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支派」,教會歷史主題
「但支派」
但支派
1838年,約瑟·斯密和教會其他成員從俄亥俄州暴徒的手中逃出來後,就搬到密蘇里州,那時後期聖徒在那裡已建立了屯墾區。約瑟·斯密相信教會叛離者和其他敵對者的反對勢力導致聖徒們在俄亥俄嘉德蘭的社區遭到徹底破壞。1838年夏天,教會的領袖看見類似的危機逐漸湧現,讓他們在密蘇里的社區飽受威脅。
有些後期聖徒在遠西城後期聖徒屯墾區成立了一個稱為「錫安民」或「但支派」的團體,該組織的目的是保衛社區,抵擋叛離者和被開除教籍的後期聖徒以及其他密蘇里居民的攻擊。但支派曾恫嚇教會的叛離者與其他密蘇里州居民,舉例來說,他們警告某些叛離者離開考德威爾郡。1838年秋天,當緊張的情勢逐漸升高而演變成今日所知的摩爾門—密蘇里戰役時,但支派顯然已被併入大多由後期聖徒組成的民兵隊。這些民兵隊與密蘇里的敵對者交戰,雙方皆有死傷。此外,摩爾門治安維持隊(其中包括許多但支派的成員),突襲兩個被認為是反摩爾門活動據點的城鎮,並將房舍燒毀,到處竊取物資。1反摩爾門的治安維持隊是以手無寸鐵的後期聖徒為目標,有時也會殺害他們,然而,但支派主要是沒收或銷毀他們擔心會落入敵人手中的財產。2
歷史學家普遍認為約瑟·斯密核准但支派的成立,但並未針對他們所有的計畫給予指示,該組織的各項行動很可能並未完全獲得先知的認可。但支派存在於1838年6月到10月,僅僅五個月的時間,也只活躍於密蘇里州西北部的兩個郡。雖然但支派實際存在的時間很短暫,但長期以來,卻不斷有人謠傳摩爾門成立了一個以武力維持治安的祕密團體。
相關主題:1838年摩爾門密蘇里州戰役,撲滅令,豪恩磨坊大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