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學」,教會歷史主題
「主日學」
主日學
在1780年代的英國以及1790年代的北美,基於對貧窮童工的關懷,安息日學校於焉誕生,這是基督教教導兒童聖經和識字的普遍做法。1早期的後期聖徒在加入教會之前,往往已經參加了安息日學校。伊莉莎·舒小時候在俄亥俄州的安息日學校背誦新約的章句;約拿單·柯羅斯比則認為,青少年時期的學習激發了他思考有關經文的重要問題。2後期聖徒在俄亥俄州嘉德蘭成立了非正式的主日學,讓兒童及教師在聖殿中背誦經文章句。3艾默琳·威爾斯在伊利諾州納府和內布拉斯加冬季營,都曾不定期地教過主日學。4
1849年,後期聖徒的主日學標準課程在猶他領地開始設立。理查·巴藍泰在加入教會前,曾經在蘇格蘭創設長老教會的主日學,他認為自己有責任在正式的環境中教導兒童福音。5他在自己家蓋了一間教室,放了木製長椅,並在1849年12月9日聚集了50名兒童,教導他們聖經、摩爾門經,以及教義和聖約。6到了1850年,這些班級移到了鹽湖城第14支會剛蓋好的教堂中。巴藍泰被召喚為學校督導,兒童們則被劃分到更小的班級中。
這項計畫很快擴展到猶他各地的屯墾區,對教材和教學方針的需求也日益增加。1866年,擔任編輯的使徒喬治·肯農發行了青年導師(Juvenile Instructor)半月刊,主要刊載經文課程、音樂,以及有關教學法的說明。隔年,肯農被任命為全教會的德撒律主日學聯盟督學。7
主日學比協進會和初級會更早在星期日早上,提供兒童和青少年標準化的經文課程。根據某位觀察者的說法,到了1872年,主日學聚會和教師訓練會議「的規模,以及大家對這些聚會的興趣都持續成長,成為錫安人民中最受歡迎、最多人參加的集會之一」。從1887年起,主教們開始指導在主日學進行聖餐儀式,目的是要讓兒童「更了解我們的主和救主耶穌基督的神聖使命及贖罪」。幾年之後,猶他奧格登的聖徒在領地的盲聾學校中開設主日學班級。81928年,總會主日學督學大衛奧·麥基正式設立全教會的成人福音教義課程。9
隨著教會持續在全球成長,20世紀的領袖也致力簡化、整合主日學。1970年代經過協調的課程,更著重在經文,而減少了其他主題的內容。1980年,星期日聚會時間表整合之後,將主日學課程排入三小時的聚會中。從2019年起,為因應星期日聚會改為兩小時,支會主日學課程減為每月兩次。經過整合的來跟從我新課程,使得主日學教學、個人或家庭的研讀更趨一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