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
第153課:啟示錄第4~5章


第153課

啟示錄第4~5章

導言

使徒約翰看到榮耀的人物敬拜坐在寶座上的天父。約翰同時看到一部被七個印封住的書卷,也看到羔羊,也就是耶穌基督,祂配展開那書卷。

教學建議

啟示錄第4章

約翰看到榮耀的人物敬拜天父

可以考慮唱「榮耀真神」(聖詩選輯,第35首)作為開會聖詩,或是唱另一首讚美和尊崇神的聖詩。

請學生想像自己就在高榮國度。邀請幾位學生描述他們認為高榮國度可能的樣子。

說明如同啟示錄第4~5章中的記載,使徒約翰在異象中看到一部分的高榮國度。請一位自願者在白板上畫圖。請幾位學生輪流讀出啟示錄4:1-8,並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約翰所看到的事。請指示自願者在學生讀出這幾節經文時,畫出約翰所看到的景象。讀的人可能需要不時停下來一下,讓畫圖的學生有時間完成圖畫的每個部分。(請自願者聽到「有一位坐在寶座上」〔第2節〕或「天父」時,不要畫出來,以表示對祂的尊重。為了讓其他人參與,你可以邀請幾位學生輪流畫。)

說明「被聖靈感動」(第2節)的意思是被聖靈籠罩在接受啟示的狀態或異象之中,並說明第3節的「碧玉」可能指的是彩色的石頭或鑽石,而「紅寶石」(第3節)是一種寶石,通常是紅色或橘紅色。

說明近代的啟示幫助我們了解更多有關約翰所看到的事。比方說,先知約瑟·斯密求主解釋啟示錄第1~11章中記載的一些象徵和事件之後,主便給予記載在教義和聖約第77篇的啟示。

handout icon將學生分成兩、三人一組,並發給每組一份下列的講義。請各組的學生一起讀出交互參照的經文,並針對約翰所看到的事,在表中寫下他們找到的其他資料。

講義,啟示錄第4章

啟示錄第4章

新約福音進修班教師用本——第153課

約翰看到什麼

交互參照經文

其他資料

寶座(啟示錄4:2-3

教義和聖約137:1-4

戴著冠冕的二十四位長老(啟示錄4:4

教義和聖約77:5

神的七靈(啟示錄4:5

約瑟·斯密譯本將這節經文的「七靈」改為「七個僕人」。

玻璃海(啟示錄4:6

教義和聖約77:1130:6-9

四個活物(啟示錄4:6-7

教義和聖約77:2-3

活物有許多眼睛及六個翅膀(啟示錄4:8

教義和聖約77:4

在給予充分的時間後,請學生報告他們發現的其他資料。必要時,使用以下的答案來釐清或增加學生的理解:神坐在高榮國度的寶座上;那帶著冠冕的24四位長老是七個教會忠信的長老;所指的是神的七個僕人,而非七靈;玻璃海是指地球處於榮耀、高榮的狀態;四個活物是真實的動物,代表榮耀的生物類別(或物種);活物的眼睛代表極大的光和知識,活物的翅膀則代表移動和行動的能力。

請幾位學生輪流讀出啟示錄4:8-11。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聚集在天父身邊的人說了什麼又做了什麼。

  • 聚集在天父身邊的人對祂說了什麼?他們做了什麼?

  • 長老們將冠冕放在天父的寶座前可能代表什麼?(可能的答案包括:他們了解天父的偉大;承認他們的超升要歸功於祂;他們對祂的虔敬、擁戴和順從忠誠。)

  • 我們可以從這項記載中學到哪項原則,知道我們一旦了解天父的偉大會如何影響我們?(學生可能會使用不同的字眼,但是要確定他們指出以下這項原則:我們了解天父的偉大後,會想要敬拜和讚美祂。

  • 哪些事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天父的偉大?

啟示錄第5章

約翰看見一部用七個印封住的書卷,羔羊配將它展開

請幾位學生輪流讀出啟示錄5:1-4。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約翰在天父的手中看到了什麼。

  • 約翰在天父的手中看到了什麼?(一部書或書卷,其上有七個印。)

說明在古代,重要的文件會用泥或蠟封住。只有文件的所有人及該所有人授權的人才可以拆封和閱讀內文。

  • 根據第2節,一個人要符合哪些資格才可以展開書卷?

請學生默讀教義和聖約77:6-7,找出書卷和封印的意義。

  • 這本書包含哪些內容?

說明這裡提到的7,000年是從亞當和夏娃墜落後開始算起,不是指包括創造期間在內的地球實際年齡。

  • 根據教義和聖約77:7,七個印代表什麼?(地球以屬世狀態存在的七千年,從亞當的墜落一直延伸到千禧年終了。)

指出由於考量到那本書和封印的意義,因此當看似無人配展開那書卷時,約翰也許想到的是神的旨意和事工便無法顯露、也無法推展了。

  • 如果天父為祂兒女的救恩所準備的計劃無法執行,祂的兒女結果會如何?

請一位學生讀出啟示錄5:5-7。說明約瑟·斯密譯本的第6節將本節經文中的七這個數字,全都改成十二。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為什麼約翰被告知不要哭。你可以說明在經文中,號角往往象徵能力或權柄;眼睛可象徵光和知識;十二這個數字象徵神的管理、組織或聖職。

請一位學生讀出啟示錄5:8-10。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圍繞在天父寶座旁邊人物如何讚美羔羊。你可以說明「盛滿了香的……爐」(第8節)指的是盛滿焚香的廣口杯或碗。

  • 這些人物如何讚美羔羊或耶穌基督?

  • 根據約翰看到和聽到有關羔羊的事,我們可以學習哪項有關耶穌基督的真理?(雖然學生可能會使用不同的字眼,但是要確定他們指出以下這項真理:耶穌基督是唯一配稱並有能力救贖我們的人。

  • 為什麼耶穌基督是唯一配稱且能夠救贖我們的人?

  • 根據第10節,那些被耶穌基督救贖的人會成為什麼?(國王和祭司,包括將成為皇后和女祭司的婦女〔see Bruce R. McConkie, Mormon Doctrine, 2nd ed. (1966), 613〕。)

請學生沉思天父的救恩計劃和救主在這計劃中的角色對他們個人而言有何意義。請他們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寫在課堂筆記或經文研讀日記中。請告知他們,在本堂課稍後會請他們分享他們所寫的內容。

請幾位學生輪流讀出啟示錄5:11-14。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其他人如何一起加入敬拜、讚美耶穌基督和天父。

  • 羔羊從天父的手中拿走書卷後,為什麼榮耀的人物和所有被造之物都敬拜、讚美祂們?(這些人物認出天父和耶穌基督的良善,並感激羔羊在天父計劃中扮演的角色。)

  • 我們可以學習什麼真理,知道什麼能促使我們像約翰所見的人物和被造之物那樣敬拜、讚美天父和耶穌基督?(學生可能會使用不同的字眼,但是要確定他們指出以下這項原則:我們若了解天父和耶穌基督為我們所做的事並心懷感激,就會渴望敬拜和讚美祂們。

指出榮耀的人物和所有被造之物都用歌曲敬拜天父和耶穌基督。同樣地,我們也唱聖詩來敬拜和讚美祂們。請全班一起唱「萬物頌主」(聖詩選輯,第32首)或另一首讚美或榮耀神的聖詩,並請他們想想該聖詩和啟示錄5:9-14有何關聯。

  • 除了透過音樂敬拜天父和耶穌基督以外,我們還可以做什麼來敬拜祂們?

請一位學生讀出以下十二使徒定額組布司·麥康基長老的話。請全班仔細聽,關於敬拜,他教導了哪些事:

布司·麥康基長老

「真正完全的崇拜包括跟從神子的腳步;包括遵守誡命,服從父的旨意,使我們能從恩典到恩典不斷地進步,直到在基督裡得榮耀,像祂在父裡得榮耀一樣。真正的崇拜不只是祈禱、講道、歌唱而已,而是奉行、實踐和服從。是仿效那偉大的典範的生平」(參閱「如何崇拜」,1972年10月,聖徒之聲,第32頁)。

  • 麥康基長老的教導如何使你更加了解要如何敬拜天父和耶穌基督?

  • 我們會如何因為敬拜與讚美天父和耶穌基督而蒙福?

  • 為什麼你想要敬拜與讚美天父和耶穌基督?(邀請學生分享他們稍早所寫下的想法和感受。)

不妨分享你對天父和耶穌基督的感覺,而且要提到你甘心樂意敬拜祂們的原因。

請學生在課堂筆記或經文研讀日記中沉思並回答以下的問題。

  • 你還可以做些什麼來敬拜天父和耶穌基督?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書寫後,鼓勵他們應用所寫的事。

注釋及背景資料

啟示錄第4~5章。約翰所看到的象徵

New Testament Student Manual (Church Educational System manual, 2014)的第541頁,四個活物的注釋(啟示錄4:6-9),標題為「猶大支派中的獅子」和「大衛的根」(啟示錄5:5),以及救主擔任神的羔羊的角色(啟示錄5:6-14)。

啟示錄4:3。「那〔在寶座上〕坐著的,好像碧玉和紅寶石」

十二使徒定額組的布司·麥康基長老說明,約翰提到碧玉和紅寶石的可能原因(見啟示錄4:3):

「約翰努力依照世人的理解力,將至高全能者的莊嚴、榮耀和美麗記錄下來,他把祂的容貌比作珍貴的寶石。評論家相信其所提到的碧玉是鑽石……

「……身為凡人的先知要如何措辭,以向他們的人類同胞揭露那永恆高榮世界的能力和榮耀,其散發出來的耀眼奪目、超脫凡俗的美麗?他們提到彩虹與珠寶,捲起的火焰,發出閃電的燒紅火炭;他們說有雷聲,有眾水奔騰的聲音,還有充滿著能力與美麗的莊嚴顯示——他們試著將這些以世人的言語記錄下來,唯有藉著聖靈的力量才能看懂與了解。(以西結書第1章第10章以賽亞書第6章)但主是應當稱頌的,由於他們這樣的嘗試,那些未曾看見、也未曾聽見的人得以粗淺地認識天上的窗戶後面所隱藏的事」(Doctrinal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3 vols. [1965–73], 3:464–66)。

啟示錄4:6。「玻璃海」

先知約瑟·斯密針對「玻璃海」(啟示錄4:6)說了以下的話:

「晚餐的時候,我對在場的家人和朋友說話,談到大地被聖化時會變得像玻璃海,一塊極大的烏陵和土明,聖徒們可以往裡面看,看見的就如同父看見他們一樣」(in History of the Church, 5:279)。

百翰·楊會長提出以下的見解:

「這個地球將成為高榮的星體——像是玻璃海,或像一個烏陵和土明;當你想要知道什麼事,就可以往這地球裡一看,就會看到神的全永恆」(in Journal of Discourses, 8:200;亦見教約88:17-20,25-2613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