他們竭盡所能地遵守神的誡命。他們勤奮努力、養育牲口、播種並收割農作物。

而慈助會也可以這麼做。組織上的改變,並不會影響促成幸福的事物:正義、充滿愛心的服務、有創意的表達方式,以及社區參與。

施百福會長見證說:「慈助會提供無數的機會,來培育幸福生活的基本要素。」


1971年2月,大流士·葛瑞住在鹽湖城,此時他已歸信六年。身為教會成員,他享有許多聖徒給予的情誼,他們與他結為朋友,幫助他適應新的信仰。他也遇到一些教會成員,因為他是黑人而待他刻薄。但他緊抓住自己洗禮前一晚所聽到的有力話語:「這是復興的福音,你應該要加入。」

大流士是當地新聞台KSL-TV的記者。在找到這份工作之前,他從未考慮過從事新聞業。後來他認識了艾奇·麥德森,艾奇在教會的通訊公司擔任總裁,這家公司負責監管KSL。大流士覺得艾奇友善又坦率,就接受了這份工作。他感覺好像神在為他鋪路。

大流士受雇後,開始在猶他大學攻讀新聞學位。他也積極參與他在鹽湖城的支會,擔任主日學監督。他透過艾奇認識了門羅·弗萊明,門羅是一位黑人後期聖徒,在猶他飯店工作。門羅的妻子法蘭絲是第四代聖徒,也是珍·雅各的曾孫女。弗萊明家庭邀請他來共進晚餐,坦誠地談論他們在教會的經驗,並介紹他認識鹽湖城黑人後期聖徒社群的其他成員。

在大流士認識的人當中,有一位是社群裡受人敬愛的女性領袖,名叫露西·班克翰迪。她和法蘭絲·弗萊明一樣,是黑人後期聖徒先驅者的後代,在教會中長大。他也認識了尤金·歐爾,尤金於1968年加入教會,與他在猶他州認識的女子蕾莎·德瑞考特結婚。現在尤金和蕾莎會在夏天舉辦野餐活動,幫助該地區的黑人朋友相互交誼。

大流士對魯芬·布利吉福斯的印象特別深刻,魯芬是一位黑人,1944年搬到猶他州,在美軍裡任職。魯芬和妻子海倫娜在1953年加入教會,並在教會中養育他們的子女。大流士欽佩魯芬的堅定、低調的智慧與溫和的態度。多年來,魯芬和多馬·孟蓀長老以及教會其他領袖成了好朋友。他經常對支會、支聯會和傳道部談到教會中的黑人成員。

有一天,大流士接到楊百翰大學公共關係主任禧伯·沃爾西打來的電話。他知道大流士在KSL工作,也偶爾會在楊百翰大學面臨與種族有關的爭議時,尋求大流士的幫助。

由於教會對聖職限制的政策,最近該校一直受到大眾的嚴格檢視,政運人士有時會舉行示威遊行,抵制楊百翰大學的體育活動。這樣的爭議始於1969年10月,當時懷俄明大學的十四名黑人美式足球員,在即將與楊百翰大學比賽時,要求配戴黑色的臂章。他們的教練把他們從球隊中剔除,此舉引起媒體的注意,並引發了抗議。

如今,懷俄明的激進人士呼籲要組織另一次抗議,這次是要在與楊百翰大學對戰的籃球賽上。楊百翰大學的校長爾尼斯·威金森得知這項計畫後,發表了一份書面聲明為該大學辯護,並派禧伯與籌劃者進行對話。但這些激進人士想見教會的黑人成員,所以禧伯打電話問大流士,是否能搭飛機前往懷俄明。

「多久以後出發?」大流士問道。

禧伯說:「喔,三十分鐘後。」

大流士急忙趕到機場,並趕上了飛機。他抵達大學後,禧伯趕忙帶他前往一個座無虛席的禮堂。他們坐在前排,就在主要抗議人士的對面。大流士保持友善的微笑,但當他回答他們的問題時,他看得出來,他們有些人對他捍衛教會之舉很不高興。儘管如此,他仍下定決心要忠於自己和忠於信仰。

在那個週末的一場聚會中,有人譴責大流士,說他加入教會是讓他的種族蒙羞。大流士回答說:「我生來就是黑人。我現在是黑人,我死了也是黑人。我以我的黑人傳承為榮,我也會用盡一切能力,為黑人的正義奮戰。」

然後他暫停了一下。他驕傲地補充說:「我也是個摩爾門。摩爾門教會有我在其他地方都找不到的答案。我的膚色和我的宗教並沒有衝突。」

儘管大流士和禧伯竭盡心力,懷俄明的學生還是在比賽前和比賽期間,進行示威抗議。大流士看著示威人群時,他同情他們對種族平等的渴望,但他認為他們並不完全了解教會及其教導。

他後來回憶道:「如果他們願意對一切的偏見和不平等均表達抗議,而不是針對摩爾門信仰的原則,我就會願意加入他們。」


1971年1月19日,四十二歲的奈及利亞學校教師安東尼·歐賓納,拿出一支筆和一張藍色的紙,寫了一封信給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總會會長。他寫道:「我讀了好幾本書來尋求救恩,最後終於找到了答案。」

在過去幾年間,安東尼、他的妻子菲德莉亞和他們的孩子大多被困在家中,因為奈及利亞內戰正在他們四周肆虐。有一天,安東尼為了消磨漫長的不安時刻,就翻開一本舊雜誌,他看到一個令他意外的的東西:一棟高聳、莊嚴的石造建築物的圖片,建築物上面有許多大型尖塔。

他以前看過這棟建築——內戰爆發前在他作過的夢裡。在夢中,救主引導他前往這座宏偉的建築,裡面擠滿了人,而他們全都身穿白衣。

「這是什麼?」安東尼問道。

救主回答:「這些是要去聖殿的人。」

「他們在做什麼?」

「他們在祈禱,他們一直在這裡祈禱。」

安東尼醒來後,很渴望能更了解他所看到的事。他向菲德莉亞和朋友們講述這個夢,問他們覺得那個夢的涵義可能為何。沒有人幫得上他。最後,他請求一位牧師的指引。這位牧師也無法解釋這個夢境,但他告訴安東尼,如果這個夢來自於神,那麼他的疑惑有一天必獲得解答。

安東尼一看到雜誌裡的圖片,就知道他找到了答案。圖片頂端有一行文字,說明那是鹽湖城的聖殿。

這篇文章開始時寫道:「摩爾門——正式的名稱為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成員——與眾不同。」文章敘述了教會的歷史,並說明一些基本教義。這篇文章說:「這是一種徹徹底底的生活方式。引發如此合一努力的宗教火花,源自於相信世上每個人都是神的靈體兒女的這種信念。」

這篇文章讓安東尼千頭萬緒。他的住處離兄弟們很近,所以他立刻把他們聚集起來,告訴他們那張相片和他的夢境。

他的哥哥法蘭西問道:「你確定是那棟建築物嗎?」

安東尼很確定。

不幸的是,當時由於戰亂的阻礙,他始終無法寫信給教會總部。他也不知道奈及利亞任何非正式的後期聖徒會眾單位。許多後期聖徒在戰爭期間四散各地,彼此失去聯繫,也與教會失去聯繫。包括阿尼斯·約翰·艾孔在內的一些信徒,從此音訊全無。但現在戰爭結束了,沒有任何事能再阻礙安東尼與教會聯繫。

安東尼繼續寫信給總會會長,表達自己希望能在自己的鎮上成立一個分會。他寫道:「摩爾門教義在眾多宗教中,確實是獨一無二的。」

幾個星期後,他收到了一封信。信中寫道:「目前我們在貴國沒有來自鹽湖城的任何正式代表。如果你想要的話,我很樂意與你通信,談談耶穌基督的信仰教導。」

這封信是由傳道部門的拉瑪·威廉所簽署的。

  1. Spencer W. Kimball, Journal, Jan. 8, 1970.

  2. Spencer W. Kimball, Journal, July 29, 1957; May 1 and 11, 1966; Nov. 20, 1966; May 29–30, 1967; Nov. 12, 1967; Oct. 2, 1969; “Committee & Advisor Assignments,” Dec. 31, 1969, 1–2, First Presidency, General Administration Files, 1921–72, CHL.主題:賓塞·甘阿根廷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烏拉圭

  3. Spencer W. Kimball, Journal, June 23, 1969; July 14, 1969; Oct. 30, 1969; Dec. 4, 1969; Jan. 8 and 12, 1970.

  4. Spencer W. Kimball, Journal, Jan. 12, 1970; Spencer W. Kimball to Leland Cowan, [1957], in Spencer W. Kimball, Journal, Jan. 28, 1957; Homer S. Ellsworth to Spencer W. Kimball, Jan. 10, 1970; Spencer W. Kimball to Andrew Kimball, Jan. 16, 1970, in Spencer W. Kimball, Journal, Jan. 15, 1970.

  5. Spencer W. Kimball, Journal, Jan. 13 and 15, 1970; Spencer W. Kimball to Andrew Kimball, Jan. 16, 1970, in Spencer W. Kimball, Journal, Jan. 15, 1970; Lee, Diary, Jan. 15, 1970; Romney, Journal, Jan. 15, 1970.

  6. Spencer W. Kimball, Journal, Jan. 18 and 19, 1970.引言經修訂以增可讀性;原文的「之前沒有聽說」變更為「沒有聽說」。

  7. Spencer W. Kimball, Journal, Jan. 18, 1970; Lee, Diary, Jan. 17–18, 1970.

  8. Spencer W. Kimball, Journal, Jan. 18, 1970; “Funeral Services Thursday in S.L.,” “President Assisted Expansion,” and “New Temples Rise,” Deseret News, Jan. 19, 1970, M1, M3, M5; Deseret News 1989–90 Church Almanac, 221–30; “Church Creates Stake in Apia, West Samoa,” Deseret News, Mar. 19, 1962, B1; Curriculum Department, Priesthood Correlation Executive Committee, Minutes, Mar. 11, 1965, 277–79; 聖徒,第3冊,第38章;Gordon B. Hinckley, “Temple in the Pacific,” Improvement Era, July 1958, 509; First Presidency to Howard McDonald, Feb. 26, 1968, First Presidency, Temple Correspondence, CHL; Rinne, Kristuksen Kirkko Suomessa, 157.主題:大衛奧·麥基廣電媒體協調統合美國

  9. “President McKay Laid to Rest,” Church News, Jan. 24, 1970, 4; J M.Heslop, “Study Scriptures, Pres.Smith Urges,” Church News, Jan. 31, 1970, 4–5; Neilson and Marianno, “True and Faithful,” 6–64.主題:約瑟·斐亭·斯密

  10. Spencer W. Kimball, Journal, Jan. 19–22, 1970; “President Smith Leads Church,” Deseret News, Jan. 23, 1970, A1; Kimball and Kimball, Spencer W. Kimball, 390–91.

  11. Spencer W. Kimball, Journal, Jan. 23, 1970.

  12. Maeta Beck and Dennis Beck, Oral History Interview, 7.

  13. Maeta Beck and Dennis Beck,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8–20, 28, 71–72; Garrett, Making Lamanites, 119.主題:印第安學生安置計畫

  14. Maeta Beck and Dennis Beck,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3–14.Quotation edited for readability; “could” in original changed to “can.”主題:福音進修班及研究所

  15. Maeta Beck and Dennis Beck,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26–32.

  16. Maeta Beck and Dennis Beck, Oral History Interview, 5–6, 15–16, 25–26, 52–53, 66; Allen, “Rise and Decline of the LDS Indian Student Placement Program,” 102; Shumway and Shumway, Blossoming, 97.

  17. ck and Dennis Beck,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5–16, 51–53, 116–17, 137; Shumway and Shumway, Blossoming, 97.

  18. Yamashita, Interview, 1–5, 9–10, 21; Xue, Jing, and Hui, “Study of Roofed Space in the Osaka, Hannover, and Shanghai Expos,” 111–14; Stalker, Japan, 331–32, 344–45; “The Mormon Pavilion at the 1970 World’s Exposition,” Global Histories, ChurchofJesusChrist.org/study/history/global-histories; Peterson, “History of Mormon Exhibits in World Expositions,” 143.

  19. Yamashita, Interview, 3, 9, 48–49; Massidda, “Cold War, a Cool Medium, and the Postmodern Death of World Expos,” 189.

  20. Yamashita, Interview, 5, 9–10, 18, 48.

  21. Yamashita, Interview, 2, 5–6, 12, 14, 49; Palmer, Church Encounters Asia, 8–9; Peterson, “History of Mormon Exhibits in World Expositions,” 25, 29–32, 36–39, 47–53, 59–61, 115–28, 143–45; William B. Smart, “Expo ’70 Impressive, and So Are Crowds,” Deseret News, Apr. 9, 1970, A17.

  22. Peterson, “History of Mormon Exhibits in World Expositions,” 145; Yamashita, Interview, 6–8; Palmer, Church Encounters Asia, 9; Astle, “Mormons and Cinema,” 21.

  23. Okazaki, What a Friend We Have in Jesus, 27–29; Yamashita, Interview, 7–8, 10, 15; Palmer, Church Encounters Asia, 9–15; Whitaker, Looking Back, 69–71; Britsch, From the East, 135.

  24. Yamashita, Interview, 7, 11, 13; Palmer, Church Encounters Asia, 9.主題:日本

  25. “Fulfill Divine Destiny, Relief Society Meet Told,” Deseret News, Oct. 1, 1970, A1, A5; Belle S. Spafford, “We Lived after the Manner of Happiness,” Relief Society Magazine, Nov. 1970, 803; Patterson, Grand Expectations, 550–51, 685–86, 691–93, 753–56.

  26. First Presidency to Stake Presidents and others, June 10, 1970, First Presidency, Circular Letters, CHL; First Presidency to Relief Society General Presidency, May 12, 1970, in Relief Society, General Board Minutes, volume 38, June 3, 1970, 227B; First Presidency to Stake Presidents and others, July 17, 1970, First Presidency, Circular Letters, CHL; Derr, Cannon, and Beecher, Women of Covenant, 326–27, 340–41.主題:協調統合慈助會

  27. Derr, “Period of Transition,” 1–3, 10–11; “Church Unifies Social Programs,” Deseret News, Sept. 27, 1969, B1, B3; Alvin R. Dyer and others to Harold B. Lee, Mar. 27, 1969, First Presidency, General Administration Files, 1921–72, CHL; Relief Society, General Board Minutes, volume 36, Feb. 16, 1966, 28–29.

  28. Monson, Journal, Jan. 14, 1969; July 1, 1969; Aug. 14, 1969; Alvin R. Dyer and others to Harold B. Lee, Mar. 27, 1969, First Presidency, General Administration Files, 1921–72, CHL; Spencer W. Kimball to Regional Representatives, Stake Presidents, and Bishops, Nov. 30, 1970, First Presidency, General Correspondence, CHL; Relief Society, General Board Minutes, volume 37, Jan. 31, 1968, 53–55; Derr, “Period of Transition,” 1–11.

  29. Alvin R. Dyer and others to Harold B. Lee, Mar. 27, 1969, First Presidency, General Administration Files, 1921–72, CHL; Romney, Journal, Oct. 22, 1969; “Church Unifies Social Programs,” Deseret News, Sept. 27, 1969, B1.主題:社會服務

  30. Smith,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13–15, 148–49; Curriculum Department, Priesthood Correlation Executive Committee Minutes, June 3 and 11, 1964, 190, 195; Dec. 9, 1965, 329; Relief Society, General Board Minutes, volume 35, Sept. 8, 1965, 302–5.

  31. Relief Society, General Board Minutes, volume 34, Sept. 19, 1962, 144–45; volume 35, Oct. 6, 1965, 317; volume 36, Feb. 16, 1966, 25; Spafford,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84, 227–32; “Church Launches Unified Magazine for Missions,” Church News, Mar. 25, 1967, 3; “Copies of Book of Mormon Exceed 4 Million in ’60s,” Church News, Jan. 3, 1970, 11; Relief Society General Presidency to Spencer W. Kimball, Howard W. Hunter, and Doyle Green, Dec. 19, 1969, Relief Society, Belle S. Spafford Files, CHL.

  32. “Church Magazines to Be Combined into 3 Publications,” Church News, June 6, 1970, 3; “Names of New Church Magazines Announced,” Church News, Oct. 3, 1970, 5; First Presidency to Superintendencies and Presidencies of the Sunday School and others, Apr. 24, 1970, in Relief Society, General Board Minutes, volume 38, May 13, 1970, 217A; Editorial, Millennial Star, Dec. 1970, 3; “Yesterday and Today,” Cumorah’s Southern Messenger, Dec. 1970, 313–14.主題:教會期刊全球化

  33. Relief Society, General Board Minutes, volume 38, Aug. 5, 1970, 218; Belle S. Spafford to Ethel Sessions, Sept. 14, 1970, Belle S. Spafford Letters, BYU; Relief Society General Presidency to Spencer W. Kimball, Delbert Stapley, and John Vandenberg, Apr. 21, 1967, Marion I. Spafford Papers, CHL; Sharon Meikle to Relief Society General Board, July 23, 1970; Marnie Erickson to “Editors of R.S. Magazine,” Aug. 14, 1970, Relief Society, Magazine Department, CHL.

  34. Spencer W. Kimball, Journal, Dec. 17, 1969; Relief Society General Presidency to Spencer W. Kimball, Howard W. Hunter, and Doyle Green, Dec. 19, 1969, Relief Society, Belle S. Spafford Files, CHL; Spafford, Interview [circa 1980], audiocassette 7.

  35. Belle S. Spafford, “We Lived after the Manner of Happiness,” Relief Society Magazine, Nov. 1970, 803–6; 2 Nephi 5:27.

  36. Gray, Interview, [1]–[2]; Gray, Oral History Interview, 27–28, 60–63, 68–71, 78, 81, 97–98, 100–101; Godfrey, Limburg, and Wolsey, “KSL, Salt Lake City,” 338–52.

  37. Gray,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00–103, 105; University of Utah Annual Commencement, 1974, 52; Gray, Interview, [2]; “Fleming, Frances Leggroan,” Biographical Entry, Century of Black Mormons website, exhibits.lib.utah.edu/s/century-of-black-mormons.主題:珍·雅各

  38. Gray,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36–38, 155; Embry, Black Saints in a White Church, 42; Williams and Williams, Oral History Interview, 30; Orr, Oral History Interview, 2–5, 11.

  39. Gray,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36–39; Shawn Foster, “Black Leader in LDS Church Who Waited in Faith to Receive Priesthood Dies at 74,” Salt Lake Tribune, Mar. 23, 1997, C1, C7; Lee, Ruffin Bridgeforth, 11–15, 36–37, 43, 46, 58; Monson, Journal, Apr. 3, 1976, and Mar. 26, 1997.

  40. Gray,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60, 250–51, 254; Wolsey, “Funny Thing Happened to Me on the Road to the Millennium,” 211.主題:公共關係

  41. Bergera, “Race-Based Anti-BYU Athletic Protests of 1968–1971,” 204–29; Haws, Mormon Image in the American Mind, 50–57, 66–67; Willie Black to William Carlson, Oct. 14, 1969, copy, First Presidency, General Administration Files, 1921–72, CHL; Parker Owens and Jerry Garrett, “Will BYU Be Eliminated from the WAC?,” Daily Universe (Provo, UT), Nov. 11, 1969, 3.主題:聖職和聖殿限制

  42. “No Arm Bands Friday for Wyoming Basketball Crew,” Laramie (WY) Daily Boomerang, Feb. 18, 1971, 16; Pat McKenna, “BSA Plans Protest Tonight against LDS Doctrines,” Branding Iron (Laramie, WY), Feb. 19, 1971, 1; “Spectators ‘Boo’ and Police Stop Marchers,” Branding Iron, Feb. 26, 1971, 1; “BYU President in Laramie Praises University Here,” Laramie Daily Boomerang, Feb. 19, 1971, 1; Wolsey, “Funny Thing Happened to Me on the Road to the Millennium,” 211.

  43. Wolsey, “Funny Thing Happened to Me on the Road to the Millennium,” 211; Haws, Mormon Image in the American Mind, 64.

  44. Wolsey, “Funny Thing Happened to Me on the Road to the Millennium,” 211; Gray, Oral History Interview, 254–56, 260; Haws, Mormon Image in the American Mind, 64.

  45. Wolsey, “Funny Thing Happened to Me on the Road to the Millennium,” 212; Gray, Oral History Interview, 258.

  46. “Spectators ‘Boo’ and Police Stop Marchers,” Branding Iron (Laramie, WY), Feb. 26, 1971, 1; Harold Sohn, “Cowboys Keep Cool, Cage Cougars,” Laramie (WY) Daily Boomerang, Feb. 20, 1971, 8.主題:民權運動

  47. Anthony Obinna to “the Mormons’ President,” Jan. 19, 1971, Missionary Department, Africa and India Correspondence, CHL; Anthony Uzodimma Obinna, “Voice from Nigeria,” Ensign, Dec. 1980, 29–30.

  48. Obinna, Autobiography, 2, 3; Nwachukwu and Nwachukwu, Oral History Interview, 3; Hartzell Spence, “The March of the Mormons,” Reader’s Digest, 1958, 1, copy at CHL; Hartzell Spence, “The Mormon Church: A Complete Way of Life,” Reader’s Digest, Apr. 1958, 184–90.

  49. y Obinna, Oral History Interview, 5–6, 15–17; Obinna, Autobiography, 2; Fidelia Obinna,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

  50. Obinna, Autobiography, 3; Francis Obinna, Oral History Interview, 6; Raymond Obinna and others, Oral History Interview, 4; Hartzell Spence, “The March of the Mormons,” Reader’s Digest, 1958, 1–4, copy at CHL; Hartzell Spence, “The Mormon Church: A Complete Way of Life,” Reader’s Digest, Apr. 1958, 184–90; Anthony Obinna, Oral History Interview, 5.

  51. Obinna, Autobiography, 3; Anthony Uzodimma Obinna, “Voice from Nigeria,” Ensign, Dec. 1980, 30; Francis Obinna, Oral History Interview, 5–6.

  52. Obinna, Autobiography, 3; Anthony Obinna,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9; Anthony Uzodimma Obinna, “Voice from Nigeria,” Ensign, Dec. 1980, 30; Anthony Obinna to “the Mormons’ President,” Jan. 19, 1971, Missionary Department, Africa and India Correspondence, CHL; Allen, “West Africa before the 1978 Priesthood Revelation,” 237–38; Charles Agu to LaMar Williams, no date, Missionary Department, Africa and India Correspondence, CHL.

  53. LaMar Williams to Anthony Obinna, Feb. 3, 1971, Missionary Department, Africa and India Correspondence, CHL.引言經修訂以增可讀性;原文的「也很樂意」變更為「很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