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歷史
異象(教約第76篇)


「異象(教約第76篇)」,教會歷史主題

「異象(教約第76篇)」

異象(教約第76篇)

1831年秋天,艾爾莎和約翰·詹森開放他們在俄亥俄州海蘭的家,給約瑟和愛瑪·斯密用,挪出上層房間作為辦公室,讓約瑟和他的抄寫員可以在這裡從事聖經的靈感翻譯。11832年2月16日,約瑟·斯密和西德尼·雷格登在思考約翰福音5:29中,關於復活的一段經文時,獲得了有關來生的奇妙異象。「藉著靈的力量我們的眼睛被打開,我們的理解力也受到啟發,」他們寫道,「所以我們看見也了解神的事。」2菲洛·狄鮑,當天也在這個翻譯的房間裡,回憶說他「感受到力量,但沒看到異象。」3約瑟和西德尼對他們的經歷所作的描述,不久便記錄在教會的啟示書中,由傳教士複製,在教會的各分會中分享,並在教會報紙上發表。

這一項新啟示,聖徒稱之為「異象」,描述人類在來生可以達到的多層天或榮耀等級。它還透露天父的所有兒女中只有少數能繼承一個榮耀的國度。有些聖徒熱切地傳播這個新聞。例如,威廉·斐普稱之為「有史以來對人類發表的最偉大新聞」。4有些人覺得這個異象令人不安。他們認為或許它教導的原則跟普救派類似,普救派是一種宗教運動,相信每個人無論行為如何,都會得救。這種教導被許多基督徒視為異端,他們所了解的是,來生只有天堂和地獄之分。「這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大考驗,」百翰·楊回憶道,他在異象獲得後不久接受洗禮。5「我那時也信奉這樣的傳統,以致在第一次知道那異象時,覺得跟我先前所受的教育完全相反、互相矛盾」。然而,百翰·楊試圖理解這個啟示的意義時,很有耐心。他回憶說:「我曾思考再祈禱,閱讀再思考,直到我親自知道並完全理解。」6

約瑟繼續藉由啟示去尋求關於救恩的本質、榮耀的等級和復活的知識。7在納府,他關於人類神聖本性和潛能的講道,以及關於家庭關係永恆本質的額外啟示,幫助聖徒了解超升和高榮榮耀的意義,以及跟隨耶穌基督的人蒙應許獲得到的祝福。像百翰·楊一樣,越來越多的聖徒接受異象中所教導的事,時至今日,這些教導已是獨特的後期聖徒信仰。

相關主題: 約瑟·斯密的啟示約瑟·斯密聖經譯本

註:

  1. 見主題:約瑟·斯密聖經譯本

  2. Vision, 16 February 1832 [DC 76],” in Revelation Book 2, 2, josephsmithpapers.org.

  3. Philo Dibble, “Recollections of the Prophet Joseph Smith,” Juvenile Instructor, vol. 27, no. 10(May 15, 1892), 303.

  4. “Items for the Public,” The Evening and the Morning Star, vol. 1, no. 2(July 1832), 25.

  5. Brigham Young, in Journal of Discourses, 26 vols.(London: Latter-Day Saints’ Book Depot, 1854–86), 16:42.

  6. Brigham Young, in Journal of Discourses, 6:281.

  7. See “Revelation, 27–28 December 1832 [DC 88:1–126],” josephsmithpapers.org; “Instruction, 16 May 1843, as Reported by William Clayton,” josephsmithpapers.org;亦見教義和聖約第88篇第13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