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福·彭蓀
以斯拉·泰福·彭蓀於1985至1994年間擔任本教會的第13任總會會長。他於1899年8月4日在愛達荷州的惠尼出生,是撒拉和小喬治·彭蓀夫婦11個孩子中的長子。泰福從小在自家的農場工作,年輕時就對農業理論和農業經濟產生濃厚的興趣。他畢業於奧奈達支聯會學院,繼續在猶他州立農學院(後來的猶他州立大學)攻讀農藝學,並在那裡認識芙蘿拉·艾默森,她是他一個親戚的朋友。
泰福和芙蘿拉在交往期間就決定,要先去傳教再結婚,泰福於1921年前往英國傳道部,而芙蘿拉於1924年前往夏威夷群島服務。芙蘿拉返鄉前,泰福剛從楊百翰大學畢業,他們兩人於1926年結婚。泰福於1927年自愛荷華州立大學取得農業經濟碩士學位之後,他和芙蘿拉回到愛達荷州,照管農場並開始生兒育女。
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摧毀了全美的農業產業,泰福對整個農業體制作了評估,得出的結論是,管理不善、行銷不力和破壞性農業技術等根深蒂固的問題,導致多個家庭農場破產。他在愛達荷州當地的政府機關工作,為小型農場的所有人和經營者提供管理和合作行銷活動方面的訓練。州政府官員不久便與泰福接洽,請他監督整個愛達荷州的合作社組織。泰福於1936年至1937年間,在位於柏克萊的加州大學攻讀農業經濟學,彭蓀家庭搬到加州。回到愛達荷州後,泰福曾擔任過一段時間的支聯會會長,直到國家農民合作社顧問委員會(NCFC)聘請他出任一個在華盛頓特區總部辦公室的職位。彭蓀家庭舉家遷移後不久,泰福再次蒙召喚在新成立的華盛頓支聯會擔任支聯會會長。
1943年,當泰福巡視幾個農民合作社時,他與禧伯·郭會長會面,並蒙召喚在十二使徒定額組中服務。泰福辭掉NCFC的工作,安排全家人搬到猶他州,在10月與賓塞·甘一起蒙支持,並在賓塞·甘後蒙按立為新任的使徒。彭蓀長老的第一個指派任務之一,就是主領歐洲傳道部,並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殘局中督導教會的福利工作。彭蓀長老在歐洲目睹的貧困情況讓他震驚不已。他在11個月內旅行超過61,000英里(98,000公里),走遍飽受戰火蹂躪的歐洲各地,並協調了超過4,000,000磅(1,800,000公斤)救濟貧困者的物資。
歐洲的情況使彭蓀長老更加深信,美國和美國憲法代表著「自由的搖籃」,是世界自由的燈塔。他在許多演講中談到當時世界局勢的政治影響,這些題目通常被稱為冷戰。他一再提出警告,要人們防範共產主義和政府「高壓強權體制」的蔓延,並敦促後期聖徒、公民領袖和一般公民要學習摩爾門經中所預言的對自由社會有害威脅的教訓。
1953年,當時剛當選美國總統的德懷特·艾森豪提名彭蓀長老擔任農業部長,這是聯邦政府中掌管農業的最高行政職位。在獲得美國參議院正式批准任職之前的幾個月,彭蓀長老曾尋求總會會長大衛奧·麥基會長的忠告,麥基會長鼓勵他接受這一職位。彭蓀家庭在激烈的政治環境中受到高度的審視和批評,但彭蓀長老抓緊機會為美國人民服務,以極有效率和關切的態度管理農業部。他的職責包括保護和管理國家森林和草原、規範食品檢驗、督導福利計畫,以及管理農村的基礎設施的項目。在他八年的任期中,他經常有機會宣揚自己身為使徒的見證。1954年,著名的電視記者愛德華·默羅在他的直播節目面對面中訪問了彭蓀家庭,節目裡彭蓀家庭向全國觀眾展示他們每週舉行的家人家庭晚會。彭蓀長老在1961年結束他的公職任期,他滿心期待能回到「唯一比農業更讓我醉心的事務」:他的使徒聖工。
賓塞·甘會長於1985年11月辭世後,彭蓀會長被按手選派為總會會長。在他擔任總會會長期間,他極為強調摩爾門經的重要,敦促教會成員要研讀並接受其中的教導。他在1986年4月總會大會的開會致詞中呼籲成員採取行動——不僅要「說更多摩爾門經的事,還需要做得更多」。第二年,他賜給後期聖徒一項先知的祝福,要「更有渴望用摩爾門經淹沒大地」。在彭蓀會長的餘生中,他把握每一個機會為耶穌基督的神性和摩門經的見證作見證,他特別強調要透過培養以基督為中心的生活來對抗驕傲。他與妻子芙蘿拉的健康狀況持續惡化,芙蘿拉於1992年去世,彭蓀會長則在不到兩年後過世,留下一份與摩爾門經永垂不朽的傳承。他的繼任者豪惠·洪德會長問道:「任何一個世代,……在回顧泰福·彭蓀會長任內時,會不立刻想到他對摩爾門經的熱愛嗎?從先知約瑟·斯密以來,沒有任何一位總會會長像彭蓀會長那樣,教導過這麼多有關摩爾門經的真理,讓教會全體成員把它變成每天研讀的課程,以及用它的發行量來『淹沒大地』。」
如需有關泰福·彭蓀生平的更多資訊,見history.ChurchofJesusChrist.org,或「福音圖書館」應用程式中的復興的眾先知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