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歷史
教會的不合


「教會的不合」,教會歷史主題

「教會的不合」

教會的不合

早期的後期聖徒為了聚集在一起,建立一個受到以諾的錫安所啟發的社會而作出重大犧牲;在以諾的錫安裡,人民是「一心一意的」。1主在早期賜給約瑟·斯密的一則啟示中,告訴聖徒:「你們若不合一就不是我的。」2在大多數的例子中,教會早期成員會尋求方法,以和諧的方式表達不同的觀點,就算他們對社會或教義等議題的看法不一,因此能維持團結合一。不過,教會裡出現幾次個人或團體的不合,與約瑟·斯密或其他領袖起了嚴重衝突。在這些案例中,有許多異議份子選擇與聖徒分道揚鑣。其中有些人採用存在已久的新教模式,成立一個更能反映他們信仰的教會或會眾團體,來互相較勁。在某些情況下,儘管不是全部都這樣,教會議會還是把與教會作對的異議份子開除教籍。3

教會早期最嚴重的不合事件,或許是1837年發生在嘉德蘭的經濟大恐慌。嘉德蘭安全協會(由約瑟·斯密支持的銀行機構)倒閉後,教會中一群有影響力的成員要求約瑟·斯密不得再擔任教會領袖,最後他們另外成立了各自改革的教會。在隨後令人痛苦的分裂中,嘉德蘭有百分之10到15的成員離開了教會,其中包括了十二使徒定額組的成員和幾位摩爾門經的證人。4卡洛琳·柯羅斯比回憶看著朋友離開教會的痛苦。她如此寫道:「在叛教的人群中,有許多是我們最要好的朋友。我們素常彼此談論,以為甘甜;結伴走到神的殿。 ……我很難過,很悲傷,但從來沒想過要離開教會,或背棄先知。」5

個人或團體不合的案例在教會歷史中時有耳聞。最著名的例子,包括1831年在密蘇里州的多名重要領袖,以及1844年在伊利諾州納府一位總會會長團成員的叛離與遭到開除教籍。6隨著時間流轉,儘管有人選擇不同意和反對教會,主的事工依舊向前推進。即使在俄亥俄州、密蘇里州和伊利諾州爆發不合事件後,主仍然預備了教會中其他成員來取代離開教會的那些人。令人難過的是,許多異議份子從此和教會斷絕了關係。過了一段時間,倒是有許多人恢復完全的交誼。7

不是所有的不合都導致叛離。事實上,能夠清楚表達意見相左的觀點,尤其是在議會的場合下,往往都是在為接受啟示預作準備。舉例來說,約瑟·斯密在納府組成的一個審議小組,五十人議會,其成員有義務要在提議時說明各種顧慮,又要能在過程中努力達成一致的決議。約瑟·斯密教導議會成員,有時候,他們做不到這一點,其中一個理由是「他們在組織裡沒有夠長的時間同意或不同意某件事情,因此無法在調查過程中釐清真相。」8

在少數的案例中,尤其是在1838年的密蘇里州摩爾門戰役中,教會領袖和成員態度堅決地警告甚至威嚇異議份子。不過,約瑟·斯密後來受靈啟發,寫信規勸忠信的聖徒未來要用「勸說、恆久忍耐、溫和、溫柔,和不虛偽的愛」,去影響他們那些已經叛離的朋友。9最近,迪特·鄔希鐸會長勸告教會成員,即便為某些人與教會斷絕關係而難過,也要尊重他們的決定:「他們若在這過程中離開了我們所愛的教會和所找到的真理,誠然會讓我們很傷心,但是我們尊重他們有權利依照自己良心的指引來崇拜全能的神,就如同我們也主張自己有此特權一樣。」10

相關主題:錫安/新耶路撒冷教會紀律後期聖徒的其他運動摩爾門經的證人嘉德蘭安全協會

註:

  1. 摩西書7:18;see also “Old Testament Revision 1,” 16, josephsmithpapers.org.

  2. Revelation, 2 January 1831 [DC 38],” 51, josephsmithpapers.org; punctuation standardized.

  3. 見主題:教會紀律

  4. Milton V.Backman Jr., The Heavens Resound: A History of the Latter-day Saints in Ohio, 1830–1838 (Salt Lake City: Deseret Book, 1983), 328.

  5. Caroline Barnes Crosby, No Place to Call Home: The 1807–1857 Life Writings of Caroline Barnes Crosby, Chronicler of Outlying Mormon Communities, edited by Edward Leo Lyman, Susan Ward Payne, and S. George Ellsworth (Logan: Utah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5), 48.

  6. 這些人包括在密蘇里州的威廉·斐普、奧利佛·考德里、大衛·惠特茂、約翰·惠特茂、多馬·馬西和奧申·海德,以及約瑟·斯密在納府的諮理威廉·勞。See Mark Ashurst-McGee, David W.Grua, Elizabeth Kuehn, Alexander L.Baugh, and Brenden W.Rensink, eds., Documents, Volume 6: February 1838–August 1839, Vol. 6 of the Documents series of The Joseph Smith Papers, edited by Ronald K.Esplin, Matthew J.Grow, and Matthew C.Godfrey (Salt Lake City: Church Historian’s Press, 2017), 294–310; “William Law” and “Orson Hyde,” josephsmithpapers.org.

  7. 捲入1837年-1838年不合事件中的著名領袖,約有半數後來都與教會和好了。在教會早期公開不滿後又回來的著名領袖包括:帕雷·普瑞特、奧申·海德、威廉·斐普、菲德克·威廉、路加·詹森、奧利佛·考德里、多馬·馬西和馬丁·哈里斯。

  8. “Minutes, Thursday, Apr. 4, 1844,” in Matthew J.Grow, Ronald K.Esplin, Mark Ashurst-McGee, Gerrit J.Dirkmaat, and Jeffrey D.Mahas, eds., Administrative Records: Council of Fifty, Minutes, March 1844–January 1846, Vol. 1 of the Administrative Records series of The Joseph Smith Papers, edited by Ronald K.Esplin, Matthew J.Grow, and Matthew C.Godfrey (Salt Lake City: Church Historian’s Press, 2016), 79.

  9. Letter to Edward Partridge and the Church, circa 22 March 1839,” 3; spelling standardized.亦見教義和聖約121:41

  10. 迪特·鄔希鐸,「來加入我們吧」,2013年11月,利阿賀拿 ,第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