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
第84課:使徒行傳第3章


第84課

使徒行傳第3章

導言

約翰陪同彼得在聖殿門口,彼得治癒了一個天生瘸腿的人。彼得接著教導目睹他醫治這人的群眾。他為耶穌基督作見證,邀請人們悔改,並預言福音會在後期時代復興。

教學建議

使徒行傳3:1-11

彼得和約翰醫治天生瘸腿的人

請學生回想,他們是否曾經要求某樣特定的東西(也許是生日禮物或聖誕節禮物),但是卻得到不一樣的東西。請幾位學生分享他們的經驗,說明沒有收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感覺如何。

  • 我們如何能將這些經驗比作透過祈禱向天父祈求祝福?(有時候天父不會以我們期待的方式回答我們的祈禱,或是沒有給我們所祈求的祝福。)

請學生沉思他們沒有從天父那裡得到預期的答案或祝福的經驗。

請學生在研讀使徒行傳第3章時,找出一項原則,在他們沒有從主那裡得到預期的答案或祝福時,能夠幫助他們。

請一位學生讀出使徒行傳3:1-3。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彼得和約翰在聖殿的門口遇到誰。

  • 彼得和約翰在聖殿的門口遇到誰?

  • 這個人在「求……賙濟」是什麼意思?(第3節)。(你可以說明賙濟就是捐給窮人的物品。)

指出我們從使徒行傳4:22得知,這個瘸腿的人已經40多歲了。

  • 想想這個瘸腿的人40多年無法走路,他的雙腳可能是怎麼樣的狀況?

請全班設身處地想一想這個瘸腿的人可能會有什麼感受。

  • 一般人大概都會用哪些方式對待這樣的人?

請一位學生讀出使徒行傳3:4-7。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彼得為這個人做什麼。

  • 彼得為這個人做什麼?

  • 彼得的行為和說的話有哪一點讓你覺得很特別?

請一位學生讀出使徒行傳3:8,並請全班找出彼得「扶他起來」(第7節)之後,那人做了什麼。

影片圖示為了幫助學生具體想像記錄在使徒行傳3:1-8的事件,可以播放耶穌基督的生平聖經影片中的「彼得和約翰醫治天生瘸腿的人」(3:21);這段影片可在LDS.org取得。

2:3
  • 彼得「扶他起來」之後,那人做了什麼?

  • 那人得到的祝福,如何比他原來所要求的賙濟更好?

鼓勵學生回想自己從天父那裡得到與自己預期不一樣的答案或祝福的經驗。

  • 我們可以從使徒行傳3:1-8學到哪一項原則,能在我們沒有從天父那裡得到預期的答案或祝福時,給予我們幫助?(雖然學生可能會使用不同的字眼,但是他們應指出以下這項真理:天父也許不會用我們想要或期望的方式回答我們的祈禱,但是祂給予的回答永遠是對我們更好的。將這項真理寫在白板上,並請學生把這一點寫在自己經文的第6節旁邊的空白處。)

  • 天父可能會如何以不同於我們想要或期望的方式,回答我們的祈禱?(比方說,祂可能會賜給我們力量去忍受考驗,而不是讓我們的考驗消失,祂也可能賜給我們智慧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幫我們解決問題。)

說明使徒行傳3:1-8記載的故事中,那個人所得到的顯然比他原來要求的更好。但是在其他的例子中,可能就比較不容易看出我們得到的比我們原來要求的更好。

  • 當我們的祈禱得到的回答不是我們所預期的時,記住寫在白板上的這項真理如何能幫助我們?

請學生沉思自己的經驗,主何時曾用不是他們想要的方式回答他們的祈禱,但結果卻對他們比較好。請幾位學生分享他們的經驗。你也可以分享自己的經驗。

請一位學生讀出使徒行傳3:9-11。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這個人被治癒之後,百姓的反應如何。

  • 這個人被治癒之後,百姓的反應如何?

使徒行傳3:12-26

彼得為耶穌基督作見證並宣講悔改

請全班想像自己在聖殿的群眾中,而且目睹了瘸腿的人被治癒。指出這些人進出聖殿的門口時,常常看到這個瘸腿的人在乞討,但是他被治癒之後,他們見到他又跳又走。

  • 如果你在聖殿的群眾中,目睹這項奇蹟發生,你對彼得和約翰的看法可能會有什麼轉變?

把學生分成兩人一組。請各組一起讀出使徒行傳3:12-16,找出彼得怎麼向百姓解釋,這個人是如何被治癒的。在給予充分的時間後,問:

  • 彼得是否把治癒這個人的功勞歸給自己?

  • 彼得說,這個人是藉著什麼力量被治癒的?(學生回答後,將以下真理寫在白板上:耶穌基督的僕人可以藉著對祂的名的信心行奇蹟。

說明彼得利用這個機會教導群眾有關耶穌基督的事;耶穌基督才剛被自己的同胞判刑處死,但是祂已經克服死亡復活了。

請一位學生讀出使徒行傳3:17-21,並讀出約瑟·斯密譯本對第20節作的改變(「祂也必差遣所預定給你們的耶穌基督降臨,就是你們釘在十字架上的那位」)。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彼得向群眾提出的邀請。

  • 彼得邀請群眾做什麼?

為了幫助學生了解彼得的信息,指出彼得說話的對象是那些要求或同意將耶穌基督釘十字架的人(見使徒行傳3:14-15)。請一位學生讀出以下先知約瑟·斯密的話:

先知約瑟‧斯密

「〔彼得〕沒有對他們說:『悔改並接受赦罪的洗禮』,卻說:『所以,你們當悔改歸正,使你們的罪得以塗抹,這樣,那安舒的日子就必從主面前來到。』〔使徒行傳3:19-20

「……他們無法接受赦罪的洗禮,因為他們流了無辜者的血」(in History of the Church, 6:253)。

指出「那安舒的日子就必從主面前來到;主也必差遣所預定給你們的基督(耶穌)降臨」(第19-20節)這句話。

  • 你認為這句話指的是什麼?

請一位學生讀出以下十二使徒定額組布司·麥康基長老的話:

布司‧麥康基長老

「這段被指定的時期,這個安舒的日子,將會在人子第二次來臨時發生,也就是主差遣基督再次來到世上的日子。

「……那是『大地會被更新且獲得其樂園的榮耀』的日子(信條第13條)。那是以賽亞看到的,屬於『新地』(以賽亞書65:17)的日子,大地仍在,邪惡止息,千禧年開啟」(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67, 43)。

第二次來臨

在白板上展示圖片第二次來臨福音畫冊〔2009〕,編號66;亦見LDS.org)。在白板靠近圖片的地方寫下這個標題:安舒的日子

  • 耶穌基督第二次來臨的時候,大地會如何安舒?(大地會被潔淨,沒有邪惡。)

指出「萬物復興的時候」(第21節)這段話。

  • 你認為「萬物復興的時候」指的是什麼?(你可以幫助學生了解這指的是福音在後期時代復興。耶穌基督在叛教時期會留在天上,但是祂會重返大地復興與福音有關的一切事物。你也可以指出,彼得用「萬物復興的時候」這句話來描述耶穌基督會在第二次來臨之前造訪地球。)

  • 後期時代福音復興的過程中,耶穌基督曾經在什麼時候造訪地球?(學生可能會提到救主出現在約瑟·斯密的第一次異象中〔見約瑟·斯密——歷史1:17〕,也曾經在嘉德蘭聖殿顯現〔見教約110:2-5〕。)

第一次異象

在白板上展示圖片第一次異象福音畫冊〔2009〕,編號90;亦見LDS.org)。在白板靠近圖片的地方寫下這個標題:萬物復興的時候

  • 根據第21節,除了彼得之外,還有誰提到福音會在後期時代復興?(學生應該用自己的話,指出以下這項原則:各個時代的先知都曾預言福音會在後期時代復興。

使徒行傳3:22-26作摘要,說明彼得見證摩西和「從撒母耳以來的眾先知」(第24節)都提到了耶穌基督,也警告拒絕祂會有什麼後果(第23節)。

可以在課程結束的時候分享你的見證:耶穌基督已經在後期時代福音復興時造訪地球。祂會在第二次來臨時再度回來,滌淨大地上的邪惡。

精通經文圖示
精通經文——使徒行傳3:19-21

為了幫助學生明白如何在傳教時運用使徒行傳3:19-21,講述以下情境:一位慕道友問:「聖經在哪裡提到福音會在末世時代復興?」

把學生分成兩人一組。請每一組利用使徒行傳3:19-21以及至少另外一段出自聖經的經文來回答這個問題。可以鼓勵他們查閱經文指南的「福音的復興」

在給予充分的時間後,請一位學生擔任慕道友,並請一組學生擔任傳教士同伴,在教室前面進行角色扮演。請扮演傳教士的那組學生向扮演慕道友的學生分享他們準備的答案。

注釋及背景資料

使徒行傳3:6。「只把我所有的給你」

十二使徒定額組的傑佛瑞·賀倫長老在擔任楊百翰大學宗教教育學院院長時解釋說:

「彼得沒有錢,卻擁有財富:『他所有的』包括神在世上的國度所有的權鑰、讓人起死回生的聖職能力、增強骨頭和肌腱的信心,以及基督徒同袍的鼎力襄助。他拿不出金銀,卻可以給予向來『不用銀錢,不用價值』(以賽亞書55:1)就可以買到的——於是他就給了」(“The Lengthening Shadow of Peter,” Ensign, Sept. 1975, 30)。

使徒行傳3:7。「於是拉著他的右手,扶他起來」

十二使徒定額組的布司·麥康基長老解釋說,彼得治癒瘸腿之人的事件闡明了一項真理,也就是聖職持有人在給予祝福時,是在代替耶穌基督行事:

「彼得沒有要求主治癒那個跛子;他沒有祈禱要求神傾注其恩典和醫治大能到那瘸腿的人身上。相反地,由於他已經被委派獲得聖職權柄,因此可以奉主的名行事,命令奇蹟發生。彼得是主的僕人、祂的代表和代理人;他站在基督的位置代替祂,做了夫子若親自在場也會做的事」(Doctrinal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3 vols. [1965–73], 2:46)。

教義和聖約36:2也闡明了這項真理,主在這節經文說:「我要藉我僕人西德尼·雷格登的手,按手在你〔愛德華·裴垂治〕頭上。」

海樂·李會長利用彼得運用聖職能力治癒瘸腿的人之後的行為,教導了另外一項重要的真理:

「請各位想像那高貴的靈魂,這位首席使徒,或許用手臂環抱著那人的肩膀說:『好兄弟,勇敢一點,我會帶著你走幾步。我們一起走,我保證你一定能走,因為你已經藉著神賜給我們這些凡人、也是祂的僕人的能力和權柄,得到了祝福。』然後這人開心地跳了起來。

「你無法提升另一個靈魂,除非你站在比他更高的地方。如果你要援救他人,就必須確定自己所立下的榜樣,正是你對他的期望。你無法為另一個靈魂點燃火光,除非那火正在你自己的靈魂中燃燒」(“Stand Ye in Holy Places,” Ensign, July 1973,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