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歷史
第16章:再撐過這一天就好


第16章

再撐過這一天就好

圖像
坦克轟隆隆地駛過街道

梅塔·哈勒戴在楊百翰大學待了一年後,決定輟學找工作。雖然她很喜歡上社交舞課,也很喜歡在「拉曼世代」(一個受歡迎的美國原住民表演團體)中唱歌跳舞;但是她發現,有些課實在太難了,像是物理學。1974年初,她住在鹽湖城,在教會的廣播電視臺KSL(鹽湖城廣播電視台)擔任接待員。

梅塔也和一位返鄉傳教士約會,他名叫丹尼斯·貝克。去年九月,他在普柔浮一場舞會上向她自我介紹,他們整晚都在一起跳舞。之後,他邀請她一起去教會。

梅塔很吃驚。自從離開楊百翰大學後,她就不像在加州時那樣經常去教會。儘管如此,她還是接受了丹尼斯的邀請,她喜歡和他一起在教會的感覺。她同意下週再去一次。不久後,他們就經常約會。

隨著對丹尼斯的了解加深,梅塔很是欣賞他的良善和真誠。他是活躍的教會成員,遵守誡命,並定期去聖殿。他出生於猶他州,曾在北美的北印第安傳道部服務,因而逐漸愛上他所教導的美國原住民,並開始重視自己墨西哥裔美國人的血統。梅塔在他身邊,不管何時都能感到舒心自在,精神為之振奮。

他們認識大約六個月後的某天,丹尼斯開著他那輛老舊的紅色小卡車過來,那輛車他已裝修過了。他們開車去兜風,丹尼斯把車停在新的普柔浮聖殿前面,向梅塔求婚。

從十幾歲起,梅塔就發誓絕不結婚。但丹尼斯求婚時,她並沒有把心思放在父母的離婚或母親的多次婚姻上。相反地,她想到了維娜和史賓塞·布拉克,以及他們幸福婚姻的美好榜樣。她心想:「我也可以幸福的。」於是她接受了求婚。

接下來的夏天,在6月27日,梅塔和丹尼斯面對面跪在鹽湖聖殿裡。她穿著親手做的加了蕾絲罩層的高腰洋裝。這對夫妻映在牆上平行鏡裡的身姿,彷彿延伸到了無窮的遠處。在印證室裡陪伴他們的,還有她的寄養父母維娜、史賓塞及其女兒露西。

當維娜得知梅塔訂婚的消息後說:「我以你為榮。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跪下來為你祈禱,希望你能作出正確的選擇。」

梅塔和丹尼斯一起跪在祭壇前時,心中十分感謝維娜曾如此勤勉地祈禱。她沉浸在喜悅中,她知道嫁給丹尼斯是正確的決定。

梅塔後來開車到亞利桑那州,將丹尼斯介紹給她的母親。那次見面,艾芙琳對丹尼斯相當滿意。她喜歡他的幽默感、誠實和對智慧語的堅持。

她告訴梅塔:「他是個好人。」她認可女兒的選擇。


1974年10月5日,貝拉·施百福躺在床上,心想:「今天晚上,我的身體好累、好累。」那個星期稍早,在慈助會的年度大會上,賓塞·甘會長卸任她總會慈助會會長的召喚。鹽湖大會堂裡響起一陣驚呼,婦女們對這消息感到既震驚又失望。但是貝拉知道卸任的時候到了,她歡喜接受主的旨意。

然而,她的思緒紛飛。「記住這個!記住那個!」腦海裡似乎有聲音說。她想要把想法寫在紙上,所以她下床,開始記錄。她問自己:「你為什麼要睡覺?有這麼多榮耀的往事能讓你回憶!」

她回想起1945年4月,總會會長團召喚她接替艾美·布朗·里曼,擔任慈助會領袖,她頓時有種力不從心的感覺。如今,二十九年過去了,她的任期比任何其他總會慈助會會長都要長。

在那段期間裡,她遭遇許多個人口驗,包括罹患乳癌以及丈夫、女兒的過世。不過,在她的指導下,該組織施助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受害者,興建了慈助會大樓,開始為職業婦女舉辦慈助會晚間聚會,提倡防止虐待計畫和兒童收養計畫,並透過其他的社會服務組織提供更多社區援助。

最近,貝拉和她的總會理事會督導了慈助會報名制度的變更,以鼓勵更多婦女參與慈助會。往年,婦女加入慈助會需要報名登記,並每年繳納會費。現在這些費用取消了,教會中的每位婦女在年滿十八歲時,就會自動成為慈助會成員。

貝拉寫道:「這些年是忙碌、艱辛、充滿挑戰的歲月,卻讓我收獲滿滿,無法衡量。」主一直恩待她。「好多好多次,祂將想法放進我的腦海中,甚至將話語放進我的口中,使我能夠面對困難的情況,或消除阻力。」

她的繼任者芭芭拉·斯密,在帶領慈助會進入變幻莫測的未來時,也同樣需要神的幫助。貝拉在擔任總會慈助會會長的最後幾年,女權運動在美國蓬勃發展,許多婦女,不論老少,都對傳統的性別角色提出質疑,並反對婦女受到不公平、不平等的待遇。

在其他國家進行類似的立法工作之後,美國國會於1972年通過了平等權利修正案。該修正案旨在修訂美國憲法,明確規定婦女享有平等的法律權利。現在美國民眾正公開辯論該項修正案的未來,如果四分之三的州批准,它就會成為美國當地的法律。

對某些人來說,這項修正案似乎是一帖良方,能解決法律體系中長期存在的性別不平等現象。而其他人,包括許多教會成員,卻不這麼認為。

貝拉最近在紐約市對一群企業專業人士演講時,針對該項修正案和日益高漲的婦女運動,發表看法。她提到同工同酬和公平招聘的做法,說:「婦女們正在爭取的某些事,是值得大眾支援的。」但是她擔心,婦女運動會削弱妻子、母親和家庭主婦的角色。她認為,婦女在法定權利上的改變,應透過地方、州政府和聯邦政府來實現,而不是透過修改憲法。

貝拉在深夜未眠,回想自己擔任總會慈助會會長的漫長任期時,她滿懷感恩,同時也夾雜著如釋重負的喜悅,因為自己的責任已落在了新任會長的肩上。她寫道:「我的靈魂深處有一種平安的感覺,以及對未來的美好期待——我個人的未來,以及我摯愛的慈助會的未來。」

帶著這份平安的感覺,她終於準備好入睡了。她寫道:「今晚我會好好休息,因為我心裡確信,一切都很好。」


大約這個時候,在迦納海岸角,比利·詹森從當地一家宗教報紙的頭版上,看到歷任總會會長的照片和名字。照片旁邊還有一些詆毀教會及教會領袖的文章。這份報紙明顯是想在比利日益增多的會眾中,播下懷疑的種子。

比利和他的信眾曾經因相信復興的福音,而多次受到批評。有些人質問比利為何放棄他年輕時的宗教信仰。他們說後期聖徒崇拜約瑟·斯密,不相信神。其他人指出,這個教會中沒有黑人持有聖職,他們嘲笑比利和他的跟隨者是在浪費時間。

要在這樣的攻擊中保持忠信,是件很困難的事。一年前,會眾成員因為這麼多年過去了,仍然沒有人來為他們施洗,而感到沮喪。比利立刻請他的跟隨者與他一起禁食和祈禱。他們禁食祈禱之後,有些人強烈感覺到傳教士很快就會來到迦納。

雖然這個靈感讓會眾安心,但迫害並未停止。有些成員看到報紙批評先知的報導後很擔心,不知道該怎麼辦。比利與他們一起祈禱,勸他們不要理會那份報紙。他說:「把報紙扔掉吧。」

但是比利也感到很無力。有一天晚上,他去教堂祈禱。他說:「天父,雖然我相信教會,知道這是今日世上真實的教會,但是我需要更多的力量和更多的確認,來為教會作見證。」

他懇求主給他啟示。然後他睡著了,他夢見自己看見鹽湖聖殿充滿了光,從天而降。不久,他置身於這棟建築中。主的聲音說:「詹森,不要對我的教會失去信心。不論你是否相信,這就是我今日在世上真實的教會。」

比利醒來時,不再為迫害而感到困擾了。他說:「天父已對我說話,我不再害怕了。」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每當比利聽到有人批評教會,他的信心就愈發堅定,他也努力鞏固會眾成員的信心。他見證說:「總有一天教會會出現,我們會看到教會的美好。」


1974年,黃根玉辭去松竹孤兒院院長五年後,在南韓首爾開辦一所新的女童育幼院。她現在照顧十七個女孩(有好幾位是後期聖徒),並透過溫韾蘋果基金會幫助其他女孩找到收養家庭。這個基金會也資助其他兒童團體,包括一家男童孤兒院。根玉另外開設了一所幼兒園,為韓國最年幼的貧困兒童提供教育。

雖然溫韾蘋果合唱團的規模比之前的孤兒院合唱團要小,但他們依然在電視上演出,並舉辦音樂會。這些女孩過著忙碌的生活,而根玉盡力給她們一種家的感覺。每個星期一晚上,她都會聚集她們舉行家庭晚會。

當她不用照顧女孩們時,根玉以慈助會會長的身分,施助她地區內的婦女。因為她的召喚,她常常與剛上任的韓國傳道部會長尤金·提爾聯絡。儘管首爾有一個蓬勃發展的支聯會,也有福音研究所,但提爾會長擔心多數韓國人仍對教會一無所知。事實上,他得知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韓國人認識教會的全名。而那些知道教會的人,往往對教會沒有好評。此外,政府也限制美國傳教士的入境人數。

但是,如果提爾會長能讓韓國官員知道教會是以家庭為中心的,政府可能會願意放鬆對傳道事工的限制。

有一天,他向根玉求助。傳道部裡有幾位長老,在教導課程時融入音樂。他們就像奧斯蒙家族一樣,相信帶有復興福音信息的流行音樂可以啟發人心。一年前,奧斯蒙家族發行了專輯The Plan(救恩計畫),這是他們籌劃多年,雄心勃勃努力製作的搖滾專輯。這張專輯的音樂聽起來就像當時流行樂團的其他唱片一樣,但是奧斯蒙兄弟們別出心裁,將救恩計畫從前生到超升的各階段寫入歌詞中。儘管評論家對這張專輯的後期聖徒主題不屑一顧,但其以福音為中心的信息還是影響了北美、歐洲、澳洲的許多年輕人。

相較之下,南韓傳教士在音樂方面的努力就顯得相對保守,但他們的目標卻是一樣的。這個團體的領袖藍迪·達文波特長老寫了大部分的原創歌曲,再由邁克·威柏格長老編曲。他們稱自己的團體為新地平線(New Horizon)。

提爾會長發現這個團體的潛力後,便問根玉,溫韾蘋果是否願意和新地平線一起在聖誕音樂會上表演。根玉預見讓溫韾蘋果分享復興福音這件事的價值,在與共同創辦人史丹·布朗森商量後,她同意演出。

這場聖誕音樂會非常成功,每個人都認同新地平線和溫韾蘋果是好搭檔。這兩個團體開始一起在全國巡演,並在電視和廣播節目上獲得廣大群眾的關注。溫韾蘋果在軍事基地尤其受歡迎,令許多觀眾想起自己在美國的孩子。另一方面,新地平線的長老們則受到韓國觀眾的喜愛,他們喜歡看到美國表演者用韓語講話和唱歌。這兩個團體後來還一起錄製唱片。

根玉曾經不得不隱瞞自己的信仰。現在,溫韾蘋果和新地平線的每場演出和訪談都會提到本教會的名稱。全部時間傳教士都會出現在音樂會上,與觀眾分享更多有關教會的事。傳教士敲門時受到歡迎的機率變高了,也會聽到慕道朋友說,他們從音樂會或唱片上知道教會的名字。在某些地方,傳教士會安排在公共場所舉辦音樂會,以增加願意聽福音的人數。

隨著溫韾蘋果和新地平線越來越受歡迎,提爾會長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得知首爾市和鄰近地區的居民,聽過教會的人數現在佔了八成。更重要的是,他們大部分的人對教會的印象都非常正面。

雖然新地平線和溫韾蘋果來自不同的背景和文化,但他們就這樣攜手合作,一次一首歌地,把福音傳播開來。


1975年4月,亨利和英葛·伯哈特遠離家鄉數千里。應總會會長團的邀請,他們從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來到猶他州參加總會大會。這對後期聖徒夫婦所居住的國家,對其邊境和國民進行嚴格管控,因此這趟旅行是很難得的機會。

這不是亨利第一次到鹽湖城。四年前,約瑟·斐亭·斯密會長和他的諮理就曾邀請他和英葛參加總會大會。總會會長團知道東德官員會讀這封邀請函,因此懷著敬意寫下心聲:希望世界和平、四海之內皆兄弟,以及期待東德宣稱認同的其他理想能實現。政府核准了亨利的旅行申請,他因此得以在1972年參加總會大會。

當時,東德政府不允許英葛和他一起去,他們擔心這對夫妻若獲准一起出國,就不會再回來。不過,接下來的兩年中,德勒斯登傳道部會長團兩位亨利的諮理都獲得許可,能和他們的配偶一起前往參加總會大會,這讓伯哈特一家有理由相信,政府官員可能會核准英葛下一次的簽證申請。但是當他們申請參加1975年的大會時,英葛的請求再次遭到拒絕。

得知英葛的困境後,鹽湖城的教會領袖在聖殿中為她作了特別的祈禱。亨利和英葛對禁止出境的裁決提出申訴,這次政府竟核准了簽證,沒有提出任何疑慮。

參加總會大會是意義非凡的體驗。賓塞·甘以教會總會會長的身分,第三次為大會揭開序幕。他的信息是給全球的後期聖徒的。全世界有將近700個支聯會和150個傳道部,在過去的一年裡,他得以在南美洲和歐洲的區域大會上與聖徒見面。他也在華盛頓特區奉獻了一座聖殿,宣佈在巴西聖保羅興建一座新聖殿,並啟動在墨西哥市聖殿的興建計畫。在與聖徒見面時,他經常鼓勵他們要「跨大步伐」,也就是要更努力分享福音。

現在,他在總會大會上對聖徒演講,敦促他們要過道德的生活。他譴責色情和墮胎,墮胎最近在美國已合法化。他也鼓勵聖徒種植農作物、分享福音,並在自己的家鄉建立教會。他說:「遠方各國的人民接受福音,留居他們的本土,就是聚集以色列。」

這個信息與亨利和英葛在教會的經驗息息相關,讓他們感觸極深。二十年前,他們在瑞士聖殿印證後,決定回到東德,這是很大的犧牲,因為他們不能自由地過宗教生活,也不能定期去聖殿。但是他們的榜樣和領導不僅幫助聖徒在東德聚集,也在鄰近的匈牙利、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聚集了聖徒,亨利和東德教會的其他領袖會定期拜訪這些地方。

回國前,亨利與甘會長談起教會在東德遭遇來自政府的刁難。甘會長不認為教會能透過政治談判改善地位。他告訴亨利:「如果你想要看到東德的情況有所改變,就必須從你個人開始。你必須強迫自己與共產黨員做朋友,你不能對他們懷恨在心,你必須全然改變你的觀點和態度。」

亨利對先知的建議十分驚訝。他想告訴先知:「你們不了解共產黨員,你無法與他們建立良好的關係,他們反對宗教。」他想起當局多次騷擾他,想把他關進監牢。

和他們交朋友的念頭令他反感。


在飽受戰火蹂躪的越南,一個晴朗的星期日,西貢分會會長阮文壽(Nguyen Van The,音譯)穿過一棟法式別墅的外門,那別墅是當地的教堂。一進門,分會的成員立刻圍了上來,臉上的表情夾雜著沮喪和希望。他們喊著:「阮會長!阮會長!有沒有什麼消息?」

他已收到消息,但不確定分會成員會有什麼反應。他走到教堂門口,聖徒們跟著他,高聲問著更多的問題。阮文壽沒有回答,只是和他們握手,拍拍他們的背。慈助會會長龔尊女圖薇(Cong Ton Nu Tuong-Vy,音譯)拉著他的手臂,她是越南文摩爾門經的主要翻譯員。

她問:「阮會長,你要給我們什麼忠告嗎?我該跟姊妹們說什麼呢?」

「進來吧,龔姊妹,」阮文壽說。「我會在聖餐聚會後,告訴你們我所知道的一切。」然後,他勸大家保持冷靜。「你們所有的問題都會得到回答。」

數十年來,越南一直處於分裂的情況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久,越南軍隊趕走十九世紀末以來統治越南的法國殖民統治者,國內衝突隨即爆發。當南越的敵對勢力抵抗共產統治時,該地區因而陷入激烈的游擊戰。美國軍隊與南越並肩作戰將近十年,但傷亡慘重,使得美國民意不支持越戰,導致美國逐漸退出戰爭。現在,北越軍隊正在逼近南部首府西貢,所有還留在當地的美國人都準備撤離。

隨著北越軍隊漸漸逼近,西貢分會的未來面臨嚴重威脅。即使分會每個月都有新成員加入教會,但一個星期前,所有後期聖徒傳教士已全部從該國撤離。兩百多名越南聖徒定期與來自美國的教會成員一起崇拜。現在,越南聖徒擔心北越會因為這種聯繫而懲罰他們。有些教會成員已經四散奔逃,其中許多人加入在空軍基地聚集的群眾,希望逃離這個國家。

當阮文壽進入教堂,坐在教室前面的座位時,他能聽到隆隆的砲火聲——有些爆炸聲聽起來近的嚇人。那一刻的諷刺意味不言而喻。戰爭將許多美國士兵帶來越南,他們把復興福音傳給他和眾多越南聖徒。現在,同樣的戰爭卻在撕裂這個分會。他覺得自己好像在參加這個小教會的喪禮。

阮文壽站起來,走向講臺,現場約有125位分會成員。他們看起來很焦慮,許多人流著眼淚。他的情緒也很激動,但他還是保持鎮定地主持聖餐聚會。聖徒們唱「聖徒齊來」,然後領受聖餐。接著,阮文壽作了見證,並邀請其他人也上台見證。但當聖徒站起來分享他們的見證時,他無法專心聽他們說的話。聖徒在這個危機重重的時刻指望著他,而他卻感到力不從心。

聚會結束後,阮文壽告訴聖徒,美國大使館願意撤離教會成員和任何正準備接受洗禮的人。但是聖徒若有家人不是教會成員,就必須選擇離開所愛的家人,或是留在越南。這個消息讓一些聖徒痛苦地哭喊著。「我的家人該怎麼辦?」他們問,「我不能丟下家人、自己離開!」

在分會成員的幫助下,阮文壽建立了一份撤離名單,確定了哪些聖徒將首先離開。儘管大使館提出了要求,但這份名單還是有數十位非成員,他們是分會成員的家人和朋友。阮文壽的妻子美蓮(Le My Lien;Lien,音譯)和三個年幼的孩子也在名單上。分會成員執意要阮文壽的家人立刻撤離,好讓他能專心撤離其他人。身為分會會長,阮文壽覺得自己有責任最後一個離開。

幾個小時後,美蓮帶著孩子們、她的母親和姊妹,飛離了西貢。

第二天,北越炮轟西貢機場,炸毀了跑道,導致軍用運輸機無法降落。在接下來的四十八小時裡,直升機撤離了剩餘的美國人和可以帶走的任何越南難民。阮文壽急忙趕去美國大使館,希望能為他和其他仍在西貢的聖徒找到出路。他趕到時,使館建築已著火,濃煙沖天。消防員和群眾聚集在外面,但大使館內卻空無一人。美國人已經離開這個城市了。

阮文壽和另一位聖徒陳文義(Tran Van Nghia,音譯)為了幫助其餘的分會成員逃脫,便匆忙跳上摩托車,駛向國際紅十字會尋求幫助。但是他們很快就遇到一大群人在單行道上驚慌失措地奔跑。一輛裝有大砲的坦克快速朝著他們駛來。

陳文義急忙轉向路邊,和阮文壽爬進一條溝裡躲了起來。坦克從他們身旁隆隆駛過,經過時地面都在震動。

西貢現在已落入北越人手中。


一個星期後,1975年5月,黎美蓮在美國西岸加州聖地牙哥附近的一個軍營裡,走下一輛擁擠的巴士。在她眼前的,是個一望無際的帳篷城,供一萬八千名越南難民作為庇護所。草和沙子覆蓋了地面,幾棵樹木稀疏地點綴著地平線。孩子們穿著過大的軍裝夾克四處閒逛,大人們則面無表情地過日子。

雖然美蓮的母親和姊妹都在她身邊,但她還是感到失落。前往營地的這一路上她很想嘔吐。她沒有錢,不會說英語。她要一邊照顧三個小孩,一邊等待在越南的丈夫的消息。

在營地的第一天,美蓮和西貢分會的其他成員(大部分是婦女)受到義工的歡迎,義工佩戴著識別名牌,標示出他們是加州當地支聯會的成員。一位衣著整齊的女士自我介紹說,她是支聯會慈助會會長桃樂絲·赫利。她和其他的支聯會義工在那裡分發食物、衣物和藥品給難民聖徒,將他們組織到家庭教導的區域,並成立初級會和慈助會。對美蓮來說,慈助會姊妹看起來就像天使一般。

西貢分會的成員花了一整個下午參觀營地。美蓮和家人參觀食堂、紅十字會服務亭和戶外廁所區時,腳下的碎石沙沙作響。走了一整個下午的路,美蓮感到疲憊不堪。她的體重不到四十公斤,而且她的身體太虛弱,她沒有母乳餵養襁褓中的女兒小玲(Linh,音譯)。

那天晚上,美蓮盡力讓孩子睡得舒服。營地沒有給她毯子,只給她一張嬰兒床。她的兒子小武(Vu,音譯)和小輝(Huy,音譯)擠在嬰兒床上,嬰兒則睡在美蓮用床單和橡皮筋做成的吊床上。

美蓮沒有地方可以躺下來,只好坐在嬰兒床邊,靠著一根帳篷柱睡覺。夜裡很冷,寒冷的空氣只會讓她的健康每況愈下。不久,她被診斷出罹患肺結核。

儘管美蓮生病了,她還是每天早起,去領六小瓶給嬰兒的配方奶,並餵飽兩個男孩。用餐時,食堂裡擠滿了人排隊等候。她抱著女兒,幫忙兒子們拿盤子盛裝食物。等到他們吃完後,她才會回去取自己的食物。

看到其他孩子餓著肚子排隊等候,令美蓮十分不捨。由於食堂裡的配糧很快就發完了,美蓮經常會把食物遞給那些孩子,確保他們吃到東西。有些小孩還會把胡蘿蔔和花椰菜分給她吃。

她不斷祈禱,願丈夫能夠保持堅強,她相信,如果她能熬過自己的磨難,那麼他也能熬過他的磨難。飛離西貢後,她就再也沒有他的任何音訊。但在她抵達後幾個星期,七十員第一議會的施羅德·杜長老來到營地,向美蓮傳達了賓塞·甘會長的個人信息。在她抵達營地前不久,賓賽·甘會長曾拜訪難民營,與難民見面。

先知的信息說:「我見證你的丈夫會被保全,而且你們全家會在主認為適當的時候團聚。」

美蓮每天早上搖著哭鬧的寶寶時,也會跟著哭。她懇求主說:「請求您,讓我再撐過這一天就好。」

  1. Maeta Beck and Dennis Beck, Oral History Interview, 29–33, 47, 88, 123–24; Shumway and Shumway, Blossoming, 98; “BYU ‘Lamanite Generation’ a Big Hit on Florida Tour,” Church News, Jan. 8, 1972, 4.主題:廣電媒體

  2. Beck, Journal, Dec. 17, 1973; Maeta Beck and Dennis Beck, Oral History Interview, 74–76, 80–83, 93–94, 100–101; Shumway and Shumway, Blossoming, 99–100.

  3. Beck, Journal, Dec. 17, 1973; Shumway and Shumway, Blossoming, 99–100; Maeta Beck and Dennis Beck,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24.

  4. Maeta Beck and Dennis Beck, Oral History Interview, 45–46, 73–74, 101–5, 124; Beck, Journal, Oct. 28, 1974.

  5. Maeta Beck and Dennis Beck, Oral History Interview, 39–45, 109–10, 125; Shumway and Shumway, Blossoming, 100.引言經修訂以增可讀性;原文有「她告訴我,他們花了很多時間跪下來為我祈禱,希望我會做正確的決定。」

  6. Maeta Beck and Dennis Beck, Oral History Interview, 39–41, 44, 76, 124, 137–38.

  7. Spafford, “My Feeling upon Being Released as President of Relief Society,” [1]–[3]; Derr, Cannon, and Beecher, Women of Covenant, 307, 347.主題:貝拉·施百福

  8. Tanner, Journal, May 6, 1971; “Willis Earl Spafford,” Deseret News and Salt Lake Telegram, Jan. 28, 1963, A14; “Mary S. Kemp,” Salt Lake Tribune, Mar. 30, 1964, 26; “Relief Society Leader Dies at 86,” Salt Lake Tribune, Feb. 4, 1982, B3.

  9. 聖徒,第3冊,第32章; Derr, Cannon, and Beecher, Women of Covenant, 305–46; Relief Society, General Board Minutes, volume 35, Jan. 6, 1965, 208; volume 36, Mar. 23 and Nov. 16, 1966, 45–46, 153; Hangen, “Guide to a Generation,” 83; Spafford, Oral History Interview, 67–73.

  10. Relief Society, General Board Minutes, volume 36, Mar. 23, 1966, 45; volume 37, May 22, 1968, 117; volume 39, Feb. 10, 1971, 151–52; Mar. 24, 1971, 181–82; volume 4, Apr. 4, 1973, 133–34; Marion G. Romney and Boyd K. Packer to the First Presidency and Council of the Twelve, Mar. 5, 1971; Relief Society General Presidency to Marion G. Romney and Boyd K. Packer, Mar. 31, 1971, in Relief Society, General Board Minutes, volume 39, Mar. 31, 1971, 192A–92B; “Statement of Financial Condition of Relief Society,” Aug. 31, 1971, Relief Society, General Board Minutes, volume 39, 286; Derr, Cannon, and Beecher, Women of Covenant, 345; Handbook of Instructions of the Relief Society, 43–44.主題:慈助會

  11. Spafford, “My Feeling upon Being Released as President of Relief Society,” [3].

  12. Derr, Cannon, and Beecher, Women of Covenant, 347–48; Spruill, Divided We Stand, 14–41; Hartmann, From Margin to Mainstream, 48–106; Bruley, “Origins of the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in 1960s Britain,” 67–78; “Educator Sees Rebuff to Equality Bill as ‘Humiliating Mistake,’” Salt Lake Tribune, Apr. 22, 1973, B1.主題:平等權利修正案

  13. Public Communications Department, General Authority Advisers Minutes, May 29 and July 16, 1974; Belle S. Spafford, “The American Woman’s Movement,” July 12, 1974, First Presidency, General Correspondence, CHL; “Happy Homemakers Still Abound in Liberated World,” Democrat and Chronicle (Rochester, NY), Aug. 20, 1974, C5.

  14. Spafford, “My Feeling upon Being Released as President of Relief Society,” [3].

  15. Johnson, “History of 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 in Ghana,” [2]–[3]; Joseph Johnson,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988], 20–21; Joseph Johnson,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998], 6; Joseph Johnson to First Presidency, Sept. 9, 1978, International Mission Files, CHL.

  16. Johnson, “History of 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 in Ghana,” [3]; Joseph Johnson,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988], 26; Joseph Johnson,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998], 6.

  17. Joseph Johnson,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988], 21; Joseph Johnson,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998], 6.

  18. “Girls Fill Home with Music, Love,” Church News, Nov. 23, 1974, 14; Bronson,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2–14, 45, 48–49, 53–54, 57–58, 66–69, 88–89, 101; Hwang, “Hwang Keun Ok,” 293; Shirleen Meek Saunders, “Whang Keun-Ok: Caring for Korea’s Children,” Ensign, Oct. 1993, 48–49.主題:家人家庭晚會

  19. “Girls Fill Home with Music, Love,” Church News, Nov. 23, 1974, 14; Till, Till, and Munoa, Oral History Interview, 4, 31; Greg Hill, “Singing Elders Took Korea by Storm,” Church News, Nov. 29, 2008, 6; Gunter, Oral History Interview, 5–6; “First Institute Building Under Way in Korea,” Church News, Aug. 23, 1975, 14; Bronson, Oral History Interview, 50–51; Eugene Till to Stan Bronson, Oct. 15, 1975, Stanley Bronson, Tender Apples Collection, CHL; Hinckley, Journal, June 8, 1973.主題:南韓

  20. Eugene Till to First Presidency, June 30, 1977, First Presidency, Mission Correspondence, 1964–2010, CHL; Choi, “History of 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 in Korea,” 196–97; Till, Till, and Munoa, Oral History Interview, 4–5.

  21. Till, Till, and Munoa, Oral History Interview, 4–8, 29–31; Davenport,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2, 6, 7–11; Osmond and Romanowski, Life Is Just What You Make It, 127–29; Osmond and Osmond,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2–18, 26; see also Dunn, Osmonds, 190–96, 239–46.

  22. Till, Till, and Munoa, Oral History Interview, 4–7, 29–30; Davenport,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2, 6, 7–11; Wilberg, Oral History Interview, 2; Gunter,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2, 4–5; Korea Seoul Mission, Historical Records, Sept. 13, 21–24, and 28, 1974, [7]–[8].

  23. Till, Till, and Munoa, Oral History Interview, 7–10; Bronson, Oral History Interview, 67; Hwang, “Hwang Keun Ok,” 293–94; Gunter, Oral History Interview, 7, 11, 13; Davenport, Oral History Interview, 6–12; Wilberg, Oral History Interview, 2, 5–7.

  24. Till, Till, and Munoa, Oral History Interview, 7–8, 11–12, 18–19; Davenport, Oral History Interview, 8–12; Gunter, Oral History Interview, 6, 16–17.

  25. Till, Till, and Munoa,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1; Greg Hill, “Singing Elders Took Korea by Storm,” Church News, Nov. 29, 2008, 6; Eugene Till to First Presidency, June 30, 1977, First Presidency, Mission Correspondence, 1964–2010, CHL; Bronson,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3–14; Shirleen Meek Saunders, “Whang Keun-Ok: Caring for Korea’s Children,” Ensign, Oct. 1993, 48–49; Davenport, Oral History Interview, 8–9, 13; Gunter, Oral History Interview, 6.主題:全球化

  26. Monson, Journal, Mar. 27, 1975; Robert Barker to Victor Wolf, Dec. 10, 1974; First Presidency to Henry Burkhardt, Apr. 21, 1971, First Presidency, Mission Correspondence, 1964–2010, CHL; Kuehne, Henry Burkhardt, 68–72, 78–79.主題:總會大會

  27. Robert Barker to Kent Brown, Mar. 7, 1972; Robert Barker to Steven Vitale, Nov. 1, 1972; Robert Barker to Chief of the Consular Section, Oct. 13, 1973; Robert Barker to Henry Burkhardt, Feb. 18, 1975, First Presidency, Mission Correspondence, 1964–2010, CHL; Monson, Journal, Mar. 27, 1975; Kuehne, Henry Burkhardt, 69–72.

  28. 賓塞·甘,「你們為什麼稱呼我主阿,主阿,卻不遵我的話行呢?」,1975年8月,聖徒之聲,第31頁;Kimball and Kimball, Spencer W. Kimball, 416–20; J M.Heslop, “Stockholm: ‘Burning Memory,’” Church News, Aug. 24, 1974, 3; J M.Heslop, “Area Conference in Brazil,” Church News, Mar. 8, 1975, 3; Hunter, Journal, Jan. 9, 1975; Kapp, Journal, Oct. 19, 1974; J M.Heslop, “Missionary Effort—‘Lengthen Our Stride,’” Church News, Oct. 19, 1974, 3, 10.主題:賓塞·甘

  29. 聖徒,第3冊,第39章;Kuehne, Henry Burkhardt, chapter 5.

  30. Burkhardt,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991], 21–22; Monson, Journal, Oct. 9, 1982; Burkhardt, Journal, July 17, 1975; Mehr, “Enduring Believers,” 150; Kuehne, Mormons as Citizens of a Communist State, 104; First Presidency to Henry Burkhardt and Charles Broberg, Apr. 24, 1972, First Presidency, Mission Correspondence, 1964–2010, CHL.主題:冷戰捷克共和國德國匈牙利波蘭斯洛伐克

  31. Kuehne, Henry Burkhardt, 79–82.

  32. Nguyen and Hughes, When Faith Endures, 1, 5–7.引言經修訂更正;原始資料的拼音是Tay,而非The

  33. Nguyen and Hughes, When Faith Endures, 5; Britsch, From the East, 429–31.

  34. Kiernan, Việt Nam, 385–91, 395–451; Taylor, History of the Vietnamese, 446–47, 478–83, 536–619.

  35. Nguyen and Hughes, When Faith Endures, 1, 6, 119; Britsch, From the East, 435–37.

  36. Nguyen and Hughes, When Faith Endures, 1, 7, 11.

  37. Nguyen and Hughes, When Faith Endures, 7, 14–17.

  38. Nguyen and Hughes, When Faith Endures, 6, 10, 17–18, 127–28; “Saigon Branch Evacuation List,” May 13, 1975, First Presidency, General Correspondence, CHL; Le,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3.

  39. Nguyen and Hughes, When Faith Endures, 8, 128–33, 136–37; Nguyen, “Escape from Vietnam,” 29.

  40. “Saigon Branch Evacuation List,” May 13, 1975, First Presidency, General Correspondence, CHL; Le, Oral History Interview, 3, 19, 31–32; Ferren Christensen, Address, Newport Beach California Stake, Stake Conference, May 4, 1975, [00:13:40]–[00:18:14], [00:31:03]–[00:31:42]; Jack E. Jarrard, “To Help Viet Refugees: Church Members Open Their Hearts,” Church News, May 17, 1975, 4; Spencer W. Kimball, Journal, May 3, 1975.

  41. Le, Oral History Interview, 2–3, 10, 16, 21, 27.

  42. Le, Oral History Interview, 9–12; Jack E. Jarrard, “A New Home in America,” Church News, May 31, 1975, 5; Jack E. Jarrard, “To Help Viet Refugees: Church Members Open Their Hearts,” Church News, May 17, 1975, 4, 10; Ferren Christensen to Spencer W. Kimball, May 9, 1975, Welfare Services Department, Vietnamese Refugee Files, CHL.

  43. Le, Oral History Interview, 3–5, 9–10, 16–19; Nguyen and Hughes, When Faith Endures, 236.

  44. Le, Oral History Interview, 5–6, 10, 13–15, 23.

  45. Le,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4, 22, 25–28, 39; Nguyen and Hughes, When Faith Endures, 151–52; “Saigon Branch Evacuation List,” May 13, 1975, First Presidency, General Correspondence, CHL; Jack E. Jarrard, “Viet Mormons Arrive in U.S.,” Church News, May 10, 1975, 3, 13.

  46. Le, Oral History Interview,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