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課
教義和聖約第30篇
導言
約瑟·斯密在1830年9月,在紐約州菲也特的教會大會後不久,獲得給大衛·惠特茂、小彼得·惠特茂和約翰·惠特茂的啟示。這些啟示原先是分開發行的,但是約瑟·斯密在1835年版的教義和聖約將它們合併成一篇。
教學建議
教義和聖約30:1-4
主責備大衛·惠特茂沒有聽從聖靈和主任命的僕人
請學生靜靜地思考以下的情況:
-
一位男青年聆聽不符合鞏固青年中所列的標準的音樂。雖然他很喜歡聽這些音樂,但是他開始了解到其中的信息使得他失去聖靈,並逐漸遠離他的家人、朋友和教會。
-
在和一位年輕人約會幾次後,一位女青年藉著聖靈的提示開始察覺,那位年輕人一直慢慢地想要說服她違反貞潔律法。
指出當我們處在靈性的危險中時,聖靈會警告我們。然而,我們若不聽從祂的警告,主的靈就會離開我們。教義和聖約第30篇包含了一些教義和原則,能幫助我們準備好接受和遵從聖靈給予的警告。
說明教義和聖約第30篇的第一個部分是先知約瑟·斯密為大衛·惠特茂獲得的一項啟示。
-
你對大衛·惠特茂有何了解?(答案可能包括他和他的父母提供了一個地方,讓約瑟·斯密翻譯摩爾門經;他是摩爾門經的三位證人之一;也是教會最初的六位成員之一。)
說明雖然大衛·惠特茂在許多方面一直都忠信,但是主責備他忽略自己在教會中的責任。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30:1-2。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主責備的話語。
-
主為什麼責備大衛·惠特茂?(你可以將學生的回答寫在白板上。答案可能包括大衛怕世人,沒有仰賴主來獲得力量,把心思放在世上的事物上比放在主的事物上更多,沒有聽從聖靈和教會領袖的指示,以及被不是主所召喚的人說服。)
請學生指出我們可以從教義和聖約30:1-2中學到的原則。他們可能會提出以下部分或所有的原則:
我們應當仰賴主來賜給我們力量,而不應該畏懼人。
我們應該把心思放在屬神的事物上,多過於放在世上的事物。
我們要跟從聖靈和教會領袖的忠告,而不是被那些不是主所召喚的人說服。
為了幫助學生更了解這些原則,提出以下的一些或全部問題:
-
你覺得怕世人是什麼意思?(答案可能包括,這意謂著讓其他人的教導帶領我們遠離神的教導。)
-
我們可以做什麼來仰賴主賜給我們力量?你曾經在何時感覺到主增強了你的力量?
-
把心思放在世上的事,多過於放在神的事,你覺得是什麼意思?犯這樣的罪有哪些危險?
-
你如何因跟隨了聖靈和教會領袖的忠告而蒙受祝福?
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30:3-4。鼓勵班員找出主給大衛·惠特茂的忠告。
-
主責備大衛後,命令大衛去做什麼?(沉思他接受到的事,以及履行他在教會的職責。)
-
沉思我們從主那裡接受到的事,如何能幫助我們保持忠信?
-
當我們致力於我們所獲得的召喚時,我們會如何受到良好的影響?
鼓勵學生默默複習教義和聖約30:1-4,找出哪些忠告可以特別應用在他們的生活中。也請他們思考他們可以做什麼來遵循這項忠告。請他們把自己的想法寫在隨堂筆記或經文研讀日記中。
教義和聖約30:5-8
小彼得·惠特茂蒙召喚和奧利佛·考德里一起去向拉曼人傳教
把一件重物或一個裡面裝了許多笨重物品(如書籍或石頭)的袋子帶到班上。請一位學生把那個重物或袋子舉到胸前。當學生舉起那個重物或袋子時,說明除了給大衛·惠特茂的啟示之外,教義和聖約第30篇也包含了兩個其他的啟示,是給大衛的兄弟彼得和約翰。請學生自行閱讀教義和聖約30:5,找出主召喚小彼得·惠特茂去做的事。
-
主召喚小彼得·惠特茂去做什麼?(宣講福音。)彼得在這項工作上的領袖是誰?(奧利佛·考德里。)
請第二位學生來幫助手上舉著重物的學生。請第一位學生談一談,他(她)覺得獲得別人的支持有何不同。說明主給予彼得忠告,說明他要如何支持奧利佛·考德里。請學生查考教義和聖約30:5-8,找出描述彼得要如何支持奧利佛的詞句。你可以建議學生把這些詞句劃記下來。
-
你找到哪些字句?(你可以請一位學生把其他學生的回答寫在白板上。)
-
你認為對彼得來說,要「與〔奧利佛〕共患難」是指什麼意思?(彼得要支持奧利佛,即使在艱困的時刻。)
-
根據第6節,在支持教會領袖方面,祈禱扮演什麼角色?
教義和聖約30:9-11
約翰·惠特茂蒙召喚宣講福音
說明教義和聖約30:9-11包含給約翰·惠特茂的一項啟示。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30:9-10。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主召喚約翰·惠特茂做什麼。(說明菲力普·博如的妻子是一位教會成員,可能會有所幫助。博如家庭住在惠特茂家北邊大約七英里處,在紐約州基尼加瀑布。雖然菲力普·博如在第10節被稱為「弟兄」,但沒有他曾經加入教會的任何紀錄。)
學生報告所找到的內容後,請他們查考教義和聖約30:11,找出我們應該如何事奉主的一項原則。鼓勵他們用「如果-那麼」這句話來表達他們所學到的。
-
你在第11節中看到什麼原則?(學生可能使用不同的措辭,但是他們應表達出以下的原則:如果我們用整個靈魂事奉主,那麼祂必與我們同在。)
請學生分享他們在為主服務時,感受到主與他們同在的經驗。(你也可以分享自己對這項原則的見證。)鼓勵學生找出事奉主而與主更加接近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