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營」,教會歷史主題
「冬季營」
冬季營
1846年,後期聖徒離開伊利諾州納府,踏上橫越愛阿華領地500公里的緩步艱辛旅程。幾個月後,百翰楊和十二使徒定額組暫停他們的西遷,準備過冬。百翰·楊曾希望能馬不停蹄地趕路,在那年夏天抵達大盆地,但泥濘和疾病讓這些避難者遭受嚴重打擊。1由於約瑟·斯密遭到謀殺,聖徒隨後又被逐出納府,因此許多聖徒相信,再也不能靠美國司法給他們保護了。
教會領袖在密蘇里河畔議會崖一帶的印第安區選擇了一塊地,並與奧瑪哈和波塔瓦托米兩族及美國政府印第安代表共同達成協議,在此建立臨時屯墾區。2河流的西岸也屬於印第安區,是渡河的極佳地點。約有7,000名聖徒於1846年抵達,而將近3,000人仍在愛阿華路徑上沿途紮營。3聖徒開始搭建壕洞和圓木屋時,面臨食物和補給品短缺的情況,而冬天又即將來到。飢餓、營養不良和擁擠等情況,加速了疾病的蔓延。4
聖徒為接下來的旅程作準備時,美國陸軍前來招募,為他們帶來了增加資源的契機。儘管聖徒對美國政府已不抱希望,也很不情願入伍參加美墨戰爭,但仍有500位男丁加入摩爾門兵團,以所賺得的薪水資助教會。5服役者的薪水多數都交給了紐奧·惠尼主教作為捐獻。惠尼主教接著到密蘇里州聖路易購買食物和補給品,儲藏在冬季營的倉庫裡。6
百翰·楊尋求主的旨意後得到啟示,指示聖徒該如何組織起來往西遷徙。7也有幾個夢境啟發了百翰·楊,賜給他一些準則來整頓以色列家族,使他們走在聖約的道路上。1847年4月7日,百翰·楊加入先驅者的先鋒隊伍,啟程離開冬季營時,感到很放心。8
留在冬季營的聖徒則集中精力,為大規模的遷徙作準備。1847年夏秋兩季,有更多來自愛阿華路徑的避難者湧入。為了協助照顧貧困者,於是召喚了更多主教,每個街區各有一位。9冬季營裡的婦女人數多於男性,她們一起祈禱,為彼此祝福。10天氣日漸轉好,聖徒便建造更堅固的房子,種植作物並搭起圍籬,以供給未來的遷徙者。
1847年秋天,百翰·楊遠征大盆地歸來、返回冬季營時,看到這個屯墾區一片欣欣向榮。但他也知道終將捨棄這裡,因為與奧瑪哈族的土地租約再過幾個月就到期了。聖徒開始向東渡河、回到愛阿華,最後將他們新的遷徙總部命名為坎斯威爾,以紀念曾在他們被逐出納府後給予協助的多馬·凱因。11(「坎斯威爾」,英文為Kanesville,或譯「凱因鎮」。)
1847年12月,坎斯威爾的後期聖徒聚集在圓木大會堂裡,支持以百翰·楊為會長的新任總會會長團。奧申·海德成為新的十二使徒定額組會長。12百翰·楊和他的諮理在春天帶領車隊西行;海德則留在坎斯威爾,督導美東和歐洲聖徒的抵達、準備和出發等事宜。
在冬季營的時候,聖徒為了西遷的裝備而費盡心思,但到了坎斯威爾,1849年淘金熱卻帶來了大量的現金。13前往加利福尼亞的移民在經過坎斯威爾時,會願意付出更多的錢購買食物和補給品。百翰·楊和其他領袖再次敦促聖徒到錫安聚集。因此在1852年,有21支篷車隊、約10,000名聖徒出發前往猶他。不久後,坎斯威爾改名為議會崖,冬季營也成為內布拉斯加的佛羅倫斯。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