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歷史
第15章:永恆聖約的喜樂


第15章

永恆聖約的喜樂

圖像
一群人一起站在病房裡

受到在鹽湖城的教會事工耽擱,海樂·李會長抵達墨西哥市,參加區域總會大會時有所延誤。他的飛機在1972年8月26日中午過後降落,傍晚時分,他搭車四處奔波,在分別為慈助會、亞倫和麥基洗德聖職持有人,以及女青年所舉行的大會場次中演講。隔天早上,參加大會的聖徒支持他為新任總會會長,這是世界上第一批舉手支持他的會眾。

幾天後,先知回到猶他州,卻得知傳聞某叛教團體的一位成員威脅要致他於死。

為了確保李會長的安全,警方開始四處隨行。他很感謝警察的保護,但是他們在場讓他很困擾。近期的總會會長通常都沒有保鑣同行。如今,每次李會長出席公共場合,警察隨行保護都會製造出不小的騷動。

不久,他和妻子瓊安決定加入戈登·興格萊長老和他的妻子瑪喬麗,一起去拜訪歐洲和以色列的聖徒。

然而,此行是有其風險的。他們將在沒有安保小組的情況下,在世上一個情勢緊張的地區旅行。在西德慕尼黑舉行的1972年夏季奧運會中,以色列國家代表隊的十一名成員,剛遭到一群巴勒斯坦人綁架並殺害。這場攻擊使得世界開始動盪不安,李會長擔心以色列可能爆發武裝衝突。不過,他和李姊妹仍按照計畫陪同興格萊夫婦前往。

這一行人於9月19日晚上,抵達以色列的特拉維夫機場。來自加拿大的教會成員大衛·嘉布萊斯,當時正在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唸書。大衛去機場接他們,然後開車到東南方六十多公里外的耶路撒冷。他們抵達時天色已暗,看不清楚周遭的環境,但是穿越這座古老的聖城,卻有一種美好的感覺。

接下來的三天,李會長夫婦和興格萊夫婦與以色列的達官顯要會面,並且造訪一些神聖地點。耶路撒冷市長泰迪·柯勒克告訴李會長,他聽過使徒奧申·海德1841年在橄欖山獻上祈禱的故事。李會長告訴他,教會希望有一天能在這座城市裡,建造一座紀念碑或一間訪客中心,來紀念那次的祈禱。

「我們正試著在橄欖山取得土地,建造一座公園供人靜思默念,」柯勒克市長說,「可能會在這座公園裡,蓋一座紀念碑,刻上祈禱文的內容。」

9月20日晚上,大衛和住在以色列的一小群聖徒,在一個墓園內與李會長夫婦和興格萊夫婦會面,有些人認為,這裡可能是耶穌被釘十字架後安放的地方。一股聖潔的感覺臨到這群人身上。他們能想像自己看到救主死後的身體被抬進墳墓裡,或是抹大拉的馬利亞在第三天回到墓園,見到復活的主。

在墳墓旁,李會長將聖徒組織起來,成立一個分會,由大衛擔任會長。雖然長住該國的教會成員不超過三十人,但楊百翰大學有幾群學生最近開始到聖地唸書,每次待上幾個月,使得聚會的聖徒人數增加至兩倍有餘。李會長相信,這個分會將為該地區的偉大事工奠定基礎。

「當人們問你們是誰,」他勸告說,「不要說摩爾門教會或後期聖徒教會的成員,而要說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成員。」

聚會結束後,李會長回到旅館房間內,疲憊不堪。他感到下背部劇烈疼痛已經好幾天了,還有令他痛苦的咳嗽和呼吸急促。此時,疲勞的症狀開始出現,他擔心情況不妙。

那天晚上稍晚,在李姊妹的堅持下,興格萊長老來到他們的旅館房間,給李會長一個祝福。隔天早上,李會長咳出一些血,然後覺得立刻從呼吸急促中舒緩過來。不久後,他的身體就好了很多,可以與大衛和興格萊夫婦一起參觀伯大尼、耶利哥、迦百農、拿撒勒,以及其他的神聖地點。

隔天在早餐時,他告訴興格萊長老,自己經歷了一次奇蹟。他覺得自己當時好像瀕臨死亡邊緣,但透過興格萊長老的祝福,主使他恢復健康。

「我們必須來到奇蹟之地,才能親眼目睹自己內心的奇蹟,」他心懷感激地說。

他們那天晚上就要離開耶路撒冷,於是利用剩餘的時間,走在耶穌走過的地方。他們造訪客西馬尼、拉撒路的墳墓、伯利恆,以及聖殿四周圍牆的遺跡。然後大衛開車送他們到機場,搭上飛往羅馬的班機,他們在聖地所看到和體驗到的一切,重新點燃他們的信心。


1972年11月7日,阿德絲·卡普走進她位於猶他州滿地富的公寓時,聽到電話響了。電話的另一頭是總會會長團祕書法蘭西·吉朋。「明天上午11:35,妳和妳丈夫可以到海樂·李會長的辦公室和他見面嗎?」他問道。

阿德絲深吸了一口氣,說:「我們會到。」她立刻心想,李會長為什麼要找他們談談。

她和丈夫禧伯的職業都是教師。雖然他們還算年輕——她四十一歲——但已在教會積極服務多年。她是楊百翰大學教育系所的教職員,並在教會的青少年協調統合委員會中服務。他曾擔任主教,目前則是支聯會會長團諮理。

禧伯回家後,阿德絲告訴他,自己接到那通電話。她以為李會長可能會請他擔任傳道部會長。禧伯不這麼認為,但是擔心他們可能得搬家。他們的房子正蓋到一半,如果被召喚去傳教,工程就得暫停。大部分的建築工程都是由禧伯親自進行,他們請不起外人來完成剩下的部分。

阿德絲徹夜未眠,她回想著自己的人生。主一直幫助她度過考驗。這個住在加拿大亞伯達省卡德斯頓附近的女孩,當初在學校裡有兩科成績不及格。很少有人期望她在學業上有優異的表現,但藉著神的幫助,她最近取得了課程發展的碩士學位。

但當時那並不是她最大的困難。雖然她一直想要一個大家庭,但儘管她和禧伯經常祈禱能有奇蹟,卻始終無法生育。有一陣子,他們想過要收養,但每次他們針對這件事尋求主的指引時,都會感到「思想恍惚」。他們覺得鄰居、朋友和家人都在論斷他們,說他們很自私,不想生孩子。唯獨神的計畫所具備的永恆觀點,能帶給他們面對這項痛苦所需的平安和接納。

與李會長會面的那天早上,阿德絲和禧伯抵達教會行政大樓時很緊張,但他們願意接受主的任何指派。李會長親切地問候他們,並邀請他們進入辦公室。「試著放輕鬆點,」他說,「我確定你們都知道,這不是一次隨興的會面。」

他接著談到教會經常需要在組織上進行變更,以趕上教會快速成長的腳步。他特別擔心教會的青少年計畫。他相信教會需要做更多事來鞏固年輕人,幫助他們準備好在神的國度中服務。因此,協進會正在經歷組織架構的變更,將由總會亞倫聖職和麥基洗德聖職的領袖直接督導。

阿德絲聆聽李會長說話時,心裡想著他會要禧伯做什麼事。「無論他要禧伯做什麼,」她想,「我確信禧伯都能做得很好,而我會願意支援他。」

李會長接著召喚阿德絲去服務,令她大感意外。才是李會長叫他們去辦公室的原因嗎?

李會長解釋說,路得·芬克最近同意擔任總會女青年協進會的會長。路得在協調統合委員會與阿德絲共事過,因此推薦由她擔任第二諮理。新任會長團將在教會辦公大樓的十九樓擁有自己的辦公室,這棟大樓是最近在鹽湖城市中心完工的摩天大樓。

不知所措的阿德絲接受了這項召喚,並感謝這召喚背後所代表的信任。不久後,教會正式宣布青少年計畫改組。在此之前,女青年協進會已在總會會長團的督導下運作。如今,教會組織協調統合的工作之一,就是女青年協進會和男青年協進會將在總主教團、支會和支聯會聖職領袖的指導下,協調他們的工作。新的組織架構也區分了麥基洗德聖職協進會,即十八歲以上的單身成人,以及亞倫聖職協進會,即十二至十八歲的男女青年。

儘管亞倫聖職協進會將由聖職領袖督導,但該計畫仍會繼續根據性別和年齡,為男孩和女孩提供相關的課程和活動。與執事、教師和祭司的聖職職位相對應的女青年班級,稱為蜂巢組(12-13歲)、玫瑰組(14-15歲)和月桂組(16-18歲)——這些是女青年協進會長久以來一直使用的名稱。幾年前,教會領袖要求每個支會成立主教的青少年議會,讓青少年有新的領導機會。現在總會會長團希望新的協進會組織能給青少年更多的領導機會。

芬克會長支持這項計畫的願景。身為高中教師的她,多年來給學生許多機會,讓他們能發展成為領袖,而他們也成就了偉大的事。「光是用聽的,你不會脫胎換骨,」她說,「你必須要實際行動。」

這也是阿德絲一心奉為圭臬的原則。蒙召喚後不久,她就接受了一項指派,要去參加英國的數場地區大會。這趟旅行讓她很緊張,因為她才剛接受召喚。但她隨即記起摩爾門經中尼腓的話:「主決不命令人類兒女去做任何事情,除非祂為他們預備道路,來完成祂所命令的事。」

「我這一生已聽過無數次了,」她告訴自己,「但現在我需要親身體驗。」


何維修和露妲·馬丁受洗後,發現其他的巴西聖徒經常想與他們討論教會的聖職和聖殿限制。有些人想知道,如果何維修和兒子馬可仕都無法被按立聖職,他們家庭要如何在教會中保持忠信。一些人因馬丁夫婦的忠信而生氣,就批評或嘲弄他們。

「如果我處在你的情況,」有個人對何維修說,「我不相信我還會留在教會裡。」

儘管如此,許多聖徒依然欽佩馬丁家庭的堅強見證和對召喚的承諾。他們加入教會四個月後,布司·麥康基長老——十二使徒定額組最新的成員——來到里約熱內盧,成立巴西第五個支聯會。當時,何維修並不完全了解區會和支聯會之間的差異,但他同意擔任支聯會主日學會長團的諮理。與此同時,露妲接受了召喚,在支聯會初級會會長團中服務。

這個新支聯會涵蓋了廣大的區域,面積有數千平方公里。何維修和露妲的新召喚,讓他們有機會造訪支聯會中許多偏遠的支會和分會。何維修經常會在深夜裡,在露妲完成指派工作返回時,到公車站去接她。雖然新召喚的要求不易達成,但馬丁夫婦很樂意去服務。

他們的洗禮也改變了他們與親人的關係。露妲的家人不喜歡她加入教會,他們試圖說服她和何維修放棄新信仰,還說不然會有悲劇降臨到他們頭上。她有些家人甚至警告說,神可能會奪走他們兒子馬可仕的性命。

但是馬丁一家人在聖徒之中感到很自在。分會成員熱情地接納他們,何維修一開始還懷疑,是否因為他突出的職業地位,他的家庭才獲得特殊待遇。然而,在一次分會活動中,他被指派去執行一項卑微的工作,此時他才明瞭,自己的家庭並沒有受到任何不同的對待。

有一天,教會的一位朋友告訴何維修:「像你這樣的忠信成員,已經向主表明了你配稱接受聖職。有朝一日,你一定會獲得聖職,我對這點毫不懷疑。」

何維修和露妲感謝朋友和教會成員的支持,但是他們寧可不去惦記黑人聖徒何時或如何獲得聖職的祝福這個問題。他們有信心,相信神有一天會實現祂所有的應許。儘管如此,馬丁家庭仍把期望壓低,以保護自己不致失望和心痛。他們相信,聖職和聖殿的完整祝福,會在千禧年臨到他們。在那之前,他們只祈求能有更多的信心和力量在教會中服務。

里約熱內盧支聯會成立後,何維修和露妲預約了時間,要接受教長祝福。當支聯會教長瓦爾米·西爾瓦祝福何維修和露妲時,他應許他們會一起住在「世上,享有永恆聖約的喜樂」。這個應許很美好,但這一家人回到家時卻感到很困惑。由於聖職的限制,何維修和露妲無法進入聖殿,也不期望能在今生訂立聖殿聖約。教長的意思可能是什麼?

七個星期後,十四歲的馬可仕到教長家中,接受自己的教長祝福。當教長祝福馬可仕時,應許他會有機會宣講福音,並為真理作見證。何維修和露妲將這項應許解讀為:馬可仕會去傳教。但這似乎也是不可能的。除非馬可仕持有聖職,否則他無法去傳教。

馬丁家庭不希望教長的話打亂他們穩定、平和的生活節奏。他們決定繼續像以前一樣生活,不要過度臆測這個經驗。

然而,何維修和露妲也不想忽視他們所得到的應許。他們悄悄地開了一個新的儲蓄帳戶——存入馬可仕的傳道基金——以防萬一。


對賓塞·甘來說,1973年的聖誕節就這樣悄悄過去了。他、嘉美娜和她的妹妹馬利亞,互相交換禮物,馬利亞天生耳聾,現在與他們住在一起。嘉美娜將一隻火雞放進爐子裡,甘長老幫她多擺了一張桌子,因為預期會有賓客一同享用晚餐。

早上剩餘的時間,甘長老都坐在打字機前;有一疊信尚未回覆,他要試著趕出來。留聲機上奏著聖誕音樂,他偶爾會暫停打字、休息一下,將唱片翻面。

時間從早上來到下午,甘家的一些子女、孫子女和曾孫子女,都抵達這裡享用聖誕晚餐。這些賓客包括甘長老十二年前在印度德里施洗的曼加爾·丹·迪普提,還有一位名叫艾琳的祖尼女孩;她因為印第安學生安置計畫,與甘家的女兒奧莉芙·貝絲住在一起。他們一起用餐、唱歌,甘長老就寢時,覺得那天過得很愉快。

隔天晚上八點以後,甘長老在家中接到一通電話。「我是亞瑟,」來電的人說。甘長老立刻聽出他是李會長的祕書亞瑟·黑考克。

「嗯,亞瑟,」甘長老愉快地說,「你今晚好嗎?」

「不大好,」亞瑟說,「我和李會長在醫院裡,他病得很重。我想你應該立刻過來。」

甘長老掛了電話,直接驅車到醫院去,然後在醫院的走廊上見到亞瑟。亞瑟解釋道,李會長原本來醫院是要稍事休息、做些檢查。他坐在床上時,突然就心臟驟停。於是亞瑟求救,不一會兒,房間裡就擠滿了醫生、護理師和各種設備。那裡現在還是一片手忙腳亂。

李會長的妻子瓊安與女兒海倫、女婿布蘭特一同抵達。亞瑟告訴他們要遠離李會長的房間,所以這一小群人在走廊盡頭找到一個空房間,待在裡面等候。他們一起祈禱,求主保全先知的性命。他們在等待時,李會長在總會會長團的第二諮理墨林·羅慕義抵達了。

羅慕義會長不確定他們還能做什麼,便帶領這群人作了另一次祈禱。接著,有位醫生走進房間。

「我們正在盡一切所能,」他說,「但情況不樂觀。」

甘長老很震驚。在他生病時不斷給予支持的李會長才七十四歲,比自己還年輕,而且李會長看起來健康多了。教會裡有許多人認為,在甘長老離世以後,李會長還會活很久。大家都希望李會長的健康情況能持續下去,對此最努力祈禱的,莫過於甘家庭了。

十分鐘過去了。甘長老離開房間,沿著走廊走向李會長的病房。當他走近時,一位醫生走了出來。

「我們已經束手無策了,」他說。李會長過世了。

  1. Lee, Diary, Aug. 26–27, 1972; First Mexico and Central America Area General Conference, 110–15; Holzapfel and Lambert, “Photographs of the First Mexico and Central America Area Conference,” 70; J M. Heslop, “Spirituality Themes Conference,” Church News, Sept. 2, 1972, 3.主題:一致同意海樂·李

  2. Lee, Diary, Aug. 29, 1972; Goates, Harold B. Lee, 475–77; Tanner, Journal, Sept. 12, 1972; “7 Sought in Slaying of Cult Leader in Mexico,” Los Angeles Times, Sept. 2, 1972, section 3, 8.

  3. Lee, Diary, Aug. 29, 1972; Sept. 5, 7, 9–10, and 13, 1972; Goates, Harold B. Lee, 476–79; Dew, Go Forward with Faith, 319; “Olympic Day of Terror Ends with 16 Dead in Gun Battles,” Salt Lake Tribune, Sept. 6, 1972, 1; Hack Miller, “Terror—And Now the World Weeps,” Deseret News, Sept. 6, 1972, A1.

  4. Gordon B. Hinckley, “Holy Land Tour Thrills Pres. Lee, Elder Hinckley,” Church News, Dec. 16, 1972, 5; Hinckley, Journal, Sept. 19–22, 1972; Lee, Diary, Sept. 20–22, 1972; Galbraith, Oral History Interview [Oct. 11, 2021], 12–13; 聖徒,第一冊,第35章和第36章。引言經修訂以增可讀性;將原文的「他們」改為「我們」。主題:奉獻聖地

  5. Hinckley, Journal, Sept. 20, 1972; John A. Tvedtnes, “A Visit with President Lee,” New Era, Apr. 1973, [6]–[7]; Gordon B. Hinckley, “Holy Land Tour Thrills Pres. Lee, Elder Hinckley,” Church News, Dec. 16, 1972, 12; David Galbraith to E. Q. Cannon Jr., Jan. 15, 1972, Switzerland Zurich Mission, President’s Files, CHL; Taylor, “Contest and Controversy,” 54–56.

  6. Lee, Diary, Sept. 16–17 and 21–24, 1972; Hinckley, Journal, Sept. 20–22, 1972; Dew, Go Forward with Faith, 321; Goates, Harold B. Lee, 486–87.

  7. Thompson, Stand as a Witness, 211; Kapp, Oral History Interview, 80; Kapp, Journal, Nov. 7, 1972.主題:阿德絲·卡普

  8. Kapp, Oral History Interview, 80; Thompson, Stand as a Witness, 204–11.

  9. Kapp, Oral History Interview, 80–81; Thompson, Stand as a Witness, 211; Kapp, Journal, Nov. 7, 1972.

  10. Kapp, Oral History Interview, 81; Thompson, Stand as a Witness, 43–46, 64–67, 70–71, 127–31, 153–57, 167–71; Karen Thomas Arnesen, “Ardeth Greene Kapp: A Prairie Girl, a Young Woman Still,” Ensign, Sept. 1985, 35, 38; Kapp, My Neighbor, My Sister, My Friend, 122–23; 教義和聖約9:9

  11. Kapp, Oral History Interview, 81; Thompson, Stand as a Witness, 211; Funk, “Ruth, Come Walk with Me,” 122; “2 Priesthood-Oriented MIAs,” Church News, Nov. 11, 1972, 3, 8–9.主題:男青年組織女青年組織

  12. Kapp, Oral History Interview, 81; Thompson, Stand as a Witness, 211–12.

  13. Kapp, Oral History Interview, 81; Thompson, Stand as a Witness, 212–13; “Moving Days Are Near,” Church News, Aug. 5, 1972, 4.主題:教會召喚教會總部

  14. Kapp, Oral History Interview, 81; Thompson, Stand as a Witness, 212; “2 Priesthood-Oriented MIAs,” Church News, Nov. 11, 1972, 3, 8–9; Romney, “History of the Correlation of L.D.S. Church Auxiliaries,” [J3]; First Presidency to Regional Representatives of the Twelve and others, Nov. 9, 1972, First Presidency, Circular Letters, CHL.

  15. “2 Priesthood-Oriented MIAs,” Church News, Nov. 11, 1972, 3; Mission MIA Manual, 69, 74, 84; Stephen W. Gibson, “New Bishop’s Youth Council,” Church News, May 3, 1969, 4; Victor L. Brown, “The Aaronic Priesthood MIA,” Ensign, July 1973, 83; Pulsipher, Ruth Hardy Funk, 137.

  16. Peterson and Gaunt, Keepers of the Flame, 112; Pulsipher, Ruth Hardy Funk, 135.

  17. Kapp, Oral History Interview, 85; Kapp, Journal, Nov. 24 and Dec. 9, 1972; 尼腓一書3:7.

  18. Martins, Autobiography of Elder Helvécio Martins, 56–58.主題:聖職和聖殿限制

  19. Martins, Autobiography of Elder Helvécio Martins, 53–54, 56–57; Rio de Janeiro Brazil Stake, Manuscript History and Historical Reports, Dec. 31, 1972; Shields, “Rio de Janeiro’s Journey to Become a Center of Strength for the LDS Church,” 108; Deseret News 1989–90 Church Almanac, 227–33; Martins, Martins, and Martins,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1–12.主題:支會和支聯會

  20. Martins, Autobiography of Elder Helvécio Martins, 54.

  21. Martins, Autobiography of Elder Helvécio Martins, 46, 51–52; Martins and Martins,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1, 18–19.

  22. Martins, Autobiography of Elder Helvécio Martins, 47–48.

  23. Martins, Autobiography of Elder Helvécio Martins, 61.

  24. Martins, Martins, and Martins,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 13, 15–16; Rio de Janeiro Brazil Stake, Manuscript History and Historical Reports, Dec. 31, 1972, and Feb. 22, 1975; Martins, Autobiography of Elder Helvécio Martins, 63–64; Marcus Martins to Jed Woodworth, Email, June 20, 2022, copy in editors’ possession.主題:教長祝福

  25. Spencer W. Kimball, Journal, Jan. 6–7, 1961; Mar. 28, 1961; Dec. 25, 1973; Mangal Dan Dipty and John Santosh Murala, “My Journey as a Pioneer from India,” 利阿賀拿,2016年7月,第20-23頁;Mack, Autobiography of Olive Beth Kimball Mack, 83; Kimball and Kimball, Spencer W. Kimball, 1–2.

  26. Haycock, Personal History, 67–69; Spencer W. Kimball, Journal, Dec. 26, 1973; Goates, Harold B. Lee, 581.主題:海樂·李賓塞·甘

  27. Haycock, Personal History, 68–69; Gerry Avant, “Camilla Kimball Feels Mantle of Responsibility,” Church News, Jan. 6, 1979, 6; Spencer W. Kimball, Journal, Dec. 26, 1973; Goates, Harold B. Lee, 579.

  28. Haycock, Personal History, 69, 71; Spencer W. Kimball, Journal, Dec. 26, 1973; Romney, Journal, Dec. 26–27, 1973; Kimball, Lengthen Your Stride, 5; Goates, Harold B. Lee, 576, 580.

  29. Kimball, Lengthen Your Stride, 5; Haycock, Personal History, 69–70; Spencer W. Kimball, Journal, Dec. 26, 1973; Edward L. Kimball, Notes, Dec. 26, 1973, Edward L. Kimball Papers, C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