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
第105課:阿爾瑪書第59~63章


第105課

阿爾瑪書第59~63章

導言

摩羅乃隊長因希拉曼成功收復拉曼人攻占的一些尼腓城市而高興。但當他得知尼腓哈城已落入拉曼人手中時,開始惱怒政府疏忽了派兵增援。他在一封寫給首席法官派賀藍的信中,為義人所受的苦難而悲嘆,並譴責派賀藍沒有支持自由的信念。摩羅乃不知道,派賀藍已因尼腓人中的國王派人士造反而逃到基甸地。派賀藍並沒有因為摩羅乃的責備而生氣,反而因摩羅乃熱愛自由而高興。主增強了尼腓人的力量,摩羅乃、派賀藍及其人民一起打敗了國王派人士及拉曼人。經過了幾年的戰爭後,尼腓人再度有了和平,希拉曼也重新建立了教會。

教學建議

阿爾瑪書第59章

尼腓人失去一處堅固堡壘,摩羅乃隊長因人民的邪惡而悲傷

上課前,在白板上寫出泰福·彭蓀會長以下這句話(from The Teachings of Ezra Taft Benson [1988], 285):

「準備和防範,好過彌補和悔改」(泰福·彭蓀會長)。

你可能已在阿爾瑪書第49~51章的那一課中引述過這句話。若是如此,就考慮在將這句話寫在白板上時,略過一些字詞,留下空白,請學生填入答案。

請學生談談在他們自己或他們所認識的某人的生活中,作好準備曾經如何使他們避免失望或憂傷。

提醒學生,他們在最近幾課的幾章經文中讀到了有關尼腓人和拉曼人之間的戰爭。請學生默讀阿爾瑪書59:5-11,想想白板上的那句話和這些經文所描述的情況有何關聯。

  • 似乎是什麼原因使得拉曼人能夠攻占尼腓哈城?(尼腓哈人民的邪惡。)

  • 你在這些經文中發現哪些事和白板上所寫的那句話有關聯?

如果學生沒有提到阿爾瑪書59:9中的這句話,就指出來:「守住該城不落入拉曼人手中,要比從他們手中收復該城容易得多。」可以建議學生在自己的經文中將這句話劃記下來。為了幫助學生想想這項真理如何適用在他們自己的生活中,請他們將這句話中的城市比作他們自己,以及他們所面臨的屬靈爭戰。然後提出以下的一個或多個問題:

  • 這項真理與我們有何關聯?(幫助學生明白:一直保持忠信,要比偏離正道後再恢復信心容易得多,也好得多。

  • 為什麼一直在教會中保持忠信,要比不活躍一段時間後再回到教會容易得多?

  • 為什麼一直保有見證,要比偏離正道後再重新獲得見證容易得多?

請學生想想,敵人和他的跟隨者會用哪些方式攻擊他們。鼓勵他們在筆記本或經文研讀日記中寫下他們會做些什麼來為屬靈爭戰作好準備。

阿爾瑪書第60~62章

摩羅乃錯怪派賀藍,派賀藍卻以愛與尊重來回應

讀出阿爾瑪書59:13。要確定學生都了解,摩羅乃生氣是因為他以為政府當局毫不關心人民的自由。他怒氣沖沖地寫了一封信給在柴雷罕拉的首席法官派賀藍。請幾位學生輪流讀出阿爾瑪書60:6-11

  • 摩羅乃隊長為了什麼事責備派賀藍?

  • 你從摩羅乃的責備中感受到怎樣的情緒?

將以下參考經文寫在白板上:阿爾瑪書60:17-20,23-24請學生默讀這些經文。鼓勵他們想像自己若處在派賀藍的情況,會有何感受。

  • 摩羅乃隊長的責怪可能會在哪些方面讓派賀藍傷心?

請幾位學生輪流讀出阿爾瑪書60:33-36。請全班跟著看經文,找出要是派賀藍不同意摩羅乃隊長的要求,摩羅乃隊長已準備好要怎麼做。讓學生報告過他們所發現的事情後,請他們在這些經文中找出有哪些字詞說明摩羅乃提出該項要求的原因或動機。

請學生默讀阿爾瑪書61:1-5,找出為什麼摩羅乃沒有得到增援?

  • 派賀藍告訴了摩羅乃什麼消息?

  • 當人們被錯怪時,會用哪些方式回應?

  • 是否曾經有人錯怪你?你當時對那樣的責怪以及責怪你的人有何感受?

請學生默讀阿爾瑪書61:9-10,15-18,找出任何足以反映出派賀藍寬大性格的事。經過充分的時間後,請幾位學生分享他們所發現的事情。

  • 我們可以從派賀藍回應摩羅乃的責怪所用的方式學到什麼教訓?(幫助學生明白以下這項原則:我們可以選擇不被他人的言行冒犯。學生可能找到的其他真理包括:我們應該避免對他人作出不仁慈的論斷,以及我們與他人在正義中團結一致時,就能夠更堅強地抗拒邪惡。可以將這些真理寫在白板上。)

  • 我們可以怎樣選擇不受冒犯?

考慮問學生是否願意分享經驗,談談當人們用不仁慈或不真實的話來談論他們時,他們曾經怎樣選擇不受冒犯。你也可以考慮談談自己的一個經驗。見證:當他人在言行上冒犯我們時,寬恕他人很重要。鼓勵學生跟從派賀藍的榜樣。

請一位學生讀出阿爾瑪書62:1。請全班找出摩羅乃在收到派賀藍的回信時有何感受。

說明雖然摩羅乃隊長錯怪了派賀藍,但他仍教導了一些可以應用在我們生活中的真實原則。請一位學生讀出阿爾瑪書60:23。指出摩羅乃所說,有關潔淨「器皿的內部」的話,可以適用於每一位需要悔改的人。說明器皿是一種容器,如杯子或碗等。將灰塵或泥巴抹在一個杯子內外兩側(可能的話,用透明的杯子效果最好)。問學生是否願意用這個杯子喝水。把杯子外側擦乾淨,問學生,現在用這個杯子喝水是否就放心了。

  • 如果把自己比作器皿,那麼,潔淨這器皿的內部,或內側,會是什麼意思?

讀出以下泰福·彭蓀會長的話:

「我們必須潔淨器皿的內部(見阿爾瑪書60:23),首先從我們自己開始,然後是我們的家庭,最後是教會」(參閱「潔淨器皿的內部」,1986年7月,聖徒之聲,第2頁)。

  • 為什麼我們的內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和外部(別人看得到的地方)都保持潔淨,是很重要的?

  • 為什麼若要在主的國度中充分發揮力量,在我們生活中潔淨器皿的內部很重要?

概述阿爾瑪書62:1-38,說明摩羅乃隊長帶了他的一部分軍隊去柴雷罕拉協助派賀藍打倒國王派人士。之後,在兩支軍隊聯手及其他尼腓軍隊協助之下,摩羅乃和派賀藍收復了已淪入拉曼人手中的其他城市。他們把拉曼人趕出該地,在人民中建立了和平。

  • 個人和家庭在戰爭過後,可能會面臨到哪些挑戰?

請學生默讀阿爾瑪書62:39-41,看看那些尼腓人因為這次戰爭的考驗,受到了哪些影響。

學生在討論這個問題時,可能提出以下這類的答案:

我們正義的祈禱會對我們的社區帶來正面的影響。

身處逆境的時候,有些人會在神前謙抑自己,有些人則變得頑硬。

  • 在你看來,為什麼有些人在面臨考驗時會與主更接近?為什麼有些人在面臨考驗時會離開主?(幫助學生了解,我們在考驗當中所作的選擇,會決定我們是否會與主更接近。)

  • 你已經在摩爾門經中讀到有關戰爭的章節,關於如何在戰時或紛爭中當個耶穌基督的門徒,這些經文教導了你什麼?

阿爾瑪書第63章

許多尼腓人到北部地方

概述摩爾門在本章中所說的話,說明許多尼腓人開始經由陸地或海運,遷徙到北部地方。希伯隆將神聖紀錄交託給希拉曼。摩羅乃隊長死了,他的兒子摩羅乃哈率領軍隊擊退了拉曼人的另一次攻擊。

在結束本課時,你可以談談某個人怎樣在面臨逆境和苦難時,仍選擇有顆柔軟的心,並更加信賴神。考慮分享一個親身經驗。

阿爾瑪書複習

花點時間幫助學生複習阿爾瑪書。請他們想想自己在福音進修班及個人經文研讀中,從阿爾瑪書中學到了什麼。必要時,請他們複習阿爾瑪書的一些章前綱要來幫助他們記得。經過充分的時間後,請幾位學生分享其看法和感受,談談該部書中哪些事最令他們印象深刻。

注釋及背景資料

阿爾瑪書第61章。回應冒犯或傷害我們的人

總會會長團的雅各傅士德會長分享了一個故事,說明了不對那些想要冒犯或傷害我們的人心懷惡感,是多麼重要。他說:

「賓夕法尼亞州美麗的山丘上住著一群虔誠的基督徒。他們生活簡樸,沒有汽車、沒有電力,也沒有各種現代化的機器設備。他們辛勤工作,遠離世俗,過著寧靜、和平的生活。他們的食物多半是自家農場生產的。他們的婦女親自縫製樸素端莊的服裳。這些人叫做阿米許(Amish)人。

「有位32歲的男子,以開牛奶車為業,和家人住在阿米許人居住的鎳礦社區裡。他不是阿米許人,但由於工作關係,他會到許多阿米許人的酪農場去收集牛奶。在那些人眼裡,這位牛奶工人沉默寡言。但去年十月,他突然精神異常,情緒失控。他痛苦地責怪神讓他的第一個孩子死去,又說了一些沒有事實根據的往事。他大發脾氣,無緣無故地衝進阿米許人的學校,放走了男孩及成人,然後把十個女孩綁起來射殺,其中有五人遇害,另外五個人則受了傷。然後他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這件令人震驚的暴力事件給阿米許人帶來了極大的痛苦,但他們並不憤怒。他們受到傷害,卻未懷恨在心。他們立刻就寬恕了,並且全體的人開始去幫助那名牛奶工人的痛苦家屬。牛奶工人的家屬在槍殺案發生的當天聚集在家裡時,就有位阿米許人鄰居過去,擁抱那已死兇手的父親說:『我們都會原諒你們。』〔In Joan Kern, “A Community Cries,” Lancaster New Era, Oct. 4, 2006, p. A8.〕阿米許人的領袖們探視了牛奶工人的妻子兒女,給予他們慰問、寬恕、協助與關愛。在那名牛奶工人的葬禮上到場致哀的,大約有一半是阿米許人。之後,那些阿米許人也邀請了那名牛奶工人的家屬參加遇害女孩們的葬禮。在這次危機中,那些阿米許人靠著信心的支持,獲得了無比的平安。

「有位當地的居民在提到這起不幸事件的後續發展時,作了一個很感人的結論,他說:『我們說著共同的語言;不單是英語,而且是一種關懷的語言、一種休戚與共的社區語言,一種服務的語言,而且,沒錯,更是一種寬恕的語言。』〔In Helen Colwell Adams, “After That Tragic Day, a Deeper Respect among English, Amish?” Sunday News,Oct. 15, 2006, p. A1.〕那些人對主在山上寶訓裡所作的教導獻出了驚人的完全信心,救主教導:『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馬太福音5:44。〕

「殺了五個女孩的牛奶工人之家屬,向大眾發表了以下的聲明:

「『各位阿米許朋友、鄰人及社區人士:

「『願你們每個人都知道,我們一家人是多麼感激你們的寬恕、恩惠和慈悲。你們的愛心為我們帶來了迫切需要的醫治。你們為我們祈禱,送來花束、卡片和禮物,我們內心的感動無法言喻。你們的愛心不但造福了我們一家、造福了我們的社區,更改變了我們的世界。我們衷心感謝這一切。

「『希望你們知道,悲劇發生後,我們悲痛欲絕。我們為所有的阿米許鄰人感到哀傷,我們一向愛著他們,今後也仍繼續愛著他們。我們知道,對於所有失去親人的家庭而言,前面還有許多艱難的日子,因此在我們努力重新展開生活之際,要繼續懷著希望,信賴那位賜安慰的神。』〔“Amish Shooting Victims,” www.800padutch.com/amishvictims.shtml.

「所有那群阿米許人何以能夠展現出這樣的寬恕作為呢?那是因為他們相信神,信賴神的話,並且已將神的話內化為自己的品格。他們以基督的門徒自居,希望跟隨基督的榜樣。

「許多人們在得知這悲劇後,紛紛捐款給阿米許人,來支付那五位倖存女孩的醫療費用,以及五位遇害女孩的喪葬費用。而阿米許人再次展現了基督門徒的精神,他們決定拿出其中一部分的錢給那位牛奶工人的遺孀和三名子女,因為他們也是這件不幸悲劇的受害者」(「寬恕的醫治力量」,2007年5月,利阿賀拿,第67-68頁)。

阿爾瑪書62:41。回應逆境

談到阿爾瑪書62:39-41,十二使徒定額組的培道·潘會長教導:

「在亂世的同一考驗會給人們帶來兩種截然不同的影響。……

「當然你們都認識一些人,因為生活充滿逆境而變得更成熟、更堅強、更高雅,而有些人卻因這同樣的考驗而心懷怨恨、變得尖酸刻薄而且不快樂」(參閱「生命的奧祕」,1984年1月,聖徒之聲,第24頁)。

十二使徒定額組的達林·鄔克司長老說明了我們回應逆境的方式是一種選擇。他說:

「當然這些巨大的逆境自然有其永恆的目的或影響。這些逆境能夠將我們的心轉向神。……逆境雖會帶來致命的苦難,卻也能引導世人獲得永恆的福祉。……

「天災及戰爭這類大規模的逆境似乎是在塵世經驗中不可避免的。我們完全無法加以防範,但我們能夠決定要如何因應。例如,戰爭和參戰的逆境雖然摧毀了某些人的靈性,卻同時也喚醒了某些人的靈性。摩爾門經就描述了這其間的對比,說:

「但是看啊,由於尼腓人和拉曼人長年戰爭,許多人變得頑硬,由於長年戰爭;也有許多人因苦難而變得柔和,他們在神前謙抑自己到極度謙卑」(阿爾瑪書62:41)。

「幾年前在某個颶風摧毀了美國佛羅里達州成千上萬的住家後,我讀到了類似的對比情形。有一則新聞報導提到,有兩個不同的人遭受這同樣的悲劇,也獲得了同樣的祝福:他們的房屋都被徹底摧毀,但他們的家人都逃過一劫,而且沒有受傷。其中一個說:這個悲劇摧毀了他的信心;他問道,神怎麼能讓這件事發生呢?另一個人說,這個經驗增強了他的信心。他說,神一直對他很好。雖然他們一家人失去了房子和財產,但他們大難不死,活了下來,他們可以重建家園。對第一個人而言,這杯子已空了一半。但對另一個人而言,這杯子還有一半是滿的。道德選擇權的恩賜使得我們每一個人在遭遇逆境時,都有能力選擇要如何回應。」(“Adversity,” Ensign, July 1998, 7–8)。

阿爾瑪書63:4-10。海谷師和他的後裔

幾位後期時代先知說,海谷師的人民定居在今稱紐西蘭的各海島上。

約瑟F.·斯密會長曾對住在紐西蘭的聖徒們說:「你們這些來自紐西蘭的弟兄姊妹們,我希望你們知道,你們是海谷師人民的後裔」(quoted by Spencer W. Kimball in Joseph Fielding McConkie and Robert L. Millet, Doctrinal Commentary on the Book of Mormon, vol. 3 [1991], 329)。

大衛奧·麥基會長曾在紐西蘭漢米頓聖殿的奉獻祈禱文中說:「感謝您引導李海的後裔來到這些富饒的島嶼,並使他們昌盛」(“Dedicatory Prayer Delivered by Pres. McKay at New Zealand Temple,” Church News, May 10, 1958, 2)。

賓塞·甘會長曾說:「我們可以合理地推論,在福音開始傳到海谷師一行人之前,他們已在這些島嶼上住了差不多19個世紀,大約從主前55年到1854年。當時他們已失去了救主帶到世上的所有明白而寶貴的事,因為當基督誕生在耶路撒冷時,他們很可能已在這些島嶼上」(Temple View Area Conference Report, February 1976, 3; quoted in Joseph Fielding McConkie and Robert L. Millet, Doctrinal Commentary on the Book of Mormon, vol. 3, 329)。