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
第38課:馬可福音第7~8章


第38課

馬可福音第7~8章

導言

耶穌斥責法利賽人的錯誤傳統。然後祂心懷憐憫地治癒了一個被鬼附身的孩子,以及一個耳聾舌結的人。祂在加利利海附近給四千人吃飽,又旅行到伯賽大,逐步醫好了一個瞎子。

教學建議

馬可福音第7章

耶穌斥責法利賽人、醫好一個被鬼附身的孩子,並治好一個聾子

上課前,給三位學生下列指示。學生1:「收到指示時,不要穿外套、繞著教室走,假裝冷得發抖的樣子。」學生2:「收到指示時,繞著教室走,問有沒有人看到你家走失的寵物。」學生3:「收到指示時,打開你背包的拉鍊,好讓你在行走時東西可以掉出來。」(你可以修改這個活動,換成其他情況來表現有困難的學生,但小心不要占用太多時間。)

開始上課時,指導這些學生逐一完成這些指示。請全班找出這三種情況有何共通之處。

  • 這些情況有何共通之處?(每個情況都表示某人遭遇了困難。)

  • 我們是否經常有機會幫助遭遇困難的人?你最近曾看到哪些機會?

鼓勵學生在研讀馬可福音第7~8章時,找出救主教導我們,當注意有人遭遇困難時要怎麼做。

馬可福音7:1-30作摘要,說明救主斥責法利賽人遵循錯誤的傳統。祂也治好一個希臘婦人被鬼附身的女兒。提醒學生,救主當時的使命是施助以色列家族,而不是外邦人,但是祂心懷憐憫地幫助了這位前來求祂的外邦婦人。

請學生從聖經地圖11,「新約時代的聖地」,找出泰爾和西頓這兩個城市,以及加利利海的位置。說明在救主離開泰爾和西頓之後,便旅行到加利利海東邊,低加波里一帶。

將學生分成兩人一組。請他們一起讀出馬可福音7:31-37,找出救主如何在低加波里對一個人表達憐憫。在給予充分的時間後,請學生和同伴討論下列問題:

  • 這個人是為了哪些情況來求醫?

  • 救主在醫好這個人之前,做了些什麼?

為了幫助學生明白救主的舉動,請一位學生讀出以下十二使徒定額組布司·麥康基長老的話:

布司‧麥康基長老

「主所幫助的這個人雖然有信心,卻無法聽到祂的話,也無法流利地回答。因此,最自然的方式不就是使用這個耳聾、說話結巴的人所能知道和了解的手勢,來讓他知道救主有能力做些什麼和將會做些什麼嗎?」(Doctrinal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3 vols. [1965–73], 1:373)。

  • 救主在這情況中的舉動,可以教導我們哪些有關祂品格的事?

說明儘管救主警告那些被祂醫好的人不要四處傳揚祂所行的奇蹟,低加波里一帶的人仍然聽到了救主所行的奇妙之事,因此有一大群人聚集到祂那裡(見馬可福音7:36-37)。

馬可福音8:1-21

耶穌給四千多人吃飽

請學生在自己的課堂筆記或經文研讀日記中回答下面的問題:

  • 什麼時候曾經有人注意到你需要幫助,並且做了一些事來幫助你?

說明有意願分享自己經驗的學生,在本課稍後會有機會分享。

請一位學生讀出馬可福音8:1-3。請學生跟著仔細看,找出那些群眾因為跟隨耶穌,引發了什麼問題。

  • 那些群眾發生了什麼問題?誰察覺到那些群眾的需要?

  • 救主擔心那些人如果不先吃點東西就回去自己的家,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 根據第2節,救主對那些群眾有何感受?(你可以建議學生將「我憐憫這眾人」這句話劃記下來;救主在這裡表達了對人們的同情和關心。)

請兩位學生輪流讀出馬可福音8:4-9。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救主的憐憫帶來什麼結果。

  • 救主為那些群眾做了什麼?

  • 有多少人吃飽?

  • 我們可以從救主的這個榜樣中學到什麼?(幫助學生指出以下這項原則:我們可以效法救主的榜樣去察覺他人的需求,並協助滿足這些需求。把這項原則寫在白板上。)

為了幫助學生了解這項原則,說明總會慈助會會長琳達·柏頓姊妹教導,為了跟隨救主的榜樣,為神的兒女服務,我們需要「先觀察,再服務」(「先觀察,再服務」,2012年11月,利阿賀拿,第78頁)。把這句話寫在白板上那項原則的下方。

  • 我們要怎樣學習更能察覺他人的需求?(不妨指出,有些需求可能無法立刻察覺出來。然而,我們可以祈禱,求神幫助我們注意他人的需求,並將心思專注於他人,而不是自己。)

  • 有哪些事會使我們無法去注意並協助滿足他人的需求?

請幾位學生分享他們所寫的,有人曾經注意到他們的困難並提供協助的經驗。

請一位學生讀出以下多馬·孟蓀會長的話:

多馬‧孟蓀會長

「你的心有多少次因為看到他人的需要而產生惻隱之心?你曾經有多少次想要成為那伸出援手的人?但是在每天忙碌生活的干擾下,你又曾有多少次把那些事留給其他人去幫忙,覺得『喔,反正一定有人會去照顧那些需求。』

「我們都被忙碌的生活羈絆得難以脫身,但是,我們是否曾經停下腳步,仔細看看自己在忙些什麼。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一直埋頭做一些『芝麻綠豆』的小事。換句話說,從人生全盤計劃的宏觀角度來看,我們往往投注大部分的時間去關心無關緊要的事情,而忽略了更重要的目標」(「我今天為他人做了什麼?」,2009年11月,利阿賀拿,第85頁)。

請學生在腦海中想像,他們在一天當中通常會發生哪些事情。請他們想想他們可能遇到哪些需要他們幫助的人,如父母、兄弟姊妹和同輩朋友。鼓勵學生承諾跟隨救主的榜樣,當察覺到有人需要幫助時,便提供援助。

馬可福音8:10-21作摘要,說明耶穌奇蹟般地給4,000人吃飽後,就和門徒乘船到一個稱為大瑪努他的地方。那裡的法利賽人要求祂給他們顯一個神蹟。耶穌拒絕了,並教導門徒要慎防法利賽人的教義,因為那種教義會導致靈性的盲目。

馬可福音8:22-26

耶穌逐步醫治一個瞎眼的人

說明耶穌和門徒離開大瑪努他地區後,來到一個稱為伯賽大的地方。他們一到那裡,就有人帶著一個瞎眼的人到救主那裡尋求醫治。

請幾位學生輪流讀出馬可福音8:22-26。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救主如何醫治那個瞎眼的人。

  • 救主第一次按手在那瞎眼的人身上後,發生了什麼事?(你可能需要說明「我看見人了;他們好像樹木,並且行走」〔第24節〕這句話,意指瞎子已能看見,但還不太清楚。)

  • 救主第二次按手在那人身上之後,發生了什麼事?

為學生提供一份以下十二使徒定額組布司·麥康基長老的話,並請一位學生讀出來。鼓勵學生跟著仔細看,找出耶穌可能是為了什麼原因才以漸進的方式,逐步地醫好那個人。

布司‧麥康基長老

「這項奇蹟是獨一無二的;這是記載中,耶穌逐步醫治病人的唯一例子。我們的主可能是以此方式來鞏固弱者,同時增加那瞎子的信心。顯然地,一再與耶穌的肢體接觸,增加了那位盲人的希望、確信和信心。耶穌親自(1)拉著那瞎子的手,領他到村外,(2)用自己的唾沫抹在那盲人的眼睛上,(3)執行了按手禮,並(4)再次將手按在那人的眼睛上。

「無疑地,此一醫治方式教導的是,世人應當盡其所能地懷著信心來尋求主的醫治恩典;雖然這只足夠獲得部分醫治,但在接受到這樣的醫治之後,人們便能獲得加添的保證與信心,知道自己可以完全康復。世人在靈性方面的疾病往往也是隨著他們的生活與神的計劃及目的相和諧之後,才一步一步逐漸康復的」(Doctrinal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1:379–80)。

  • 用漸進的方式得到醫治,會怎樣增加一個人對耶穌基督的信心?

  • 某些祝福,例如:獲得對福音的見證,或獲得身體或靈性上的醫治,往往是以漸進的方式逐步來到,而不是立刻或瞬間來到。了解這一點為什麼很重要?

馬可福音8:27-38

彼得見證耶穌是基督

請一位學生讀出馬可福音8:27。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救主問了門徒什麼問題。請學生報告他們所發現的事情。請全班根據馬太福音16:16的記載,回想彼得如何回答這個問題(這節經文是精通經文章節的一部分)。如果他們記不起來,就請一位學生讀出馬可福音8:29(這節經文包含了彼得的回答)。

馬可福音8:30-38作摘要,說明救主告訴門徒,先不要公開祂身為基督或彌賽亞的身份。祂也開始教導他們有關祂即將面臨的受苦和死亡。

結束本課時,請學生為上課時研讀的經文中所學到的真理作見證。

注釋及背景資料

馬可福音7:11。什麼是『各耳板』?

十二使徒定額組的布司·麥康基長老談到「各耳板」的含意,說明了為什麼救主要譴責法利賽人和文士採行這習俗的方式。他說:

「耶穌描繪的景象是:可能已經年老體衰的父母,正赤身、挨餓、無家可歸。……而他們的子女卻昌盛富裕。……當然足夠供應所有的人,還綽綽有餘。但卻不然,這些子女說:『這些都是各耳板。』意思是:『我們已經立誓將這些獻給神聖的用途了。你們雖是我們的父母,但就算你們挨餓受凍、無家可歸,也不能拿我們的財產來幫助你們。我們對主懷著極大的熱誠,而且財產都已立誓獻給主了;我們不能破壞這誓約。』

「或是:『這些都是各耳板。我已立誓將我的財產獻給神聖的用途了;雖然我可以終身繼續使用,但因為我已立下誓約,你們就沒有份了。』

「『……與其履行奉養父母的責任,不如遵守我的誓約更為重要。他們看重長老口述的傳統,更甚於摩西所寫的神聖律法。』

「似乎很難相信宗教可以沉淪到這個地步,而一個自稱事奉他們祖先的耶和華的民族,竟然可以如此輕易地抹滅良心,覺得自己可以不必遵守神的律法。耶穌已經稱呼他們是假冒為善的人,又說他們雖敬拜神也是枉然」(The Mortal Messiah, 4 vols. [1979–81], 2:407–8)。

馬可福音8:1-9。「我憐憫這眾人」

多馬·孟蓀會長教導,要採取行動去幫助別人。他說:

「他人的需求隨處可見,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一些事來幫助別人。……

「弟兄姊妹們,我們周遭都有需要我們關懷、鼓勵、支持、安慰、仁慈相待的人——他們可能是我們的家人、朋友、認識的人,也可能是陌生人。我們就是主在世上的手,有責任為祂的兒女服務,提升他們。主要靠我們每一個人來達成這些事」(「我今天為他人做了什麼?」,2009年11月,利阿賀拿,第8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