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歷史
第17章:沒有退路了


第17章

沒有退路了

圖像
約瑟·斯密證詞的小冊子

1975年10月10日早上,數輛閃閃發亮的古董車,在楊百翰大學校園裡隆隆駛過,為校慶遊行揭開序幕。成千上百代表著大學眾多學院和社團的教職員、學生和校友,邁著輕快的腳步跟在車子後面行進。遠處,校園東邊的山坡上,一個粉刷得雪白的巨大「Y」字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楊百翰大學每年秋天都會慶祝創校,今年是該校成立一百週年。為了慶祝這個特別的日子,賓塞·甘會長和他的妻子卡蜜拉乘坐領頭車,一輛1906年的紅色凱迪拉克。為了配合遊行隊伍的懷舊風格,甘會長頭戴老式的德比帽(derby hat,圓頂硬氈帽),身穿條紋西裝外套。甘姊妹則舉著一把黑色蕾絲陽傘。

雖然甘會長的衣著讓人回想起過去,但他的眼光卻專注於未來。如今教會正迅速成為全球性的組織,不能只為某些聖徒提供計畫和服務,而忽略另一群聖徒。教會領袖已經取消在鹽湖城舉辦的全教會性的運動會。1974年,總會會長團宣佈教會將從其在美西經營的十五所醫院中撤資。接下來的一年,甘會長宣佈,所有總會組織——協進會、主日學、初級會和慈助會——的年度大會都將終止,因為這些大會都在鹽湖城舉行,通常只能讓猶他州和鄰近地區的聖徒受益。

他解釋道:「隨著教會幅員越來越遼闊,成員人數越來越多,現在似乎是再度跨出大步,進行分權管理的時候了。」

新的區域總會大會的盛況,證明了教會對其全球成員的重視。光是1975年,甘會長就到了巴西、阿根廷、日本、菲律賓、臺灣、香港和南韓,主領了大型聚會。教會召喚的傳教士比以往更多。曾經,甘會長以使徒身分旅行時,將銀幣分給與他相遇的兒童,邀請他們開始儲存傳道基金。現在,身為總會會長,他要求每個年輕人去傳教,並鼓勵各國的聖徒要派出本國的傳教士。

他在日本時,宣佈在東京興建亞洲第一座聖殿的計畫。最近,在10月的總會大會上,他召喚一些弟兄到一個新的總會聖職定額組,即七十員第一定額組。根據教義和聖約,當十二使徒定額組「需要協助時,要請求七十員」幫助。新定額組的成員將支援十二使徒、主領區域大會,並在全球各地成立新的支聯會。雖然目前只有少數人蒙召喚進入新的定額組,但該定額組最多可以有七十名成員。

楊百翰大學校慶也讓甘會長開始思考學校的未來。楊百翰大學有大約二萬五千名學生,是教會四所高等教育機構中最大的一所,另三所是愛達荷州的瑞克斯學院、歐胡島的楊百翰大學夏威夷分校,以及鹽湖城的後期聖徒商學院。楊百翰大學也是美國最大的私立大學。該校以及教會其他學校的校規,都要求學生遵守道德、誠實和端莊的高標準。

1971年,芝加哥大學一位年輕的後期聖徒法學院教授達林·鄔克司,接替恩尼斯·威金森擔任楊百翰大學校長。在鄔克司校長的領導下,這所大學為女性教職員和學生提供了更多機會,創辦了小路賓·克拉克法學院,並擴充了其他學術學程。

不過,學校最近受到嚴格的審查,因為某些校規政策似乎違反了新的聯邦平等機會法。鄔克司校長和董事會對於這些規定感到憂心,他們指出,那些法律可能迫使楊百翰大學取消男女宿舍分棟等措施。他們致力於教育和就業機會均等的原則,然而,若法律要求學校實施的政策會破壞教會信仰和做法,要大學在宗教自由方面妥協,他們會採取反對立場。

到目前為止,這個問題仍未解決。然而,甘會長身為楊百翰大學董事會主席,仍然堅持維護教會的標準。他相信,楊百翰大學致力於屬世和屬靈學習,兩方並重,是學校未來成功的關鍵,即使這種方式讓學校有別於其他大學。

校慶遊行結束之後,甘會長在一場大型集會中談到他對楊百翰大學第二個一百年的願景。他說:「這所大學所希望的和努力的,與其他大學一樣,就是要拓展知識的疆界,但我們也知道,還有許多『偉大而重要的事』要透過啟示的過程賜給世人,那些事在智能和靈性層面的影響,將遠超過世人所能想像。」

他鼓勵教職員和學生在做研究時要使用「雙語」。他說:「後期聖徒學者必須以權威和卓越的學術語言與專業上的同儕交談,你們也必須精通屬靈事物的語言。」

他敦促該校要懷著信心擁抱未來,跟從主的指示,律上加律。他見證這所大學會向前推進。他說:「我們明白,教育是天父的事工的一部分,經文含有人類的重要思想。」

他繼續說道:「我們期待,而不僅僅是希望,楊百翰大學會成為世界一流大學中的領導者。我還要再加上這樣的期望:要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大學!」


大約在這時候,美國一個新教教會的代表來到達迦納海岸角,尋找比利·詹森。他們聽說比利行了許多大奇蹟,他們希望能說服他和他的跟隨者加入他們的教會。四十一個會眾中,約有四千名迦納人自稱為後期聖徒。比利負責督導其中的五個會眾。這些代表需要有人來負責他們的加納會眾,他們認為比利是最適合的領導人選。

比利和他的跟隨者同意和訪客在該城的社區中心一起崇拜。那些美國人帶來肥皂和化妝品作為見面禮。他們說:「你們這些善良的人一定是我們的兄弟,我們應該在一起。」他們勸比利和其他人不要再等傳教士了。「他們不會來的。」

其中一位訪客力勸比利加入他們,成為他們教會的領袖。他說:「我們會付錢給你。我們會付錢給你的牧師。」他們還表示願意幫助比利訪問美國,並答應要給他的會眾一些樂器和一座新的教堂。

那天晚上,比利邀請訪客住在他家,同時考慮他們的提議。由於他貧窮的處境,他很認真看待這項提議。但是他不想背叛神,也不想背叛自己對復興福音的信仰。

比利獨自一人在臥室裡哭泣。他禱告說:「主啊,我該怎麼辦?我等了這麼久,我的弟兄們還沒有來。」

一個聲音告訴他:「詹森,千萬不要讓自己或你的成員感到困惑。要堅守你對這個教會的信念,不久,你的弟兄就會來協助你的。」

比利結束禱告,離開了臥室。不久,一位客人從另一個房間出來。那人說:「詹森,你還沒睡嗎?」

比利說:「我想把事情理出個頭緒。」

那人說:「詹森弟兄,我來敲門想告訴你,你們的教會已經組織起來了。我不應該混淆你們的想法。」他說主已經向他啟示這項真理。他說:「我只是你的一個弟兄。請繼續跟著你的教會吧。」

比利說:「主也對我說話了。這是主的教會。我不能把這個教會交給任何人。」

後來,其他美國教會的代表也來了,提出類似的建議。比利全都拒絕了。不久,他自己會眾的領袖得知他拒絕美國人的金錢和禮物,怒氣沖沖地闖進他的家。其中一個人說:「這些人是來幫助我們的。他們會付錢給我們。」

比利說:「我不會賣掉教會。即使要花二十年,我也要等候主。」

有個人說:「你沒有錢。他們想付錢給我們。」

「不,」比利說:「絕不!」

這些人似乎準備要打他,但他拒絕改變心意。最後,他們態度軟化了。他們離開的時候,比利一個一個地擁抱他們。比利抱住最後一個人時,那個人淚流滿面。

那人說:「對不起,我傷害了你。請你求神寬恕我的罪。」

比利和他一起哭。祂禱告說:「父啊,請原諒他。」


1976年8月,在西非的另一個地方,安東尼·歐賓納寫了一封信給甘會長。他寫道:「我們在此希望你將注意力轉向奈及利亞,把這塊土地奉獻於教導主耶穌基督真實的福音。」

自安東尼上一次收到傳道部門聯絡人拉瑪·威廉的消息,已經過去了兩年。與此同時,來自美國的後期聖徒教授羅立·瑞丁,在奈及利亞的一所大學已經教了一年的書。安東尼和其他信徒與羅立會面,他們希望羅立的來訪能與教會總部建立更直接的溝通——或許能開始設立一個傳道部。羅立回到猶他州後,向教會領袖報告奈及利亞已準備好聽福音的好消息,但至今沒有任何進展。

安東尼不願放棄。他在給甘會長的信中寫道:「你們教會的教導體現出在其他教會無法找到的美好事物。神呼召每個人都獲得拯救,希望你們能加速這事工。」

安東尼很快就收到教會國際傳道部會長格蘭·班加特的回覆。這個特別的傳道部負責督導有教會成員居住,但教會尚未得到正式認可的地區。班加特會長告訴安東尼,他對他的處境深表同情,但告訴他,目前仍然沒有在奈及利亞組織教會的計畫。

他寫道:「我們懷著手足之情鼓勵各位,要盡你們所能地實踐信仰,直到未來時機成熟,教會就能夠採取更直接的行動。」

大約在這個時候,安東尼和他的妻子菲德莉雅得知他們的孩子因為宗教信仰,而在學校裡受到騷擾和羞辱。他們八歲的女兒說,老師在全校的祈禱時間,當著學生的面將她和兄弟姊妹叫出來,強迫他們跪下來舉著雙手,並用棍子打他們的手。

安東尼和菲德莉亞聽了這件事之後,就去找教師們談話。他們問:「你們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事?我們在奈及利亞有信仰的自由。」

孩子們沒有再挨打,但是這家人和他們的信徒同胞仍繼續面對社區的反對。1976年10月,安東尼寫信給班加特會長說:「由於沒有任何一位鹽湖城持有權柄的人員來訪,使得我們成了一些人的笑柄。我們正努力盡一切所能,在世界的這一角,在天父的許多兒女當中建立真理。」

安東尼等待著回音,但是沒有等到。難道他的信沒有寄到鹽湖城嗎?他不知道,所以他又寫了一次。

他說:「我們將不厭其煩地寫信請求在這裡建立教會,就像你們在世界各地所做的那樣。我們這群人熱切地遵從救主耶穌基督的教導,沒有退路了。」


凱瑟琳·華倫在美國東北部一位婦女的家中當護士助理時,第一次聽到復興的福音。有一天,她去應門,看到一對後期聖徒傳教士。

凱瑟琳告訴他們:「女主人在休息。」

他們回答:「請告訴她,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長老們來過了。」並給了她一本先知約瑟·斯密見證的小冊子。凱瑟琳收下了小冊子,傳教士繼續上路。

凱瑟琳對這兩位年輕人印象深刻。但是當她的雇主知道這件事,她從凱瑟琳手裡拿走小冊子,丟進了垃圾桶。

凱瑟琳還是很好奇,於是撿回了這本小冊子。她在那天稍晚閱讀約瑟·斯密的第一次異象和摩爾門經的事時,她全都相信了。

不久之後,凱瑟琳告訴一位朋友這本小冊子的事。她的朋友告訴她:「我想我有那本摩爾門經,我可以給你。」

凱瑟琳相信主一直在引導她追尋重要的事。她一開始閱讀摩爾門經,就知道這是主希望她找到的。當她看到其中一些有關洗禮的教導,與她成長過程中所學到的觀念相互矛盾時,她聽到一個聲音告訴她不要排斥。那聲音說:「凡事都要相信。」

不久之後,凱瑟琳搬到南部路易斯安那州的紐奧良市,並結了婚。她渴望和後期聖徒一起崇拜神,於是在電話簿上找到教會,並到當地的支會去聚會。她在教會感覺很好,也開始定期參加聚會。然而,身為黑人婦女,她受到不一樣的對待。有些人似乎因為她在那裡而感到不自在,甚至拒絕跟她說話。最後她在支會認識了一位年長的黑人婦女弗麗妲·波立厄。雖然弗麗妲喜愛福音,從小就是教會成員,但她並沒有定期去支會聚會。

過了幾年後,凱瑟琳想要加入教會,但她不知道該怎麼做。她寫信給甘會長,談到她的渴望,甘會長把信轉寄給路易斯安那州的教會領袖。兩位傳教士在傳道部會長拉瑪·威廉的指示下,立刻到她家。

長老們教導凱瑟琳傳教士標準課程,不久她就準備好接受洗禮。但是在當時,教會為了避免成員在婚姻中發生衝突,有項政策是婦女若沒有丈夫的同意,就不能受洗。凱瑟琳的丈夫不肯同意。

當她告訴長老這個壞消息時,長老說:「華倫姊妹,這是你的教會。你可以繼續來這裡。也許你要等上五十年才能受洗,但你要繼續來教會。」

所以凱瑟琳繼續去教會。當一對新的傳教士來到這個地區時,他們又開始教導她,但她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長老們告訴她:「我們來教導你,但其實是你在教導我們。」

凱瑟琳仍然希望能受洗,於是再次尋求丈夫的同意。這一次,她遞了一份傳教士寫好的表格,讓他簽名。他告訴她:「如果這是你想要的,我會簽名。」

但是當威廉會長前往紐奧良與凱瑟琳做洗禮面談時,她的丈夫不讓她去見會長。凱瑟琳很沮喪,幾乎要放棄。她知道是聖靈帶領她來教會的,但嘗試加入教會卻碰到接二連三的問題。這些努力值得嗎?

她決定禁食,她禁食的時候,看到了一個異象。一個穿著灰色西裝的人物出現在她家中。起初她以為是傳教士,但很快就認出那是一位天使。他面容發光,沒開口對她說話,只牽起她的手。她感覺到應該邀請傳教士和威廉會長到她家和她面談,他們不必擔心她丈夫會干涉。

於是威廉會長到紐奧良與凱瑟琳面談。她隨後於1976年聖誕節受洗。


凱瑟琳·華倫接受復興的福音時,西貢分會會長阮文壽被囚禁在清翁南(Thành Ông Năm,音譯),那裡是越南作為戰俘營的荒廢要塞。他非常渴望得到妻子和孩子的消息,但是戰俘營讓他幾乎與外界隔絕。關於家人的情況,他僅有來自香港傳道部會長的一通電報:美蓮和家人平安。在教會。

阮文壽是在進入戰俘營之前收到這通電報。北越政府佔領西貢後,為了恢復秩序,要求所有前南越軍人,都要接受「再教育」,學習新政府的原則和做法。由於阮文壽曾擔任南越的初階軍官和英語教師,他勉強去自首,以為再教育只要十天左右。如今,一年多過去了,他不知道自己何時才能重獲自由。

在清翁南的日子毫無尊嚴。阮文壽和其他俘虜被編到小隊當中,住在老鼠橫行的營房裡。他們睡在光禿禿的地板上,直到監管人叫他們用鋼板搭建床鋪。簡陋和變質的食物,加上營裡不衛生的環境,使得這些人容易染上痢疾和腳氣病之類的疾病。

再教育也包括艱苦的勞動和政治教化。沒有砍樹或種莊稼準備營地糧食的時候,戰俘被迫背誦宣傳標語,寫悔過書承認他們所犯下的罪行。任何違反營地規則的人,都可能會被毒打或單獨囚禁在垃圾箱一樣的鐵箱子裡。

阮文壽靠著低調和對信仰的堅持活到了現在。他努力遵守營地規則,並私下過著自己的宗教生活。儘管營養不良,他仍守著禁食主日,並且默默背誦經文來鞏固信心。戰俘營裡的一位基督徒同伴給了他一本偷偷夾帶的聖經,他在三個月內將整本聖經讀了兩遍,很珍惜有機會再次閱讀神的話。

阮文壽渴望自由。有一段時間,他萌生逃離營地的念頭。他確信自己可以運用受過的軍事訓練來避開捉拿他的人,但是當他祈求主幫助他逃脫時,他感覺到主制止他。聖靈低聲說:「要有耐心。在主認為適當的時候到來前,一切都會沒事的。」

過了一段時間,阮文壽得知他的姊姊芭(Ba,音譯),將獲准到戰俘營探望他。如果他能偷偷塞給她一封給家人的信,她可以把信寄給香港的麥會長,然後他就可以轉寄給美蓮和孩子們。

在芭來看他的那一天,阮文壽排隊等待,守衛對他前面的戰俘進行全身搜查。他知道如果警衛發現他寫給美蓮的信,就會直接將他關禁閉,於是把那封信藏在帽子內側的布帶後面。然後他把一本小筆記本和一支筆放進帽子裡,一起放在地上。運氣好的話,筆記本可以分散守衛的注意力,就不會繼續搜查帽子的其他部份。

輪到他被搜身時,阮文壽努力保持鎮定。但是當守衛檢查他時,他開始顫抖。他想到,如果監管人發現了那封信,下場就是關禁閉。幾經緊張的時刻,警衛把注意力轉移到他的帽子上。他們檢查了筆和筆記本,但沒有發現異常,就放過了阮文壽,讓他過去。

不久,阮文壽看到姊姊走過來,便小心翼翼地把信從帽子裡取下來,塞到她手裡。芭給了他一些食物和錢,他哭了。她和丈夫是賣菜的,手頭並不寬裕。阮文壽很感激姊姊提供的一切。離別時,他信任姊姊會把信寄給美蓮的。

六個月後,芭帶著一封信回到營地。裡面有一張美蓮和孩子的照片。看著孩子們的臉龐,阮文壽眼裡噙滿了淚水。他的兒女長大了很多。他意識到自己不能再等了。

他必須想辦法離開戰俘營,投入家人的懷抱。

  1. Footage of events at BYU Founders Day, Oct. 10, 1975, 16 mm film, rolls 25–26, [00:12:02]–[00:15:40], Historical Department, Church in Action Footage Collection, CHL; Dorothy O. Rea, “Bells Toll Second Century at Y,” Deseret News, Oct. 10, 1975, B1; Dan Croft, “BYU Bell Tower Dedicated as Part of Founder’s Day,” Provo (UT) Daily Herald, Oct. 10, 1975, 1; Lynne Hollstein, “Celebration Marks 100 Years at BYU,” Church News, Oct. 18, 1975, 3; Wilkinson, Diary, Oct. 10, 1975.

  2. “Church Divests Self of Hospitals,” Church News, Sept. 14, 1974, 3; “Athletic Program Changed for Greater Participation,” Church News, June 26, 1971, 10; “June Conferences to End, Pres.Kimball Tells Session,” Church News, June 28, 1975, 3; Kapp, Journal, Sept. 7, 1974; June 4 and 13, 1975; Deseret News 1976 Church Almanac, A7–A8.主題:教會的成長全球化

  3. Deseret News 1976 Church Almanac, A9–A10; Kimball and Kimball, Spencer W. Kimball, 343–44; Spencer W. Kimball, Journal, Apr. 4, 1974; Spencer W. Kimball, Address, Regional Representatives Seminar, Apr. 4, 1974, 11–15, Quorum of the Twelve Apostles, Regional Representatives Seminar Addresses, CHL.主題:傳道事工的成長

  4. Hunter, Journal, Oct. 31, 1974; Deseret News 1976 Church Almanac, A5, A9; Spencer W. Kimball, “The Time to Labor Is Now,” Ensign, Nov. 1975, 4; Doctrine and Covenants 107:38; “Quorum of the Twelve Items of Discussion,” Dec. 14, 1977, 3, Gordon B. Hinckley, First Presidency and General Authority Correspondence, Auxiliaries, Miscellaneous, CHL.主題:聖職組織的調整七十員定額組

  5.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Board of Trustees Minutes, Oct. 9, 1975, 2–5; Karen J. Winkler,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Challenges Parts of Bias Law,”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Oct. 28, 1975, 1, 10; Turley, In the Hands of the Lord, 140–42; Wilkinson,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4:4–27, 79–137, 245–75, 298–305; First Presidency to Neal A. Maxwell and Dallin H. Oaks, May 14, 1973, First Presidency, General Correspondence, CHL; Board of Education, Church Board of Education Meeting Minutes, Apr. 7, 1971, 7–8; Jan. 5, 1972, 9–10.主題:教會大學

  6. Lynne Hollstein, “Celebration Marks 100 Years at BYU,” Church News, Oct. 18, 1975, 3; Wilkinson, Diary, Oct. 10, 1975; Kimball, Second Century Address, 1–3, 9–11.Quotation edited for readability; “that there are yet” in original changed to “there are yet.”

  7. Joseph Johnson,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988], 38, 99; Joseph Johnson,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998], 7, 31–32; Joseph Johnson, Oral History Interview [2005], 6; Imbrah, Oral History Interview, 40–42; William Bangerter to Spencer W. Kimball, May 27, 1976, Spencer W. Kimball, Headquarters Correspondence and Subject Files, CHL; Cannon and Bateman, “Report of a Visit to Ghana and Nigeria,” 8.

  8. Joseph Johnson,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988], 38; Joseph Johnson,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998], 31; Joseph Johnson, Oral History Interview [2005], 6; Imbrah, Oral History Interview, 42.Quotation edited for readability; “will” added to original.

  9. Joseph Johnson,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988], 38–40; Joseph Johnson,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998], 31.

  10. Joseph Johnson,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988], 38–39.

  11. Joseph Johnson,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988], 39; Joseph Johnson,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998], 7, 31.

  12. Joseph Johnson,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988], 40–41, 99–101; Joseph Johnson,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998], 31; Joseph Johnson, Oral History Interview [2005], 7.

  13. Joseph Johnson, Oral History Interview [1998], 7.Quotation edited for readability; “take” in original changed to “takes.”

  14. Joseph Johnson, Oral History Interview [2005], 7–8.

  15. Anthony Obinna to Spencer W. Kimball, Aug. 3, 1976, First Presidency, General Correspondence, CHL.

  16. Anthony Obinna to Spencer W. Kimball, Aug. 3, 1976, First Presidency, General Correspondence, CHL; LaMar Williams to Anthony Obinna, June 11, 1974, Missionary Department, Africa and India Correspondence, CHL.

  17. Kalu Oku and others to Lorry Rytting and Gloria Rytting, June 14, 1975; Lorry Rytting to William Bangerter, Aug. 4, 1975, Edwin Q. Cannon Collection, CHL; Lorry Rytting to “Friends and Brothers in Christ,” Aug. 15, 1975, Ted and Janath Cannon Mission Papers, CHL; Lorry Rytting to Carlos E. Asay, Aug. 10, 1982, International Mission Files, CHL.

  18. Anthony Obinna to Spencer W. Kimball, Aug. 3, 1976, First Presidency, General Correspondence, CHL.

  19. William Bangerter to Anthony Obinna, Sept. 24, 1976, International Mission Files, CHL; “Mission Organized to Aid ‘Unattached,’” Church News, Dec. 16, 1972, 4, 6; “International Mission Continues to Reach Out,” Ensign, July 1976, 77.

  20. Anthony Obinna, Oral History Interview, 24.Quotation edited for readability; “they were” in original changed to “are you.”

  21. Anthony Obinna, Oral History Interview, 22–24; Anthony Obinna to William Bangerter, Oct. 9, 1976, Edwin Q. Cannon Correspondence, CHL.

  22. Anthony Obinna to William Bangerter, Jan. 25, 1977, International Mission Files, CHL.

  23. Louisiana Baton Rouge Mission, Manuscript History and Historical Reports, Dec. 31, 1976, [71]; Warren, Oral History Interview, 3; Embry, Black Saints in a White Church, 54.Quotation edited for readability; “was” in original changed to “is.”

  24. Louisiana Baton Rouge Mission, Manuscript History and Historical Reports, Dec. 31, 1976, [71]; Warren, Oral History Interview, 3–4; Roger W. Carpenter, “13 of Convert’s Relatives Join Church,” Church News, Feb. 17, 1979, 13.

  25. Warren, Oral History Interview, 5, 10–11.

  26. Warren, Oral History Interview, 5; Missionary Handbook, 34–35; McKay, Diary, Feb. 26, 1964.

  27. Warren, Oral History Interview, 5–6.

  28. Warren, Oral History Interview, 6, 15.

  29. Nguyen and Hughes, When Faith Endures, 158–60, 163, 184, 190.Quotation edited for readability; original source has “LIEN AND FAMILY FINE WITH CHURCH.”

  30. Nguyen and Hughes, When Faith Endures, 33–35, 53, 58–67, 154–62, 171, 174, 180–81, 189–90; Vo, Bamboo Gulag, 1–2, 53–92.

  31. Nguyen and Hughes, When Faith Endures, 160–62, 165–73, 177; Vo, Bamboo Gulag, 62–63, 72, 77, 117–26.

  32. Nguyen and Hughes, When Faith Endures, 162, 168–69, 174–75; Vo, Bamboo Gulag, 143–46, 151–56.

  33. Nguyen and Hughes, When Faith Endures, 162, 176–79.

  34. Nguyen and Hughes, When Faith Endures, 189.Quotation edited for readability; “would” in original changed to “will.”

  35. Nguyen and Hughes, When Faith Endures, 190–91.

  36. Nguyen and Hughes, When Faith Endures, 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